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闽江口“美玉之岛”
楚 欣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闽江之神携带滔滔的江水向东奔去,临近出海时,轻轻地将一块美玉搁下,于是化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琅岐岛。
这是笔者杜撰的传说,听后置之一笑可矣。不过,“琅岐”二字的解读:琅者,美玉也;岐者,水中之高地,合起来即“美玉之岛”,却是毫无疑义的。
琅岐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四五百年前的南北朝。唐代属闽县晋安乡海畔里,宋代属闽县晋安东乡,元代为嘉登海曲里,明代改为嘉登里,清代属闽县嘉屿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闽侯县四区(后改为二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间,琅岐曾先后属闽侯县、连江县、福州市郊区管辖。1995年11月,划归福州市马尾区。至于它的名字,传说因为刘氏家族迁入较早,人数居多,起初称“刘岐”,后来,有更多的外姓人到此开发,遂改名为“琅岐”。
琅岐总面积92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本岛),其中陆地55平方公里(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8.1公里),滩涂37平方公里。它紧靠省会福州城,又距台湾当局管辖的马祖岛不远,其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重要。
笔者曾几次到过琅岐,但多半是去朋友的住处探访,且来去匆匆,对它并不了解。此次随团到马尾区采风,选择琅岐作为写作题材,有机会到各处转转,从而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古港沧桑 水道今更忙
写琅岐,我想从一首歌写起:
不到琅岐不知道,闽江口的风光它最好,大江在这里缠绕,大海在这里环抱。几百里的黄金水道,连接开放的大桥,南来北往的宾客,留下了多少动人的歌谣……金鸡在这里报晓,大雁在这里落脚。八月的西瓜五月的桃,十月的红蟳漫大道,千桅万帆遮不住,青山俊俏大地丰饶……
这是《美丽的琅岐岛》歌词,它描绘了闽江口琅岐岛的秀美风光。其中“几百里的黄金水道”,指的是以甘棠港为标志的江海航线。
甘棠港不是在福安吗?不错,过去都是这样记载的。但近些年来,许多学者根据史料与出土文物重新加以考证,认为古代甘棠港不在福安,而在福州马尾的琅岐岛。他们的重要依据之一是福州城内闽王庙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此碑是唐哀帝敕建的,为的是表彰王审之的功德。内中记载:“闽越之境,江海通津。帆樯荡漾以随波,篙楫崩腾而激水。途经巨浸山号黄岐(琅岐岛古有黄岐岛之名)。怪石惊涛,覆舟害物。”即琅岐这里经常发生沉船等事故。为了消除祸害,闽王王审之特地去荐祀神祗,“祭罢,一夕,震雷暴雨,若有冥助。达旦,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远近闻而异之,优诏奖饰。乃以公之德化所及,赐名其水为甘棠港。”碑文的这段记述,把王审之开辟甘棠港的事给神化了。实际情况是,当年火药尚未发明,王审之采用树木燃烧形成高温的办法爆炸岸边的崖石(其遗迹留下的碎块经现代科学化验,证实了这个结论),其时恰遇雷雨大作,于是石头受高温而崩裂的结果被归功于“冥助”。
采风期间,笔者乘车前往凤窝渡口,据说这里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甘棠港。专家们说,古汉语的“港”与现今的港口、码头有别,指的是一条水道。甘棠港处于“江海通津”之处,即闽江与东海的交汇要道,从福州城内的秘书巷北甘棠闸到马尾琅岐金牌门,都是古甘棠港的范围。甘棠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兼之王审之下令有关部门“尽去繁苛,纵其交易”,福州城因此出现了“货务充斥,天郊盈郭,商贾拥挤,摩肩击毂”的盛况。另据当地民间族谱的记载,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曾一度率部驻扎琅岐岛。如果属实,古甘棠港必是他重点扼守的地方。
站在风窝渡口(古甘棠港)的岸边,向左右两侧望去,但见闽江之水川流不息。江的两边是长门炮台与烟台山炮台旧址,江上还有两处小礁,形似乌龟,俗称双龟锁江。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这里曾展开殊死的拼杀,许多中华勇士为国捐躯,留下了万世英名。如今,这条黄金水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满载货物的巨轮和运送旅客的游船来往不断,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双桥入岛 天堑变通途
琅岐四面环水,以前进出都需要舟渡。著名散文家,也是省炎黄采风活动的组织者何少川同志,第一次到琅岐就是乘船进去的。1995年1月5日,他发表于福建日报上的《美丽的琅岐岛》一文写道:“渡船离开码头,正向对岸的琅岐岛进发,宽阔的盈盈江水,微波荡漾……”
