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11:4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张达明

 

三改油画《开国大典》

张达明

 

董希文像.jpg

董希文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许,首都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顿时,礼炮齐鸣,万众欢腾。

年仅37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青年画家董希文,目睹此情此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激发了为共和国立传的强烈愿望,并且一直在心底酝酿着那一刻的历史画面。没有料到,心想事成,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就有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领导经慎重研究,决定将这一重大任务交给董希文去完成。

接受任务后的董希文,根据创作要求,认为: 《开国大典》这幅油画的主题,需要一个共和国开国领袖的群体与广场群众同框出现,这样才能突出“共和国”这一“国体”的主题。于是,他打破写实的限制,勾画出了草图。草图上,毛泽东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站在左边,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画面,右面则是广场上的群众。如是,左实右虚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却得到虚实的对比效果,突出了节日的盛大气氛。同时,董希文还将画面上毛泽东右前侧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抽掉,使得天安门广场更加开阔,整个画面更显大气磅礴。

草图画好后,董希文先征求了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意见。梁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为慎重起见,董希文又请来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画坛前辈为草图把脉,提修改意见。大家对作品构图的赞赏与肯定,大大增强了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的信心。

董希文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创作之中。两个月后,一幅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顺利完成。画面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整幅作品构思宏伟,气派非凡,喜庆热烈,完美表现了中国新生的辉煌气势。徐悲鸿看后赞不绝口:“董希文圆满完成了《开国大典》的任务,应得一百分。”

1953年,《开国大典》送往中南海,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审阅。毛泽东看后高兴地连连称赞:“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其他几位领导也都表示肯定。

天安门上大红灯笼.jpg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1953年9月27日,《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刊登,引起了社会上强烈反响。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图片,发行量数以百万计,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一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品之一。

然而,令董希文没有想到的是,1955年发生了“高岗事件”。不久,他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通知,让他去掉《开国大典》中高岗的画像。为使画面不受损害,他抹去了画中站在第一排最右边的副主席高岗形象,空出的位置别出心裁地用一盆鲜花来代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董希文又于1971年接到通知,让他去掉《开国大典》中刘少奇的形象,换上董必武的全身像。当时,董希文已身患癌症。他的女儿董一沙后来回忆当时情形时说:“父亲病痛难捱,但他心灵的痛楚则更为剧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哥哥要替他去改,他坚决不同意……”董希文强忍着病痛的折磨,抹去了前排中间的副主席刘少奇,空出的位置将原来站在刘少奇身后的董必武提到前排加以填补。

《开国大典》上缺少了刘少奇,董希文心中也从此多了一层牵挂。他多次对自己的学生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要负责一千年……但我真希望再有20年……”他说的20年,是想再亲手将刘少奇的形象恢复在《开国大典》上,也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然而,董希文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1973年1月8日,不幸逝世。临终前,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画像抱憾不已。

1979年,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并委托画家靳尚谊修改。因靳有事脱不开身,就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为了尊重董希文家人的意见,阎叶二人没有在原来的《开国大典》上修改,而是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恢复了刘少奇和高岗的形象。

现在,复制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摆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而原作品因改动很大不能复原,只能保存在中国博物馆的画库里。

一幅油画历经了三次修改,却皆由政治人物的浮沉而起,不能不令人唏嘘感叹!

国画《开国大典》.jpg

国画《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