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三溪的明代桥闸及其他
蒋滨建
最近,笔者一行在原长乐市三溪历史文化村主任潘心松等的带领下,沿着芳草萋萋的小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到了古代南坡遗址,发现保存完好的明代桥闸一体的水利设施———璞石斗门。三溪,古为七都,是长乐南乡重要的水利枢纽所在地,潘定斗门、古斗门、莲塘斗门均已毁,璞石斗门原为2座,也已毁1座。
现存的长乐三溪境内的璞石斗门,也称洋头斗门闸,位于古代长乐著名的南坡坝,它是南北走向,偏东25度,位于宋代驿道旁30多米处。这个水闸受益的有长乐江田、古槐、文武沙、鹤上、漳港等8个镇乡,数万亩农田,它促进了长乐沿海一带的农业生产,使当地成为一片繁华富庶之地,古闸工程质量优良,保存完好,解放后还在使用。水闸用坚硬的花岗岩建造,水闸高宽均为2.8米,闸底平整,石宽0.5米,厚0.3米,长度超过3米,水闸设计独特,造型美观,砌筑规范、保存完整,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令人惊叹古人的建造技术。闸门上方有两块梁石横跨为桥,方便行人过往。梁石长3.5米,宽0.5米,厚0.35米,桥面分别刻有楷书:嘉靖丁巳年(1557年)造,崇祯甲戊年冬(1634年)修,康熙癸酉年(1693年)重修,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
据长乐县志记载,……璞石斗门在七都大塘堤。……明弘治十六年秋(1503年),暴潮涨其一,知县王涣重造。嘉靖甲午(1534年)旧斗门仍陷,事闻,御史李元阳发公帑檄本府推官桂荣督修。
南坡在七都(三溪)。其先为璞石斗门。外御海潮,内蓄八都、六都诸溪水,引灌洋下、感恩、古县、屿头等村田亩,厥功甚巨。
据《长乐县志》知县贺世骏《修筑南坡记》记载,璞石斗门建成后,雨可泄、晴可蓄,旱涝无虑。古人还在斗门岸畔建祠,以邀“神灵庇护”,还可供闸夫栖息,便于随时察视,可谓深谋远虑,考虑周到。
经考证,地处长乐南坡遗址的明代璞石斗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对研究古代科技史、水利史及古代宗教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的珍贵的古代水利工程遗迹。
三溪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名胜颇多,曾是著名的水乡,长乐南乡的重镇,仅唐、宋、明代古桥就有20多座。此次在三溪村外围考察,沿着昔日长乐通往福清的驿道一路走来,收获不小。笔者还考察了驿道中的两座宋代古桥,距斗门150米处的三墩四孔桥———中桥,桥长20米,宽2.6米,总长37米。与斗门相距50米不到的单墩二孔桥———渡桥,桥长12.5米,宽2米。初步考察为宋代早期所建,具体修建年间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还发现两块唐宋年间的“双墩五里”界碑。这几处重要的新发现,对于研究宋代桥梁建筑及交通史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也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增添新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