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21:1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河清



方壶叠嶂觅仙踪

  

黄河清

 

 

汽车飘浮在方壶的盘山公路上, 一路秋雨霏霏,白雾濛濛,冷意阵阵。穿过牌坊式山门,不远处,一尊高近十米的张圣君青石雕像矗立着,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腾云驾雾般。他长须冉冉,一袭青袍,身背宝剑,不嗔不怒。这一站, 就是千年的岁月流转, 千年的草木枯荣。云,已不是昨天的云;风,也不是那日的风,可山,还是这座山,宋之前, 水秀山明; 宋之后, 神灵人杰。

微信图片_20250111212614.jpg

                                                     方壶岩(图源:作者提供;下同)

当车子停在方壶山前的广坪上时,仰首便见一座壁立千仞、如削如切、突兀拔起的巨大岩石,十分峻峭。因“形长方,状如壶”,故而得名方壶岩。“月落天地沉宝璧,日出方壶浮紫烟。”这是古人咏方壶岩的名句。方壶岩上有座方壶寺,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 山因岩得名,岩因寺出名,寺因仙闻名。拾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小巧精致的红瓦石砌寺门,“方外儒道释,壶內仁玄心” 门上的对联,一语道破此地的玄机。

进入寺门便是主殿,殿门额上悬挂着一方巨大的牌匾, 黑底金边的匾额上题写着“张圣君母殿” 五个金色楷体大字。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着一尊与人同高的张圣君塑像,只见他脸色黝黑, 怒目圆睁,威风凛凛。关于张圣君的黑脸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智斗危害一方的五通鬼的过程中,有一次张圣君一时失误,被五通鬼禁于岩洞中,五通鬼以谷壳、粗糠在洞口炼火,企图薰死张圣君。一连烧了七天七夜,张圣君匍伏洞底,饥饿难捱,于是机智地想出一个哄鬼的办法,他自言自语道:“不怕炼糠火,就怕油烙粿。”(福州方言‘粿’与鬼同音)五通鬼一听大喜,就用油蒸米粿从洞口不断地扔进去,张圣君得以保全性命。后想起与结拜兄弟临别时有“遇有灾难滴血相召”之约,于是咬破指头伸出洞口滴血以召其义弟萧、连圣者。二位圣者见天边起血云,闻讯赶来打破岩洞救出张圣君,发现张圣君的脸已被糠火薰黑,从此张圣君成了“黑脸神”。

微信图片_20250111212631.jpg

张圣君母殿

张圣君母殿虽几经毁建,但殿内的须弥座,大门口的一对石狮,雕有八卦图案的磨盘以及莲花瓣形的石柱础,都是方壶岩张圣君母殿悠久历史的见证。须弥座青石质地,共有龙鹤麒麟鹿龟以及花卉等八个图案,雕工十分精湛。圣君殿旁有观音殿、伽兰殿、佛堂、文昌阁、书斋楼、禅房、避雨亭、牌坊等建筑,均为民间做法,石木结构,歇山屋顶组合。这种儒、释、道合一的特色,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步出张圣君母殿,刹时雨消雾散,阳光普照,天朗气清,众人甚是惊讶!然而,我始终相信岁月馈赠的每一段际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管静秋艳阳或阴雨鞭挞,都不乏美丽与暖意的渗透,不乏内心对生命的柔软与慈悲。据传,张圣君四岁丧父,随母江氏从月洲回到方壶山下的盘谷乡水尾村娘家。童年时迫于生计而放牧于方壶山,继而以采薪、卖锄柄谋生,饱尝人生艰辛。张圣君幼年即慕仙道,投师学法,常怀济世救民之志。后被闾山大法院祖师许旌扬的数传弟子收为门徒。学法数载,艺成下山。从此,游走永泰、闽清、尤溪、莆仙一带,悬壶济世,除暴安良,深受百姓景仰。宋淳熙十年(1183),张圣君云游至闽清县金沙镇,修成正果,于九龙溪巨石上羽化升成,时年45岁。乡人以其头颅塑像,建方壶寺奉祀,称为“母殿”。明正德皇帝敕封为“都天法主监雷三元普济大师”。张圣君信仰是福建汉族民间道教闾山派两大组成支派之一的“张法主公教”,是闽台道教闾山派的重要构成部分。张圣君尊为民间农业、商业保护神,信众主要分布于江南、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全球信众逾亿人。

