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7: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志林



筑梦田园美丽乡村入画来

 

杨志林

 

 

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一个容易让人产生浪漫与遐想的日子。这一天,南平市委、市政府《关于共建美丽南平推动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将设立共建工作专项基金,实施百个美丽乡村示范、千公里生态绿廊、万人保洁的“百千万”工程正式启动,将结合多方力量,将闽北打造成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区,这可谓是南平发展蓝图上的又一添彩之笔。延平区作为南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率先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几年时间,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在茫荡山下、富屯溪畔缤纷呈现。

 

    “换装”换出新气象

 

五月,一个春夏交接的时节,乘着蒙蒙烟雨,我随延平区“共建办”的工作人员,踏上了寻访美丽乡村的“访美”之路。第一站,延平樟湖香山村。

从延平城区出发,沿富屯溪北岸绿意盎然的朱熹道,途经夏道、炉下、太平三镇进入樟湖。从樟湖镇出发往香山村,直线距离不过1000米,由于目前没有陆路直达,须乘坐渡船。连人带车开到渡船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湖中央。宽阔的水域,清凉的湖风,远望香山,水面上网箱浮动,渔舟往来,岛上绿竹成阴,民居俨然。作为向导的樟湖镇干部告诉我们,再过半年,等樟湖大桥修好,这艘渡船将退出历史,到时候,从樟湖镇开车前往香山村只要五分钟。

离船上岸,进入香山村,我们遇到了年过七十的陈维平老师。陈老师从小在香山村长大,退休前在樟湖中学教书,在南平城区也有住房。但近些年来,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变美了,他放弃了在城里生活,选择回到香山怡养天年。按他的话就是:这里天地更宽广,心情更舒畅!

陈老师邀请我们到村里新建的休闲公园走走。一路上,老人介绍起香山的历史。他说,几百年前,这儿并不叫香山,而是叫沧峡,是个重要的转运码头。当年陈氏祖先从长乐来到这里当码头工人,后来,随着历史变迁,码头日渐冷清,于是,陈氏先人们就在这里生根落户,人越聚越多,最后成了村落。

步入公园,园内花木草地、休闲步道、健身器具错落有致。公园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有三块古老的石碑。这些石碑以前并不在此处,而是在距此一公里左右一个叫苍峡口的地方。上世纪修水口电站,苍峡口被淹,香山村民花钱请人把它们从石壁上凿下来保存了几十年。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决定把这些宝贝放到公园里,供人观瞻。

三块石碑,第一块写着“天台蔡潮宦游三至此,嘉靖甲申记”;第二块有“蒙泉”二字,落款是“天台八岁童蔡潮书于此”;还有一块书的是王维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据说是朱熹手笔。三石刻三名人,理学大师朱熹,大诗人王维,大家都熟悉,而八岁童蔡潮又是何许人也?据记载,他是浙江临海人,从小跟随父亲在沧峡也就是现在的香山村长大,此人天资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博闻强记,是明弘治年间进士,先后担任贵州布政司参议和福建右参政。他在香山村留下了三处墨宝,几百年过去了,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处。美丽乡村建设,香山村人把这些最能表现当地文化历史的元素很好地加以利用,成了村里的特色景点。

香山村现有村民300余户,1000多人,其中有一半村民或多或少都在库湾设有网箱,进行水产养殖。美丽乡村建设,香山越变越美,从各地来休闲度假的人日益增多,一些村民有了新想法,希望通过村里统一规划,在村子四周建漫行步道和垂钓台,开发休闲项目。

