2019-12-25 16:1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戴 健

 

花桥·西门

戴  健

 

花桥1.jpg

花桥

花  桥

闽北政和县杨源乡境内蟠溪之上的花桥,是座风雨廊桥,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由坂头乡苏坑人陈桓(进士及第)出资兴建。现存的桥为1914年重修,系单孔石拱木构廊屋楼阁式,全长38米,孔净跨12.2米,13开间,面宽8米。

花桥外为三重檐歇山顶,内为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飞檐翘角,古朴雅致。主楼三层,两侧偏楼二层。每个翘角上悬挂风铃,山风吹来,叮当鸣响,响声悦耳。主楼东面“文昌阁”三个大字,西面书写“人杰地灵”四字。廊桥整体精巧秀美。

花桥集楼、亭、桥为一体,宛若一条艺术长廊。桥东侧辟有供禽畜通行的专用通道,两端的桥亭和桥中亭上修阁楼。桥亭竖有两块古石碑,记载着清道光年间重修花桥之事。桥正中是一个五层镂花藻井,圆心是一朵色彩鲜艳的大莲花。桥拱、桥梁上绘有“岳母刺字”“桃园结义”“水漫金山”和二十四孝历史故事画图,以及花卉、鸟兽、绿水青山等五彩斑斓图案。全桥有对联39副,其中柱联19副,板联11副,梁联9副,意蕴深刻。桥的长廊上共设九个神龛,正中主神龛是观音大士,左边是魏虞真仙,右边许马将军,左右依次是林公天王、福德正神、真武大帝、天王菩萨,桥北头神龛是通天圣母。桥南头神龛为“陈桓、陈文礼二公”。这些神像形态各异,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花桥还是一处百姓祭祀之处。每年端午,当地民众有“走桥”习俗。当天早晨四五点,参加走桥的中老年妇女梳着“柴把髻”,在神龛前祭拜,祈求吉祥、福至,风调雨顺。近午,祭奠屈原活动开始。“走桥”的人们手拿粽子朝着上游的窗口,虔诚地扔下桥。聚集在桥下的孩子们纷纷跳进水中捡拾粽子,拾得越多,得到的福气就越多。桥上桥下呼喊声、欢笑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

花桥历史上是一座温馨的廊桥。自修建以来,既挡风遮雨,又温暖过往行人。历代上京赶考的学子,路过此桥得以休憩,那些四处流浪的人们在此则有了暂时安身之处。他们或在桥头厢房点燃柴火烘烤褴褛衣裤,温暖发抖身躯,或坐在火堆旁,度过山区的寒夜。

西  门

西门村,又名洞宫村,离坂头花桥约半小时车程,坐落于洞宫山小盆地间。

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大雪纷飞,绿装素裹;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春花烂漫,秋高气爽。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民居古朴、民风醇厚,被收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西门古建.jpg

西门古建

西门村有座远近闻名的“洞宫山民俗馆”。两层楼建筑,设四个展厅,陈列农耕农具、传统家具、服装饰品、婚庆习俗、书法字画、古董古玩等物件。生锈的铁犁耙,光秃的锄头镰刀,以及女子的三寸金莲绣花鞋,还有杉木饭甑,等等。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是农耕文化的标签。一个山村有这样一座颇具规模的民俗馆,在闽北仍属罕见。

西门村布满古民居。它们之间用石板或河卵石铺成的逼仄小巷相联接。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多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夯土墙建筑。弓形和鞍形的防火墙翘角处,绘有精美的图画,虽经岁月侵袭斑驳不清,仍流露浓浓的古朴古香。西门的古民居的门楼都是以青石条做门框、门槛和台阶。青石门框上大多雕刻对联。有的厅堂上悬挂着“稀龄德徽”“松柏延年”“梁案齐德”“瑶池桃熟”的古匾,彰显书香门第之气韵。

黄登标古宅和黄捷元古宅,是西门村古民居典型代表。

黄登标古宅,立有青石拱门,门楣上题刻“玉液汪波”四个大字,两边镌刻对联。青石板砌成的大天井两侧厢房的窗棂上是刀工精美且寓意吉祥的木雕。厅堂正墙中间,有一个硕大的“福”字,两边书写“静以修身勤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的对联,横批“吾爱吾庐”。墙上还画了书写修身养德格言的扇面、书页,折射出房子主人推崇修身养德、笃行好学的家风。

黄捷元古宅,是清朝例贡生黄捷元修建。门前青石板台阶宽1.6米,左右两侧分别竖着两块雕刻了祥云、如意、荷叶图案的旗杆座,上题“清咸丰丁巳科岁进士黄捷元乡试中式”的字样。门匾上题词“文魁”两字。厅堂上方悬挂着“寿考维祺”的大匾。古宅保存完好,对研究房屋主人平生追求与诗书传家有所裨益。

早在唐朝,地处政和、宁德古道上的西门村,就是建州府到宁德地区的必经之路。因村子在东门洋西面,取名西门,系南宋杨源乡王大厝村的黄五四所建。清朝年间,西门村私塾由黄姓先人在福州经营茶叶生意有了积蓄后所建。它为了弘扬耕读文化,奖掖后进,促进人才辈出,立下汗马功劳。

穿行在村中洁净的巷弄,抚摸着古厝斑驳陆离的墙壁,如同触摸一部部历史长卷一圈圈年轮,大有岁月悠悠、古韵绵长的心灵感受。停留一户民居前。主人热情采摘桃子让我们品尝,和蔼可亲,磊落大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西门村之美,不仅有古色古韵,还有纯朴的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