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8: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 颐



峡阳古镇  悠悠乡愁

 

  

 

 

小满季节游览古镇,不急不慢的小雨淅沥淅沥,如泣如诉,如歌如酒,让你体验到的是烟雨迷蒙的凉意,是穿透岁月的沧桑,是根植于心的乡愁。

应积满老师,1980年毕业于南平师专,一直在峡阳中学任教,2014年在中学党支部书记任上退休。他是峡阳人,对故乡情结很深,热衷乡土文化研究,镇里几位领导都誉他为“峡阳通”。烟雨之中,应老师能为我导读古镇文化,我之有幸。

 

 

“两山一水谓之峡,山南水北谓之阳”,这便是玉屏山下、富屯溪畔峡阳古镇的地理形势。峡阳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土著在此游牧、生息。唐虞时代“人烟三百,铁匠二十四炉”。唐朝开元以降,中原诸姓陆续南徙,峡阳的灵山秀水留住了他们的步履,遂有“应、骆、张、范、连、梁”六大姓,用勤劳与智慧续写千年历史。朱熹结精舍于此讲学授业,留下“鸢飞鱼跃”“天光云影”等墨宝。钟山川之灵秀,得先贤之教化,古镇人才辈出,灿若繁星。2013年9月,峡阳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一个古村落竟有5座祠堂并峙,堪称罕见现象,它们是乡土文化最为凝聚的展示馆。百忍堂是张氏家族的宗祠,修建于明末,距今有400年历史,其三升五斗建筑是明清时代保存下来的稀有古建筑,1995年列为南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堂为三开间,正中上方悬挂一匾,嵌着“百忍堂”三个大字,匾周边五条金龙环绕。据史料记载,唐代时,郓州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和睦相亲。麟德年间,唐高宗到泰山祭祀,路过郓州,问询张公艺义由。张公艺取纸写下一百个忍字,唐高宗赞誉有加并赐号“百忍堂”。从此,张氏后人均以“百忍”为堂号。应老师让我仔细看看牌匾上的“忍”字可否写错了。确实如此,那“忍”字右上方多了一“点”,但这却是张氏老祖宗有意为之,乃是告示后人,百忍在于忍多一点。

百忍堂前门墙上的砖雕,分明镂刻着一个故事:三个青年才俊,神采奕奕,头戴官帽,身穿官袍,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吹着喇叭,鸣锣而行。应老师说,这应该是张家“一门三进士”衣锦还乡图。

峡阳现保存二百多座明清古民居,俗称“土库”。高耸的马头墙,深邃的里弄,石板的巷道;四周高墙之内,全是木质材料构建,外低内高,呈阶梯层进式,庭院深深;房屋四面环合,宽敞通风,冬暖夏凉,结构有如北京的四合院。2005年,许多座土库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衙建于明末,有三进及后花园,占地1000多平米。厅堂宽敞,栋柱硕大,梁枋间为斗形托和鹰爪黍柱。门前有斗形墨石墩,其为明代文官府第标志。建造者骆天闲,为明代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后累官至礼部仪制司主事。这位骆主事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私宅建成百年之后,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峡阳设立延平分县,被征用为衙署。这便是“大衙”名号的由来。

论土库规模之大,当属“大园”,它始建于乾隆年间,历时数十年、祖孙三代续建才告竣工。大园占地4800平方米,取“八门图”结构,共八个大厅,房间近百间。正厅之前是一个大空坪,坪内有水井。屋后是花园。西客厅原悬挂一块“厚德延年”的寿匾,乃民国十五年福建省长萨镇冰赠与武秀才应虞典贺礼,可惜于2008年失窃。上世纪50年代鹰厦铁路开工建设,大园被征用为指挥部。之后建成的鹰厦铁路,铁轨便铺设在大园的后花园。如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鹰厦铁路,风雨侵蚀得有如旧物,与古镇愈加和谐。

