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佳”的轨迹
中外合资福州富佳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工业自动化链条、静音脚轮、冲压轴承、自动门系统零件、火车刹车调整器、U型绝缘钉等产品,于2001年12月通过了英国摩迪国际认证有限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部出口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年创汇700多万美元。
富佳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坐落在104国道连江敖江经济开发区青塘口地段的绿树浓阴深处,一排排标准厂房,职工在有序而繁忙工作着。就是这个并不十分起眼的企业,被县、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被福州市国税与地税局评为“诚信纳税A级”企业。
一个县城企业其产品能走出国门,营销发达国家,并取得骄人成绩,是与这个公司的总经理陈惠苦心经营分不开的。
陈惠,福建连江浦口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读完高中的他就到浦口机械厂当一名学徒工,白天与工友们一起做模具,晚间挑灯课读,坚持自学,很快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工艺,被推选为车间主任。1981年,他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趁改革开放之机,借助15位员工、5000元的流动资金、5台陈旧的冲压设备、60平方米的厂房,率先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当年创产值达十几万元,给企业带来了新曙光,并一跃成为企业的一颗“新星”。
1985年,陈惠租赁原浦口街幼托工艺厂1600平方米的厂房,创办了“连江县车辆配件厂”,高薪聘请了上海凤凰自行车厂高师,使企业站在高起点。
1986年5月,这个厂的“冷挤中接头”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不但填补了我省自行车行业的一项空白,而且产品畅销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市,产值一年突破了百万元大关,为工厂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空间。接着,分别与福州自行车总厂、厦门自行车公司、厦门欧拜克自行车有限公司联营,扩大再生产。
1989年,因金融风暴,国际自行车市场陷入疲软低谷,陈惠创办的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他处变不惊,镇定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组织公司技工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产品档次与竞争力。回国后,陈惠改进生产工艺,以创新启动企业,制作出新的自行车冷挤中接头和冲压轴承。这个厂新的产品迎来了德国客户。德国商家认为,他们厂生产的冷挤中接头,优于闻名中国的上海凤凰自行车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于是,提出与陈惠主管的企业合作。
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陈惠凭借多年闯荡商海的直觉,看好已成为世界各大厂商“新宠产品”,即适用于各种车库门、链条式输送带、机场拖车等的重要部件——冲压轴承。他毅然决然接下“冲压轴承”订单。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陈惠跟技术员、工人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研发与生产。1989年底,“冲压轴承”以高质量按时交货。随之被省专家鉴定为属机械一类、国际首创的新产品,很快全部出口美国、加拿大、韩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当年企业年产值首次突破1560万元。陈惠终于实现了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外销之路的愿望。
1992年,陈惠投入300万元资金,在连黄公路边马笼口下,新征土地4700平方米,建成面积2360平方米的3座标准车间和1座3层综合楼,新购置冲压、金切、热处理等机械设备200多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成立“富佳机电有限公司”。经过3年的努力,这个公司的轴承产品从原来月产5万件单一产品,发展到月产200万件,30多个系列产品,且全部打入国际市场。
此后,陈惠再接再厉,推进企业新一轮创新业。1993年11月,富佳机电有限公司,又与香港永辉贸易公司合资创办“中外合资福州富佳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并在敖江工业区内征地40亩、投资1000万元,建筑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高科技,陆续开发了热销美国、日本的“火车自动调节杆”和“U型绝缘针”扛鼎之作,以及合页铰链、自动化输送链条、脚轮架、绝缘钉等新产品。这些项目的开发成功,为企业增加年产值上千万元。到了2009年,这家中外合资企业为社会安排300多人就业,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创利税300万元。
在外向型企业初成之后,陈惠十分关注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他常说,“企”字上头是个“人”,要以人为本,人是企业兴旺的关键。如果“人”的素质不高,能动性无法发挥,没有首创精神,则企业只能到此为“止”。于是,他千方百计地在企业内部实行人性化管理。他从企业盈余的利润中,每年提取200多万元用于鼓励员工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组织优秀员工出国考察旅游,逢年过节除了给员工发红包外,还健全完善企业文化、体育、娱乐、健身、阅览等设施,组织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全面推行员工劳动安全保险同时,员工遇到意外风险时,设有应急预案,及时予以救助扶持。有一次,公司—位职工的家不幸遭火灾。他不但带头捐款,并且还通过公司工会发起募捐活动,为那位员工解了燃眉之急。平时,如有员工生病住院,他都会委托专人前往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果品,虽物轻,但意重。这样,企业主与员工温馨相处,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企业人气旺了、财气旺了,实现了良性循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思企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总之,用大爱营造大企,用大爱彰显企业的精神。富佳便形成一个企业主管、技术人员、职工所需要的“共生共荣圈”。“富佳人”便成了这个企业的代名词。
富佳富了,陈惠不忘回报社会,回馈桑梓。陈惠花10多万元在玉泉山风景区的半山上修建了一座“漱玉亭”,为游人提供避雨、遮阳、休息之所。在家乡,陈惠慷慨解囊,兴教助学,修桥铺路,救灾扶困,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每年捐款不少于10万元。他的乐善好施,赢得了好口碑。然而,陈惠却平淡地说:“这是‘富佳人’应有的胸怀。”
富佳远近驰名了,陈惠也成了企业家。他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第四、第五届“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连选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然而,陈惠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更加谦虚谨慎,更加刻苦地学习与钻研。每天,他总要抽时间潜心攻读机械加工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素质,还涉猎相关行业的书,做到兼收并蓄。他知道,丰富的知识对于一个现代企业家来讲至关重要;对于做人处世、提高思想涵养也大有裨益。
现在,富佳公司正阔步走向世界;陈惠也一步一个脚印从乡镇企业工人,到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高管。他要让富佳与自己扎扎实实走出一条闪光之路,留下一条闪光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