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世纪 三次大高潮
——福州马尾近、现代叙事
林爱枝
船政落地马尾
一个半世纪之前,命运之神叩开了马尾这个滨江小渔村,朝廷要在这里建厂、造船、造枪炮,抵御外国侵略。
船政事业落地马尾,从此,这个小渔村成了中国造船业基地,声名远播;它为中国翻开了新的一页,使中国从近代向现代迈进。
领头者谁?是二位朝廷大员:左宗棠、沈葆桢。说船政必得说他们。他们是船政的奠基人、创办者,起于左,成于沈。
左宗棠时任闽浙总督,他目睹了侵略者的猖狂,掠地屠民;看到了外国轮船在我水域游弋炫耀的情景愤恨不已:对外国轮船也羡慕不已。他把外国轮船比作骏马,把中国旧式木船比作毛驴,发誓总有一天自己也要下毛驴,跨骏马。
左宗棠要建厂造船的消息传开后,赞成的、反对的,碰撞激烈。持“重义轻利”思想观念的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欲谋自强,必谋礼义之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中国之强弱,视乎政事之得失,不关乎货财之多寡;而世运之安然,根乎治理之纯驳,而不在乎兵力之盛衰”,又“岂在天文、算数、轮船、机器哉?”(方浚颐《二知轩文存》,卷1,卷2)
今天读来,不可思议!
左宗棠数次给朝廷上奏折、及总理衙门去信,阐述了建厂造船、抗击外侵之必要,断言:“海禁开,非制备船械不能图自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特别是在《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大概情形折》中,正式向朝廷提出建厂造船的主张,并详细分析了东南面海,其利在水而不在陆的情形。但因外国侵略,在海防、商业、民生、漕运等方面水利变成了水害。因此,他把建厂造船视为变水害为水利的关键,“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
他饱含爱国激情,又见解深刻,奏折发出20天后就得到批准。谕旨曰:“左宗棠现拟试造轮船,并队剿捻利用职权车战各折片,览奏均悉。中国自强之道,全在振奋精神,破除耳目近习,讲求利用实际。该督亲拟于闽省择地设厂,购买机器,募雇洋匠,试造火轮船只,实系当今应办急务。……所陈各条,均着照议办理。”
正当左宗棠为建厂造船之宏伟工程紧锣密鼓地筹备时,朝廷要调他任陕甘总督,且催促赴任。左宗棠再三登门,动员劝说沈葆桢接任。沈为林则徐女婿,深受老泰山“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影响,同意守制服丧后即出任,为第一任船政大臣。左宗棠还向朝廷奏请了一些必要的工作条件,如品级、权限等,以解沈葆桢之后顾之忧,又为沈葆桢推荐了一批务实能干的地方官员,还组织了一支技术队伍,为即将完工开工的船厂服务。最后,他又给朝廷上奏,希望自己还能继续过问船厂之事,获准。
左宗棠解决了办还是不办的争议;沈葆桢则要解决如何办的问题。
沈葆桢顶住各方压力,引进设备、聘用洋员,带领船厂迈出了第一步,这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很有眼光的。在购买设备方面,他十分注意择优引进;在聘用洋员方面,则强调:所聘洋员系以个人身份受雇于船厂;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法定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力与义务;雇员不许干预份外他事;五年内必须包教包会,让中国工人完全掌握所学的技能;合同期满则全部辞退等。
不论沈葆桢,还是他的继任者都坚决地照章办事,始终“权操诸我”,不仅使船政安全,更是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沈葆桢想得更深一层,认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因此,根据建厂造船的需要,福建船政办了前学堂、后学堂,两学堂所学,达到了学用结合。
后来又增设了“绘事院”、“艺圃”,满足了全流程的工作需要。
为了船政的继续发展,沈葆桢筹划了留学计划。他在《船工将谨筹善后事宜折》中提出:前后学堂习法国、英国语言文字者,当选其学生之天资颖异,学有根柢者,赴法国英国深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深究其驶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理,“必事半而功倍。盖以升堂者求其入室,异于不得其门者矣。”此举完全为了深究科技发展的逻辑道理,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此后,40多年的辉煌日子里,福建船政创造了多个第一:远东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舰船――万年青号,远东最大的巡洋舰――扬武号,我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我国第一艘铜甲鱼雷舰――广乙号,我国第一艘猎雷舰――建成号,我国第一架水上飞机制成起飞。
福建船政培养了大批人才,20年中派出留学生110多人,还有一批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它是中国航空业的摇篮。
福建船政从建厂造船,打击侵略者的抱负开始,到发展为后来的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丰富内涵,成了中国社会从近代向现代推进的强力推手,使中国走向了世界。
大致了解了船政的始末,我为左宗棠、沈葆桢们感到幸运,如若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首肯,他们再宏图大略,再有旷世奇才,恐怕也只能空有抱负,怀才不遇,抱憾终身了。
说他幸运,是说他得到了朝廷最高当权者慈禧太后的支持。
当左宗棠的《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大概情形折》上奏后,朝廷有过一场廷议。
慈禧听了众大臣的议论后,沉吟了许久,主要是担心三百多万两银子的开支,朝廷会不堪重负。但她最后说:“左宗棠忧国忧民,建厂造船用心良苦,他的奏议义正辞严,言词恳切,语出至诚。眼下国库虽然紧张,但该办的事还得办,就依了他吧,众卿以为如何?”
