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6 08:3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倪良端

贺敏学倾注心血建设福建



贺敏学(中)、李立英(前右)夫妇和贺子珍(前左)


贺敏学是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的胞兄,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任山东军区参谋长、苏南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等职。1952年转业到地方的贺敏学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华东建筑工程局长,开拓了上海的建筑业,支援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1958年,贺敏学奉调福建任主管工业建设的副省长。在福建,他用心血浇铸了福建工业和城建发展的里程碑,把情和爱撒在八闽大地和人民心中。

奉调福建

1958年5月,中央在成都召开的工作会议决定将中央直属的建筑企业下放。建工部部长刘秀峰根据中央精神并经国务院批准,提议撤销建工部西北工程管理总局(简称西管总局),其所属各工程公司则播撒各地,以帮助和带动基本建筑。西管总局是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后,苏联政府援建以军事为核心的156项目,中央安排陕西省24项,陕西成为国家重点的战略后方基地,中央决定将实力雄厚的华东建工局大部分施工力量迁陕与西北建工局合组建工部西安工程管理局(1955年3月奉命更名西北工程管理总局)。时任华东工程管理总局局长的贺敏学,被中央派赴西安负责组建西管局总局。西管总局撤销,贺敏学又代表建工部落实中央决定,处理相关事宜。

处理完西管总局的善后工作,贺敏学被任命为中央建工部第一副部长。贺敏学赴北京未正式向建工部报到时,老战友、其时负责中央组织工作的宋任穷会见了贺敏学。战友重逢,叙旧慰勉,谈笑风生,十分融洽。宋任穷突然把话题转到贺敏学的任职上来,以征询的口气说:“组织上决定你到建工部任职,能否变动?”说着,递上一封信。贺敏学抽出信笺后默读。信的主要内容是请求中央改派贺敏学任福建省副省长,主管工业建设。写信人是当时的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省长叶飞。宋任穷待贺敏学读完叶飞的信后说,你知道吧,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呢!你懂军事、会打仗、又有经济建设经验,到福建是大有作为的。停了一会,宋任穷笑容满面地对贺敏学说:“你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向组织提出,组织会尊重你的意见、慎重考虑的。”听了宋任穷一席话,贺敏学哈哈大笑,说:“新四军的老上级叶飞要我,请你这位井冈山的老战友做工作,我能为难叶飞和组织吗?好,去老上级身边工作!我一定搞好福建的建设,请老战友放心吧!”宋任穷握着贺敏学的手感激地说:“感谢你对组织的理解和叶飞同志的支持,祝你与叶飞等省委领导合作愉快,事业成功!”

1958年那场炮战后不久,贺敏学来到福州。刚上任,叶飞就与贺敏学谈省情:福建的工业落后,国防建设、发展农业和人民生活改善都受到严重制约……从实际出发要搞建设,发展地方工业。叶飞特别告诉贺敏学:毛泽东主席和中央的领导同志,都支持福建搞些必要的工业。谈到这里,贺敏学问:“海峡两岸战火纷飞,如何建设?”叶飞有信心、有决心地回答:“打破点坛坛罐罐,有什么可怕!我们既要保卫祖国,又要建设福建,要尽快结束福建工业落后的历史!”初步了解福建省情和省委主要领导对工业建设的认识与态度后,贺敏学对抓好福建的工业建设,充满了信心和奋斗的豪情。

为让贺敏学尽快熟悉和掌握工业状况,省委在龙岩召开工作会议的前几天,叶飞约贺敏学提前出发。从福州到龙岩沿线考察、讨论工业建设问题。会议期间,贺敏学听取省委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的发言,认真思考。为进一步认识省情,他们利用会议休息时间开调查会、同各部门干部谈话、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结束后,他对在会议中调查时未搞清楚、比较陌生,认为有价值的建议等梳理归类,有的放矢地查阅档案资料,有针对性地访问、调查。不久,贺敏学从省情、国情出发建设福建的宏伟蓝图绘就,率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大军奔赴建设工地。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贺敏学传奇》


