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10: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千古文天祥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的这两句诗被引用过的次数可能是最多的,其对国家人民无限忠心、慷慨悲歌的感情抒发,激励和鼓舞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文天祥,字宋端,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他的先辈都是一般老百姓,从未当过一官半职,文天祥因此自称“起身白屋”。文家世代善良、淳朴,在当地有极佳的口碑。文天祥从小就追慕那些谥“忠”的名臣,如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等人,并立志:“没不豆其间,非夫也”。

二十岁那年,文天祥上京赴考,高中进士之后在对策集英殿时,“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出色的表现,让“在位久,理政浸怠”的理宗皇帝非常满意,御笔一挥,“亲拔为第一”,即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鳞也称赞说,“是卷古谊若龟鉴,忠奸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然而四天后文天祥因父亲去世,依古训回家守制三年。

文天祥从政的时候,南宋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年代。开庆初年(1259年),蒙古军队南下到达鄂州(今武汉),临安小朝廷一片恐慌。宦官董宋臣提出迁都四明(今宁波),得到许多人的附和。在此关键时刻,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勇敢地站出来。他上书皇上:“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如果匆忙迁都不利于稳定局面。他要求“乞斩宋臣,以一人心”。虽然宋臣没有被问罪,但迁都之说也被搁置。景定四年(1263年),宋臣被起用为都知,文天祥愤而辞职,后被贬到江西瑞州。他在任内做了许多好事,受到百姓的称赞,不久改任江西提刑,又迁尚书左司郎官。咸淳六年(1270年),贾似道称病辞官,想以此要挟朝廷使其得到更多的权和利。理宗没有他的办法,只好让文天祥拟写“挽留书”。文天祥深知贾似道的用意,在起草“挽留书”时,“语皆讽似道”,即不仅没有为贾说半句好话,还狠狠地将这个干尽坏事的权奸挖苦了一番,毫不留情地指出他“惜其身”,“违朕心”。贾似道因此怀恨在心,指使人借机弹劾文天祥,将其免职。

咸淳九年(1273年),文天祥为湖南提刑,到任后,即前往退休的老丞相江万里的家中探望。作为长辈,江万里对文天祥的志向和节气甚为称赞,文天祥也很尊敬这位长者,两人一见面,就自然地谈起了国事,而且有许多共同语言。老人最后充满期待地对他说,“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但是文天祥在湖南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年就调到江西赣州任知府,因而未能更深地接触。

德祐元年(1275年),蒙古大军分三路进攻临安,势在灭宋。朝廷报急,“诏天下勤王”。文天祥“捧诏涕泣”。他在吉安一带召募义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他的朋友知道后加以劝阻,说是“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回应道,“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慷慨陈词,说得对方频频点头。

为了抗敌,文天祥一改过去比较讲究的生活习惯,变卖所有的家产作为军费。每次与客人谈及时事,便流泪满面,“抚几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是年八月,他提兵至临安。当时朝廷求和空气甚嚣尘上,尤其是兵部尚书师孟。文天祥因此上疏,指出“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义少,乞斩师孟衅鼓,以作将士之气”,还提出“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的建议。他觉得这样做可以令各方协同步调,“约日齐奋”,使敌人“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然而有关部门却认为这个建议“阔远”(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竟扣压下来,连上报朝廷都没有。

德祐二年(1276年),南宋最高当局执意投降。元朝丞相伯颜指定宋朝必须派丞相出城,才肯与之议和。此时文天祥挺身而出,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与“伯颜抗论皋亭山”,指责对方的侵略行径,表示将抗元斗争进行到底。伯颜辩不过文天祥,顿时老羞成怒,蛮横无理地把宋方的谈判代表拘留起来,并押往北方。文天祥在镇江途中,寻机逃脱至真州(即今江苏仪征市)。元军头头因此使出反间计,说文天祥是被他们放回来劝降的,谣言一时甚嚣尘上。江东制置使李庭芝不辨真假,便给部属苗再成下令说,如果文天祥真的来劝降,就杀掉他。文天祥是清白的,他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忠义”,得到苗再成的理解与帮助,离开真州,最后几经辗转,从温州赶到了福州,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一起,继续领导抗元斗争。

