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4 16: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朱慧瑜 彭景元

闽籍宋代科学家苏颂



苏 颂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宽大明亮的展厅中,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英国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的展厅里,也有座水运仪象台模型让人啧啧称奇,来到福建省厦门市,当人们走进同安苏颂科技馆的古朴展厅里,水运仪象台的模型赫然醒目。如果说水运仪象台模型现身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英国科学博物馆中,是它本身所特有的魅力所致,那么它陈列于同安苏颂科技馆,则更多地是寄寓着一种特有的感情纽带。

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科技成就如过江之鲫,水运仪象台问世近十个世纪,一直倍受人们的重视,在于它是集观测天体、演示天象、自动报时于一体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是苏颂和他的一些同事于宋元祐年间(1087年)开始设计,经三年努力而获成。原型在河南开封府皇宫的水运仪象台高以宋尺计三丈五尺多(约12米),宽二丈一尺多(约7米),形状为方台体,用铜20多吨。

整座精密的水运仪象台把“仪、象、钟”三者合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它的主要贡献是:第一,在浑仪上方设计安装了活动屋顶,与现代天文台圆顶的原理一样,可以防雨淋湿仪器,又可按照观测需要随意移动,这是世界上最先设计使用的,可自由启闭屋顶的天文台观测室。第二,浑仪的四游仪窥管与天体同步运转。这与现代转仪钟控制望远镜随天体运转一样。可以说,苏颂的这项设计比欧洲的罗伯特·胡克对此研究先行了六个世纪(罗伯特·胡克于1670年才第一次建议制造自动调整的钟机转动望远镜)。第三,水运仪象台的天衡系统对枢轮的擒纵控制是现代钟表的先驱。欧洲人于十四世纪早期发明有锚状擒纵器的钟表装置,而中国早在十一世纪就有了装擒纵器的水力传动机械的时钟。苏颂的这项发明创造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三项世界第一。

我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灿烂的古文明史。早在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许多研究领域在世界上一直遥遥领先,其中宋代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产生于这个年代。苏颂就是这一科技时代的佼佼者。他居身于这个时代又运筹这个社会,善于利用当时学术思想活跃、社会环境开明的有利条件广交学友。据史书载,苏颂不仅是沈括的好友、苏东坡的诗友、王安石的同士(同榜进士),还是欧阳修的学生。在这人才群崛起的时代,他博取众长,奋发进取,终成一代奇才、骄子。

苏颂于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出生在泉州府同安县苏氏故居芦山堂(今厦门市同安银城西北隅的葫芦山边),其中故居遗址的“洗墨池”,就因他早期长年累月读书写字后洗墨笔砚,把水池染黑而得名。他家祖辈世代读书出仕,家学渊博,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且自幼好学,博闻强记,精通多门学科,为他后来从政同时从事科研奠定了坚实广博的知识基础。22岁(公元1042年)即中进士,随后一生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职,最后官居宰相,晚年定居京口(现镇江市丹徒县),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在润州逝世,享年82岁。

苏颂一生从政50多年,虽是五朝重臣,但他公正廉洁,宽厚仁慈,稳重精明,深受当时百姓的信赖和爱戴,史书对他的评价甚高,如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称苏颂是“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朱熹撰《苏魏公同安特祠文》)他从一个初级文官,逐步升迁,最后升至宰相的职位,从中显露其自身所具有的政治才干,这与他既有务实精神,又有改革思想,且远避权宠,不立党援,尤其是他知人善任,量能授任等有关,作为一个长期从政的政治家,大多数此类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都毁誉参半,甚至有的被历史所唾弃,为后世所诅咒。苏颂却是一个为后世所称颂的人物,足见他的历史地位是显著的。

苏颂在其从政间隙,首先在植物方面钻研,并结出硕果,公元1058年他编写《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一书,共载1082种药物,在此基础上又继续研究本草,并奏准以朝廷的名义,向全国各郡县下令,征集当地所产各种药物、植物、矿物等,要求统一画成写生图,且注明开花、结果、收集季节以及治疗用途等,苏颂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各地报送的大量标本及说明文书等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对实物标本进行考证。公元1061年著成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本草图经》。

编写《本草图经》必须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如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矿物学等包罗万象的学科,该成果可以说是苏颂拥有广博知识的一个见证。同时,该成果具有创造性,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其后的本草著作走上图文并重的途径做出了榜样。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科学宝库中的名著之一,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本草图经》的示范作用。无怪乎李时珍对它的评价是“考证详明,颇有发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诸家本草(评述)》)并采用其药物计74种。连站在世界高度来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也不得不由衷地称赞:“《本草图经》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在欧洲……加以如此精确的木刻并印刷出来,这是直到十五世纪才出现的大事。”它比欧洲的同类研究著作早了四世纪,这是苏颂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公元1087年,苏颂与韩公廉等人研究的水运仪象台成功后,又致力于撰写有关水运仪象台的书,书于1094年写成,是为水运仪象台而编写的说明书。全书三万字左右,内容详实,包涵十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其中的浑星和星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连西方的科技史专家蒂勒·布朗及萨顿在其《科学史导论》中也都认为“从中世纪直到十四世纪末,除了中国星图以外,再也举不出别的星图了。”这书还为世人留下了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详图,是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机械设计图纸,也是世界科技史上一份十分珍贵的资料。国际天文学界对苏颂的发明创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天文钟的传统似乎很可能是后来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苏颂的多学科研究,奠定了一生的丰功伟绩,使他不愧为一代的“科学巨星”。除此之外,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他还写下了《苏魏公文集》共72卷,今见于《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这部文集内容广泛,涉及政治、伦理、历史、外交、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具有多方面的文献价值。在文集中,收入他的诗歌达五百多首,且诗歌古朴纯真,尤以长诗更出类拔萃,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除此以外还是杰出的外交家史学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