舟渡既费时又不方便,修建琅岐大桥的动议终于“浮出水面”。经过一番筹备,1995年9月22日工程正式启动。此后,人们克服技术方面的种种困难,并战胜台风与大潮的袭击,于1997年6月30日,即香港回归前的一天实现大桥合拢,8月17日(福州解放纪念日)全面完工,10月1日(国庆)正式通车。
琅岐大桥雄伟壮观,它北连南岸的浮岐洲,南接长乐市的猴屿镇浮岐村江岸,全长973米,加上浮岐洲路面,总长1956米。桥面净宽11米,其中车道9米。大桥两端各有一座桥头堡,为花岗石砌成。桥头还有旅美华桥捐建的门亭,匾额上书写“琅岐”二字。
有了这座大桥,从长乐方向进出琅岐就方便多了,但与岛隔江相望的地方,如马尾、闽安,要去琅岐,仍然需借助舟渡,还是比较麻烦,于是修建进岛的第二座大桥,即琅岐闽江大桥,出现在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并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动工。经过989天的紧张奋战,2014年元旦建成通车。从此,由闽江对岸前往琅岐,可以乘车经这座大桥快速进入,再也无需乘船了。
琅岐闽江大桥采用双塔等高斜拉悬索桥方案,全长2675米,其中主桥1280米,宽28.7米,双向4车道。大桥主跨度680米,居世界同类桥梁的前10位,比先前的琅岐大桥更为壮观。那天,采风团成员乘坐汽车前往琅岐,经过大桥时,风驰电掣,瞬间就进入岛内,给人的感觉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两座大桥的先后建成,对开发琅岐岛具有重要意义。但仅此还不够,即必须有配套工程,首先是建设环岛公路,进而全面完善岛内的交通状况。
环岛公路全长25.6公里,分期建设。第一期起于现状进岛路,与琅岐闽江大桥南立交相接,向东北方向延伸,止于规划中的院前路;第二期工程连接一期,向东北沿九龙山北麓布线,至凤窝上道,凿隧道穿过烟台山,折向东南,沿海布线连接环岛路东段;第三期工程自二期工程终点开始,经过围垦区西侧,到云龙村南面再折向西南,由鼓尾山北面谷地穿过,接雁行江主干道。环岛公路标准宽度7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
目前,这项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两三年后即可全面完成。那时,畅游琅岐岛,就更方便了。
历史厚重 文化呈纷采
琅岐是个不算太大的岛屿,“行政”上从来都隶属于县的管辖,人口也不算多,但这里的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据史载,琅岐出过进士、举人40多人。其中有3位尚书,即宋代的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林存,兵部尚书王祖道;明代的礼部尚书陈文肃。此外,还有明代的贵州左布政使董和,户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马董廷钦,工部员外郎董养河,清代的川东兵备道陈燮,民国时期的海军中将任光宇,等等。
由于历史悠久,这里的祠堂遍布。一条817路小街,就集中了朱氏、董氏、江氏、陈氏等四大宗祠。那天,笔者随采风团一起参观了“董氏宗祠”,过后,又独自去了“朱氏宗祠”,二者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董氏宗祠是琅岐岛最大的祠堂,始建于明嘉靖之初,距今已近500年。祠堂重新装饰得富丽堂皇。其中,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黄道周撰写的“衣冠清节传三世;词赋声名著两部”,特别引人注目。这副楹联也见于祠堂管理者向我们展示的《董氏族谱》封面,但其来源则不详。
朱氏宗祠与董氏宗祠邻近,始建于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装饰也相当精致。它的最大特色是,突出朱氏历代崇尚儒家思想的传统。大厅墙壁镶嵌有朱熹的手迹与“忠”、“孝”、“节”、“义”的人物形象石雕,祠堂里的楹联、撰文也多为赞颂理学宗师的。
琅岐的宗教文化相当发达。这里有佛教的白云寺、天安寺、南山寺、天竺寺;有道教的下岐天后宫、海屿天后宫;还有村前里堂、海屿堂等基督教堂以及金砂、凤窝、云龙等基督教活动点。这次采风,笔者到了琅岐最高处的白云山(海拔275米),游览了白云寺。寺里有座小庵,供奉七位尼姑。据介绍,抗战期间,她们以集体悬梁自杀的方式,反抗日寇的暴行,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当地老百姓建庵祀之,四时香火不断。此外,据有关记载,民革福建省原主任委员刘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多次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发表讲话),有首《登白云遥望青芝》的诗写道:“举头东望水无涯,疑向云山采紫芝。遥见仙人摇橹去,茫茫沧海欲何之?”老先生说得不错,当我站在白云寺前远眺,见到的情景确实是“茫茫沧海”,“望水无涯”。至于仙人摇橹,则是诗人的丰富想象。
琅岐的民间文化多彩多姿,尤其是肩膀戏,值得一提。这种集戏曲、杂技、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俗称“肩头戏”。由孩子扮装各种人物,站在大人的肩膀上,配以音乐锣鼓,沿街游行表演。它发端于清代末年,是从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由于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一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前些年还去马祖岛参加闹元宵演出活动。
