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6 10:2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益群

和平的使者——弘化公主


发现王族墓葬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因发源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冰沟河和大水河流经此地,形成两道湾。北湾叫青嘴湾,南湾叫喇嘛湾。这里峰峦起伏,峡谷纵横,风景秀丽。

清同治年间,有个姓梁的人家在山中挖掘窑洞时,意外挖中了一座古墓。取火一看,但见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遍地。除了彩绘的木俑、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玉珠宝,梁氏将贵重宝物尽皆盗去。

1915年4月,这座古墓又被当地群众掘开,人们再次从墓中取走不少随葬品,其中有一方墓志铭。掘墓者收藏起来,秘不宣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青嘴喇嘛湾出土墓志的事还是被传扬开来。当时的武威知县唐敷容是个颇有见识的官吏。他认为,凉州为西陲重镇,必有先朝石刻埋藏地下,遂让商务会会长贾坛寻访。贾坛酷爱金石,明查暗访下,终于如愿以偿收购到了这方墓志,载回放置文庙保存。

这块墓志铭为正方形,由志盖和志底两部分组成。志盖正中篆书“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四周雕刻缠枝草叶花纹图案,志底文字端庄秀丽,可窥盛唐时期精美的书法艺术。

弘化公主和亲背景

墓志铭中的“西平公主”就是弘化公主,又名弘化大长公主,生于唐武德五年(622年),为唐宗室淮阳王李道明之女,18岁时嫁于吐谷浑王诺曷钵。贞观十年(636年)腊月,诺曷钵赴唐都长安晋谒唐太宗并请婚,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相许。贞观十三年(639年)冬,诺曷钵到长安迎娶公主。翌年二月,唐太宗派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送亲,并陪送了大量珍贵妆奁。从此,吐谷浑和唐朝的关系日益亲密。弘化公主是唐王朝外嫁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的诸多宗室女的第一位。这位身份尊贵的公主为什么要下嫁吐谷浑这样一个外番民族呢?

吐谷浑是古代辽东少数民族慕容鲜卑的一支,自西晋太康年间(约28年以后)“度陇而西”,到了今甘肃南部的枹罕。不久,又向南、向西扩展,达今四川阿坝、松潘,青海都兰一带,建国于羌、氐故地。吐谷浑最繁盛时,东起甘肃西南部、四川西北部,南抵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越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并一度越过葱岭,攻入现在的阿富汗。强盛的吐谷浑王国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还先后征服了一些羌族部落,同他们错落相居。在与当地民族的逐渐融合中,他们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已经没了鲜卑族的痕迹,而是成了一个新的民族集合体———吐谷浑。

吐谷浑主要出产牲畜与畜产品。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由于连年战乱,中原耕牛奇缺,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输入吐谷浑的耕牛等牲畜与畜产品来恢复生产。经济需要发展,政权更需要巩固,唐王朝需要大量马匹来扩大战备,来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和国内敌对力量的颠复。吐谷浑是一个游牧民族,需要中原生产的茶叶、布帛、铁器等生活、生产必需品。因为彼此在经济发展中的共同需要,唐王朝和吐谷浑的边境互市活动大规模发展起来。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双方需要和平共处,所以,和亲是大势所趋。

贞观八年五月,唐王朝以武力征服并完全控制了吐谷浑政权。武德九年后,为了巩固政权、稳住边疆、安邦定国、扩展势力,唐太宗在处理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实行平等、友好与和亲的政策,通过联姻来加强与各民族上层人士之间的关系,借以笼络感情,扩大影响。

连年征战,再强大的王国也会疲于奔命,国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吐谷浑也不例外。加上国内的权力纷争,首领被杀,吐谷浑政权摇摇欲坠。由唐王朝封立的燕王诺曷钵继承吐谷浑王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主动依附于唐,向唐请婚,寻求政治上的庇护,吸收先进文化,发展与唐的友好关系,借大唐的国威来提高自身的威望,减轻对自身的威胁。

唐王朝出于稳固政权的考虑,必须在西邻有个稳定的政权牵制和防御新兴而强大的吐蕃势力的东进。出于政治与经济的诸多考量,唐王朝和吐谷浑选择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

弘化公主在吐谷浑

唐太宗嫁弘化往吐谷浑,礼仪隆重,送亲队伍非常庞大,令诺曷钵倍感荣宠。

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使唐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很快得到改善,友好往来频繁。太宗时,吐谷浑每年均派遣使者向唐朝贡。高宗嗣位,以诺曷钵娶公主,拜驸马都尉,次年,诺曷钵遣使向朝廷敬献骏马。永徽三年(653年),弘化公主请求入朝省亲。十一月,弘化公主和诺曷钵到达长安,朝见了高宗。弘化公主是唐代外嫁的十几位公主中唯一回到过长安的公主。高宗优礼相待,又以会稽郡王、交州大都督李道恩第三女、“金城县主”李季英妻弘化公主长子苏度摸末。武则天时,弘化公主改封为西平大公主。

随着几次联姻活动和相互间的交流,唐王朝与吐谷浑更加团结融合,两个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大大丰富了起来。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王朝将公主外嫁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促进了唐王朝与吐谷浑关系的改善,而且促进了唐王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此后,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日渐强盛的吐蕃族,逐渐向甘青地区扩张,吐谷浑和吐蕃的关系剑拔弩张。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受到吐蕃攻击,吐谷浑兵败,在青海地区不能自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率残部几千帐奔凉州南山居住,并遣使向唐王朝求救。咸亨元年(670年),唐高宗借恢复吐谷浑王国的名义,派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领精兵强将五万余,迎战吐蕃军队。

因副总管郭待封不服薛仁贵,恶意违纪,导致“粮仗尽没”,兵败如山倒,唐军被吐蕃军大败于大非川。咸亨三年(672年),吐谷浑国土被吐蕃悉数占领,吐谷浑复国的希望破灭。

咸亨三年(672年),唐王朝将被封为驸马都尉的吐谷浑国王诺曷钵迁居鄯州大通河之南。诺曷钵觉得此地接近吐蕃,心生惧怕。为了安抚这位吐谷浑王,唐高宗在灵州划出一块地盘,让吐谷浑部居住,并设安乐州,任诺曷钵为刺史,世袭其职。弘化公主随诺曷钵开始了在灵州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