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10: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晓岳


霞浦的光影传奇

  王晓岳

 

87230440_5_wps图片.jpg

                               (郑德雄拍摄,下同)

(一)

在温州至福州的海岸线中点,有座晋时就已建县的古老城市。在此之前,这里是孙权的造船基地,史称:“温麻船屯”。由于踞海上交通之便,摄闽浙战略要冲,元世祖至元23年(1286年)在此设州,州以海湾命名,曰“福宁州”。清雍正12年(1734年)更名为福宁府,成为福建八府之一。当时的福宁府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闽浙沿海颇有名气。座落在福宁华峰山麓的建善寺是佛教五大禅宗之一的沩仰宗灵佑祖师的道场,被世人誉为“八闽第一古刹”,更为福宁府添加了些许风采。

世事无常,清中晚期,福宁府成为倭寇袭拢的一处重灾区,这里推行“禁海”政策之后,海上交通断绝,福宁至福州、温州的陆上交通又极为不便,自然沦为“偏远之所,寂寥之地”,致使清乾隆4年(1739年)废府改县。《霞浦县志》记载:“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映照,江水似火,海面栖霞,故县以江名。

从县志来看,霞浦虽历经沧桑,从繁荣走向闭塞,但古来却是大美之地。

87230440_9_wps图片.jpg

87230440_10_wps图片.jpg

                             

二)

    霞浦拥有196个岛屿、480公里的海岸线和104万亩的浅海滩涂,这三个数字不仅位居全国区县级第一,而且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形地貌:霞浦众多的内海是山海相依、群岛环抱的内海;霞浦的滩涂是一个个半岛脚下的广阔滩涂。当人们居高临下地瞭望大海和滩涂时,便有一种可穷千里目的视角和近滩、远岛、内海、外海内容丰富的层次美。更为神奇的是,霞浦的滩涂海景是由天光、水色和海耕文化组成的,四季变化,晨昏有别,阴晴不同。旭日和夕阳映照下的沙滩会变幻出亮金、浅黄、橘红、火红、嫩绿、湖蓝、黄绿等几十种色彩来,是一种变幻莫测的“彩色沙滩”。再看那栖霞装扮后的大海和天空,有时水天一色,满天的晚霞掉落海中,海天都在燃烧。当落日余辉即将散尽时,远山和天空都空朦到了极点,一抹光芒从隐约的远山背后被风吹起,像美女的长发在渐暗的天幕上飘动,极像飞舞的北极光。再看暮色中的滩涂和内海,渔舟伴着落霞孤鹜,海上渔村亮起点点星光,整个宇宙都要入眠了,只有无声的天籁悄然走进人们心中。这般景色有时瑰丽壮美,有时安详静谧,有时如梦如幻。香港著名摄影大师简庆福说,霞浦风光称得上人间仙境、海上天堂。当美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戴维斯踏上这片土地时,被眼前的美景惊得目瞪口呆,他由衷地赞叹道:天哪,我敢说这是全世界最美的滩涂!

霞浦有句流传很广的民间俗语:“家乡无风景”。这话的原意是,百姓们终日劳作,心无旁骛,久而久之形成视觉麻木,导致“天天观景不见景”。所以,直到21世纪初,霞浦尚无省旅游局批准的旅游胜地,也极少有人专程来霞浦旅游观光,霞浦的美成了“锁在深闺无人知”的美。

2004年,这是霞浦发展史上一个值得记住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有位叫郑德雄的摄影爱好者凭着自己的作品把霞浦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

