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瓦子街
周继章
当年,从上杭外迁的客家后裔都铭记一个名字——瓦子街。瓦子街,在何方?为什么使他们魂牵梦萦?
瓦子街在上杭县城关。沿着江滨路一直走到临江镇边,向右转,一条崭新的瓦子街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一条宽敞的街道,两边是古香古色的商店,商店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像是一窜窜熟透了的红柿子,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漫步街上,脚下是一块块砖,如同时间长河里一个个节点,写着瓦子街的璀璨历史印记。?
当地自古以来有句话:“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坊村在新街(后改冈背街,现为人民路)以南,与旧县衙遥遥相对。县衙附近的北门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百姓紧靠北门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筑房,需要砖瓦,就近挖窑取土烧制。据说,当时分布县衙周围就有13座砖瓦窑。然而,“断砖可用,碎瓦弃之”。随着出窑的砖瓦增多,碎瓦也越积越多。从此,人们在这废瓦墟上天长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就在瓦子坪定居了,盖起了民房,形成了“瓦子巷”、“瓦子街”,成千上万客家人就住在这里。
随着客家人在“瓦子街”安家落户后,县衙搬迁到主街(即大街,现解放路)去了,而且成为上杭最繁华的商业街。包括瓦子街在内的岗背街周围的居民,也逐步向大街周围发展。他们把瓦子街旧房作为香火房,有的改扩建为宗祠,供本姓设灵祭祖。据调查,这里现有温家祠、李家祠、周家祠、张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蓝家祠等20多个姓氏的祠堂。许多客家后裔从这里出发,到两广、两湖、江西、四川、台湾等地,甚至海外谋生,据说人数发展到千万之众之多。就这样,上杭成了客家民系的一个摇篮,在客家民系播迁发展中,是继客家民系宁化石壁之后的另一个“祖居地”。
“瓦子街”这个名字,在多少从上杭外迁姓氏的子孙后代中传承,他们甚至不知上杭,却记住了“瓦子街”。于是,这个名字让外迁的客家姓氏后裔魂牵梦萦,刻骨铭心。如今,循着这个名字,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上杭,寻找自己祖先的足迹,缅怀着祖先开疆拓土的业绩。
流芳牌坊立在瓦子街的中央。牌楼高8.46米,宽7.35米,设有3个门,谓之中门、左侧门、右侧门。它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采用梁柱式结构,选取坚固耐用的青岗石材,利用当时浒的斗拱结构形式精雕榫铆相接而成。单檐双披,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脊部雄狮座对,守望蓝天,披间四条活泼生动的鲤鱼高翘尾部汇聚而来,寓鲤鱼跳过龙门;中层和下层脊部,双龙吐珠,寓皇恩浩荡;披间檐角高翘,如弯弓触月;下层横梁南北双面各精雕龙马龙凤,寓龙购呈样、马到成功,其图案晰晰如生,雕凿技艺非凡。上层正方两面分别竖刻“恩荣”“流芳”4字,中层横披刻“南京户部贵州清史司郎中吴湘”字样。
流芳牌坊是当年明王朝明武宗皇帝时,为了表彰明诰赠奉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吴谷用及其子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树,由时任地方官员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荣。这座牌坊虽历经近5百年风雨沧桑,仍雄风依旧,风骨犹存,顶天立地,蔚为壮观,堪称上杭古建筑奇葩。站在流芳牌坊前,欣赏着她的宏伟、她的风韵,令人遐想起当年清史司郎中吴湘的不凡伟绩。
在流芳之后,是《时雨记》碑。《时雨记》碑,是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上杭建文成公祠时,立于祠内的一方石碑。碑文由王守仁手书。立《时雨记》碑是纪念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王阳明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来到上杭的,是为铲除漳寇之乱,奉命驻扎在上杭县城。他进驻上杭之后,办了二件深得民心的实事:第一件,是建浮桥。他看到百姓过往汀江极不方便,于是选择了南门的一个渡口下方(现阳明门附近)建起一座浮桥,史称阳明桥。第二件,是为百姓祈雨。这年三月当地恰逢大旱,他替老百姓祈雨。果然,“雨日夜,民以为未足,逮四月戊午班师,雨,明日又雨,明日又大雨,民乃出田。”喜雨之后,他应乡绅之请,欣然将行台内“清风亭”改为“时雨堂”,并作《时雨记》。当他登上城南之楼,看到百姓忙着春耕,田野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图后,心情大悦即赋诗《上杭喜雨》三首。其中一首写道:“山田久旱俄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莫谓可塘终拟险,地形原不胜人和。”从诗中,不难想象,当时他是何的兴奋与激动。王阳明虽然在上杭驻扎时间很短,大约才三个月,给上杭百姓却留下的“仁政”却是长久的。“政声人去后”,王阳明的名字在上杭瓦子街长久地留了下来。2009年3月,由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办、上杭县政府承办了《王阳明与上杭》的学术研讨会,马来西亚欧亚大学副校长王琛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陈进国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王阳明为民办实事的品行在上杭得到了推崇与发扬光大。
漫步瓦子街,还可以游太忠庙、孔庙、客家碟谱馆等处。它集看街、逛庙、观族谱于一处,既欣赏风物,寻根问祖,了解姓氏的源流,又可购物。可以这样说,瓦子街,有着古代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让人感到另有一番情趣,更有一份惬意。
啊!走进瓦子街,如同走进客家悠悠的历史,让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