屏山书院可谓是峡阳的文化摇篮。道光28年(1848年),杨应斗任分县县丞时,与峡阳诸士绅共募银两所创建。因背靠玉屏山而得名,占地20余亩,房舍51间,至今保存尚好。书院内设有四贤堂,供奉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峡阳曾为延平“六邑之首”,朱熹往来讲学之地,屏山书院仿庐山白鹿洞书院教规,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教育内容,激励学生读书做人。1905年,屏山书院改为公立第一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了峡阳中心小学校址。1969年,峡阳中学又创办于此。应老师曾是这里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后来又成了峡阳中学的教师,对屏山书院可谓一往情深。他颇自豪地告诉我,科举年代,仅应氏宗族就出了“乡学文庠武庠近四百人,贡生七十七人,举人十二人。”屏山书院现在不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汜村位于富屯溪南岸,与峡阳镇区隔溪相望,古村落整体保存尚好。三街六巷、大宅小厝、殿堂宗祠、木雕石刻、牌坊儒杆、码头青苔,无不记叙着昔日的繁华,那繁华皆缘于这条闽江上游的黄金水道。

光绪年间,江汜人将茶叶船运福州,经海上销售到苏杭地区,返程时运回绸缎布匹销往福州和南平、建瓯等闽北山区,获利颇丰,成为殷实人家,村人称他们为苏杭商客。上世纪70年代,江汜人还在溪畔莲花山开垦千亩茶园,办起茶叶加工厂,制作出乌龙茶、绿茶和茉莉花茶,销往大江南北,并将茶庄开办到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后来,“江汜西瓜”“江汜萝卜”“江汜蜜橘”又成了江汜农产品的招牌。特别是八、九十年代,柑橘年产量达3000多吨,价廉物美,江汜村成立了“南平市峡阳柑橘流通协会”,把柑橘销售到东北,竟然占领了东北三省市场10%的份额,让东北客商纷纷南下江汜采购。

江汜庄武王庙依溪高踞,高墙矗立,古貌犹存。庙门外有3株百年柏树,枝干虬劲,枝叶黛玉,有如庙门值守将士。经专家对庙前石鼓和牌碑等文物鉴定,得出庄武王庙始建于唐朝的结论。

相传唐朝年间,有京城官船在江汜溪滩遇险,危难之际,江汜村某氏三兄弟入水相救,朝廷念其功封三兄弟为庄武大尊王。后人建庙供奉,常年香火不断。据村中老人传说,民国期间,土匪猖獗,但每当土匪入劫江汜,庄武王三兄弟即显灵于村口,吓得土匪马仰人翻,所以江汜村从未遭劫。每年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天,村民们抬着三尊庄武王神像巡游,热闹非凡。

王氏宗祠建于明末,面积1200平方米,依山面水,古樟掩映,环境优美。宗祠堂号为“槐荫堂”,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建筑精美。这座建筑还是“红色文物”。1933年秋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滕代远为政委的工农红军东方军一个连队,驻扎在江汜村,一个多月时间里,领导江汜农民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反封建、反压迫、打土豪斗争,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江汜农会”,会址设在王氏宗祠。江汜村青年黄土金等20多人就在宗祠报名参加了红军。

黄土金是江汜村的骄傲。他参加红军3个月就任通讯班副班长,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侦察排班长。红军长征时期,他在攻打遵义城时身负重伤,被组织安排在当地老乡家养伤,伤愈归队不久被任命为侦察排副排长。强渡大渡河战斗中,他俘敌连长及数十名士兵,战功显著,晋升为排长。参加陕北直罗镇战役不久,调任军委四科副官,后又调回十三团任团部副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团长,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后勤辎重二十八团团长。1956年晋升为山东聊城军分区副司令员,1969年6月6日病逝于任上。

阅读黄土金同志54岁一生的简历,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戎马生涯,他亲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惨烈的大大小小战斗,究竟多少次,数也数不清。用“身经百战”、“枪林弹雨”、“死人堆里爬出的”等词汇来形容,最为贴切。