1962年,郑德雄出生在霞浦东冲半岛的大京古镇,他的家就在大京古堡边上。古堡是明代的抗倭遗迹,不舍昼夜地拱卫着半月形的大京海滩。古堡斑驳漫漶的伤痕向郑德雄展现的是历史的沧桑,而“文革” 动乱让郑德雄领略的却是人生的磨难。“文革”开始那年他才4岁,懵懂记得父亲是个“大坏蛋”,白天扫街,晚上在大京中学的操场上挨批斗,时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小伙伴们都骂郑德雄是“狗崽子”,鄙视他欺负他。那时他还不懂什么是卑贱,什么是屈辱,只是感到孤独和恐惧。直到12岁他还没读过一天书,父亲说,“红卫兵”天天喊知识越多越反动,不读书兴许能像石头下的小草,躲过三劫六难。有天,他去高罗村的外婆家,教书的表兄说,这么大了不识字咋行,偷偷给他2元钱,回大京后郑德雄就到大京小学报了名。父亲知道后,打了他一顿,摇头顿足地骂道,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年龄渐长,郑德雄懂得的第一个道理便是珍惜和争气,因为别人读小学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自己读小学却如老天意外的恩赐,所以要珍惜时光,把书读到最好,不为别的,就是要争口气。

郑德雄说,从读小学五年级起,他就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认识了一位同病相怜的周玉明。这位周老师建国前是地下党,1957年被打成右派,他满腹经纶,又善书画,却只能在农村小学当代课老师。周老师胃病很重,郑德雄白天为他煎药,晚上为他捶背,夜里为他端水,俩人情同父子。后来周老师将书法和绘画艺术倾心相授,让郑德雄懂得了书画技巧和书画理念的关系,懂得了书画艺术不是写写画画,而是一种美的感悟,一种心灵表达,一种情感交流,一种创意哲理。这些理念成为他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和创作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郑德雄深沉地回忆道,我初中毕业时已经19岁了,家里也无力供我继续读书。这时我的恩师周玉明平反了,在县司法局当了律师,他推荐我到司法局打工,主要是写写画画,三年后转到县工商局工作。28岁时,深埋在心底的摄影爱好像地火一样奔突,像火山爆发般势不可挡。

我问郑德雄,这种爱好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郑德雄不假思索地答道,上小学之后,13岁那年,我家邻居伯伯也是“文革”时的批斗对象。他儿子长我两岁,是我小时候唯一的朋友。邻居哥哥有台海鸥牌120相机,我一见便爱不释手。邻居哥哥不仅教给我照相和冲印技术,还把相机借给我玩。那时没有数码相机,120胶卷挺贵,节假日我便去赶小海,挣的钱全买了胶卷。只要有空,我便跑到古堡前,拍晨曦晚霞,拍潮起潮落,拍五彩沙滩,起初是乱拍一通,全无章法。拍的多了,慢慢理解了周玉明老师传授我的艺术真谛,拍摄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自信心也在心中扎根。然而,在县工商局工作,一个月工资远远不够买胶卷的费用,1990年,我毅然辞去工作,在霞浦开了第一家艺术人像摄影馆,叫做“阿波罗光影世界”。

采访中,郑德雄的朋友们向我透露了“阿波罗光影世界”生意火爆的内幕。他们说,一般照相馆拍出的人像总是正襟危坐,中规中矩,是平面化的照片,像是像,但见物不见人。而郑德雄总是通过诱导,抓拍拍摄对象的最佳精神状态。加上他拍摄的人像角度奇巧,光影独特,普通人也能拍得神采奕奕,其眼神或坚毅或睿智或慈祥或柔美,是最生动瞬间的展现。起初,一些人不信霞浦这个地方竟能拍出画报图片的质感和明星剧照的效果,当面问郑德雄:“橱窗里的照片是你拍的?会不会是买来的?”郑德雄友善地答道:“不信,咱现来,我拍你!”没多久,郑德雄的名声就传开了,连乡下也知道霞浦有个艺术家给人照相,就是丑人也能照出“人模人样”。生意一下子火了,拍写真的要预约排队,过年时一天要拍几百人。当时,拍一张人像9元,若放大16寸,一张5元,收益颇丰。不到一年,郑德雄的艺术人像馆发展为婚纱影楼。起初,灯光、化妆、摄影一共三人,随着业务急遽扩展,影楼里特聘了经理、摄影师、化妆师、后期制作师等专业人员,每个班次的工作人员达40多人。到了此时,郑德雄有钱又有闲了,他那痴迷于滩涂摄影的心火再次被点燃。

