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1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潘 敏

 

林纾、冰心与《巴黎茶花女遗事》

潘 敏

 

林纾3.jpg

林 纾

 

据有关资料表明,郎官巷32号原为陈氏宗祠。陈氏一族从漳平永福迁至福州后,清乾隆年间,出了个举人陈国铨,官至宁州府正堂,后任闽、浙粮饷官员。清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年),陈国铨的侄儿陈柱勋又高中进士(与林则徐同科),官至国子监学正。叔侄二人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为官清廉刚正、勤勉俭肃,成绩突出。朝廷勉其功,特准其在福州郎官巷建宗祠一座,是为陈氏宗祠,号“福华祠”,以永祀先祖,勖勉后人。

新中国成立后,法律规定“寺庙、教堂、祠堂的财产归国家所有”,“福华祠”及其周边店面充为公房。现租赁给省剪纸协会。

在这个院子左边前厢房的天井地面上,对称整齐地铺砌着八块长方型花岗石板,其中七块,每块镌刻着一个秀美的篆体大字,合起来是“巴黎茶花女遗事”;另一块长条型花岗石板刻着“沅陵丁可钧题”,并刻有丁可钧的钤印。

下面,介绍有关《茶花女》的两件事。

一、王寿昌、林纾合译《茶花女》风靡全国

王寿昌(1864—1926)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字子仁,号晓斋,清末民初翻译家、官员、文人。14岁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制造班,1885年4月,以优异成绩被选送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兼修法文。1891年毕业回国,先在母校马尾船政学堂任法文教师;后到天津洋务局,任奉天军署翻译。清政府向法国借款创办京汉铁路时,他任总翻译,在与法国借款交涉中,为维护祖国的主权,他运用近代国际外交知识,竭力减少权利损失。

1912年春,王寿昌回福州,任福建省交涉司司长,负责对外交涉事务。后被人排挤,任马尾船政局法文教师。

王寿昌在榕期间,以文会友,广交文化人,经常邀文友到其居住的“光福山房”(现福州市鼓楼区仙塔街)聚会。

林纾(1852—1924)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也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

1882年,林纾中举,但此后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却“七上春官,屡试屡败”,从此绝意于仕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林纾在北京五城中学任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于是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

茶花女.jpg

《巴黎茶花女遗事》畏庐版

1897年初夏,林纾因母亲去世不久妻子又病故,抑郁寡欢,到马江朋友魏瀚家散心解闷,与王寿昌不期而遇。

王寿昌在法留学期间,接触并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名著,归国时,带回多部法国小说。在马江任职时,为舒解林纾心中的郁闷,他介绍了法国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并建议与林合译这本名著。林纾再三推脱,最后接受了。林纾不通法语,王寿昌便口述原著情节,林纾以笔录方式完成翻译。不到半年时间,全部译完,书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这部以文言文译成的小说经校对后,以王、林二人的笔名“晓斋主人”“冷红生”,于1899年二月,在福州由林氏畏庐首版发行。

《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人首部翻译的西洋小说,问世后立即风靡全国,对当时西方进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不少读者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洒下同情的泪水。正如严复诗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随后,各种版本不断出现,计有二三十种之多。

《巴黎茶花女遗事》开创了中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先河,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末士人的观念,“在近代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巴黎茶花女遗事》与冰心

《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年首次发行后,除了当时在国人中产生重大反响外,甚至影响到往后数十年,影响到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冰心。

冰心(1900—1999),福州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小时候随父迁居福州。冰心在其晚年(1979年2月11日)所写散文《我的故乡》中(原载1979年4-5期合刊《福建文艺》),自述了《巴黎茶花女遗事》对她的影响:

“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非常的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的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六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成了我的乐园,我一得空就钻进去翻书看。我所看过的书,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清袁枚(子才)的笔记小说《子不语》,还有我祖父的老友林纾(琴南)老先生翻译的线装的法国名著《茶花女遗事》。这是我以后竭力搜求‘林译小说’的开始,也可以说是我追求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开始。”

茶花女1.jpg

林纾翻译的《茶花女遗事》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