微信图片_20250111212646.jpg

张圣君学雷法的“雷洞”

方壶岩作为张圣君曾经活动和学道之地,有着众多与张圣君有关的遗迹,如有张圣君学雷法的“雷洞”;有他于龙虎山拜天师学“文法”归来供奉天师的“天师洞”;有其坐禅念佛的“禅洞”;有炼化真丹的“炼丹井“;有治疫救民的“龙泉”“甘露”二井;方壶岩峭壁上还有“承天台”“游仙台”和“天梯”等数处;岩上之狮峰绝顶,则有约100平方米宽的石坪,人称“炼法场”,相传是张圣君修仙炼法、勇斗魈魅的场所。

沿方壶寺旁青石铺就的登山石径前往与狮峰相倚的仙桃峰, 秋日雨后的方壶山,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岁月的笔触下徐徐展开。落叶如毯,层层叠叠地交织着金黄与橙红。阳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下,宛如金色的丝线。山坡上,枫叶似火,燃烧着热情,风拂过,摇曳生姿。绽放的野菊,如繁星般点缀着山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一路走去,四周散布着许多奇岩怪石:草丛中的青蛙石,瞪眼欲跃;水潭旁的老豚石,浴罢正眠;山崖上的神犬石,张嘴伸舌;乱岗中的金鸡石,正在孵蛋;溪畔的灵龟石,正爬上岸……这些奇石天工造化,不经雕琢,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许多奇石都有一个与张圣君有关的传说故事。

登上海拔1132米的峰顶,极目远眺,群山连绵,峰峦叠嶂,紫气缭绕,如梦似幻。峰顶之“仙桃坪”占地50平方米,坪上有一“棋盘石”,相传为当年张圣君观仙人对弈而得到仙桃的地方。周边怪石星罗棋布,皆与张圣君传说相关,如“仙桃石”“剑破石”“炼武石”“仙床石 ”“驾皈石” “饲牛石”“牛眠石”“磨刀石”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最令人称奇叫绝的是不远处的“天池”,面积达3000平方米,形如苞叶,水自岩涌,汩汩不息,池草茂倩,游鱼闲适,宛若瑶境,池水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斑斓的群山,宁静而悠远。池中有稀世之珍“红腹四脚鱼”,相传为张圣君所养,以制药救人。明代诗人白璞写有《天池游》诗:“方壶古迹近天池,端坐南矶挂属离。水秀山明多胜景,神灵人杰总相宜。山崇岭竣层层上,露重风轻导导奇。久已赋诗登省志,闽疆遐迩尽周知。”

方壶山另外一大亮点,便是摩崖题刻众多,宋元明清各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和仙士道士,或闲游揽胜或慕名访幽或专程云游,在这里留下珍贵的诗文题刻:八百多年前宋代诗人张仁裕在岩石上题了一首诗:“巍峨嵋壁立山巅,瞧步云生别有天。豹脊歌支依古洞,龙口幽德涌清泉。钟声远应千峰间,雾艳长空万壑连。登眺陶然忘薄暮,依僧留宿细谈禅。”这是方壶山保存至今最早的石刻,十分难得。另有元朝名士王用文题“方壶”楷书,苍润劲拔,十分大气明朝名士曹学佺题的“山川毓秀”行草,雄健洒脱,韵味无穷;明朝万历年间王大壮的“龙泉”行笔迅疾,气势恢宏;明朝天启年间张大韶的“雷洞”和沈野的“仰高”及刻于“至正元年春”的“闽山福地”等,都沉稳有力,入石三分。方壶岩摩崖石刻大都有明确的纪年,而且大都是历史上的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很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福建地方社会、风俗历史以及张圣君信仰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秋风瑟瑟,吹过耳畔,带来丝丝冷意,却并不让人觉得寒冷,反而有一种清爽宜人之感。眼前与心上的秋日便应了诗人的那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在这秋日的方壶山中,每一处景致都如诗如画,让人陶醉,让人留恋,仿佛时间都为这仙境圣地而停留,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