从1996年到2002年的七年间,郑德雄攀山崖,探险峰,餐风宿露,披荆斩棘,他的足迹踏遍了霞浦的岸线、岛屿、滩涂和渔村。从表面看他在寻觅最佳摄影点位、最佳摄影时间,并终于挖掘出东冲半岛两侧七大最美滩涂集群和东西南北四条摄影路线。然而,郑德雄苦苦追寻的还是摄影语言、摄影风格和摄影理念,他要把对家乡滩涂之美的感悟用一帧帧画面表达出来。这七年他拍了数千幅照片,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有几十幅,锁在收藏箱中,从未想过向外展示。这七年,他仅仅热衷于对于生命的欢乐歌唱,却在不知不觉间展露出一种精神光芒。这其中没有浮躁和急功近利,没有鄙俗的物质主义,只有契而不舍的追求。罗曼•罗素说,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追求!郑德雄是位农家子弟,从未想过当英雄当伟人,但他坚韧的心灵尤如崇山峻岭,这正是他日后能够厚积薄发的动力。

2003年春节前夕,一位挚友到郑德雄家中作客,他叫庄文,是一位画家和诗人,又是眼光敏锐的记者,当他见到郑德雄的几百幅作品时,那种感觉极为复杂,首先是惊喜,他懂得这几百幅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有些作品堪称是惊天杰作;再就是惋惜,七年的心血被束之高阁,这不是金钟长弃吗?在庄文的催逼之下,2004年春节前夕,郑德雄在霞浦举办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个展。同时,他根据庄文提供的大量信息,参与了全国著名摄影杂志举办的各类比赛,并向各类知名杂志投稿。

2004年对于郑德雄来说是个丰收之年,他在全国所有摄影比赛中均拿得大奖,特别是获得了第五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比赛金奖,这是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国摄影家梦寐以求的艺术巅峰。这一年,《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旅游》、《中国航空》、《时尚》杂志均在显著版面以专题形式发表郑德雄霞浦滩涂系列作品。这一年,郑德雄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被省摄影家协会授予“福建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称号,并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国家级高级摄影技师”和“十佳摄影艺术家”。郑德雄在全国摄影界如同一匹黑马,横空出世。台湾摄影艺术家赵守彦把郑德雄的滩涂摄影系列作品20幅编辑成名为“我心中的那片海”的专题,参加第七届台湾 “郎静山摄影纪念奖”国际摄影大赛。该赛事全球征稿,一届只评一人,郑德雄摘得桂冠。赵守彦开玩笑说,“来台湾竞选总统吧,你在台湾已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家了。”

让庄文和郑德雄都不曾想到的是,霞浦的滩涂摄影从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5年,郑德雄把自己的滩涂专题作品寄往美国,参加美国摄影协会(PSA)举办的国际摄影比赛,一举拿得大奖。2006年,PSA副主席吴振亨(美籍华人)、PSA亚太地区主席凌兆基(美籍越南人)率领该协会会员12人来霞浦采风和考察。2007年,PSA主席戴维斯亲自率领20多名摄影家来霞浦采风创作,并在霞浦建立了摄影创作基地。之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多家媒体,经评选向世界推荐了中国的88个摄影基地,其中10个被评为中国最佳摄影基地,霞浦滩涂摄影基地被评为十佳之首,位列新疆禾木喀纳斯、四川稻城亚丁、坝上草原、黑龙江雪乡、内蒙额济纳胡杨林、黄河壶口瀑布、元阳哈尼族梯田、江西婺源、威海天鹅湖之前。这十佳基地被中国摄影界誉为“中国十大风景摄影圣地”。
                       

(三)

