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昂首龙头山
郭义清
松溪山多,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湛卢山,最有故事的是白马山,最高的莫过于龙头山了。
龙头山海拔1349米,是闽浙两省、松溪、浦城、龙泉、庆元四县的界山,可谓“一山连四县,半步跨两省”。古时候,四县民间曾流传着“除了皇帝无大官,除了龙头无大山”的说法。清康熙版《松溪县志》载:“延亘二百余里,传有飞仙乘白鸾栖其上,上有石坛,坛东有龙穴。”故龙头山又称鸾峰山。更为神奇的是,假如用弧线连接松溪、浦城、龙泉、庆元四县的县城,其形状酷似彩蝶,龙头山则恰为蝶头位置,蔚为壮观。
一
初识龙头山,是20年前在溪东乡政府谋事期间,只因登龙头山一直是向往已久的心愿,恰好溪东乡地处龙头山脚下,我便动了登龙头山的心念。
那是初秋,从秀美的西洋村出发,穿越一片片青翠的竹林, 爬过一级级陡峭的石阶,看那一朵朵簇拥着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花朵儿,向我热情地绽放。当我一路感叹,一路回首,脚下的村庄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挥汗回首的那一刻,一座古朴的庙宇蓦然映入我的眼帘。那一刻,我长叹释怀,经过近两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登上了神往已久的龙头山巅。
那座古朴的庙宇便是“龙头山庙”。走进庙中,“弥勒菩萨”笑坐山门,神龛里的“华佗”“张仲景”两位神医和“如来”“观音”及“十八罗汉”塑像栩栩如生。寺庙的主事说,庙里常年香火不断,尤其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和六月十五的香期,两省四县的信徒几千人云集进香,颇为热闹。
紧邻“龙头山庙”的一块山巅上,立着一块省界碑,那是2001年国务院竖立的第8号福建、浙江两省石界碑。站在界碑旁,放眼两旁,看到的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天边与群山连接, 白云在山间缭绕,阵阵山风扑面而来,溢满汗水的后背顿感丝丝凉意。
从寺庙的侧门走出,步入一座木制凉亭。我四处回望,两省四县地界尽收眼底,连绵群山,起伏延缓,群山蔚蓝成片,山顶云彩飘逸缭绕。站在山顶,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此刻,一任仙风吹开我的胸襟,一任思绪在群山中放飞。置身其中,颇感一阵阵仙山灵气袭来,连同那美丽神奇的传说飘逸而至。
龙头山庙,古称鸾仙阁,建于南宋景炎年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福州府有三眼井,井水一热、一温、一冷,热可杀猪,温可洗浴,冷水冰凉。有一天,三眼井突然全部干涸,福州府立即派汀州府有名望的风水先生查找原因。先生沿山脉走向一路勘察,第三年到龙头山,发现庆元县三坑乡上坑村、岱根源村及炉坑村等有人在山顶焚烧木炭,破坏了龙脉,就让他们停烧三个月,言明一切损失给予赔偿。甚为神奇的是,只停了两个月后,福州府三眼井就开始潺潺冒水,恢复了原状。府台得知后,派官员把龙头山周围的山林、耕田悉数买下,委托吴家村村主出租,所得租金在原烧炭的地方建造了庙宇,便是后来的龙头山庙。
又有《吴氏宗谱》记载:宋朝宝祐年间,丙辰进士吴松龙任松溪县尉时,因在龙头山上求雨灵验,故在南宋景炎年间建立庙堂纪念。明朝武宗正德年间高山村李仲廷重修,明万历三年吴公裔孙吴马贤重复修葺。清朝时数经兵焚,殿宇几置荒烟蔓草之中,故在清康熙十四年吴廷兴鼎新重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再修。
那一次,龙头山壮美的历史,壮观而清幽的景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数年之后,我再次造访龙头山,是从浙江省庆元县黄田镇良官田村驱车而进。在良官田村停顿时,村里的老支书和老会计向我介绍了龙头山的革命历史。龙头山曾是红军、游击队的落脚之处,1943年陈贵芳率建松政游击队在龙头山巧施迷阵,与国民党敌军艰苦辗转激战,令敌人闻风丧胆。1947年中共闽浙边地委率游击队进驻崔上村,先后攻打渭田、周墩、竹口、小梅等地,建立了党组织,成立了贫农团和民兵队。龙头山周边群众积极参与红军的战斗,为红军抬伤员,给游击队买米送菜、做鞋补衣。国民党部队恼羞成怒,对龙头山革命根据地疯狂反扑,许多群众为此遭受迫害,英勇献身。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从官良田村去龙头山途中的“嵩峯亭”里,还留有当年抗日红军书写的标语。
