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 23: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太平深处寻古意

 

蔡天初

 

 

太平镇位于延平区东南部,闽江流经全镇,与尤溪县山连山,水连水。史料记载,太平镇在商朝时就有民居,开基于唐末宋初,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南溪·杉湖岛千年油杉

 

位于闽江中上游的南溪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库区移民的新家园。

太平镇库区建设,前期工作从1978年开始。库区涉及的南溪行政村,是水口水电站库区全迁村。

我们在码头换乘快艇进岛。杉湖岛是水口库区蓄水后由山地变成的岛屿,四周水域宽阔,岛上奇花异果,四季如春。据介绍,1998年投资开发小岛为旅游景区,原镇政府办公大楼改作度假公寓、酒楼、商务会议培训中心,很多人上岛是为度假的。但令我感兴趣的是,由于小岛由水位变化形成,太平是以高山、丘陵等地貌组成,又是重点林区,因此,这里有很多千年云杉、百年樟树。最引人注目的是岛上北端一棵千年油杉,树冠如盖,树干如千手观音,枝枝向上,树上挂着南平市政府2007年9月制的“古树保护牌”,牌上写着油杉树龄1124年。在树旁立的石碑上刻着:“杉树高15米,树冠达4.6米,树龄1800多年,杉湖岛就是因为有了它才被称为杉湖岛”。据调查,太平镇有名木古树群一个,散生的名木古树有18株,主要分布在太平村、南溪村,距碌磈村3公里处还有一片500亩天然黄楮林。古树名木是太平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太平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历史和经济价值。

这个历史古镇还有传承了1294年的田公元帅戏神文化。每年的6月24日,太平村所在地都在古树下搭建戏台,用戏曲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来庆祝戏神生日。后来逐步演变成祝福吉祥、祈愿求安的民俗文化。

据有关资料记载,淹没在水口水电站库区下的原太平里三寨,始建头寨、中寨、刘家寨,开迹为蔡氏、肖氏。明朝郑汝惠迁入太平,始有郑氏宗族。明末崇祯年间,杨氏迁入太平。南村现是世界三欧(欧、欧阳、区)宗亲联谊会中华欧氏福建分会所在地。太平村就是以千年油杉为中心,包括太平和下过溪两个自然村。镇党委黄副书记告诉我一个传说:“古时有一年‘延平、建安、邵武、汀州’上四府,连日暴雨、河水猛涨,漂物中有一尊神像,身披战袍铠甲,头插两条雉毛,神气威武,后被蔡氏人家供在厅堂上,早晚拈香,朝朝膜拜,祈求百福。翌年6月24日,有福州戏班到蔡坪(太平古称)来,说有田氏人家今天生日,请他们来做戏,庆贺助兴,众人听了莫明其妙。后在蔡氏厅堂的神像边看见一件戏衣,人们这才知道,这尊古树木雕刻成的神像称戏神田公元帅。他极其灵异,竟能化身去福州请来戏班。……闻者纷纷捐资筹款,奠基、备料,兴建元帅殿。”现元帅殿是闽北唯一的一座“田公元帅殿”。

戏神庙是民间信仰的庙宇文物。信众神祇祀奉活动,不仅仅在太平一地,闽北乃至福建、广东都有,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与之有共同历史渊源,仅在台湾就有田公元帅庙宇300余座,并且在田公元帅殿旁边,几乎都有几株古树庇荫。戏神信仰流传之广,信众之多,充满着传奇性和神秘感,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太平人说,杉湖岛的记忆,不全是如今的千年古树和幽静,杉湖岛上也曾喧闹过。

 

碌磈·古官道摩崖石刻

 

福州西线出省古道,古称“福瓯路”;经闽清的安仁溪、牛头,出福州界,再经南平樟湖坂到延平,接建瓯,这条线路称“福延路”。碌磈村位于太平葫芦山林场以西,古官道都经过这里,所以碌磈与福延、福瓯古道皆可相通。