霞浦滩涂景观名列“中国十大风景摄影圣地”之后,不仅深深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摄影家的眼球,也引起了霞浦县委县政府和国家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极大重视。2007年,霞浦县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杂志社联合主办了“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国摄影大赛。此次大赛享有国家级大赛待遇,获奖作品所得积分可作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条件。短短几个月内,大赛组委会收到参赛作品1万多幅。这次大赛,在全国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都产生了极大反响,进一步使霞浦成为摄影人士趋之若鹜的地方。从2007年PSA主席来霞浦授牌起,华人世界中泰斗级的摄影大师简庆福每年都来霞浦采风创作,有时一年7次,他对霞浦滩涂的热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015年,他已是94岁高龄的老人了,暮春时节再次莅临霞浦,他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和忠诚让很多人为之感动。简庆福拍摄的霞浦滩涂作品被印在绢面上,被神舟九号带入太空。2012年7月1日,在神九返回舱开舱仪式上,这幅作品向全世界作了展示。同年12月12日,第四届海峡摄影节成功举办。2013年5月19日,这天是中国旅游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美丽中国》普通邮票,共六枚,“霞浦滩涂”位列首位,“张家界天子山”等风光名胜随跟其后。这天,这套邮票在全国5.7万个邮政网点和世界167个“成员国”公开发行销售,“霞浦滩涂”成为国家名片。

2013年10月1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在霞浦花竹摄影点现场直播壮美日出全过程。2014年,霞浦县与省海洋渔业厅联合主办“第三届海洋杯国际摄影大赛”。2015年,央视《远方的家•沿海行》用一集篇幅介绍了郑德雄的代表作,并以他为主线介绍了七大摄影基地中北歧的日出和奇妙的虎皮沙滩,深秋的花竹和海耕的美景,小皓的“五彩滩涂”和台风前夕才能遇到的“耶稣光”,以及东壁日落的瑰丽和海上渔村的夜景。一幅幅佳作配着美轮美奂的实景,加上郑德雄如数家珍的解说,使观众感受着远方家园的温馨和世外桃园般的优雅闲适。该片播出后,悉尼和荷兰的朋友打电话给郑德雄,很多素不相识的朋友也从各地打来电话(郑德雄的手机和固话已在中国摄影网公布于众),诉说一睹霞浦滩涂的渴望以及请郑德雄指导拍摄的愿望。之后,全国的摄影爱好者也以井喷的速度加入霞浦滩涂摄影大军。

简庆福多次对霞浦的摄影家们说,霞浦能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郑德雄功不可没!是他的作品使霞浦的滩涂产生出巨大的吸引力。
 
                                    

(四)

艺术家是靠作品说话的,郑德雄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和他进行了一次地彻夜长谈。

我们的交谈从绘画主义摄影开篇,探讨了英国某些摄影流派追求的绘画效果或诗情画意境界,以及俄罗斯摄影家光影中独特的文化底蕴。郑德雄深有感触地说,对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讲,把美丽风光记录下来是一种收获,是对生活的追求;对摄影艺术家来说,拍摄却是炽热感情的瞬间释放,是对艺术的追求。他还风趣地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对家乡的爱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才会把发现和颂扬她的美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的方式是写意的,这种写意的风格,继承了怀素的书风和齐白石的画风。

写意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样式。这种意境与意象的融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中国哲学表达的智慧。怀素和齐白石写意的共同之处在于以水墨挥洒来表达书画家的胸臆,手法偏重于抒情言志,寄托他们的情感与思想。怀素的草书重于声势动势和狂放变化的书风,齐白石的花鸟写意重于“平中见奇”和“入俗见雅”的视觉,以及沉醉于“似与不似”的画风,这些都成了郑德雄创作理念的基石。

我反复观赏郑德雄的作品,他拍摄的日出是从黑暗中走来的黎明,画面中的天空和大海一片金黄,只有眩目的阳光倒影在金黄的海波中荡漾,这束圣光溢满了生命的精彩。他拍摄的种紫菜、赶小海、撒鱼网等等画面均是黑白两色的大写意,虎皮滩涂简化为寥寥数笔勾勒,在似与不似之间呈现出如椽的笔力和天地造化的神奇;无尽的插竿和挂网在晨雾中晕染开来,那一缕缕闪动的淡墨像一群仙女翩翩起舞,画面中大幅留白,更充满了张力和视觉冲击。从郑德雄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种气场,是鹰击长空时的洒脱,是秋水长天间的高洁;还可以看到一种平和的心态,以及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感动。

