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15: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齐上志


福州府学里:一巷三名祠

齐上志

 

200210月,我在福州花园路西侧福建协和医院外科大楼建设工地上发现一块石匾。清除尘灰后,从右到左赫然显现阴刻的“黄先生祠”几个楷书大字,左边还有三直行小字楷书落款:“清光绪丙午夏廿五世孙咏堂重修立”。石匾长1.5米,宽0.5米,厚0.2米,可惜断成两截。屋内的住户说,这里是府学里1号。这块石匾堆放已经好多年,原来是完整的,这次拆房时被砸断。

那么,石匾上的黄先生是谁?这座房子的来历如何?我查阅了有关史志古籍,有了答案。

《乾隆福州府志》记载:“勉斋祠在府学射圃,祀宋先儒黄榦。旧在乌石山西,明嘉靖间移今所。”明王应山《闽都记》载:“勉斋书院在乌石山阴,勉斋有祠经始于元至正间,国朝洪武八年改移书院今所。嘉靖间,祠宇倾圮,隆武间建祠府学里,内有陈北山、黄勉斋、董见龙三先生祠。”走进巷子,但见尚未拆迁的府学里5号门额墙上嵌有一块石匾,横排阴刻楷书“董见龙先生祠”,上方还有两行直排小字楷书:“奉旨重修”。但陈北山祠一直寻找无着。后据考证,陈北山祠早年在今法海小学内,可能早已被征用。

据史志记载,旧府学范围很大,北至今延安中学,南至圣庙路,东至花园路,西至南街(八一七北路),孔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府学里一带是旧府学的射圃,射箭是儒学的六艺之一。府学里1号的勉斋祠是其后人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重新修建的。早年前后庭院各有一口井,邻里老者介绍,井水丰沛,大旱不减,且清凉甘冽,附近居民常往取水,人称“勉斋井”。

笔者在福州东郊李园村找到黄勉斋先生的后裔黄国光,将查找到的史志资料和现场拍摄的图片送上。他称谢不已,说寻找勉斋多年,今天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查阅黄氏族谱,石匾上的“咏堂”,字霓仙,确是勉斋第25世孙,与其父世居府学里勉斋祠内,设馆办学兼为守祠人。因世事变迁,他们与东郊族亲失去了联系。据此新发现,福州市政府应黄勉斋后裔的申请,批准在乌石山北麓拨地重建勉斋书院。该书院于2012年竣工落成,现为福建省黄氏委员会的办公和学术研究场所。

勉斋,即黄榦(11521221年)字直卿,祖籍长乐,先祖迁居福州东郊浦下李园一带。父黄瑀官至监察御史。勉斋到建阳师从朱熹,是朱熹的得意门生。朱熹对人说,“直卿志坚思考苦,与之处有益”,并将次女嫁给他为妻。朱熹学说被诬为“伪学”遭严禁,勉斋悉心维护,矢志不渝。庆元三年(1197年),勉斋母亲回福州市郊农村,朱熹到他家看望。因家贫加上闹饥荒,只有粗茶淡饭招待,觉得过意不去。朱熹并不在意,随口吟诗曰:“麦补丹田葱补脾,葱汤麦饭两相宜。莫道此中无滋味,前村犹有未炊时。”这事后来被传为佳话。

朱熹临终将《礼书》手稿交给黄榦,嘱咐他补辑完成,并手书:“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黄榦不负恩师重托,续写未竟之作,或讲学或执教郡学,成为朱子学说的领袖,为继承、发展、传播朱子学说和奠定“闽学”作出了重大贡献。黄榦从政20多年,廉政惠民,衷心爱国,被后人尊称为“宋大儒”。