浇铸三明

刚刚上马的三明工业基地,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1958年11月,贺敏学率基地建设工作班子赶来三明,部署前期工作和组织施工,他一头扎进工人住处看望工人。看见工人住的是搭在烂泥湿土上的茅草棚,连挡风的门都没有,狂风从门洞呼啸涌进,卷起尘土飞扬;茅草难遮雨水,人人成了落汤鸡……建筑工地满目荒凉,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没有饮用水,没有照明电,苍蝇蚊虫嗡嗡乱撞,毒蛇蟾蜍到处都是……环境条件比贺敏学预料的还要严重,他由衷地佩服开拓者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毅力。他徒步考察建设工地,同污泥满手、臭汗满身的工人握手,表达关怀慰问后鼓励大家:“做开拓者光荣!建好三明工业基地,结束福建手无寸铁的历史,你们就是浇铸福建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的英雄!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请相信省委能逐步改善……”受到激励和鼓舞的工人们向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贺敏学投来尊敬的目光,报以热烈的掌声。

年过半百的贺敏学在三明建设工地扎下根来,白天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作、调查研究;晚上同技术人员研究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原材料采购供应、施工进度等问题,与基地建设领导班子研究、部署工作……40多天下来,贺敏学和他的同事们为福建新的工业基地绘制出美丽宏伟的蓝图,铸造了三明这座新兴现代工业城市的雏形。三明, 一天天地在改变。

有一天,工地现场汇报会正严肃有序地进行着,坐在首席的贺敏学却有些异常:双眼似睁非睁,时而用手托住头……精神不振。秘书见状感到奇怪:贺老参加会议和办公从来都是精神饱满,今天怎么了?他走近贺敏学身边问:“贺老,怎么啦?”贺敏学强打精神小声回答:“没怎么呀!”秘书见他脸红红的,细汗冒出,便去拿来热毛巾为其擦汗,手触额面发觉滚烫滚烫的。“啊——贺老,你感冒发高烧了!”秘书脑海里闪现昨天的一幕:贺敏学在视察一施工点时,因工地开挖土石方而地面凹凸、泥泞,吉普车只能停在远离施工点有一段路程的地方。突然,大雨降临,在随行人员的催促和帮扶下冒雨回到汽车停靠点时,贺敏学的衣裤被雨水浇淋湿透了。这样,发烧感冒就难免了。

与会人员劝贺敏学离会休息。他说:“能坚持,继续开会。”就这样,他敷着毛巾,打起精神听完了各方面的汇报,对提出的问题在他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均予以解决,对工作和施工质量、进度等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后才躺上病床。经医生检测,体温:39.9℃。

经过3天治疗,高烧退了,但体质还虚弱的贺敏学不当一回事儿,拖着咳嗽不止的病体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的伍洪祥,是贺敏学在“华野”时的老搭档,受省委派遣来主管三明工业基地工作,与贺敏学并肩战斗。同为三明工业基地建设开拓者的伍洪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三明工业基地建设,贺老是最有功的,没有他率领的建筑队伍,难于保证如此质量和建设速度。可以说,他的到来,解了叶飞书记和省委的燃眉之急!”伍洪祥在他后来写的《回忆录》中说:“三明工业基地建筑施工的骨干队伍,是从大西北调来的一支工程队,负责安装的是福建冶金电机安装公司。调这两支队伍应归功于贺敏学,是他亲自带这两支队伍参加三明工业城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叶飞欣闻三明钢铁厂一期工程土建部分于1958年12月完成,机器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很为振奋,向三明的建设者提出1959年元旦出钢的奋斗目标。贺敏学根据省委部署和期望,精心筹划、精心组织、精心指挥。他意识到“三钢”元旦出钢,必须解决水的问题,便集中精力和一段时间抓水厂建设。承建水厂的省建一公司是贺敏学的基干部队,他深入工地同干部、工人一道苦干实干,经过18个日日夜夜,厂房建成了。可是没有钢管铺设输水管道,他发动工人搞技术革新,用木板箍制水管代替钢管,把水输向“三钢”、“三化”等急需用水的企业。水厂试供水了,突然袭来的山洪将水厂主泵房淹没、淤塞。贺敏学指挥水厂干部职工顶住洪水游进泵房,一捧一捧、一桶桶地排积水、掏泥沙。当水势减弱时,组织全体职工排队进入淹没至胸脯的水中清洗淤泥、检修机器……经过几昼夜奋战,终于清除了泵房的积水污泥,机器设备得到维护,保证了水厂向“三钢”等企业正常供水。