这就拍板定局了!众卿还敢如何?!
我真想,马尾与慈禧是否有某些机缘,她在处理马尾之事,总有一些仁慈。马江之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朝廷没有责怪,还下诏建昭忠祠和烈士冢,以抚慰、缅怀为国捐躯之将士;福建船政、船厂的建成,不仅成就了一番强国强兵的大事业,还推动了中国的历史性进步。
我又想重复一句话: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真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的说对,错的说错,实事求是,避免“一言以敝之”,彻底摒弃“捧杀”或“棒杀”,方能有正确的历史教育。
马尾再辉煌
到了20世纪80年代,命运之神又一次叩开了马尾,她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铺展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国务院公布这个信息是1984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电波穿山渡水来到福州,引起了不小震动。
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袁启彤雷厉风行,当我被通知到档案楼七层会议室时,那里已是市里各委局领导,济济一堂。
袁启彤书记神情格外振奋,他上任才一个多月,就遇到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吩咐,不要以日常的公务来打扰,要参加会议的人们见仁见智,悉心绘制福州未来建设的新蓝图。
半天多时间,大会小会,几道通知,几拨人马,穿梭全城,最后决定开发区选址先向马尾。当与会者以二块面包一杯茶权当午餐时,时钟已指向午后2点。这间会议室就成了开发区建设的第一个指挥部。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必须划出有明显界线的地块,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第二天,袁启彤书记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先行勘址,午餐就在通往亭江的马路边吃自带的干粮。我们笑称:“勘址大蓬车。”
接着,省、市两级书记项南、袁启彤带队再度选址,下亭江、过琅岐、返马尾,亭江没有足够的空地;琅岐要过渡,没有大码头,大渡轮,投资建设不现实;最后还是返回马尾,只见一丛丛芦苇,一片片荒滩、一块块沙地,切一块出来,很现成的,但是,那里还有国家的渔业基地。
最后决定吹沙造地。可行否?
有老干部到项南书记办公室说,花那么多钱,太浪费了!
胡平省长接到一封二三十人签名的信,担心吹沙造地会堵塞航道,汛期来了,难免洪水泛滥,危及马尾群众。省长组织了十几位专家,说,“拜托你们考察论证”。专家们肩负着省长的“拜托”,去工作了。最后带给省长的结论是:不用担心。
于是,长江航道局的15艘吹沙船驶进马尾港,一字摆开,昼夜不停。那时节,吹沙成了一道十分吸引人的风景线,马路上汽车排成长龙,天天人头攒动,观赏巨大的沙龙在空中抛洒。笔者曾多次专程去观看那壮美的景象,那是我心中永不消失的彩虹!
待到吹沙造地大功告成,望着平展展、金灿灿的人工平原,你心中不仅充满豪情,更充满了憧憬,那里将承载着福州的美好未来,福州的灿烂远景!
在昔日的荒滩上,拓荒者们造地近2平方公里。人们自豪地说,用这些材料可以筑成一条宽3.5米、高2米的沙石坝,从马尾通到上海;人们惊叹:哥伦布发现了一块新大陆,而开发区的拓荒者们却建造了一片新大陆!