那天,我们冒雨上葫芦山。碌磈文保员兼村党支部委员陈道兴引导我们进山。

今天,古道早已废弃,或被公路覆盖,或湮没在荒野之中,但我们尚能看到几段荆棘从生的残存古道。这条古道石阶层叠,盘山而建,沿着石阶往上走,在古道旁可看到宋元摩崖石刻。陈道兴介绍说:“延平摩崖石刻,散落于碌磈、石佛、苍峡和溪源峡谷景区,各处都有几幅乃至十几幅不等,有的为首次发现。”这里发现的元代摩崖石刻有6个地点十多处,有石刻文字,也有石刻岩画,还有以字画组合的摩崖石刻。元代石刻有“虎迹新堤”、“魁星点斗”图、“普陀”观音画像、“福田”、“禅关”以及题名石刻。

楷书“虎迹新堤”为“王老岩书”,笔锋遒劲、隽美,堪称艺术珍品,有人说“可谓延平之首”。有趣的是,背侧落款:“时至顺癸酉(1333年)春,郡缘首王老岩、副缘杨进禄募众辟斯堤,谨志。”这是二款还是共款,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紧邻的“擎天玄玉柱”刻于兀立的黑色巨大岩柱上,岩柱另一面刻“蘸碧”,背面刻“禅关”,均为楷书,“禅关”下有开口小洞,形似关卡,颇具禅味。不远处,便见一长方体巨岩右上方楷书横刻“福田”二字,每字70厘米见方,左边竖刻行楷书8行64字云:“收书遗子孙,未必能读,则橐;求田遗子孙,未必能守,则去。宜者积阴功,置之造桥修路。岁迁物不移,物在名不显;他日冥冥中,为尔子孙护乃达者之格言,后人之证据。”作者可能想表达,“多行善积功德”的儒者感慨,也许是作者对“福田”的诠释,让观者自己断定吧。

雨越下越大,往前不远处摩崖上几幅字迹模糊不清。“北斗魁星”石刻,只有近看才能发现其轮廓,岩图右边部分是其半跪状时的后脚十分明显。人立其前细看,与岩画相关的两幅字,一竖刻行楷“魁星”,侧面为岩画,喻意吉祥象形文字图案,阴刻,高约1.2米,宽约0.5米,“魁”字形变为一尊魁星像,手捧一砚台,一脚弯曲后踢,右上方一斗形,曰“魁星点斗”,蕴含了“人文射斗”的美意。拾级而上,行走二三十米,可见另一幅岩画,阴刻一块天然巨石上,为童子拜观音像,高约2米,宽约1.3米,观音面部丰满慈祥,身披对襟僧衣,颈项佩戴璎珞,头戴莲花状花冠,雕蝉花钿,斜插金钗,端坐莲花。喜财童子侧身拱拜,圆月佛光笼罩,线条细处传神。

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一种认为专指石刻文字,一种认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摩崖石刻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更显得珍贵,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内涵。魁星和童子拜观音两幅岩画,堪称闽北一绝,为福建省首见之珍贵古迹,国内亦罕见。

一路走来,一路随想,仿佛自己就是这条路的主人。随着山径的延伸,山势也越来越陡,陈道兴建议再往里走,距葫芦山村东北2.5公里处,就可见到龙潭畔一座偏僻幽静的伏虎庙。传说闽北山中古时常有华南虎出没,往往酿成虎患,使人们对虎神又惧又敬。有一位遁迹佛门弟子愿意舍身饲虎,上天被和尚的真诚守信感动,赐封和尚为伏虎禅师。老虎也信守诺言归顺和尚管辖,不再扰民,伏虎禅师从此在这碌磈山中修炼,保一方百姓平安。如今石刻“虎迹新堤”这巨石最高处,隐约可见石刻虎爪印,传说老虎与高僧斗法正是在此,巨石断裂处见证高僧伏虎的故事。“虎迹新堤”云烟般的历史,因此又多出了一丝悬念。

