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22: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崔建楠



遥想鳝溪郡王勇  感怀莲峰闽王贤

 

崔建楠


 

2016年初春,福建画报《闽江》大型采访活动一行数人,前往闽江口的马祖列岛采访拍摄。在北竿乡的桥仔村,我们发现在这个小小的海边村庄,居然有多达十几座的神灵宫庙。参拜并拍摄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神崇拜的文化现象后,不由得让人思索其原因。

桥仔村的村民告诉我们,他们村的大多数神灵都是从水上漂来的,历朝历代的桥仔村民们只要发现漂来的神灵塑像,就一定要将之“请”回村庄安座建庙,当做上天的馈赠世代祭祈朝拜。文化和地理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通过地图去查看闽江口和马祖列岛的地理关系时,我们恍然大悟。闽江经过连江的长门村以及壶江岛粗芦岛川石岛出海后,与台湾海峡汇合时最后的屏障就是马祖列岛了。闽江流域沙溪建溪富屯溪遍布各种神灵,如果遭遇洪水,冲垮村庄庙宇。那些木质的神像便会顺水漂浮,其中那些与桥仔有缘的神灵就会“留”在了桥仔的岸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桥仔这么小小的一个村庄的神灵这么丰富。

站在桥仔庙宇密集的海边,远望西北面大陆的闽江口一带,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就如同漫漫闽江之水一样从眼前流淌而过。

在马祖的各种神灵崇拜里,白马尊王崇拜是一个较大的信仰。就在桥仔村,有三处白马尊王的神灵,一个是玄天上帝宫,主祈玄天上帝,左厢祭祈白马尊王,右祈天上圣母。再一个是村子的港口边星漾海景民宿南边的“白马大王”庙和村庄后山路边开心农场的“白马尊王”庙。

我们有一晚是住宿在南竿岛,早上起来去福澳港边转悠,第一个遇见的又是白马尊王庙。

应是有缘,2016年年中随福建省炎黄研究会“走进晋安”采访,拿到的选题就是白马尊王崇拜,方才知道,海峡对岸的台湾本岛和那些离岛上的白马尊王崇拜,均是从福州晋安的鳝溪白马尊王祖庙分灵而去的。

鳝溪是因为有“白马三郎射鳝”的传奇,才叫“鳝溪”。

福州民间有一部专门记述八闽都传奇的誌书叫《闽都记》,为明代王应山所著,书中就有关于“射鳝”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早在汉代闽越王郢的时代,溪里有一条巨大的已经成精的鳝鱼,经常兴风作浪毁田伤人,福州老百姓苦不堪言,便向闽越王郢求救。郢是闽越王无诸之子,无诸死后郢为闽越王,郢膝下有三子。此时闽越王郢便叫来三个太子问:“谁能替本王除害?”三太子驺寅挺身而出说:“儿愿拼死相搏。”于是他佩戴弓弩骑上白马,随带五大元帅直奔山溪而去。一场恶斗,溪水为之变色,山岚为之黯淡,那只巨鳝凶恶无比从溪水里向三太子直扑而来。三太子箭簇三发都射中了恶鳝的要害,并驱马前去挥剑想要再斩,受伤的恶鳝垂死挣扎,用鳝尾将三太子连人带马缠住,三太子虽精疲力竭还是与恶鳝搏斗,直至同归于尽,同去的五大元帅也全部牺牲。

