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坚信:抗战必胜
林爱枝
林森,闽籍。但闽人知道他的不多,或仅闻其名,不知其详。仅有少数对他有所研究的专家、学者能梳理他一生的脉络,又囿于理论界、史学界。加之,他所处的年代,可谓乱世。他自己也是政坛风云,褒贬不一,似乎有些迷离。
自幼受良好教育
林森出生时,算命先生硬说他缺木,便让起名“森”,与姓加起来,五根木头,沉甸甸的。
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五、六岁时就要诵读《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等最具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启蒙读物。
林 森 雕 塑
途中,家中遭灾,仅余祖孙四女姓。就在这“一线之脉,岌岌欲绝”之时,年仅19岁的五娘对天立誓:“吾今唯有矢志不字(嫁),上待祖母,下抚孤侄,为林氏延续宗支以尽绵力。”从此,五娘苦撑门庭,对外,率家丁抗衡豪强,保护家园,对内,克尽孝道,鼎力抚孤,严似师尊,慈如母亲,人称义姑。义姑自我牺牲的精神,深明大义的高尚品德,刻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尊老爱幼的淳朴品行,使林森深受教育和影响。
后来,他与族人筹划建造“义姑祠”,落成后,为“义姑祠”撰写了楹联:“百世馨香,义姑光祖德;千秋功业,抚侄振家声。”还为《义姑传》题写书名。
八岁时,他进入了美国教会办的培元学校念小学。毕业后又进入鹤龄英华书院读书,直至肄业,凡11年。
林森有组织能力,又有热情服务的精神,被推为学生自治会会长。针对该校主要是培养神职人员,故以圣经为主课,他便对校政提出了改进意见:认为应改主修“圣经”为选修,早晚宗教聚会也应改为学生自由参加;星期日之“礼拜”也应是自由参加。
十一年时间,他没有被西化,没有加入基督教,反而很鄙视“归化于外人”者,认为那是“愚民无识,可恨而又可怜”。
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倡导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观念,他更入耳入心,成为人生座右铭,终身修养。还有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引古筹今”的观点,认为治学要为现实服务;崇尚“松柏后痼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而“挺立不拔”的精神和气节;呼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的“趋时更新”的改革思想,反对“强豪兼并”、“赋敛无恒”的弊政;黄宗羲的“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反君主专制制度……所有这些对林森都有很好很深的影响。
“马江之战”的炮声,打开了他终身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的富强、安全,为民族图存奋斗不息。
“马江之战”,福建水师惨败,几乎全军覆没,猛烈地撞击着林森的心灵。人们街谈巷议,愤懑不平,有称赞爱国将士及乡民英勇抗敌的,尤其是沿江十三乡百姓,把自己的渔船点燃,推入江中,江面烈焰熊熊,一片火海,顺流而下,直把敌舰船逼出闽江口;有对朝廷抵抗不力的愤怒,眼看着挨打受欺,民心产生了强烈的怒恨洋人……所有这些,在林森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促使他开始考虑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考虑、探讨救国救民之良策。
不久,林森从鹤龄英华书院肄业。他在台湾的一个电报局谋取了第一个职业。
在台,他深刻了解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刘步蟾、林泰增、林永升等同乡和福建水师官兵英勇殉国;《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的割让,“台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台民向北京发出抗议电报,这些电报都经林森之手发出……
这一切对一个热血青年,是何等的震撼和鼓动!他投奔到抗日队伍刘永福麾下。
此后,他往来两岸,鼓动抗日,宣传革命。还奔走沪、粤,日本各地,联络革命志士,并联系孙中山先生。
他与友人一起编辑出版了《闽警》一书,开宗明义就指出了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同那个时代为救亡图存而唤醒民智的进步人士、革命同志一样,满怀希望国人能认识侵略者的图谋。此一书“大旨,半为革除满清之腐败;半为揭发日人之野心。”《闽警》的结论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提出建议,并从15个方面提出保全福建的建议。
由于他四处奔走,宣传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成了“乱党”,被通缉。
最终,于1899年,奉孙中山之命回福州组建兴中会福建分会,成了职业政治家、专门革命志士。
从他的求学过程、所受的教育,可以看出他有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为国为民的高尚精神,能担当起任何重担的。如学者辜鸿铭所言:“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民族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和理智的完善谐和。诚如斯言,林森正是这样典型的中国人。”
坚信“抗战必胜”
再度赴上海,他谋得电报局职事。因他英语好、技术过硬,又谋得海关一职,这两个职业为他从事的革命活动很有益处。《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王朝成了洋人朝廷,凡事受掣肘,听命于洋人。此时,林森更是把主要精力用于革命活动中,“每逢例假,则广购报纸,携赴近郊各地,举行通俗演讲,向民众灌输革命思想”。
在上海,林森负有重要任务,即创建旅沪福建学生会。这个学生会是由一批受过新式教育,具有革命、爱国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组成,以革命的宗旨,以公开社团的形式面世的革命团体。
1905年,林森带领这个学生会的全体人员加入了刚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黄花岗之役”“辛亥革命光复之役”,学生会同仁都参与了。
经过奔波,经过历练,从投身辛亥革命,到议长、到支部长,从议长、省长到立法院长、国府主席。这一路从基层到国府,有许多艰辛和无奈。
他是1931年12月底正式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的,但不负实际政治责任。
林森徒有国府主席的桂冠,而无管理国家的实权!