这里还有被划进红线的农民们如何处理自家和大家的关系的动人故事。因为有他们的住房、果园、田地被红线圈了,都要让位给开发区建设。拆迁、搬迁,不论怎么说,都是令人伤脑筋的事。但他们都做了,难以细述。
项南书记又一次下达指示:修路,修路!
从福州到马尾有公路,有铁路,只是公路路面狭窄,曲曲弯弯,太不适用。
修路,这是交通大工程啊!
找谁来修?都难,找资深的工程队,就意味着要投入巨资,这对刚刚组建的开发区指挥部,乃至于马尾区来说,都无异于天文数字。
说来巧,恰遇中央军委有新精神,要“军队积极支援地方建设”,这把子弟兵们的战斗力动员起来了。一支师级成建制的官兵出列,要揽下这个从没接触过的任务。敢于接受新任务,敢于冲锋陷阵,从来都是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英雄气概。
他们的首长到项南书记处请缨。
又到袁启彤书记那里表决心,显现出势在必得的豪情!
领取了任务,他们带着风钻、角锄、铁锹、畚箕上工地了,工具十分简陋!
他们没有宣誓,只是到了马尾,去了两个地方:罗星塔下当年马江之战的古战场和昭忠祠。
从此,风钻的马达声、石头的撞击声和现场指挥的哨子声,此起彼伏,混成一片,尘土飞扬,水雾蒸腾,分不清谁是谁。
师首长领了任务,最后完成任务的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因为中间遇到了国家裁军。这一个团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付出了怎样的艰难困苦!
在修路过程中,笔者二次到现场,走到跟前,才发现有战士在劳动,我招呼他们,笑了笑,满脸稚气,完全是个大孩子,刹时,我实在心有不忍。
我打听到了团长,他姓侯,30多岁,正是能扛大旗、攻克堡垒的年龄。战士们说,他天天都在路上,哪里有困难、有问题,他肯定在那里。团长说,一个师的任务由一个团承担,每个战士要增加多少任务哇,他们都只是我的小弟弟呀!说着,皱着眉、低着头。我说:“等你们任务快完成时,我会来采访,首先采访你”。
“别!”他双手挡了过来,“千万别采访我,你一定要采访那些战士,不然,你来了我就不在。”然后就如数家珍般推荐几个应采访的对象。
修路有牺牲?有,与大自然作战同样要付出代价。在修路过程中就牺牲了两位战士:一位腿负了伤就自请复员;一位累得昏倒在工地上。
春节前夕,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政委傅奎清专程到隧道工地上看望在这里创造了奇迹的部下,看到隆冬时节,战士们仍然汗一身泥一身地干着,心中爱惜,嘴上表扬,一再交代,春节一定要让大家好好休息。
其实,战士们的春节仍坚守在隧道里,尽管电视机也搬了进去,要么没空看,要么洞里满是尘雾,很难看清是什么。
工程尾声,笔者正式去采访一次,写成报告文学《历史的立交桥》,作为对他们的感谢,也留下历史的记忆。
工程结束后,各方验收纷至沓来。笔者跟随时任省交通厅长张金华在隧道里走了三四个来回,张厅长不带笑容,也不说话,一路过去,只见他敲一敲,贴耳听一听,有时用手摁一摁。他是行家,首先要经得起他的验收,如有问题,问责起来,他必定首当其冲。开始,他脸色是如此庄重,随着来去,他逐步放松下来。后来听说还请了国内、国际的有名专家,都验收通过了。还听说有的国外专家甚是疑惑,怎么能是一支军队,用最简陋的工具修建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工程来,奇迹!只得竖起大拇指夸赞!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军队!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同志为隧道题名:“鼓山隧道”。
现在隧道口有一组群雕,就是纪念这支官兵建造的伟大工程!