福州百姓们为了纪念替他们除害的三太子驺寅,便称他为白马三郎,尊崇他为白马王,立庙称广应,世代春秋祭祀。

鳝溪白马庙就在新建的绕城三环高速公路化工互通立交桥下,走过一小段颠簸不平的上坡路之后,茂密树荫下有一座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梁柱拱斗紧密连接的庙宇就出现在眼前。鳝溪白马王祖庙理事会负责人王立济介绍说:自从白马三郎射鳝事迹被百姓崇拜后,历史上在白马王庙这里祈雨就十分灵验。根据他的收集统计,从唐朝贞元十年到公元一九二七年夏,很多达官显贵与名人雅士,都有来此祈雨,史料中能找到的祈雨记录就有十一次之多。最为著名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鳝溪写过《祈雨记》,宋代郡守蔡襄也撰写过鳝溪祈雨的文章,因此白马三郎被尊为“司雨之神”也渐渐在福州流行。南宋丞相李纲游鳝溪时曾题诗曰“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龙湫瀑布重。”因为白马尊王传说,鳝溪也多了许多可登临可游览之处。从白马王庙旁边沿溪登山,一路而上,溪畔陆续有“射鳝台”、“六蘭亭”、“祈雨台”等景点,更有一方摩崖题刻“鳝溪”,擘窠大字,凝重端方,是清康熙年间的作品。

有趣的是,古代官员中也不乏较真的唯物主义者。在福建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三山志》里,记载着宋代淳熙八年(1181年)一个叫陈垲的侍郎,到鳝溪祈雨时,看到牌坊上写有“鳝溪”二字,便对三太子射“鳝”之事产生了怀疑,认为这是“土俗疑传”之误,他说“鳝,微物也,岂能化为龙”?的确,鳝鱼最大不过半斤,最长不超一尺,哪有“三丈长的巨鳝”?这明显不符合生物学原理。当地乡老介绍说,鳝溪最早叫鱕溪。鱕,古书里记载的一种大型的凶猛海鱼,吻部呈剑状突起,其边缘具锯齿,类似今锯鲨、锯鳐一类的鱼。“鱕鱼鼻有横骨,如 (斧刃),海船逢之必断”。遥想二三千年前的福州还是一片茫茫海水,只有屏山于山乌山大庙山等如岛屿浮于海中。那鱕鱼随海潮游入闽江上朔至各溪流,对行舟船的人和岸边百姓造成危害。由此看来,所谓白马三郎与“鳝”搏斗的“鳝”应该是“鱕”。后来陈垲发出布告,“帖县改正”,“闽令承命易匾,以善溪名。”可见早在九百多年前,鳝溪就被官方改名为善溪了。可是由于民间传说影响极广极深,以至于后人们还是只知“白马三郎射鳝”的“鳝溪”,而不知鳝溪最早是叫“鱕”溪,曾经改名为“善溪”的历史。

王立济表示,古往今来,白马王祖庙香火连绵,其传薪分灵的庙宇众多,庙属派系遍布八闽及台湾、马祖等地区,初步统计约有两百余座。其中,在马祖当地远胜于妈祖的宗教信仰,十九座供奉白马尊王的宫庙也都以福州鳝溪白马王庙为祖庙。白马尊王文化民间信仰体系为百姓所敬仰,除了每年正月十一当地有迎神之举、正月十六夜间神民共闹元宵外,二月初二为白马孚佑王圣诞,当地要举行隆重的庆宴,献戏酬神,而这也成为闽台地区民俗文化的代表事件之一。

2007年,马祖南竿山陇境白马尊王庙认定福州鳝溪白马王庙为祖庙并开启寻根之旅,掀开了海峡两岸白马尊王信众交流活动的序幕。多年来,两岸之间曾多次举办了白马王及夫人金身往台湾,马祖列岛巡安会香活动,以及白马尊王千秋圣诞日祭祖活动。

特别是在2014年的初夏,海峡两岸首届白马王文化节在福州晋安区举办,将海峡两岸白马王文化交流活动推向了高潮。文化节期间,来自福州和马祖以及长乐、闽清、闽侯、古田、罗源、连江、马尾等地的白马王信众两千余人参加了盛会。在文化节开幕式上,海峡两岸信众按汉代古制大礼,举行共祭白马王祈福大典。当天下午,闽台两岸白马王信众还举行了盛大的民俗踩街活动,马祖的阵头队、连江的肩头戏、亭江畲族山歌队等进行现场表演,为首届白马王文化节活动营造出了两岸乡亲热烈欢快的气氛。