跟樟湖香山村类似的库区移民村,整个延平区共有82个。“换装”变美的情形还出现在夏道镇洋坑村、太平镇南溪村、王台镇际洲村等诸多村庄。

洋坑村坐落在一个山坳里,与高铁南平北站相距不到4公里,延平湖很眷顾这里的村民,湖水倒灌,在洋坑村留下了一个近150亩的大水塘。长期以来,村民绕塘而居。村中老人给我们回忆起他少年时看到的塘水:“水干净得很,白天看得见空中飞的小鸟,黑夜看得见天上挂的星星。”后来,在潭里再也看不到小鸟和星星了,为什么?人为污染!原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夏道、太平、炉下等几个乡镇兴起养猪致富之风。见别人养猪赚了钱,洋坑村人也开始在家门口的大水塘边建起猪场,一些村民为省钱省事,让猪屎猪尿直接流入大水塘中。老人说:“养猪后,水变黑了,水变臭了,什么也看不见了。”离村数百米,就能闻到水塘里发出的臭味。臭味在洋坑村的上空飘荡了几十年,现在彻底没了,原因何在?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老林说,从2014年10月开始,这里被列为夏道镇美丽乡村试点村,整治的第一步就是对水塘进行提升改造:在村干部带头下,130多户村民的猪场全部拆除,然后在塘边建起步行慢道、亲水平台、绿化林带、垂钓场所等,大水塘从此又可以看见小鸟和星星了。

如今,这里成为南平市民的又一休闲花园,每逢节假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村民不养猪了,有的搞起了水产养殖,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办起了采摘园。按村民的话说,就是“住得好了,钱没少赚!”

 

    “补妆”补出另一番风情

 

有人说茫荡山高坪村的后山上,有块鸳鸯石,是东南一绝!我不信,决定去看看。

汽车沿盘山村道盘旋而上,两旁绿竹满山。正值出笋时季,放眼望去,一路上全是参差不齐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竹笋,它们或三五成群或独占一席,茁壮成长于茫荡山这片沃土之中。约40分钟车程,便来到了高坪村。高坪分三个自然村依山而建,分别为前坪、中坪、后坪。一排排竹篱掩映着人家,瓦片遮盖的简朴门坊旁边挂着“农家土菜”或“茫荡特产”的木制招牌,让人倍感亲切。房屋是平房,二楼木搭的挂楼上,晾晒着酸枣糕、笋干、红菇等特色农产品。

2010年,高坪村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村”。2014年,该村又被区里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怎样做到保护与美化并举呢?专家提出一条,那就是坚持就简“补妆”原则,决不搞大拆大建。下派村书记老詹说,他们在建设过程中,非常讲究就地取村,竹木搭架,鹅卵石铺路,尽量修旧如旧,就简‘补妆’;村民习惯在自家门前种几颗蔬菜、葱蒜,搭盖一座手工小篱笆墙围住,朴实可爱……

顺应城里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尽可能地保留了乡村风貌。经过一年多的改造,高坪村再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如今,每到周末,村里的农家乐都爆满。

老詹带着我们穿过前坪、中坪和后坪,前往村后山的“鸳鸯石”。高坪村位于南平西郊,森林覆盖率达96%,拥有珍稀动植物数百种。去“鸳鸯石”的路上,有片难得一见的原始森林。行进中,圆桌般大小的红豆杉,水桶般大小的竹柏树、酸枣树,不时与你不期而遇。继续前行,便是一片高山草甸,四周长满杜鹃花。一路上,森林、草原、杜鹃花,让你惊喜。

“鸳鸯石”位于茫荡山最高峰——红旗顶,由两块酷似鸳鸯的石头组成。立于“鸳鸯石”上,右可观南平南站,左可望来舟王台,山下是万亩竹林。如此美景,如此奇石,难怪那么多红尘男女会不辞劳苦纷纷上山膜拜。

延平区有众多像高坪村一样生态良好的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延平区自上而下坚持一条“铁规”:尽可能原汁原味地留住生态村的朴实之美,留住让人眷恋的那份乡愁。

在巨口乡有个地方叫村头村,这里土厝成群。一条用原始条石铺就的山路,弯弯曲曲地在山林间延伸,路的尽头就是土厝群。土厝群里,房前屋后的水沟,流水畅通无阻,家家有活水。我们跟一位女村民聊起村里的水沟,她说:“我刚嫁来时,这水沟的水还很干净,可以洗菜、洗衣服。后来,外出的人多了,住村里的人少了,公共卫生没有管理好,水沟被堵塞,变臭了。现在搞美丽乡村,让臭水沟又变美了!”

