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9 17:2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白庭阶

贾似道命丧木棉庵


贾似道
 


木棉庵在漳(州)汕(头)公路上,位于龙海县九湖乡。

木棉庵前有一棵古榕树,左边有一座八柱方形石亭,名为“木棉亭”,正中立一块长方形石碑,碑上刻着“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两边石柱上镌刻一副对联:“为天下除奸,明春秋大义”。碑的旁边另有一块题诗的石刻:

误国当年空堪论,窜逐遐方暴日奔。

谁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

几百年来,人们像游西湖岳坟要唾秦桧铸像的脸一样,在游木棉庵时也要咏诗属文,口诛笔伐这个误国奸臣贾似道。《漳州府志》搜集了历代130多位旅游者讨伐贾似道的诗词作品几百首。如元代无名氏题的木棉庵诗道:

宋远穷时身亦穷,此行难倚鄂州功。

木棉庵上千年恨,秋壑堂中一梦空。 古砌苔稠猿步月,松庭叶落乌呼风。 客来未用多惆怅,试向吴山望故宫。

这首诗写得比较含蓄,看来,作者可能是深受亡国之痛的宋朝遗民,怕受迫害,不具真实姓名,但遗民哀痛之情,溢于言表。但也有人直畅淋漓,快人快言,如明代福宁人游林的诗写道:

凄凄木棉庵,贾相此裂腹。

矫矫郑虎臣,手代天行戮。 死颇快人心,所恨死不速。 元凶甫就诛,宋社亦已屋。 苍生尚含恨,未得食其肉。 一夫恣胸臆,九月被荼毒。 生窃片时欢,死作千年辱。 寄语当路儿,次是前车覆。

这首诗骂了贾似道,也警告统治者要吸取贾似道的教训:残酷统治人民是没有好下场的。人们痛恨贾似道不但见于诗词,也见于小说和戏剧。如明朝的瞿佑,他的《剪灯新话》卷四有一篇《绿衣人传》,这篇笔记小说有一段情节写贾似道作恶多端,后来他请来了1000名道士修善事,吃饭的时候,又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站在门口求给斋饭,管发放斋饭的人因想1000名道士的数目已经凑足了,不让他进门来,这个道士坚定地讨斋饭吃,说不给就不走。管斋饭的人只好给,并让他在门旁吃,道士吃饱饭后,把他的钵盒反扣在桌上就走了。管家的人想把钵盒翻过来看看,里面扣的是什么东西。可是怎么翻都翻不起来,于是便向贾似道禀报。贾似道出来动手一翻,呀,钵盒扣的是一张纸条,上面写两句诗,说:“得好休时便好休,收花结子在漳州。”这时人们才晓得,刚才讨斋饭的道士是一个神仙,但“收花结子在漳州”却不懂得解释。直到宋德元年(公元1275年)贾似道投降误国,被贬循州(今广东龙川),途经福建漳州木棉庵被监押郑虎臣处死,应验了神仙的预言,才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到了明末,有一个叫周朝俊的人,他根据《绿衣人传》改编成戏剧《红梅阁》(又称《红梅记》),分上下两卷。上卷故事情节比较流行。说的是贾似道8月8日生日那天游逛西湖,姬妾李慧娘无意中赞美了相遇的少裴生,因此被贾似道杀了。之后,贾似道又在游西湖时看见正在红梅阁赏梅姿容美丽的卢昭容,便派家奴把她抢来做妾。卢之夫婿裴生到贾府争论,反被贾似道囚禁于府中。正当贾似道意欲杀裴生时,李慧娘的鬼魂出现,救出裴生,贾杀裴不成,便迁怒于众姬妾,李慧娘的鬼魂又挺身而出,怒斥了贾似道,众姬妾才免遭危难。下卷写裴生与昭容几经曲折,最后团圆。许多剧种都有这个剧目。1961年孟超改编《红梅阁》为《李慧娘》,并拍成电影。