闽王王审知也是一个人物。

唐宋之间有一个五十三年的五代时期,这个时期经常被历史所忽略,因为这五十多年中原战乱,分裂为许多小国家,相互征讨,民不聊生。但是对于偏安一隅的闽国来说,五代时期却是闽人在闽王王审知的治下开化进步的年代。

闽王王审知的历史功绩被后人敬仰,一是他政治上韬光养晦,实行“睦邻保境,尊奉中央,轻徭薄赋、于民生息”的政治方略;一个福州城,在他的治下,几度扩城,那是因为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商业繁荣。其次是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以至于出现了“夜半呼儿趋晓耕”的百姓勤于农事的社会现象。历史记载王审知鼓励农民种植茶树,闽地官焙私焙有一千多处,每年输出茶叶五六万斤,甚至福州鼓山的绿茶都成为了献给后梁太祖朱晃的贡品。在王审知治下,福建的人口在短短几十年里增长了六倍。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福建的纺织、陶瓷、冶金、铸造都得到了长足进步。王审知爱才惜才,当时的福建,文化相对落后,王审知便设立“招贤馆”,广招四方贤才,八闽文风为之大盛。更重要的是王审知听从丞相翁成赞等人的建议,在福州留晖门外,如今南门兜文庙所在地开办最高学府“四学门”,教授经、史、哲学和文学,一时福州城内“千家灯火读书夜”,“八闽文教之盛,为十国之冠”,使得闽国由一个“蛮荒”之地变成为“海滨邹鲁”的文儒之乡。

王审知敬佛重佛,及至宋初,福州已经成为南方佛国。“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是宋代福州太守谢泌描述佛国盛景的一首诗。有一个讲王审知喝茶的传说很有禅意,讲的是王审知向扣冰和尚学喝茶的典故。扣冰和尚在武夷山吴屯老家以及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挂单的时候,经常在寒冬扣下水塘里结的冰块磨擦身体以锻炼意志,被人们称为“扣冰古佛”,因此在天心寺有一泡禅茶叫“扣冰”,是为纪念扣冰和尚。

话说王审知有一天在福州拜见扣冰和尚的时候,就向大师请教怎样治理国家。扣冰和尚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一直泡茶喝茶。王审知他不喜欢喝茶,茶杯满了也不喝,扣冰和尚就自己喝一杯,给王审知也倒一杯,倒的茶水就往外流。王审知不解,就问说:“为什么我不喝,杯满了,你还倒呢?”扣冰和尚也不说话,还是给王审知倒茶。王审知急了,干脆拿起来把茶喝掉,喝下去以后,扣冰和尚就问他说:“你会不会喝茶?你喜欢不喜欢喝茶?”王审知说:“我不会喝茶,我也不喜欢喝茶,你一直倒,所以我就喝了。”大师就说:“你就先学喝茶吧。”王审知说:“治国跟喝茶有什么关系?”大师说:“你的心就像这个茶杯一样,装满了茶水。你没有把这个茶喝下去,让杯子空掉,其他的东西就装不进去。”王审知一听就明白了。

后人就从扣冰古佛论茶当中总结出了禅意,茶杯只有空了,你才能够去装茶水;人心空了,才能包容佛法,这个就叫做“从空出有”。

王审知从扣冰和尚那里学到了治国的道理,作为第一代闽王的他还是廉洁自律的。有传说王审知衣服破了,会到酒库里用布袋的布来补衣服。有人送他珍宝花瓶,他看了看就摔在地上,担心留着会让儿孙玩物丧志。

王审知之所以被后人誉为“开闽王”,就在于他将闽国带出蛮荒,走入文明开化的世界。

一个为人民造福的人,人民会把他“举的很高很高”。在福州的许多地方,都有第一代闽王王审知的纪念遗址。例如市中心庆城路的王审知故居闽王祠,福州市斗门的王审知塑像,福州西郊莲花峰下的王审知陵园,以及王审知文化广场等等。