在他荣膺国府主席后不到一个月,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件,当时驻沪部队是国民党的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和浙沪警备司令戴戟的指挥下奋起抗击。十九路军的将领还联合通电,庄严表示:“正当防卫,捍卫守土,是其天职。尺寸过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此物此志,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崇,在天之灵,实式凭之。”这是一种干城豪气,誓死为国。
元首上任一个多月之后,国府要迁移,这使林森悲愤至极,他大声疾呼:“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并要求大家要卧薪尝胆,共渡国难。
到了洛阳,他对新闻界发表谈话,坚定地表示:“外交问题,政府不屈服,国人亦自身奋斗,始有出路。”又伸述:“和平本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总理认定这种特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必须能奋斗才可以救中国”,“我们奋斗图存,救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我们必须和平不忘奋斗,奋斗不忘和平,然后可拯救国家,转弱为强”,“此在今日国难危急之秋,尤值得我们身体力行,永矢勿忘……望上下公务人员,以至全国人民,一致猛省,牢记在心,救亡图存,全在此了”。
林森在《保卫国土是全国军民应尽的天职》中强调:“全国工民也应该深深认识目前我们国家所遭遇的危难,把保卫国土看成每个人自己应尽的天职,协助政府,奋斗到底,以达到我们最低限度生存的目的。”
他在1938年元旦致词中明确指出:“要树立信心,确保这次战争,一定得最后胜利!”在1939年元旦致词中又明确指出:“我们必定达到‘持久战’、‘全面战’和‘争取主动’的目的……我们可以深信,敌人绝对不能征服中国,我们必定能够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
在国府纪念周的《日传统的侵华政策》的演讲中,揭露了日本的野心野性,阐述了抗战对保卫中国的重大意义,还提出抗战对维护全世界人民福祉的意义。
他在《国以民为本》一文中,明确回答了“何为立国之本?”“坚持抗战的根本力量是什么?”等重大问题,他指出:“一个国家的成立,当然是土地、人民、主权,三者缺一不可。但是这三者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还是人民……人民在国家中间的力量最大……我们多保障一个人民,就是替国家多储蓄一份力量。……”
中日正在谈判中,林森在上海又发表谈话:“当此强邻在境,危急存亡之秋,与其屈辱图存,毋宁坚决抵抗。纵或失败,亦有光荣。我国军火财政,虽两具不充,但本人以为除坚决抵抗外,绝无委屈妥洽之可能。本人忝主中枢,当以国家为前提,努力去做,各党派意见虽杂,但抗日御侮,必人同此心,否则同归于尽。”
无奈,他只是空头元首,此种慷慨陈词,只能表示元首愿意共赴国难,鼓舞起有爱国心之官兵、民众之外,蒋介石是不会采纳并用于实际的。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第四天,林森在洛阳,在“国耻纪念会上又一次发表讲话:……我们对‘国耻’两字,要认识清楚,才有湔雪可能。我们纪念国耻,若是年年只图开会演说有何意义?我们从今天起,就要抱定雪耻,国耻一定能雪。”
林森在为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撰写的碑文中说:“治兵话戒,莫大乎以忠义为之介。……十九路军肇韧以来,致力顺应,转战南北,胃有功于国家,而尤以去岁抗日之役,声势为最烈……我军为守土保民与之周旋,相持两月,大小百余战。”又作诗纪念:“同仇授命为义激,健儿身手如镠铁。七十二士此藏碧,谁其友之国殇魄。英光烔烔照千奕,有后来者视此石。”
自抗战爆发,林森不知疲倦地,以宣传抗战为己任,逢会议、找机会,他都要发表谈话。“抗战必胜!”的呼喊响彻大江南北。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而当时国民党内部纷争不断,颇为“国人自伐,人必伐之,能治其国者,谁敢侮之?”内部支离破碎,使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民不堪命的状态之中。林森出任国府主席的就职通电中告白:“森受命彷徨,不敢自逸。黾勉受命,暂渡危急。值此国难灼肤,外交事乎,懔失足于冰渊,谋全国之团结,急不可待,时不我与,森惴惴自将暂勉效职”。他站在国家、民族之高位,坚持一贯的立场,坚决主张抗战,反对妥协,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除坚决抵抗外,绝无委屈妥洽之可能。”
林森逝后,各界好评如潮,从国民政府到社会各界,从友党到国内外友人,从社会名流到普通民众。