1959年元月2日夜,三明钢铁厂一号转炉喷出红彤彤的钢水,结束了福建不产钢的历史。叶飞等省委领导前来向“三钢”的建设者们祝贺,向三明工业基地开拓者们祝贺!倾注了心血和汗水、智慧和辛劳的贺敏学伫立在工程技术人员、干部、工人中,眺望着那拔地而起的厂房、耀眼夺目飞溅的钢花笑了,笑得舒心、踏实。

打造福州

继三明工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功和“三钢”等一批工业企业投产使用后,贺敏学向省委、省人委递交了关于南平、厦门地区工业、基建工作的调查报告,又把心血和智慧倾注到省会福州的建设事业上去。

20世纪50年代的福州,因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关系,名为省会城市,却没有省会城市的形象和功能。市区道路凹凸不平,街道狭窄,楼房低矮破烂陈旧,邮电通讯交通不畅。贺敏学针对福州城市滞后、严重制约省会城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作用的发挥,经过实地考察和周密调查后,充分考虑沿海城市的特点和功能,借鉴自己在上海、西安等进行城市建设的经验,反复斟酌、推敲后绘就了福州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他根据财政可支付能力向省委、省人委提出:首先拓宽五一路、兴建邮电大楼等,搞几个像样的建筑。

贺敏学绘制的蓝图,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有部分人热嘲冷讽、甚至明确反对。持反对的意见者说贺敏学好大喜功,奢侈浪费,劳命伤财;福建是沿海,有战火燃烧的可能……对于这些不同意见,贺敏学虚心听取,缜密思考,从积极方面理解。他还主动与持不同意见者谈心,指出搞基本建设眼光要放远点,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前景,要为后人造福!他举例说,西安市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比我们现在的公路还要宽,如果我们再把道路弄小气了,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10年、20年后再来拓宽道路,不仅要拆除路沿建筑物,而且还会受到后人责怪我们没有眼光和远见。至于搞高层建筑嘛,贺敏学向他们解释既节省土地资源,又适应现代城市的要求,何乐而不为呢?诚然,福州地处沿海,有遭遇战争的可能,但战争何时打谁能说得准?总不能怕战争不搞建设吧!经过贺敏学的解释开导,持不同意见者减少了,领导层对福州建设的意见基本统一了,并赢得了福州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贺敏学按现代城市理念建设福州的主张,得到叶飞等省委、省人委领导的支持,经过科学缜密的规划设计,建设工程项目终于如期上马了。

可是,在拓宽“五一”路工程具体施工中,省里个别领导仍以福州市仅70万人口、不需要那么宽的道路为由,未经主管建设的副省长贺敏学批准,指使施工项目负责人将道路宽度削减了6米。贺敏学在检查中发觉设计路宽被修改了,道路已基本筑成,沿途建筑物已林立,深感“遗憾”。安排在“五一”路两侧的建筑物,贺敏学规定凡10层以下的不准建。然而,在执行中也被修改了,这又为贺敏学添上了一个“遗憾”。为顾全大局,贺敏学没有让已落成或在建工程推倒重来,而是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主管建设的负责人要自始至终管好规划设计方案,在建筑过程中要监督施工项目,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在总结拓宽“五一”路的经验教训后,建设邮电大楼时贺敏学严把规划设计关,团结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修改不合理、不完善的设计图纸,使邮电大楼的设计和建筑质量达到当时领先水平。

