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4:2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章礼提



附马爷落笔乌山

 

章礼提

 

 

福州乌石山,简称乌山,虽非高耸入云,海拔仅八十四米,也未曾有神仙驻足,然其山势奇特,风光旖旎,堪与道家蓬莱仙阁相媲美,因而名扬四海,被誉为福州“第一山房”。尤其是那一段段琳琅满目摩崖题刻,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浩翰石刻天空中闪烁。

纵观乌山摩崖题刻,最为显眼者莫过于邻霄台下的“海阔”与“天空”,两段题刻立于康熙壬子秋八月,字迹遒劲有力,但无作者落款,未知何人留墨。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许刻者正是借此之寓意,劝诫世人们应心怀宽广。

在乌山,至于历史深远、书法精湛的题刻,非大唐大历壬子(772)年,诗仙李白堂叔,著作郎兼监察御使李阳冰篆书“般若台”莫属。其正文、落款皆以篆书书写,旁款则为楷书,根据有关资料,那是全国仅存的李阳冰四块篆书碑刻之一,实乃八闽大地上碑林之瑰宝。

令长者驻足观赏与思素,绝对是乌山顸上书法家章寿彝的草书“寿”字,这个字特长,寓意长寿。在政通人和时代,长寿自然是人们共同期许,谁不想活的长寿一些?当然,在乌山能让人们驻足品读的题刻,自然是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题刻引起游客们的关注,如天王岭上朱熹的“清隐”,东峰岩下福州知府程师孟的“冲天台”,双峰梦高岩的“天秀岩”,光禄吟台的“闽山”,蟠桃坞西侧的“道山亭”, 望潮峰南坡的“冰壶”等题刻。

然而,也有一些题刻,可能是字体太少,虽然蕴含着历史和文化价值,但并不为游客所瞩目,路过而匆匆走过。比如霹雳岩东南向潘正夫那段题刻,谁能想到那可是一段非常重要题刻,题写者是北宋哲宗皇帝之女婿,能在八闽大地上留下驸马爷的墨宝,不敢说独一无二,但肯定是十分罕见。更难得的是,题刻内容真实记录了靖康年间潘正夫与赵氏一支家族南迁的历程,使得这块静默的岩石成为研究宋代历史、闽都文化和摩崖题刻珍贵史料。

图片1.png

潘正夫石刻

潘正夫,河南人氏,宋哲宗时进士,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潘绛曾任右侍禁。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婚娶哲宗三女吴国长公主,历事四朝,官至少傅,封驸马都尉与和国公,赠太傅。潘正夫略有文才,重视子女教育,其子多为朝廷官员,各有建树。

时光流回到五代十国末期,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虽然文化与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但天下尚未达到大一统,北有“大辽”与“金朝”,西部被“西夏”占据,政权分立,外患频仍。到了北宋末年,哲宗驾崩,其弟赵佶继位,即宋徽宗。赵佶虽然擅长书法,但轻佻不够稳重,治政并不强势,重用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导致朝政腐败严重,民不聊生。在外交上,联金抗辽虽灭辽,却助长了金朝势力,为“靖康之难”埋下了隐患。

宣和六年(1125年),金军兵分东、西两路,自东与自西同时南下,金兵对宋朝发动了猛烈攻击。经过连年征战的金军,气势愈发旺盛,势如破竹,东路兵成功渡过黄河,直逼开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宋徽宗无奈将皇位传予其子赵桓钦宗,改年号为靖康。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大举进攻开封。年底时,钦宗亲赴金国谈判,不幸被拘禁。一年后,金兵攻陷皇都,掳走徽宗等赵氏家族成员及朝官共计三千余人,北宋王朝至此终结。

靖康二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山东济州避难,得到一批官员拥护重建宋朝,定都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然而,由于金兵逼近,朝廷商议决定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了以区别前朝,后世称为南宋。

靖康年间,汴京城岌岌可危,部分赵氏宗亲与外族纷纷南逃。其中,前朝附马潘正夫一家也面临艰难抉择:是南逃还是留守汴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秦国康懿长公主,乃哲宗第三女,初封康懿,后改封嘉国、庆国,再改韩国公主,下嫁潘正夫。靖康末年,与贤德懿行大长公主俱以先朝女留于汴京。建炎初年,恢复公主封号,改封吴国。后觐见高宗于越州,献上玉管笔、小玉山、奇画等物,高宗婉拒。潘正夫一家避地至婺州。

