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16: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彭一万

 

厦门“风景文化”的演变与创新

彭一万

厦门之五老凌霄.jpg

厦门之“五老凌霄”

 

厦门的“风景文化”始于南宋,即朱熹提出的蔡林八景。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七月至二十六年(1156)七月,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期间,曾游览灌口前场蔡林社(今马銮湾畔),写了《游蔡林社标题八景诗》。

《圃山夕照》

未向谢家寻旧踪,圃山久已挹高风。

莫嫌隔岸风清远,几度斜阳照碧红。

谢家,传闻唐代进士谢翛与弟谢修隐居对岸文圃山。挹,抒发。

《珠屿晚霞》(“晚”疑为“晓”之误)

宝珠自古任江流,锁断银同一鹭洲。

晓望平原灿日色,霞光映入满山丘。

其跋写道:“屿在文江南流,浮于江,润泽圆美宛若宝珠,日升时射映江中,水光腾跃,灿若朝霞。”

《金龟寿石》

十朋巨石自天然,忍耐烟云不计年。

此地古称多寿者,金龟寿石出彭坚。

“朋”指成群。“彭坚”应当是指彭祖。

《玉井泉香》

玉井由来桔下延,上池得饮是仙缘。

从今勿慕栏中水,频酌清香觉爽泉。

《沙堤岸影》

一片玉玑耀水明,秋来鸿雁宿沙瀛。

只因海客忘机未,影落长堤字几行。

《渔网蝶影》

飞飞江上织渔艘,举网随风汲浪高。

远盼云舟浮绿水,飘然蝴蝶出波涛。

《莲道樵歌》

樵夫一曲和歌清,莲道响穷鹤浦城。

多少江湖名利客,不如伐木诵丁丁。

《文江渔唱》

锦江夜色月明多,静听渔人唱棹歌。

昨日山妻藏斗酒,为余问渡漾秋波。

800多年前,朱熹的蔡林八咏,其历史价值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对蔡林景观描述的意义。它开启了厦门乃至闽南地区“风景文化”的先河,并且延续800多年不衰。可以说,朱熹是一位非常有眼光且具个性的“景观鉴赏家”,他根据厦门西海域的地理特色之美,摒弃了“尚南”传统,眼光聚焦西海域的朝西之美。而西边之美又往往和落霞、夕照相映衬,因此在蔡林八景中,《圃山夕照》、《渔网蝶影》直接与夕照有关;其中的《文江渔唱》、《莲道樵歌》也与暮色相关,因为当你听到渔唱响起、看到樵夫归来时,都是“日落时分”。

闽南的南靖县梅林古镇,也曾评出“梅林八景”:碧岩春雨、榕荫夏市、双溪秋月、文峰冬日、梅岸杵声、仙翁捞网、虎跳孤松、龙井渔歌。前四景为四季,后四景是村民农耕、生活及动物活动情景,动静结合,美妙绝伦!

厦门历史上有大八景、小八景、景外景之设。最早刊载“鹭门八景”的是薛起凤编纂的《鹭江志》,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鹭门八景”均有绘图,由蒋国梁配七绝各一首,林兆鲲配诗词各一首。

《洪济浮日》

荒台有石绕藤萝,古洞长留云雾多。

午夜行吟登绝顶,遥看红日浴清波。

《筼筜渔火》

万顷筼筜水接天,夜来渔火出云烟。

辉煌千点官浔外,明灭三更凤屿前。

《阳台夕照》

阳台山势独危然,隔尽狮山半壁天。

最爱夕阳无限好,胜他云雨说当年。

《万寿松声》

片瓦禅堂隐薜萝,龙鳞更喜老松多。

不知鼓在松枝上,只道空中骤雨遏。

《虎溪夜月》

石势稜层结化城,东林胜概旧知名。

寻常一样天边月,尺在藤萝分外清。

《鸿山织雨》

两山相夹势斜欹,来往纷纷客路岐。

风雨骤来南又北,宛然织女弄机丝。

《五老凌霄》

五老峰高插碧霄,悬崖石壁亦岧峣。

为钟为鼓音长在,猿鹤沙虫已寂寥。

五老峰上有石如钟,有石如鼓。

《鼓浪洞天》

纵横四里环沧海,石洞开时别一天。

鸡犬桃花云水外,更从何处问神仙。

厦门之鸿山织雨.jpg

厦门之“鸿山织雨”

 

这是厦门八景名称之始,到清道光年间,增至十二景。1935年出版的《厦门名胜摄影大观》一书,列出大八景:洪济观日、鼓浪洞天、鸿山织雨、虎溪夜月、五老凌霄、万寿松声、筼筜渔火、白鹿含烟;小八景为:金鸡晓唱、中岩玉笏、龙湫涂桥、万石锁云、太平石笑、碧山合欢、宝山圣泉、天界晓钟;另有景外景高读琴洞、风动石等二处。每景除了文字简介外,并附有照片一至四帧,这些照片是摄影家欧阳璜拍摄,多数附有诗一至二首。

1941年出版的《新厦门指南》全面列出大八景、小八景、景外景共二十四景。景外景为:宝山圣泉(从小八景中移来)、石泉龙液、碧山飞泉、白鹤下田、耸蜡烛天、寿山听禅、紫云得路、高读琴洞。略作调整的是,阳台夕照复入大八景,小八景中的碧山合欢与景外景中的碧山飞泉合而为一,列入景外景(另见有人以“石笕飞泉”代之),增补金榜钓矶列入小八景。