村中矗立着一座牌坊,为青砖垒砌,四柱三门,翘檐层叠,砖雕精美,蔚为大观。横幅刻有“永世克孝”、“惠存汜水”字样,应为彰表孝道而建。牌坊建于道光27年(1847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前建有凉亭,名曰“思乡亭”。我们来访之时,凉亭内坐满老人,喝茶下棋聊天,其乐融融,和风声雨声融为一体。此处风景甚佳,可远眺五座山峰遥遥相对,谓之三狮镇二虎之形象;近观湖光十里,绿林万顷,洲岛漂浮。应老师告诉我,1995年,由于峡阳水电站的开建,水位升高,富屯溪的这一段河面成了平静的一湖碧水。记得从前,溪水湍急,每当船驶出江汜村不远处的张宝港,因回流水急,船只都得往江汜村方向回划一段,然后再向东划出,顺流而下,通江达海,故张宝港又名回望港,离乡的船只至此必须“回望思乡”,乡愁便在回首一望中。可惜现在回望港已沉没水底,唯有思乡亭孑孓独立于风雨中。

 

 

初识溪中公园,感觉酷似毛泽东主席酷爱的长沙湘江橘子洲,只是珍袖型而已。溪中公园原是富屯溪中的一处鳌洲岛,四匝环水,绿树成荫,烟云满目,乃峡阳第一风水宝地。

岛上有一座唐朝始建的庄武王庙(与江汜庄武王庙名称一样,只是传说不一样),颇具传奇色彩。相传唐朝使节阎汝明,邵武人,生平忠义刚果,除暴安良。一日行舟至此,乐其山水之胜,曰:“吾殁后,当庙食于此。”不久不幸溺死于富屯溪,尸身漂至鳌洲岛滞留,峡阳人将之安葬于溪南,朝廷感其诚意,封为“庄武王”,立庙祭祀,俗称“灵显庙”。抗日战争时期,峡阳人将之改名“关岳庙”,塑关云长、岳飞神像。上世纪70年代,修建峡阳大桥贯穿鳌洲岛,关岳庙大部被拆。1989年,峡阳群众集资20多万元,将庙宇向西平移30米修建。现在的灵显庙,前殿供奉关岳,后殿供庄武王,皆为忠义之神,香火旺盛,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峡阳镇政府精心规划,将鳌洲岛建成公园,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称赞之“闽北第一农民乐园”。后又几经整修和完善,如今的溪中公园,名副其实成为峡阳农民健身、休闲、娱乐的乐园。应老师比喻,溪中公园白天像一艘航空母舰,停泊在湖光山色中,守候着宁静祥和的古镇;每当夜幕降临,就像一颗夜明珠,镶嵌在闽北的富屯溪里,熠熠生辉。

峡阳大桥为中界,将公园一分为二。园西庙宇殿堂,错落有致,名胜古迹,曲径通幽,古树名木,湖光山色,是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园东修竹绿茵,沙滩凉亭,迎面科甲山的招科塔,烟雨中忽隐忽现。儿童乐园,滑滑梯、翘翘板、荡秋千,皆是嫩声笑语一片;健身广场,宽敞气派,清晨黄昏时节,应属大妈大姐阵地。800米环岛跑道,不时有青春的身影疾步而过。

我在公园的橱窗里一窥峡阳的民俗文化:“摆大碗”、“踩街”、墟市、“台阁”,以及延续千载的寿庆嫁娶仪式,亦有独特之韵味,而战胜鼓、南剑戏、剪纸等民俗艺术更是精彩纷呈。应老师告诉我,公园的健身广场,是峡阳战胜鼓的训练基地。峡阳战胜鼓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源于明末。公元1650年,峡阳人薛仁元曾在郑成功军中任旗手,善击鼓,参加了收复台湾的战役,退役返乡后,将军中击鼓一套技艺传授乡人,流传至今。战胜鼓通常以24人、36人、48人组成。开场时,一面绣着“郑”字军旗领头出阵,4把令旗飘拂紧跟,队员一色古代士兵服装,在大鼓、扁鼓、手钹声中,箭步唰唰,进退对峙,贯穿交织,展现紧迫、威严、激进、气势磅礴之风貌。1958年,峡阳战胜鼓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舞蹈调演,荣获演出奖,创作奖。1990年9月参加中国第二个世界旅游日(福建会场)开幕式演出,1992年6月参加福建省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民间歌舞巡展,受到好评。