小说、戏剧、电影中的贾似道杀慧娘、抢昭容、囚裴生等情节,虽大都出于作者的虚构,但对历史上贾似道所犯的罪行来说并不夸张。

据《宋史》记载:“贾似道,台州人,少落魄,好游博,不事操行。以文补嘉兴司仓。”因其姐“宠于理宗,益持宠不检,日纵游诸妓家,至夜即游湖上不返。”像这样的赌棍、浪荡子,却因他是皇亲国戚而官运亨通,由一个卑职小官而历任江浙赣湖广安抚使,到宝四年(公元1256年)才30多岁,已高登参知政事(副宰相)了。在理宗至度宗两朝的15年中独专朝政。度宗皇帝不敢直呼他的名字,称为“师臣”,大臣则称他为“周公”。上朝时度宗要和他答拜,下朝时要站起来为他送行,直到他走出殿廷才敢坐下。贾似道能够青云直上,除了依靠乃姐贾玉华的裙带关系外,还捏造了一个所谓“鄂州功”的骗局而受宠于三帝。宋理宗保六年至开庆元年(公元1258-1259年),征欧归来的蒙古军已席卷青海、西藏、云南,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在元宪宗皇帝的策划下,兵分三路攻宋。这是元军对南宋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宪宗亲自率部攻蜀,皇弟忽必烈攻鄂,元帅兀良哈解由云南攻黔桂,准备会师鄂州,直取临安。宪宗率领之师遇到四川合州王坚带领的军民迎头痛击。1259年7月宪宗身负重伤丧命,这一路元军不支而退。同年九月初三,忽必烈从黄陂渡江,已知宪宗阵亡,但他不肯空手而归,仍继续南下,意在逼和,以便北上争夺皇位。临安南宋方面,因谣阻云山,不知道抗元取得胜利,十分慌乱。10月,理宗命贾似道率兵驰援汉阳,军中拜右宰相。11月贾似道抵鄂。当时鄂州形势还不错,守军中有高达等大将奋战,元军攻城不下。如果贾似道是一位肯为国家立功的将才,必然会看出敌人的弱点,组织兵力,重重打击,并为收复中原创造条件。相反,这个浪荡子对大好形势却熟视无睹,惊慌失措,急忙派使者向忽必烈请求划江为界,奉银以和,口头上允诺每年约给元方10万两银子,20万匹绢,并为南路的元军让路北车。等元军基本撤尽时,才佯做反攻,斩获170多个元军首级,大摇大摆回临安报功,而不提及乞和情节。昏庸的南宋皇朝竟认为贾似道的“鄂州大捷”的骗局是真的,因此贾似道“凯旋”之日,百官“迎劳”于郊。

忽必烈称帝后,即派员南下索取绢银,贾似道怕戳穿骗局,把元使软禁真州(今江苏仪征)。忽必烈巩固内部统治后,便派兵围攻襄樊。前方的军情急报无不被贾似道扣压。满朝文武对国家财政困难,边防危急,十分忧虑。就是度宗皇帝不知道。有次,一个女嫔无意中把边患的消息泄漏,传到度宗耳朵。度宗问起这件事,贾似道回答说:“并无此事。”还吹牛说,元军真的敢来,我将为陛下率兵把他斩尽杀绝。事后把这个女嫔处死。于是,再没人敢议论边情了。

贾似道在粉饰太平的同时,对百姓敲骨吸髓,使江南寸土皆税,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西湖葛岭,盖起琳宫梵宇般豪华住宅,题为“半闲堂”。然后广求天下美色,供他淫乐。同时,还“招来旧日赌徒,引诸姬踞地,出金聋斗蟋蟀。”当时流传着“朝中无宰相,湖里有平章”的说法。贾似道还建造了“多宝阁”,强迫官属贡献异宝,供他玩赏。

好景不长,1275年,元军第三次南下,惊破贾似道临安的湖山春梦。同年2月,贾似道被迫带兵出战,结果师败鲁港,弃军逃命,终于戳穿“鄂州大捷”的骗局。因此,朝野上下纷纷上书弹劾,要求将他斩首,以平民恨。但由于谢太后的包庇,只给他撤职,降为团练副使,贬到循州了事。

贾似道贬迁时,郑虎臣担任监押官。

郑虎臣是个武举人,乃父郑隆为官耿直敢言。对贾似道贩盐走私等非法活动十分不满,曾写诗挖苦他:“昨夜江头长碧波,满船都载相公鹾。虽然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于是贾似道对他恨之入骨,遂诬陷他“惯作诗词,讥讪朝廷”,将郑隆黥配温州,郑隆不堪虐待,发配途中吐血而死,郑虎臣自己受诛连被流放充军,获释后在会稽当县尉,在押迁贾似道路上,郑虎臣受命后立即在关押贾似道的车轿上写明:“奉旨监押安置循州误国奸官贾似道”几行大字,惹得沿途百姓齐来围观唾骂,并且编歌痛斥贾似道,把贾似道的轿子顶盖掀开,让酷日暴晒,使其吃尽苦头,当押到福建漳州地方,郑虎臣命他下轿步行,走了二十多里来到木棉庵,贾似道已狼狈不堪,瘫倒在大榕树下,郑虎臣出于国恨家仇,断然将他处死,推落厕所里,结束了这个奸臣老贼的生命。



木棉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