这段记载是说,靖康末年,潘正夫作为前朝的驸马,仍留在汴京,可能是因为不被允许离开京都。直至建炎初年,他们才开始南逃,首先抵达河南商丘以南的睢阳,并在那里逗留一年多。为了躲避战乱,只好选择水路前往钱塘(杭州)。此时,南宋朝廷已迁至临安,吴国公主携丈夫潘正夫觐见高宗,献上玉管笔、小玉山、奇画等物。吴国长公主多么希望能留在杭州。然而,高宗却婉拒了吴国公主献礼。无奈之下,潘正夫一家只好继续南逃至江西婺州,然后随后沿赣江而下,经湖南(湘湖)至广东(南海),最终抵达福建(闽川)。

潘正夫一家几经波折,最终定居于福州,初时居住在神光寺,不久移居于太平寺或庆城寺。据《三山志》记载:“绍兴三年(1133年),朝廷诏令西外宗正司迁至福州,潘正夫一家亦随之寓居太平寺。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仲春,潘正夫回想起汴京的生活,感慨万分。尽管福州的生活环境尚可,但怎能与繁华的汴京相提并论?更何况在福州尚无具体职务,虽然俸禄未减,生活无忧,但漂泊在外,寄居于寺院,心中难免郁郁。

吴国长公主见丈夫闷闷不乐,便劝他前往乌山散心。于是,潘正夫携子温卿等人走出家门,向乌山缓缓走去。自东南向西北步入乌塔,开始了他的登山之旅。一路走来,春风拂面,百花争艳,蜂蝶翩跹,游人们在小径间穿梭,鸟儿在枝头欢歌。尽管听不懂鸟儿唱得何种曲调,但潘正夫却感受到了它们无忧无虑的快乐,不禁自问:为何我们不能像它们一样过好每一天呢?随着心情的逐渐放松,潘正夫继续前行。

没多久就走到了华严岩,潘正夫被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深深吸引,驻足凝望。李阳冰,字少温,乃赵郡人,李白之从叔,擅长篆书,官至将作监,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敬仰。“般若台”三字,不仅展现了李阳冰精湛书法造诣,更蕴含佛教中一支“般若”之寓意:“终极智慧”与“辩识智慧”,也就是说,为人应如实地认知一切事物与事物本源的智慧。

潘正夫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亦在思考着“般若”的更高境界。回想起“靖难”给他带来困境,心中五味杂陈。然而,面对李阳冰的题字,这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遗迹,让他感受到了时间流转与历史厚重。李阳冰笔墨依然清晰地刻在石壁上,年复一年供人们观赏,传承着“终极智慧”佛法。

潘正夫深受启发,决定将自己与赵氏一族南迁福州经历刻于石壁上,让后人特别是赵氏一族铭记“靖康之耻”和那段悲愤历史,铭记南迁飘泊经历。于是,在石岩上,题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靖康年间,金兵犯境,二圣北迁。建炎中兴之际,天子受命,吴国长公主初至睢阳。次年敌寇侵扰淮甸,遂渡江南避,暂居前墉。后随车驾至建康,复入朝观。继而辗转江表,适逢胡骑骤至,遂循赣水、走湘湖、濒南海而达闽川。寓居福塘之神光寺,因登乌石山观李阳冰篆书,领悟古人之遗意。五日后离开此地。”旁注:“男长卿、粹卿、端卿、温卿侍立。绍兴二年仲春十三日,河南潘正夫题。”

霹雳岩上题刻,楷书纵十行,字径十厘米,高一百五十六厘米,宽一百二十六厘米。据《闽中金石记》记载,此题刻与潘正夫在湖南零岭的题刻为“唱和”之作。

绍兴四年(1134年),潘正夫前往杭州,与长公主一同进见高宗皇帝,从此在朝为官,直至逝世。时光已流逝890年了,人们早已忘了史上还有潘正夫这么一个人物,唯有他的南逃经历和他的名字还留在乌山霹雳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