 

(五) 

当郑德雄的人生绽放光彩的时候,巨大的艰难却逐渐将他包围,形成难以逾越的一道门坎。自2004年成为第五届“影像中国”金奖得主之后,到2007年5月之前,全中国全世界的摄影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有些人专程拜访郑德雄。郑德雄除陪同采风之外,还管吃管住,一年花费四五十万元,把阿波罗婚纱影楼赚的钱全部贴了进去。郑德雄说,我的出名是时代赋予的,能为生我养我的家乡和我挚爱的摄影事业作出奉献,哪怕倾家荡产也是幸福的。父亲却发狠地骂道,全世界也找不出一个你这样白送钱的傻瓜蛋。见面时劈头盖脸地骂,见不着时就在电话里骂。再说,来找他的朋友越来越多,经济上已经捉襟见肘,实在难以为继。无奈之下,他十分痛苦地决定,把家搬到宁德去过隐居的日子。台湾摄影家赵守彦对他说,你这样不好,不仅前功尽弃,而且会让摄影界惋惜。他建议适当收费,这样于公于私都是双赢。于是,从2007年5月1日起,郑德雄尝试组团服务,开创了霞浦滩涂摄影接待服务商业化的模式,包机场和车站接送、包酒店吃住、包摄影基地交通、包摄影辅导。没想到这种模式很受欢迎,现在,霞浦从事摄影接待服务的商业团队有几十家,负责摄影辅导的“摄导”已达200多人,接待摄影爱好者的家庭旅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原先只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大力推动霞浦滩涂摄影的宣传工作,现在县旅游局也在投建霞浦滩涂摄影基地道路、旅馆、酒店等基础设施,旅游与摄影相结的特色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郑德雄为人坦诚,待人热情,做人不矫情不掩饰,颇有点金戈铁马的气度,又有重情重义的侠气,因此,人脉很旺,人气很足。他乐于交友,也善于交友,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热爱家乡、酷爱摄影,甘心奉献、乐于协作”的创作团队。这个团队有两大优势,一是天时地利人和,二是可以借鉴郑德雄的成功经验。所以这个团体相较于外地摄影家来说,更易于出人才出成果。紧随郑德雄走向世界的是汤大为、郑中夫、夏林海。之后,是李华玲和夏东海等人,他们均在全国和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得大奖,有的与郑德雄同榜获得美国摄影协会授予的“国际十杰摄影家”称号。杜星之后,还有50多位本土摄影家在全国摄影大赛中多次获奖,并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这其中也包括郑德雄的儿子郑戈。

郑德雄说,我是幸运的,第一个“红杏出墙”。但独木难支,是团队的力量承担起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港澳台等等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任务以及每年约30万摄影爱好者的接待任务,是霞浦摄影家这个团队的紧密合作支撑和成就了霞浦滩涂摄影事业从成功走向辉煌。

目前,郑德雄有许多兼职,如农工党宁德市委外联委主任、世界闽籍摄影家研究会副主席、海峡摄影文化交流学会会长、宁德市政协委员、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县文联副主席等等,这诸多头衔全是体制外的官位,是不拿工资没有补贴的闲职。但郑德雄认为,这是党和国家给予他的崇高荣誉,是一份工作机遇,更是家乡父老的信任和重托。这些岗位涉及闽台交流、中外文化交流、涉及到宣传推广、大型活动和交友接待。郑德雄乐此不疲,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本职”工作。古人云,游名川读奇书见大人以养浩然之气。郑德雄再难再忙也会坚守摄影人生,他每天都在阅读海天之间“中国最美滩涂”这本奇书,每天都在游名川见大人,凛凛浩然之气推着他奋力前行,把一腔热血都献给脚下的这片土地。

87230440_12_wps图片.jpg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半月刊》杂志社原社长、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