田园秀美 生态促旅游
今天的琅岐,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区,盛产水稻、番薯、水果、蔬菜等作物,是福州农副食品的供应基地。因为获过“禽蛋之乡”称号,还曾被列入《名都、名乡、名号》一书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年来,琅岐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势头正旺。至今有6个建制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21个建制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琅岐的一个特色是拥有许多私人经营的农庄。笔者为了获取实际感受,去了其中的“榕升休闲农庄”。
这个农庄位于琅岐岛南部的雁汶洲,始建于2007年,占地130多亩。主人姓叶,多年来他和妻子一起经营,如今大学毕业的儿子也加入其中。
农庄里有可供采摘的台湾名优水果,如珍珠芭乐,台农一号杨桃,蜜雪梨以及葡萄、脐橙等80多亩。另有鱼塘20多亩、名贵树种、土鸡土鸭等;还建有农家木屋、餐厅、棋牌室等娱乐场所。这种将养殖业、种植业及生态观光旅游业融于一体的方式,很受游客的欢迎,成效也相当显著。2012年,“榕升”被评为省级“巾帼示范基地”,2013年又获评福州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在主人的引领下,我们沿着农庄的小路漫步。这里既无城市的喧嚣,也无汽车尾气的污染,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据老叶说,游客在这里观光,可以采摘水果,临水垂钓,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其中有些旅客,还兴趣盎然地在这里住宿,吃农家饭,品尝土鸡土鸭、生猛海鲜、无公害蔬菜等绿色食品,过一个蛙声陪伴、富有诗意的夜晚,然后欣然离去。
当然,琅岐之所以能吸引游客,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整体生态环境非常好。那一天,我们驱车走过岛上的许多地方,所到之处,但见蓝天白云,绿色盈野,令人赏心悦目。据我所知,近年来不少城里人(包括一些熟人、朋友),纷纷到琅岐建住宅,体验“乡下”生活;许多游客更是慕名从四面八方前来观光。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琅岐龙鼓海滨度假村应运而生。它横跨云龙矮岭至东岐村海岸,绵延十几里,方圆九千多亩。村内的别墅、酒家、私家住宅,林林总总。其中就有我的一位书法家朋友所筑的“家园”面对大海。我想,他一边听着涛声,一边挥毫写字,该是何等的惬意。
海滨度假村山水相映,东面是一片古树林景观,大约有10几公顷规模。即便夏日炎炎,那里也是凉风习习。古树林之外,原是一片乌黑的滩涂,前些年围海造田,成了人工湖(也是海水养殖场),曾举办过北大、清华两个名校的赛艇对抗活动,引来了许多爱好者前来观看助阵,热闹一时。人工湖外有条石砌的堤岸,像长城似地雄踞海滨,保护着堤内的种种设施。堤外惊涛拍岸,波澜壮阔,是一处难得的观潮景观。
度假村海岸曲折,风景遍布,有白色的沙滩,嶙峋的怪石。最著名的要算“金鸡报晓”、“白猴镇江”、“金龟逐浪”了。听说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有生动的传说,能引发人们的联想。
除了休闲农庄与度假村,琅岐的风景名胜也很多。岛上现存的古刹、古宗祠、古炮台、古墓、古井、古湖、摩崖石刻有几十处,自然景观则有白云观日,云龙潮音,五虎守门,天竺听泉,芦洲宿雁,大桥卧波,朴林探幽,等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好去处。
漫游琅岐岛,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是,这里不愧是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它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国际生态旅游岛”的目标前进。
还值得一提的是,据记载,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秋,著名诗人陆游由宁德主簿调任福州法曹(掌管刑狱的官吏),曾前往闽江口与琅岐岛游览,并留下《航海》一诗。此诗既是对闽江口一带风光的生动描述,也是对琅岐岛的赞美,但它不太为人所知。笔者也是第一次看到,读后觉得应该加以介绍,让更多的人欣赏,便决定在本文収笔之际,将陆游《航海》一诗的全文照录于后:
我不如列子,神游御天风。
尚应似安石,悠然云海中。
卧看十幅蒲,弯弯若张弓。
潮来涌银山,忽复摩青铜。
饥鶻掠船舷,大鱼舞虚空。
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
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
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莱宫。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