伏虎庙又叫碌磈庵,始建于北宋时期,清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均有维修,为三开间、穿斗式金形圆拱山墙的单体建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原样保护较好,正厅之位为伏虎禅师,已有1100多年历史。这座堪称小巧精致的古寺,果然名不虚传,具有原始的风貌,无论走在哪个墙角还是幽径处,或是立于原地从任意一个角度观看,都会把眼角处的余光,引向某一处停留凝视,此时,菩萨低眉,莲台静默,香炉升腾,青烟归去,令我感动。

葫芦山村的碌磈,不仅有一种悠远的美,更有一种浓郁的岁月感,更有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

 

蛟坑·刘家村真君神殿

 

太平第三个景点,便是坐落在蛟坑村的真君殿。有关资料称,真君殿是延平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真君殿始建于宋,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雍正六年(1728年)修整,清道光元年(1821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修。殿坐东朝西,由戏台、天井、大殿、回廊组成四合院,四周土墙,门楼为木构单楼,有飞檐、如意斗拱,门墙上嵌有‘敕封真君殿’石匾,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戏台为歇山顶,大殿系风火墙两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13.4米、进深33.4米,金柱直径0.30米、高4.60米。大殿上方有精美藻井,雕有神像、龙凤、瑞兽花卉等,整体八角形,由驼墩、如意斗拱等构件组成。”

真君殿不仅建筑精湛,布局也相当讲究,注重梁托﹑梁扇﹑梁柱。戏台构造特别精致,两边还建罕见的厢房。大殿建筑保持宋代特色,尤其中间二个藻井与众不同,采用镂雕拼接,雕有八仙过海、龙凤鹿等鸟兽,雕刻精美,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大门口可见到一块“跪胶石”,那为了是为了避免被水淹,从蛟坑江边的岩石上挖出来存放在这里的,1996年冬,在大门左边土墙上,镶嵌一块备忘石碑:“相传许真君诛斩蛟精紧急之际,乌龟当着去路,出步时感到足底有龟,不敢踩死它,以致失足跪下,即此膝迹。”此外,大门前还立块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拜谒真君殿赋诗《蛟坑夜泊》的石碑,可见古时蛟坑在闽江航运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印证了,古时刘家村码头延伸处,曾有古道和古桥,有龙潭书院和龙井寺的遗址,这条古官道,是途经建瓯迪口进而通达建宁府的捷径。显然,葫芦山码头“即古丘墩渡头”作为货物集散地,占有古时水陆交通的便利,因为它避开了延平往建宁府水路必经的险滩和山路必经的古险道“三千八百坎”。

相传,真君殿俗称蛟龙宫,道教活动场所。据史料记载,刘家村蛟龙宫甘氏先祖甘战,江西丰城人,字伯武,好仙术,从学于许真君,为许真君十位高徒之一,许真君于甘战师徒同到闽江斩蛟除害,蛟坑因此而得名。每逢正月十二清晨,十里八乡村民敲锣打鼓来到该真君殿,虔诚地接引香火,请回本村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祈求大家平平安安,吉祥如意。八月初一为许真君诞辰和升天纪念日。真君殿奉祀晋代许真君,《中国人名大辞典》也有记载:“许逊,字敬之,江西南昌人,学道于吴猛,举孝廉,拜旌阳令,后因西晋永嘉之乱,弃官东归,曾带领10位高徒到福建诛灭毒蛇猛兽。宁康初,升化。宋代受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真君殿已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刘家村是重点移民村,1990年与蛟坑、村厝自然村合并搬迁至铁画银钩鲤鱼洲新址,沿用刘家村名。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屋整齐,环境整洁,村道全面水泥硬化,多年被政府有关部门授予精神文明单位。

 

茶洋·葫芦山宋元窑址

 

茶洋村属于葫芦山行政村,茶洋与其他自然村地形相似,建筑相似,历史长度也几乎相同,但仔细打量,每个细节还是可以看出不同的风格,捕捉到不同的气息。

古窑址在村北路东山坡上,立有文保碑,我们选择在一条崎岖坎坷的古道上穿行,茂盛的草木往往挡住去路。但还是很容易发现一处窑业堆积暴露的地点。据主人介绍,这里发现的瓷片比较丰富,釉色较全,青白釉、青釉、黑釉等均有。器类较多,碗、盏、盘、碟、盆、壶、罐、注壶等均有发现。由此顺山涧小路向上行走不远,即可看见对面山坡上有一处短型窑,在坡面以北有一条较长的崩塌龙窑,堆积除窑具外,顺山坡旁边叠置许多匣钵。