当年制作锄头、镰刀的打铁铺、解放前用水车碾米的碾米坊,榨茶子油的榨油坊等老物件,村里正在着手修复。他们要让这些代表“乡愁”的载体,不因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锦上“添花”,造就不一样的美

 

太平镇儒罗村,村庄不大,却很有名,他的名气来源于“延平四贤”之一的罗从彦。据说,当年罗从彦就是在这个村出生的。生下来后,他啼哭不已,父母听了心疼,于是找一高人指点,高人让他用箩筐挑着刚出生的罗从彦,沿闽江而行,孩子在哪个地方停止不哭了,哪儿就是罗从彦将来的新家,后来,在距此50公里外罗源村,孩子不哭了,于是他的父母决定在此安家落户,罗从彦师从“程门立雪”的杨时,终成一代大儒。

在儒罗新村,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绝不相信展现在眼前的崭新、漂亮、整洁的住宅区是农村居民新村,而会当作是城市的新社区。留在儒罗村吃晚饭,正是华灯初放,一牙上弦月挂在天边,将青翠的山峰轮廓勾勒得很清晰,街道两旁欧式太阳能路灯与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交相辉映,小山村别有一番柔美。

儒罗村是延平区2010年夏特大洪灾灾后重建的37个集中重建点新村之一。在异地选址重建新村时,受益于上级优惠政策和多方倾斜扶持,儒罗新村按统一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2014年该村被列为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时,完善了公共配套工程,建设了村庄路口景观改造、村庄标识建设和新村休闲广场、路灯、绿化、无害化垃圾处理工程,娱乐休闲设施购置等,村容村貌更加俊秀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村人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村民吴文明动情地说。

“灾后集中重建的新村,曾普遍存在有新房没新景,屋内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屋外卫生状况差,垃圾、柴火到处乱堆。对于这样的乡村,我们只做锦上添花工作,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延平区城乡建设和旅游规划局局长肖友信说。

与儒罗新村相距十里左右的岭炳洋村是有名的畲族村。全村人口1200余人,其中畲族人口900多人。以前村民大多分散居住在附近山林之中,2010年夏天,岭炳洋遭受洪灾袭击,村民房屋严重受损。同年10月,在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岭炳洋村启动了新村建设工程。五个自然村从山上搬迁下来选址这里,建成了新村。进入岭炳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具有畲族特色和建筑风格的新房。棕红色琉璃瓦屋顶上以畲族凤凰图腾为造型,别具一格,二、三层栏杆上嵌入畲族图腾元素,外墙悬挂畲族标志,左右两扇大门分别刻有象征吉祥安康的龙凤图案,让人过目不忘。道路两旁的太阳能景观灯新颖别致;小区内绿化美化让人赏心悦目。在村里,我们见到了村民雷世祥,一年前,他在村里开了一家畲族特色餐馆。现在正忙着为客人安排午餐。畲族小吃花繁多,但最有名的是乌米饭。

乌米饭是用山上的一种乌树叶,采来后捣成汁,然后把糯米放在里面浸,浸一个晚上左右,糯米就染成了黑色,第二天制作时再加一些红糖和山茶油,然后拿去蒸,这样一碗又香又纯的乌米饭就做成了。老雷热情好客,端出乌米饭让我们品尝。游美丽乡村,品畲族特色小吃,的确是件很惬意的事。畲族是个爱唱山歌的民族。多少世纪以来,以歌传情,传唱了一代又一代。畲族山歌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唱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岭炳洋村有“三月三”对歌会的传统。每逢“三月三”,岭炳洋村热闹非凡,大家穿着民族服饰聚集于此,唱畲歌、跳畲舞,欢庆自己的节日。2009年,岭炳洋畲歌被列入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村书记告诉我们,2015年,岭炳洋成功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全村将集中力量做好几件大事:一是在村后的山坡上修一个山歌激情广场,二是开发村后的沿溪特色游步道,三是建一座畲族文化展示馆。充分发挥畲族文化魅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向生态美、百姓富的美景迈进。

