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将军的不凡经历
曾担任过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的李德生由一名山村放牛娃成长为战功赫赫的将军,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14岁的放牛娃以赛跑圆了红军梦
李德生的家乡在大别山腹地,河南光山县柴山堡一个叫李家洼的小山村(今属新县),1916年5月,他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7岁开始跟着一个裁缝师傅学手艺。他母亲的心愿是让儿子学点本事,将来好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可是,年幼的李德生还不能体会母亲的苦心,他总觉得天天闷在屋里,伴随着尺子、剪刀和布料,还要给师傅干家务活,倒不如当个放牛娃。可是那时,给人家放牛不给工钱,只能混口饭吃。放牛虽很苦,但比起学裁缝手艺,李德生却觉得无拘无束。
1928年6月,红军解放了柴山堡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次年,李家洼成立了儿童团,在20多个孩子中,李德生被推举为儿童团团长。儿童团常为红军送信、带路,因此李德生接触了不少红军战士。他看到红军队伍里也有小兵,于是想当红军战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个叫李家辉的本家叔叔,李家辉当时是乡里共青团支部书记。
不久,恰巧一个红军营长来村联系工作,李家辉就把李德生叫来,当面请求参加红军。那位营长得知李德生是儿童团团长,很是喜欢他,但见他年纪小,便有些犹豫。营长反复端详着李德生,一会儿有了一个主意,他指着自己的通信员对李德生说:“你跟他赛跑,要是赢了他,我就带你走。”李德生一听这话,马上拉着通信员去赛跑。爬山跑路,这对从小放牛的李德生来说轻而易举。果然,李德生领先跑了回来,营长见李德生那么认真的模样,笑着点头了。就这样,14岁的李德生圆了自己的红军梦。
两年后的一天,李德生所在部队转移到了离他家不远的地方。父亲听说后,特意跑来看儿子。看到儿子身体好,长高了,他很满意。从父亲嘴里,李德生知道家里分了田盖了新房,生活比以前强多了。他与父亲彼此都放心了。这次分别,李德生没有想到,竟是他与父亲见的最后一面。这对于身处战火硝烟中的李德生来说是多么大的遗憾啊。
李德生题词(一)
坐镇指挥“上甘岭”战役
红军时期,李德生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参加过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德生参加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响堂铺战斗和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继而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12军35师师长,参加渡江及西南诸战役。
在李德生的革命生涯中,永远跟党走的誓言与行动融为一体,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翻开李德生的人生大书,他在战场先后6次负伤,其中2次为重伤。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他从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中的几句歌词,唱出了志愿军战士保卫和平、抗击侵略者的豪情壮志。在上甘岭战役中,李德生在前线指挥所指挥作战。那是在1952年10月14日,美国在无理中断板门店停战谈判后,发动了以夺取上甘岭地区为主要目标的“金化攻势”,代号“摊牌作战”。敌人攻击的目标是我军阵地的五圣山南麓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这两个山头不足4平方公里。其中,有个小村子叫上甘岭,战役因此得名。
在发动这次攻势前,美7师一个团接防南朝鲜2师1个连防守的鸡雄山阵地;美军40师从南面的加平移至紧靠金化的芝浦里、云川里地区;美军3师也调到铁原西南。一场大战、恶战即将在上甘岭地区进行。首先是,争夺597.9和537.7高地的战斗。后来,敌方又将美空降187团、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陆续投入战斗,欲攻占我方的两个前沿阵地,进而夺取五圣山,以改变整个朝鲜战局。
为了便于指挥,我军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做出部署,决定组织“五圣山指挥所”,由12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2军、15军所属部队。他看到李德生坚定地受领任务后,说:“李德生上去,我就可以放心了。”此次战斗正如王近山将军所预料的那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争夺战,敌军遭到重创且伤亡惨重。到了这年12月初,志愿军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次进攻,已完全稳固了阵地。战役结束后,“五圣山前线指挥所”奉命撤销,李德生返回12军。据史料记载,上甘岭战役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10万,炮兵火力密度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是朝鲜战场上最艰苦、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志愿军最终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打出了中国的军威、国威。
在朝鲜战场上,李德生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金城反击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4年回国,1955年任军长,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德生在朝鲜战场尤其是上甘岭的出色指挥,为全国瞩目,也给他的军事指挥生涯打上了永不褪色的光辉印记。
毛泽东两次认识李德生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李德生作为安徽省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在宣布分组名单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泽东接话问道:“哪个是李德生?”毛泽东到延安时,曾化名“李得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此时听到与“李得胜”谐音的“李德生”,感到分外亲切,产生了兴趣。周恩来向毛泽东介绍道:“李德生同志是12军军长,现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紧接着,他向李德生招手道:“请你站起来。”李德生立即站起来回答:“到。”并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敬了一个军礼。
毛泽东微笑着问道:“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接着,他又问:“你是哪里人?”“报告主席,我是河南新县人。”李德生回答道。周恩来问:“与许世友是一个县的吧?”“德生同志和我是一个县的。”坐在李德生前边的许世友接话答道。
毛泽东又问:“你今年多大年纪?”“52岁。”李德生回答。毛泽东向大家说:“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芜湖吗?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他又转问李德生:“你们是怎么搞的啊?”“就是大造舆论。”李德生的话引起了与会同志的一片笑声。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大会上,李德生被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九届一中全会投票选举后,当周恩来宣布选举结果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泽东又一次点名:“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周恩来示意李德生站起来。李德生摘下军帽,立正站好,让毛泽东仔细端详。毛泽东眯起眼边看边问:“多大年纪?”李德生回答说:“53岁。”毛泽东两问年龄,可见李德生已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象。
当年7月,李德生调北京工作,先任职于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组,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时仍兼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和南京军区副政委。
1971年9月12日中午,毛泽东南巡返京,在丰台站下车。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周恩来亲自指派李德生秘密到丰台火车站迎接。这时,毛泽东已经对林彪叛党行为有所察觉,他告诉大家要提高警惕,防止分裂党的行为,并让李德生从北京军区赶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周恩来主持的一个小型会议,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进行到晚上10点多钟,突然,工作人员把周恩来请出去了。周恩来总理一直在电话间没有回来,会议的讨论停了下来。
直到午夜12点过后,总理把李德生叫到电话间,告诉他,零点32分林彪于北戴河乘坐三叉戟强行起飞。指示李德生立即赶到空军作战值班室,代替总理坐镇指挥。
在空军作战值班室,李德生紧张地注视着雷达屏幕,并不断地将林彪所乘飞机的位置、高度、方向等情况向周总理报告。眼看屏幕上亮点缓缓向北移动,消失在承德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间,李德生立即打电话向总理请示处置办法,总理说:“已请示主席,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事后,周恩来说:“当时情况不明,我们派德生同志去空军,他是只身入虎穴,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结果还是我们胜利了。”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一个革命者,一定要像周总理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这是李德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倡议下,以“宣扬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国文化、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成立了,李德生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担任会长。平时,闲居在家的李德生每日必看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和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还以散步来锻炼身体。他的腰间挂着一个小小的计步器,每天计算自己的行走步数,在新的时代以自己方式进行新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