1219年,黄榦退休回福州,定居北岭岭头乡石碑村,诗作《游九峰芙蓉寿山十首》,开启了寿山石文化的序曲。第一首云:“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这是含意深远的哲理诗,置十首之首有其深意。他在此建书院,专事讲学著述,从学弟子日盛。他钟爱冰清玉洁的寿山石,是赋诗咏颂寿山石的第一人。1221年,黄榦病逝,葬于石碑村。该墓2017年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应举(1552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人。曾祖父、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塾师,父亲还兼任里正。董家为耕读之家、书香门第,家景比较殷实。董应举自幼博览群书,年轻时常与曹学佺、叶向高等名人切磋学问,知识渊博。

24岁时,父亲去世,家中事务都由他做主。他家祖传一块祭祀良田,处于当地富豪陈长祚大片田地的中间。陈长祚多次派家丁找他要买这块地,他都不答应。陈长祚贿赂福州督学要挟他,他起初还是不答应。府学里的一位教官很赏识他的才华与勇气,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便捎口信对他说,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的前途远大,奈何因这数亩之地,自害其身,何况陈家他也愿意出200金购买,不算抢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小失大。董应举听了这位教官的劝导,答应了,但心中还是很气愤。他到福州钱庄领兑200金后,路过闽江万寿桥,仍越想越气,就将这200金全部投入一处深潭,后人将这处深潭称为“掷金潭”。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董应举考中进士。后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吏部主事、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天启元年(1621年)升太常少卿、四夷馆监督。时明朝军队在山海关外与金兵作战屡败,朝臣纷纷将家属撤离京城,董应举上奏要求处斩这些朝臣,以正法纪。他认为,兵耗民离,国土日削,乃由不执行国法所造成,提出募乡勇、选良将、镇要口、援广宁,加强京城巡防禁卫等。朝廷认为他精兵法,令其专任校射演武军事,为保卫京城进行必要的训练。第二年,升太仆寺卿兼河南道,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田事务。他在一年之内安置东北流民1.3万户,购田12万亩,拨闲地18万亩,令流民耕种。同时,开水渠,修水利,建房舍、粮仓等,仅费款2.6万缗,年收麦谷5.5万余石,社会民心稳定。任工部侍郎时,专领铸钱局和盐务局,另兼户部侍郎。因执法时伤害了魏忠贤党羽的利益,被罢官,到武夷山八曲讲学。不久,回连江致力于公益事业,修水利、建粮仓、设义田、建海堡,赈灾济困,防御海寇。另外,还筹资开发、修建琯头百洞山、青芝寺。

崇祯七年(1634年),董应举复职休致,后活到87岁高龄。琯头时属闽县,即由福州所辖。在福州期间,他致力于省城内河事务,疏浚西湖,很有成效。他撰写的《省城山川水利议》,对福州的地理形态优势和水源保护治理有精辟的分析见解。因热心公益事业,他深受百姓尊敬。在福州府学里、乌石山和连江青芝山(即百洞山),均建董见龙祠以祭祀之。

陈孔硕(11511228年)字肤仲,号北山,世居安泰河畔朱紫坊,出身书香门第、儒学世家。他自小立志办学,以圣贤自居。淳熙三年(1175年),北山中进士,先后任职嫯州、处州、邵州、瑞金,勤政爱民,置社仓,修文庙,亲自到学府讲学授课,因政绩卓著,累升至礼部郎中、直龙阁学士,提举淮东、常平。叛寇胡海勾结金兵袭城,他派陈鞾募死士破之。广西任上,他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深受爱戴,后任福建安抚使司参议。不久,他请辞退休,在家静心读书,闭门撰著。他工篆隶,真德秀赞:“北山先生陈公词章翰墨为近世第一,笔势遒美。”著有《中庸大学解》《北山集》。去世后,人们在府学里建祠祀之。他的儿子陈鞾南征北战,平叛除暴,功绩卓著,官至参知政事,受封太子太师金紫光禄大夫。晚年,陈孔硕与儿子陈鞾回朱紫坊精心营建“芙蓉园”,尽园林山石池馆之胜,成为福州流传数百年长盛不衰的名园,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