 

    输“功力”添“血液”,为乡村打通“任督二脉”

 

大横镇葫芦坵村也是一个灾后集中重建的新村,村民由2005年浦南高速公路拆迁安置户和2010年“6·18”特大洪灾灾后重建户组成,不仅存在有新房没新景,而且违章乱搭严重。2012年,该村被作为全省“点线面”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和南平市创建“美丽乡村”首批示范点,得到了市有关部门和13个区直部门挂钩帮扶,镇、村干部随身带着全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按照具体到户的效果图,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逐步进行整治,实施了环境整治、景观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共16个项目的建设,同时还完成了弱电电网下地共用管网工程,消除了“空中蜘蛛网”,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群众心悦诚服,纷纷拆掉乱搭盖。

“环境变美了,大家自觉地把房前屋后的柴火木头全部放自家围墙内,垃圾也不乱丢,回收的东西该放哪边放哪边,村庄更整洁漂亮了,我们自己也住得更舒服了,环境改变人,村民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村妇女主任曾雅秀如是说。村里还组建了“巾帼管护花草树木”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花草树木修剪、浇水、保洁、养护,共同维护环境卫生。这个村在去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美丽乡村要有产业支撑才可能美丽得长久。葫芦坵村在205国道边,紧临市区,村后山是原始生态林,近3公里的邮差古道就隐藏在林中。如今,这条几乎荒废的古道,因为美丽乡村建设又恢复在人们眼前。周末,城里人成群结队而来,步行在这条古道上,自由惬意。葫芦坵人借此开发休闲旅游产业,尽量依托古道上原始生长的树木植被,选用一些木桥、块石、鹅卵石等原生态材料修建观光古道,开辟生态休闲走廊。与此同时,引进跃农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建设200多亩现代农业观光园;挖掘整理古道沿线的孔庙、五谷岩寺等景点的相关文化;新建天然纯净水厂,建设天然游泳池、荷花池及垂钓中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公厕、特色农家、饭庄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因为古道,葫芦坵村成了户外运动、亲子活动常选的地方,而延平四鹤街道下洋村则是小朋友们最惦记的地方。下洋村位于溪源下游,离延平城区约5公里,它蜗居于一条溪谷之中,四周都是高山,距这个村两公里不到,有被誉为南平城区“后花园”的4A级景区溪源庵,如何在先天不利,后天又被人抢先一步的不利局面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呢?以特色项目取胜!

近年来,下洋村从娱乐休闲项目入手,大力发展亲子近郊游,建立亲子游乐园,架起了过山索道,开设了水上乐园等。走进下洋村的休闲游乐园,首先看的是垂钓区和跑马区,骑马?在闽北这可并不多见,不少游客都来体验一把。除了骑马,园内的划船和空中索道,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目前下洋村的游乐园内开设有骑马、射击、沙地摩托、儿童拓展、儿童乐园、空中滑索、漂流等十多个项目,而正在建设的急速水上滑梯、游泳池、儿童水上乐园等水上乐园项目和滑翔飞艇项目,都将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每逢节假日,到下洋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停车场被停得满满当当。

延平区秉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理念,让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文明乡风得到进一步培育,农民生活质量日渐提高。截至2016年夏天,全区已完成近10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并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万人保洁机制,在全区244个行政村建立起了保洁队伍,多次在共建美丽南平考评中名列全市第一。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藏在青山绿水间的一个又一个乡村,经美丽乡村建设,从“人未识”到“人偕来”。

三天“访美”之旅,看到的尽是绿树、红花,听到的多半是双声笑语。一株古树、一座廊桥、一条小溪、一块碑坊,它们都是“乡愁”的载体。“一方景观,一缕乡愁”,作为外乡人的我,行走延平,感觉却是那样的熟悉与亲切!

本文原载于《走进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