1947年吴雅纯编著的《厦门大观》,所列的景名及次序略有不同。大八景:洪济观日、阳台夕照、五老凌霄、万寿松声、虎溪夜月、筼筜渔火、鸿山织雨、鼓浪洞天。

小八景:金榜钓矶、白鹿含烟、金鸡晓唱、龙湫涂桥、天界晓钟、万石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景外景:宝山圣水、石泉龙液、碧山飞泉、白鹤下田、耸天蜡灼、紫云得路、高读琴洞、寿山听禅。

清代,同安大轮山也有八景:轮峰叠翠、浔海归帆、绿沼荷香、东溪塔影、幽岩月色、梵寺钟声、圣迹泉浏、瞻亭石倒,徐辉为之题诗。此外,还有轮山十二景。清代同安进士陈睿思命名东皋笠庵十景并题诗,十景是:桐山霁色、东溪垂钓、石岸归帆、西阜披被、仙塞晴岚、禅灯映月、秋雨云涌、春涛麦浪、疏林犬吠、野渡人家。

抗日战争期间,厦门著名画家杨柳溪到同安丙洲任教,题了丙洲八景(佚一):新城废垒、鲤鱼映霞、蛇头孤月、砥海归帆、龟山夕照、渡口横舟、渔灯独影。

近年来,小嶝岛也自行评选十八景,如战时地道、百年铁树、邱葵故居、独木成林、玉兔伏波、亲水别墅等。

随着城市的变迁,有的旧景逐渐被湮没,而新景又不断涌现。历史上的24景已不能代表今日厦门的风貌。为了规范厦门新旧景点的名称,使之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尽早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殊荣,加快厦门国际性、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建设,增强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1997623日,厦门市委、市政府两办发出029号文件,成立“厦门市名景评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由厦门市旅游局主抓此项工作,作为厦门市97旅游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厦门日报》为此发表了《千秋功垂评名景》的专题文章。

景观的命名和评选活动,采取领导、群众、专家三结合的方式。经过群众投票、专家评议,2000925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公布了新评出的20名景:万石涵翠、大轮梵天、云顶观日、五老凌霄、太平石笑、天界晓钟、北山龙潭、东环望海、东渡飞虹、金山松石、金榜钓矶、虎溪夜月、青礁慈济、胡里炮王、鸿山织雨、皓月雄风、菽庄藏海、鼓浪洞天、筼筜夜色、鳌园春晖。

2015519(世界旅游日),厦门市旅游局与厦门日报社共同启动“美丽厦门新24景”征集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半年,经历了宣传发动、公众推荐、初步筛选、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分等严格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评选的后期,主办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反复征求群众和业界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美丽厦门新24景”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古龙酱园、文艺渔村、演武卧波、铁路忆昔、仙岳福山、灯塔晨曦、五缘帆影、恵和石韵、沧湾乐道、乡约院前、天竺流翠、日月瑶池、杏湾秀苑、莲塘大厝、集美唱晚、龙潭撒欢、锦绣碧溪、梦幻方特、同安孔庙、金光林海、盛乡美泉、顶上人家、香山揽胜、大嶝小镇。

纵观厦门风景文化的发展历史,其演变过程体现了创新的特色:

一、从古代延伸到现代。几百年间,从传统发展到时尚,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图诗结合发展到影音融合,让传统景区文化元素对接现代市场需求,出彩、出色,可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种“风景文化”的评选,具有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艺术提升的时代特色,推动旅游创意产业群的集聚,打开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空间。这是传统实践与现代发展互相结合的成果。

二、从岛内延伸到岛外。历史上的厦门风景,集中在厦门岛内。评选20名景时,开始注意岛外。新24景,7个在岛内,17个在岛外。这充分体现了厦门市旅游活动空间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由岛内向岛外拓展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厦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这也符合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的市场需求。

厦门之虎溪夜月.jpg

厦门之“虎溪夜月”

三、从景点延伸到企业。景点与企业结合,成为比较大型的观光工厂,如惠和石韵、古龙酱园等;景点与文体科技结合,成为娱乐、康体场所,如集美唱晚、龙潭撒欢、梦幻方特乃至日月瑶池、盛乡美泉、大嶝小镇等。文化与经济结合,文化成为灵魂,经济成为平台,旅游穿针引线。评新景可以发掘厦门旅游新景点、新产品和新业态。

四、从单独延伸到多元。过去,旅游业单门独斗、各自为战;现在,转向系统梳理、整合营销。名景评选,推动了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中西合璧、新老结合。全市的会展、邮轮、工业、文创、乡村、康体、商贸等产业,实现了与旅游业联动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新业态。

五、从祖地延伸到台侨。厦门经济特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是许多侨胞、台胞的祖籍地;厦门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许多旅游项目如酒店、景区由台商、侨商投资建设。例如,新24景中的“大嶝小镇”,是全国首个对台商品免税主题公园,公园内有台湾食品城、台湾美食街、博饼文化街、百年老爷车博物馆……“集美唱晚”体现了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的多姿多彩。

六、从民间延伸到政府。从1997年的20名景评审命名起,开始从民间向政府延伸。19968月,厦门市政协、市园林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民政局、市文联和福建省美学会,联手建议厦门市开展重评名景的活动。厦门市因此成立“厦门市名景评定领导小组”,由副市长任组长,由市旅游局主抓具体工作。评选工作采取领导、群众、专家三结合的方式。

2015年的评选,由厦门市旅游局和党报《厦门日报》共同发动和主抓,媒体的支持、舆论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相信,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的“风景文化”,必将为这个海滨之城继续增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