经济技术开发区谁做过?不仅没人经手过,连名称都没听说过。
1987年,开发区建设三年时,新华通讯社《瞭望》杂志的一位副总编,带二位采编人员,从北到南,一路考察21个开发区,看看究竟建设得如何。到了马尾,经过一番参观考察,对我说,福州开发区建设得很好,很稳当,很顺利,也有明显的成果。便组织了一组报道,包括新闻、通讯、言论、署名文章,在当年的最后一期《瞭望》上刊用。
又5年,由中宣部、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组织,时任副部长翟泰丰具体负责,组织创作了《中国经济特区开发区纪实丛书》。半年后,作者和所在市的市委宣传部长被召到北京去会稿、审稿。福州马尾开发区的书名是《马江潮》(作者叶少波),翟泰丰副部长一审即通过。
提起这二件事,是想从舆论界角度看、从客观看,马尾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是顺利的,稳健的,成绩是明显的。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天是跨骏马向前奔的时代。
马尾自从被划定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之后,保税区的设立、自贸区的划定,真是让马尾的发展跨上骏马、与时俱进了。如今,数区叠加,将为马尾、为福建的发展、提升各自担责,各自发挥作用。怎样发挥,马尾人要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实践了
这里只着重讲讲马尾规划打造《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之事,这可算是船政文化传承至今的又一次大手笔。它是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中重点保护的福建省七大特色文化之一;它于2013年被列入全省十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船政福地应是马尾全域。
自2004年至2012年间,马尾区积极整合船政文化资源,现在区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完成了船政遗址40多处的修复;开辟了船政文化旅游线路,可以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了。周围还有许多配套设施,是很完整的一块宝地。
眼下,已完成的工程有:船政天后宫的修建,开辟了船政文化街区,船政衙门及前、后学堂的复建,船政格致园景观工程,船政格致园切割车间改造工程,马限山景区整体提升,马限山环山车道建设等分项目。
那日,走进复建的船政衙门,心中不禁振奋:这是历史的珍宝!船政事业的发展,船政人才的成长总动员令都从这里发出。一路走进,所读到的联匾充满了船政精神:“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且慢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值此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这联为沈葆桢所撰,表达了他的胸怀,他的眼光,他的好学,他的踏实,船政不就是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时,以“一篑为始基”。“步步格物致知”,始成大业吗?
已开展的活动有:
2014年6月,船政文化应邀赴法国,举办了《福州故事》专题展;2014年6月,在台湾举办了纪念沈葆桢保台建台140周年《船政与台湾》特展;8月,海峡两岸各界公祭甲申马江之战英烈、甲午海战英烈活动,来自两岸的18位将军同各界人士参加祭典。
2015年2月,“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船政格致园挂牌成立;3月,马尾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与台湾海军军官学校校友文教基金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议定双方将在船政文化交流、旅游等相关领域开发合作;6月,“中国电影家协会海峡两岸电影交流工作委员会”揭牌仪式在船政格致园举行,将为加强两岸电影业交流搭一块平台;……
马尾计划创建国家5A级景区,把已有的船政文化旅游景点与造船厂、闽安古镇、东江滨公园、天马山公园相结合,再度扩大船政文化的知名度,展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国防工业基地”、“远东近代最大的造船厂”、“中国近代最早的技工学校”、“中国最古老的车间”,等等。
在马尾区委宣传部的《关于船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文稿中,为“船政文化城”的定位:“应该是爱国精神和近代科技的彰显地”。
这个定位是符合船政精神的。爱国主义是船政精神的核心。
笔者以为:要首先宣传学习船政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他们为了国家的兴盛,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敢于明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让人到马尾游走5A级景区时,能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的熏陶。在马尾师大二附中晋级为全省一级校时,笔者参观过该校,在学校的教育中,他们把“船政教育进学校”作为专门一项课程,成为教育工作的常态任务。又看到由开发区教育工委和开发区教育局联合编印的一套读本,从幼儿园到高中,由简入繁,由浅进深地把船政文化教育进校园、到班级,幼儿园侧重于图话互动,初高中则渐入历史,这样的教育笔者以为应该扩大到全市,乃至于更广。当年船政建设是国家项目,朝廷决定的,因而船政精神不单属于马尾,更属于国家,它产生了国际影响,是中华民族崛起、扬眉吐气的历史节点。
船政人的品格很值得永远学习和传承。他们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总目标下,始于足下,着眼根本,面向未来,造船与育人并重;既师夷长技,又坚持独立自主,造出了自己的兵商两用轮船。
要学习、传承他们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坚船利炮”在当年对谁都是陌生的,左宗棠、沈葆桢他们完全白手起家。那些进了前学堂或后学堂的学员,面对法语、英语,再怎么生吞硬剥,都必须刻苦精进,才成就了各种专家,成为人中龙凤,时代先驱。
20年间,船政先后派出110多人,经过2-6年的学习,不仅学得一手技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思想上已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起来,更要去学习英法等国对社会制度的变革。他们成了在思想上和实践上推动中国变革的先驱人物,一个留名青史的群体。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