《中央日报》《大公报》都刊登纪念文章,说:“林先生在党为端庄凝重的元老,在国为雍容重拱的主席,都有旋乾转坤扶助国远之伟功。”“元首重拱,群僚守职,这正说明一种治理。”《大公报》称赞林森对国家的特殊贡献。
《国民公报》称赞林森:“元首之人格,象征中华民族之国魂。”《新蜀日报》赞之:“林主席一生尽瘁国事,勋德在国,泽爱在民。”《盖世报》说:“国之伟人,社会之完人。”……
尤其是中共中央从延安发到南京的唁电,是由毛泽东同志亲拟的:“领导抗日,功在国家,溘闻逝世,痛悼同深。”毛泽东同志还称赞他:“对日态度强硬,力主抗战,深受国人爱戴。”
各省市、各社会团体、社会名流都有悼词,或文章,或赋诗,或联句……综观之,都涉及以下内容: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坚决抵抗外来侵略,坚信中华民族有光明的前途,不厌其烦地在不同专任上,号召国人树立“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他向世人宣告:“敌人压力愈强,吾人决心愈坚。”
……
追随中山至诚至深
林森极其尊崇孙中山,在孙中山逝世后,他倾注心力,不辞辛劳地做两件事:一是督建中山陵,二是阐述、宣传、号召继承总理之遗教,直至他谢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国民党五届六次执委会议上,他联络了12名执委提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说:“领导国民革命,兴中华,建民国,改革五千年专制政体为共和国家,解放全民不自由之束缚,复兴民族,跻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有自由平等地位。吾人追念总理缔造民国艰难,全国同胞应没齿不忘总理之伟功大德,拟请中央通令各省市,此后应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以表崇敬。”又提议:“总理诞辰、总理忌辰、总理遗嘱、总理遗像、总理遗教、总理陵墓、总理故乡”等凡与总理有关的事项,均应在“总理”之前贯以“中华民国国父”字样。
此项提议于1940年3月获得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4月1日,由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还发表了《关于尊称孙先生为中华民国之父之明声》,称“中央决议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之父”。他“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披四表,功高万世。凡我国民,报本追远,以表尊崇”。
阐释总理遗教,宣传中山精神以激励国人,是林森后半生的重要工作。
他颂扬总理的崇高人格。赞扬总理的一举一动,都是为天下法。就说一件个人小事。林森说当时“独于个人自己的生日,确看得很重,尤其是各机关长官的生日,更为其部属所重视,……可以送份厚礼,籍献殷勤。所以长官过生日,无异于大开贿赂之门。总理看到这种流弊,就不把自己的生日告诉大家”。林森这么说,实际上是要杜绝各种巧借名目所显现出来的不正之风。过不过生日看起来是个人私事,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营造出好的或坏的环境氛围,产生出好的或坏的社会风气。
林森说,总理“对于种种的学问,都曾精密地研究过,才发明了他伟大的‘三民主义’学说,以及建国方略,建国大纲……还说,先生常勉励身边的同志:革命的基础在有高深的学问。革命几十年,先生总是手不择卷。
林森认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用“救中国”三个字便可概括。这是一种矢志不移,奋斗救国的精神,林森倍加推崇。
林森说:“总理一生为国奋斗、为国牺牲的精神,直可与日月经久,江河行地。”他强调要学习孙中山奋斗救国之精神。
林森对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纲领的主要论点,都能进行讲解、宣传。他在《民生意义的阐释》中说,“建国之首要在民生”强调“民生主义为三民主义之中心也”。对于民族主义,林森发表了《发展复兴与固有道德的关系》的讲演,认为当下“我们中华民族衰弱到了极点,其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民德的消沉,民族自信心的丧失’。”“要复兴民族,就必须把我们民族本来就有道德恢复起来,‘作为复兴民族的动力’。”还指出:“我们学习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林森也认为:“学欧美长处要迎头赶上”,“弃我短处,学人长处,还怕赶不上?”
他说,孙中山是民主革命一面旗帜,今日唯有遵守誓词与总理遗教,努力奉行,期挽当前之危局,树立国家之根基。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闽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