2005年9月出版的《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记载:“茶洋窑是我省少数几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遗址之一,位于延平区东南25公里的太平镇茶洋自然村,地处闽江中游。目前发现窑址十余处,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堆积层约1至3米。”古窑遗址上世纪50年代即发现,省市博物馆学者、专家曾先后做过调查工作。1995年,为配合水口库区的开发,省博物馆深入了解窑址的历史面貌,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发掘地点分别为大岭干和安后山,共发掘出11座斜坡式的龙窑及工棚一处;1980年,省市文化馆文物干部调查,又发现了茶洋后山一处宋元窑址,遗址分布于连成片的五座山头上,地表暴露大量的匣钵、支圈和瓷器堆积物,总面积达七万平方米;1987年,市文物普查时,对茶洋窑址再作调查,在调查采集的标本中,又发现不少新的品种。这些古窑遗址均为宋元时期的,距今1000多年。

茶洋村面山背水,瓷土质优,蕴藏量丰,水源燃料充足,这些都为茶洋窑瓷器的生产、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茶洋窑烧瓷规模较大,延续时间长,产品种类也多。在这里,专家热情地给我介绍了“茶洋窑的产品种类、特征,产品形制、胎釉、窑变工艺,以及产品的流通、使用和流传这些问题。”还说从采集的标本来看,釉色可分为青釉、黑釉、青白釉三大类。瓷器品种有碗、盘、杯、洗、碟、壶、盆、罐、瓶等。这些产品的胎骨有白、灰白、浅灰和褐灰数种,质地有细有粗,都十分坚硬。从釉色看,黑釉器有的纯黑如漆,有的呈褐色,胎外涂有粉红色化妆土,受建窑黑瓷系统影响。青釉器有的呈青色,有的黄绿色,受龙泉窑系影响。青白器大都施玻璃质影青釉,釉色灰白,白中泛青,显然又受景德镇窑的影响。除小器物施满釉外,大部份都是腹部底下露胎,这是该窑的显著特点。黑釉器的仿“建盏”作品,无论造型、釉色、胎骨及窑变纹饰同建窑的产品完全一样,而壶、盏托、小碟、高足杯、洗、盘等又是建窑中所未见的新品种。其中,黄绿、青绿、青白釉划花纹碗和划花纹碟同龙泉窑、景德镇窑的同类器物相比较,也毫不逊色,相当精美。

看得出,茶洋窑黑釉盏的造型在仿建盏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特点。浅腹的敛口盏在茶洋窑址中出土较多,形体偏矮,具有明显的个性。我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宋元窑址,令我费解的是,建阳水吉兔毫建盏,俗称“兔毫盏”,窑址称“建窑”,以生产黑釉陶瓷小茶碗著称,中国陶瓷史上称之为“黑建、紫建、乌泥建”。茶洋窑独特风格,产品同样以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兼有陈设供器和玩器具,同时,茶洋窑还首次发现以青釉、黑釉、青白釉器共存,集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福建建窑三大瓷业系统作风于一处,这种情况在我国十分少见。

另外,茶洋窑产品外表的装饰艺术也具有相当浓厚的地方特色。采用刻画、剔刻、阴阳模印、釉下彩绘等多种工艺。纹饰题材有花卉、云气、萱草、折扇、飞禽、走兽、莲荷鱼草和吉祥文字等。应该说,茶洋窑已吸收、融合、包含了建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吉州窑等省内外诸多窑系的技术成分,且形成了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作风。1982年,茶洋窑址被南平市政府公布为文保单位。

走进太平,一路恍若进入古朴的画境,我们乘着古风踏歌而来,不忍归去。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