第一次去王审知陵墓是二十多年前,我就职的《福建画报》要做王审知的专题报道。在拍摄了城内的相关遗址塑像后,我来到荒草戚戚的莲花峰下斗顶村的墓园。

王审知卒于公元925年,距今已近一千一百年,初葬于福州城北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认为风池风水不利于闽国昌运,便将陵墓迁葬今址。迁葬后的陵园背靠莲花、面对五虎,远观闽江横亘,旗鼓对列,气势宏伟。大墓坐北朝南,外围用条石围成长方形状,占地面积2599平方米。原有殿堂、碑亭、牌坊,并建莲花、永兴二寺,招八名僧人守冢,颁田十五顷为香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王审知裔孙王亮任福建都运司副使,便为祖父重修“王陵”,并在墓穴顶后侧竖碑曰:“唐闽忠懿王墓。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季春吉日,福建都运司副使前兵科结事中裔孙亮重立”,这方高大的墓碑保留至今,树立在高高的墓顶。

王审知陵墓坐北向南,是一座三层石台,面宽27米,纵深约31米,四周条石砌造,台与台之间铺设五级石阶。台正面有两座并排的石墩,正面呈长方形,后端逐渐缩为半圆形。原为青砖砌成。明宣德四年(1429年),墓穴被30名屯军盗掘,盗走王审知像及玉带、玻璃碗等珍贵文物。

1949年之后,人民政府多次修缮陵墓,1961年,陵墓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重修陵墓并进行了考古挖掘。

墓园前的那条土路是附近农民为耕作而铺就的,墓园前是一片菜地,有农人在挑水灌溉。我穿过菜地,走过宽两米,两旁侍立着四尊文武官员石像,六只羊虎石兽的墓道,走近森然的灰砖大墓,匆匆拍摄了几张图片之后就撤了,只留下了肃穆孤寂的印象。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陵园,景观大变。

陵墓前原来的土路已经修成为四米多宽的水泥路,路边苍松翠柏,绿意盎然。由台北市财团法人王氏太原堂敬献的“宣陵”的石牌坊和由台湾桃园王姓宗亲会王金荣夫妇捐建的“唐忠懿王陵”石牌坊高大巍峨,让前来瞻仰的人们敬意油然而生。穿过白石牌坊,一座七米高重达十八吨的王审知的花岗岩石雕像又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塑像的后方,一座大红色的飞檐门楼气韵生动,这座“王审知纪念馆”完全按照城内庆城路闽王祠格局建造。站在牌坊下放眼望去,层层叠叠如同莲花花瓣一般的莲花峰衬托着蓝天白云。闽王塑像洁白如玉,与红墙飞檐共同构成了一幅吉祥和谐寓意久远的美丽画面。

在莲花峰附近的西庄、斗顶等村庄的王氏后裔每到清明时节都会举行开闽王巡安活动。2006年后,全国首家闽台合办的“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成立,加大了弘扬闽王文化的力度,完成了闽王陵、闽王纪念馆、闽王文化广场和闽王塑像的建设。直至2008年举办“首届闽王文化节”后,共举行了五届闽王文化节以及多次闽王金身赴台祈福会香活动。纪念活动日渐完善,规模越来越大,闽王信俗文化两岸交流活动越来越成熟,被国台办确定为国家级两岸文化交流重点项目。

闽王后人遍及海内外。闽王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十几批次、四百多名台湾王氏宗亲前来闽王陵祭祀先祖,闽王信俗文化花开莲峰,结蒂两岸。

王审知之后共有五位子孙继位闽王,包括王延钧在内,前四个继位者皆死于内斗。王审知之后的闽王皆为昏暴之君,在这些淫欲骄奢的闽王治下,闽国内乱不休,政治社会日益败坏。只有王审知因为治闽有善政,开闽建大功,所以才受到历代闽人推崇纪念,千年不替。

还是应了那句话: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人民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