 

 

应老师写了一篇《舌尖上的峡阳小吃》,煌煌6000字,让我看得馋虫雀跃。峡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源自汉唐、兴于明清、盛于当今,有着中原文化与闽越习俗交融的特点。有人考证,峡阳现在仍然盛行的宴请贵宾的“三鉴水”(主菜36碗,配以12碟点心),实则源自汉朝的“大宴”。峡阳每年正月十六庙会的“摆大碗”,118碗,即是满汉全席的翻版。相传朱熹在峡阳讲学期间,连日大雨,影响农事,他挥毫写下“天光云影”4个大字,镇住了大雨,乡民得以及时耕作插秧。待到秋季丰收,他又教乡民制作桂花糕,以庆丰年。峡阳桂花糕蜚声闽北,其特点是配料独特,油润不腻,甜中有咸,香里带凉。

峡阳蛋菇,色、香、味俱佳,曾在闽北风味菜肴比赛中夺冠。关于峡阳蛋菇,流传着一个孝道的故事。传说在明朝,有一户叫张保仁的人家,80多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不思饮食,一日忽然说想吃蘑菇。时值冬季,哪里寻得蘑菇?张保仁是个有名的孝子,愁得长嘘短叹,他的妻子急中生智,即将猪小肠洗净,灌入蛋羹,待煮得半熟后,捞出蛋肠切成每节三厘米左右,再放入热水中焯热膨裂,就成了一朵朵“蘑菇”了。

“峡阳人肯吃,峡阳人会吃”,这是外地人对峡阳人的评价,也是峡阳人的自诩。逢年过节,各家各户讲究大菜,既有碗菜:如膀蹄煲、牛筋煲、薯羹牛肉汤、草根炖水鸭母等,又有盘菜:如卤鸭、醉排骨、米粉肉、鸡卷、炒什锦等。在寻常日子里,特色小吃成了主力军,如:桂花糕、芋头粿、米豆腐、血羹、筷子面、豆浆面、油饼、仙草冻等,琳琅满目。峡阳美食的特色是食材正宗、烹饪讲究、风味独特,经济实惠。改革开放以来,善于经商的峡阳人,先是在集镇周边和316国道上开设峡阳饭庄,逐渐名声在外,继而走出家乡到延平、福州乃至上海开办峡阳饭庄。据统计,峡阳人在延城开办饭庄就达60余家。

那天下午,应老师陪同我去拜谒杜溪千年古樟。古樟树生长在村后,高约10米,树身魁梧,须8人手牵手才能环抱,与人身高处开裂个洞门,树洞内有一石桌,桌上摆着供品,以祀树神。树干镶嵌有古树名木牌,上书树龄2000年。应老师告诉我,相传1840年鸦片战争,古樟树枝叶凋零,为中华民族饱受外患,生灵涂炭而悲愤。1976年,树冠光秃,几尽枯萎,为伟人逝世而悲痛,但次年又勃发生机。这40年前的奇景他曾目睹。如今,老樟树树干苍劲,枝繁叶茂,浓荫匝地,蔚为壮观。当地人敬重老樟树,将之视为乡村的保护神,每当新生儿出生,父母亲会抱着来到树下,让孩子拜老樟树为义父,佑其一生无灾无难,健康成长。

我想,对峡阳古镇的乡亲来说,乡愁是一条富屯溪,是一座屏山书院,是一排老土库,是一道菜,是一声鼓……还有一株老樟树。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