龙头山杜鹃花(王大伟 摄)
“嵩峯亭”是一座简陋的土墙木质结构亭子,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标语就写在两边的泥墙上,由于年代已久,再加上上山砍柴的村民经常在这里休息,柴火靠在墙上磨损等原因,墙上留下的字迹已是残缺斑驳,有的字已很难辨认。
标语为黑字行书,每个字有脸盆那么粗。标语内容依稀可辨,两边分别写的是:欢迎白军士兵们拖枪过来当红军!共产党是抗日反帝的唯一领导者!落款皆为“抗日人民红军”,只是没有留下书写日期。回到良官田村后,村里的老会计热情地抱来两叠厚厚的资料,给我们推敲着标语的日期和由来,据他的讲述和翻阅有关资料,这两句标语应该是在松溪、庆元两县党史上所述1937年的“黄畲血战”中留下的。
据党史资料记载,1937年1月,红军一个支队的三百余战士,从松溪县的古衕村出发,翻越龙头山,到庆元三济黄畲村去捉捕一个土豪,但行动走漏了风声,被当时驻扎在龙泉县八都的国民党得知。八都与庆元黄田毗邻,敌人得消息后,立即从孙坑(今小梅镇)纠集四百多士兵,向黄畲村风水口、村后坳等三路包抄过来。红军在吃早餐时就遭敌人袭击,战士们奋起还击,边战边往双井方向撤退。战斗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因敌众我寡,加上不熟悉地形,红军只好向龙头山且战且退。一支被冲散的红军小分队向良官田方向边战边退,准备从良官田翻过龙头山回到古衕驻地。身心疲惫的战士们爬到“松峯亭” 就地休息时,队伍中一位排长仍不忘宣传抗日,掏出随身携带的宣传工具,写下了那两条标语。谁知,由于耽误时间,被敌人赶上,排长被俘,后英勇就义。那两条标语成了这位红军排长宣传抗日最后书写的标语。
三
今年的五月,我第三次去了龙头山,只因有朋友说龙头山的杜鹃花浓烈壮美,我迫不及待去赴一场红色的花事。
农村长大的我,对杜鹃花并不陌生,小时候到山上砍柴,经常会在高高的山崖上看到三三两两的杜鹃花从石头缝里探出殷红的花枝。那红红的花瓣,那野性的美丽,天然而成,不加雕饰, 纯真而朴素着我的童年。有时在砍柴中口渴了,小伙伴们还会争先恐后地爬到山崖上采撷尚有着点点露珠的杜鹃花来,双手托着花瓣,把遗留在花瓣上的点点露珠轻轻地倒入小小的嘴巴里用来解渴。那顶着我鼻孔红红的花瓣,透着清冽的香味,我们迫不及待地大口吸吮着它的水分和芳香。
长大后,一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民歌,让我对杜鹃花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它又名映山红,是我国三大名花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形容杜鹃花“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尽情渲染杜鹃花的诗句,更为杜鹃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
龙头山夜景(郑叶青 摄)
在龙头山,我还是被漫山遍野殷红的杜鹃花震撼着。杜鹃花就陆陆续续地开在山坡上,开在石阶路旁,开在石头缝里,时而稀疏,像邻家的小女孩,天真无邪;时而浓烈,像村头的少妇, 热情似火,不失妖艳。
游人涌动,纷纷立在一簇簇艳红的杜鹃花旁,看枝头万紫千红,汇聚在一起,交织在一起,织成彩霞满天,织成色彩变幻的神韵。那独有的如诗如画的景色,那一朵朵、一簇簇涌向天边的烈焰殷红,如痴如泣,震撼着龙头山的美丽和磅礴。
在山顶的庙里,不期而遇良官田村当年的老支书和老会计, 老人热情地拉着我,畅谈着龙头山旅游的现在和未来。眼前已八十高龄的两位老人,仍在为龙头山的旅游事业奔忙操劳,令我肃然起敬。这种精神,不正是龙头山当年红军为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体现吗?不正是龙头山的杜鹃花在石头缝里居险簇生、顽强斗艳、美丽众人的博爱体现吗?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