贺敏学在审查邮电大楼设计图纸时,感到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有修改的必要。他请专家、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办公。指着图纸说:5层楼太低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过几年、十几年这5层楼就不适应了。若几年十几年就推倒重建,才是真正的劳命伤财呢!他明确指示设计人员:最少要按8层楼设计,按10层楼打基础。若今后加两层,就不会推倒重来。通过争论和讨论,设计人员接受了贺敏学的意见。贺敏学翻开营业大厅设计图纸说:营业厅里搞双排9根大圆柱,省事是省事,可是一占地面积、二不美观且影响视线,三是群众进入厅堂碰碰撞撞的。他以试探的口吻提出,能不能用另一种办法支撑大厦?你们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经验和实践,各抒己见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意见和建议。然后集中大家的智慧,选择目前科技、材料、技术条件允许的最佳方案。与会人员对贺敏学在工程设计上不主观、不武断、尊重科学、依靠科技人员集思广益的指导思想和民主作风由衷地佩服,决心拿出自己的最佳方案。

过了几天,贺敏学把大家召集起来,听取汇报,根据各自的设计和设想,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最后贺敏学主持制定出营业大厅圆柱等设计方案:取消双排9根大圆柱,改用3根直径17毫米螺旋钢筋横梁承载大厦负荷,楼层木板改为钢筋水泥预制件,厅堂内两侧安放木制靠椅。这样设计建设的营业大厅既美观大方,又经济适用。

邮电大楼遮阳板是横置,还是竖置?这是施工中的小事。可是,贺敏学不认为是小事,多次与施工负责人交换意见。他坚持遮阳板横置,其理由是如果遮阳板竖置,万一遇到意外玻璃掉下来因重力等因素会砸伤行人;横置的遮阳板破碎的概率小,即使掉下来玻璃片的重量和数量都不致砸伤人。经过一番理论到实践的探讨,在场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贺敏学的意见可取,一致同意遮阳板横置。

贺敏学在福建领导和指挥建设的福州邮电大楼落成了,名噪八闽,国家建工部、邮电部称赞不已。它成为福州、福建那个年代最好的建筑,历经近50年的风风雨雨,邮电大楼至今完好无损,其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堪称福州城市建筑一流工程。

重组建委

1974年底,皮定均调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同时中央任命原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的政局有了新的生机。1975年1月,贺敏学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期间,见到了新任交通部长、老上级、老战友叶飞,一度冷却了的热情被重新点燃。贺敏学刚回到福州,廖志高就亲自前来看望,传达中央的指示,提出恢复省建委,请贺敏学主持省建委恢复工作,出任省建委主任,贺敏学欣然同意。表示虽然已过古稀之年身体大不如前,但是还可以为党和人民做些贡献。

按照省委的部署,贺敏学在自己的家里召开了省建委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会议。会后,赴北京出席全国建委系统工作会议。

1975年5月,贺敏学正式受命福建省建委主任。可当时工交和建委的领导权被“四人帮”在福建的代理人把持着,这人不懂经济管理业务却煽风点火闹派性,工作上不时向贺敏学发难。抱定第二次被打倒决心的贺敏学,并不因此而气馁,他在艰难中积极地开展工作。

“四人帮”被粉碎后,贺敏学当选省政协副主席,1978年2月被推举为全国人大五届代表。在北京和福州两地奔波的贺敏学,豪情依旧,负责着省建委的领导工作。

1979年12月,贺敏学当选省纪委第四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为减少兼职,经批准辞去建委主任、省政协副主席职务。

贺敏学在建国后的工作,原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是这样评价的:“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去,创造性的工作,成绩显著,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