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11: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桂辉

 

通济堰前“二司马”

张桂辉

 

通济堰5.jpg

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自宋至清,多次续建整修。2001年,通济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金秋十月的一个下午,我等游览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神仙居”后,乘车前往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傍晚落宿客栈“梧庭巷晚”。这座三层楼房,貌不惊人,装修简约,却别有品位。五间客房分别取名“蒹葭苍苍”“青青子衿”“呦呦鹿鸣”“灼灼其华”“兰彩依依”,出处都在《诗经》。二楼客厅,一架图书,既有我国的四大名著,又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还有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这天晚上,我没有外出观光,坐在书架前,信手翻阅。想到民宿客栈竟有这么多精美图书,略加思索,在一本图书的扉页上写下两句话:“事业不同缘励志,人生差异在读书。”

次日上午,我们穿过村中青石小巷,来到村头。一棵古樟,枝繁叶茂,有“浙江第一树”之美誉。大家正想合影,忽闻船笛响起,只好匆匆登船。

10分钟,渡船靠岸,我们进入“古堰画乡”核心区。这里是中国著名美术写生基地和中国摄影之乡摄影创作基地。千年古樟群、千年古碑群、千年古墓群,以及千年青瓷古窑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各自为阵。临江眺望,山青青、水茫茫,雾蒙蒙、天蓝蓝,无怪乎上世纪80年代,一群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的画家、摄影家前来这里写生创作,逐渐形成丽水巴比松画派。“古堰画乡”,由此应运而生。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置身古堰画乡,我最感兴趣的是通济堰。“堰”,是古代对挡水堤坝之类工程的称谓。通济堰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得以建成,首功当属1500年前的詹司马、南司马。后人为铭记两司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绩,在通济堰“廊亭”前,建造他们并肩而立的青石雕像。

通济堰工程,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管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在通济闸至石函渠之间两侧,有多株千年护岸香樟。其中一棵被冠以“舍利树”的古樟,主干多次遭雷击、火烧,腐烂成空,中间可容数人,即便如此,依然生机勃勃。临渠建有民居、店铺、牌坊、文昌阁等各类清代石木建筑物。

通济堰管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支渠48条,毛渠321条,大小概闸72座,借此发挥分水调节作用。平原上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水利灌溉系统。碧湖平原西南高东北低,落差约20米,通济堰因地制宜,巧妙营造,基本实现不需外力支持的“自流灌溉”,3万多亩农田可免旱涝之患。1000多年来,人们对有功者勒石纪念,整个工程,连同碑刻等,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詹司马、南司马,名佚无考,生卒年、籍贯不详。但相关史料记述了他们的事迹。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詹司马奏请在碧湖平原西南端(今堰头村)松阴溪与瓯江汇合处筑堰坝。后,朝廷遣南司马“共治其事”。溪水湍急,开始堰坝未能筑成,后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后人为纪念詹、南二司马,修建司马庙,俗称“龙庙”。绍兴八年(1138年),知县赵学老赐名“通济”,堰名沿用至今。开禧元年(1205年),龙泉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调兵3000人,历时3年重建通济堰,大坝由原来的木筱结构改为结石结构。通济堰虽然较之都江堰“年轻”了750岁,但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拱坝”。

供奉修筑通济堰詹南二司马的龙王庙.jpg

供奉二司马的龙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