福州当时虽然聚集了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一些忠良义士,但抗元的力量还是显得太弱,没过多久,在元朝大军的步步紧逼下,设在乌龙江畔林浦村的南宋小朝廷不得不匆忙南撤。

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兵入汀州,文天祥率部转移到漳州,五月,出江西,入梅州,收复不少失地———“吉八县复其半”,但赣州一直打不下来。不久,元军派兵增援赣州,文天祥所部抵挡不了,只得退往循州,驻南岭,进屯丽江浦。由于军中发生疫情,文天祥的夫人和唯一的儿子被夺去生命。另据《福建通志》记载,这段期间,文天祥的队伍还在福建的连城驻扎过三个月。他的两个女儿也相继病死在那里。

景炎三年(1278年)十一月,文天祥率部到潮阳县。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他的部队遭到元军偷袭,兵败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不幸被俘。“千户王惟义”上前要抓他,文天祥吞下龙脑自杀,但没有死。元兵把他带到元军将领张弘范面前,命他跪下,他坚决不跪。弘范以客礼待之,让他给张世杰写信,劝其投降。文天祥坚决不写,直言道,“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弘范还是要他写,文天祥便将不久前所作的著名诗篇《过零丁洋》给他,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尽管诗中所表达的宁死不屈的意思非常明白,弘范看过后仍然不死心,一再规劝文天祥改事新朝,说是“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文天祥仍不为所动,他流着泪回答,“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对于忠心耿耿、视死如归的文天祥,弘范除了“义之”,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得派人把他送往京师。

文天祥在被押解的途上,曾绝食八天。到达燕京后,又不睡觉,硬是坐到天亮。当时元朝正处于初建时,元世祖忽必烈“多求才南官”,又深知文天祥是个难得的才俊———“南人无如天祥者”,便让人(包括被俘的恭帝)去劝降。然而每一次文天祥都以“国亡,吾分一死”回答,令劝降者无功而还。

文天祥在狱中度过整整三年,写下了几百首诗词和文章,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其中《正气歌》最为著名:“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全文慷慨激昂,充满浩然正气,至今读来,仍让人肃然起敬。

面对如此坚贞不屈的文天祥,虽然元朝的当权者已认识到无法使之归顺,但忽必烈还是不死心,他亲自出面找文天祥谈话,问道,“汝何愿?”得到的回答是,“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忽必烈听后从心里赞叹这个南宋的宰相,不忍杀他,但底下的人认为,应该“从天祥之请”,不要再留他了,加之当时社会上又传出“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的说法,为了避免后患,忽必烈最终下令把他杀了。

文天祥殉难的时间是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临刑的那天,监斩官对文天祥说,“丞相回奏,还能免死。”但视死如归的文天祥不为所动,他从容地对吏卒说,“吾事毕矣”,然后朝南面跪拜,表示他对南宋的忠贞不渝。过些天,夫人欧阳氏为他收尸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张字条这样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的一生,的确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历史,为人民所景仰;他的精神流芳百代,千古不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过去读文天祥,深为其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行为所感动,但同时也产生一种困惑———为什么在颂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精神的同时,又肯定其“死对头”元朝的合法性,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后来才逐渐明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掌权的虽然多为汉族,但少数民族在它的聚居区建立政权,乃至于最终“入主中原”的也有。少数民族同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他们主导的政权与汉族主导的政权一样,都应当得到承认,二者都是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整体的一部分。可以说,承认少数民族主导的政权是尊重历史,颂扬文天祥一类的历史人物则是倡导一种品德和精神。我们不能无视历史的存在,更不能丢弃我们民族光荣传统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