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 20:5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忠候



“七闽人师”与忠惠阮公祠

 

林忠候

 

 

从古代官员的品秩上看,太守一般为四品或五品的官员。多数是这样的情况:重要州郡,如都城或战略要地的郡守,可能会再带上一个什么官衔,官列正四品以上;偏远的郡,也就一个五品官员顶着。可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时任晋安郡(现福州)太守的阮弥之,因忧国积劳,卒于任上,刘宋朝廷赠“资政大夫”,还谥“忠惠”,钦赐祭葬,官设有司春秋两祭,立祠主“忠惠阮公祠”。虽然手头没有资料来说明,“资政大夫”在当时是几品的官衔,不过有资料说到了后来的元朝,这是一个正二品官衔。显而易见,这官衔的品秩在南北朝时也一定是比较高的。而当时的福州乃至整个福建算是比较偏远的郡,甚至被称夷越之地、蛮荒之地,其郡太守一般也就是个五品官吧。让他如此享受正二品以上的待遇,还谥号钦葬,立祠享祭,朝廷对其评价如此之高,足见其平生政绩的不凡,一定是个有特殊贡献的人物。

那么,阮弥之主要有哪些政绩,哪些贡献呢?

阮弥之不是福建本地人,是外派入闽的官员,他于元嘉二年(425年)被任命为晋安郡太守。他祖上是河南陈留人,后来集族南迁到江左(即江南一带),他出生于江左。毫无疑问,他的身上带着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印迹,入闽奉政时,他既带来了江南文化,也带来了中原文化。史料上说,他在任上“注重农事,组织开拓阡陌,教民稼穑”。一块块蛮荒的山地江滩,被他和手下官吏带领着民众一锄一锄开垦出来。然后,他派人到江左,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把良种引到了夷越之地的福建,使这些新开出的土地,换了新的绿色,种上的是水稻、冬小麦,甚至是江南的桑、麻和果蔬等经济作物。同时,他还教民以收获的粮食蔬菜饲养家禽家畜,发展副业。据说,能下青壳鸭蛋的绿头麻鸭就是那个时候从江苏高邮一带引入福建的。农业发展,副业紧跟而上,粮食物产也就丰富起来了,这就为治闽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于是,一时间闽界出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丰足、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然而,他也看到“治民根本,在于教民化民”。有了钱,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学化民”。他兴办学校于福州乌石山麓,传播中原华夏文化,诵经史子集,解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到元代,由郭守敬以此书为基础辑录为《二十四孝》),正士风家风,振习俗民气,倡导华夏文明。在他治闽期间,化育夷越,敦亲睦邻,招安岛民,绥靖闽疆。闽地大治,一改过去“行经万里,不见汉地”之蛮荒影象,而致郡、县井然,形成了民生安定的祥康新气象。阮弥之的治闽惠政,深得百姓敬仰,无不称颂至德,口碑相传,于是终达天听,朝廷给予了充分肯定,使他身后极尽哀荣。

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在福建历史上,能够称得上有功于社会,配享官祭者仅有3人,依次是汉闽越王无诸,南朝宋资政大夫、忠惠公阮弥之,五代闽忠懿王王审知。

西汉初期的闽越王无诸,自不待细说,他是开闽的第一功臣。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十三代玄孙,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因念无诸讨秦伐楚有功,立为闽越王,他在闽经营多年,日渐成为西汉时期兵重一方的异姓诸侯。他在闽地创建福州都城——冶城,开辟闽疆,势力遍及全闽,如今在武夷山发掘出的闽越王城遗址,气象恢宏,这便是无诸身份的象征,也是当时闽越文化高度发展的见证。因而,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闽越族的第一个卓著人物,被人尊奉为“开闽始祖”。后人为纪念无诸,在福州惠泽山建有闽越王庙,山上有一碑,摹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笔迹:“全闽第一江山”,充分体现了无诸对开闽贡献的巨大,以及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些为社会做出了特殊贡献的人的崇敬之情。

五代闽忠懿王王审知,也深为闽人所知。唐末政治腐败,农民纷纷起义,王审知兄弟三人投奔王绪起义军,随之入闽。由于王绪滥杀将士,引起了兵变,将士们推举王审知兄王潮为帅。后来,王审知接受唐朝廷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朝廷又封王审知为闽王。他治闽的29年间,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政策,使人民安居乐业,又大力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一时农业后劲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他十分重视廉政勤政建设,整顿吏治,任人唯贤,重用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黄滔等人,一时传为佳话。王审知深知一个真正的治世或盛世的产生,必须以文化教育发展为背景和底色,所以,他在福州大兴“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庠序,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其业绩深受闽人景仰。

与无诸和王审知相比,阮弥之的名气远没有那么大,从官职上说也远不及这两位。但他拥有省内唯一的一座公祠,可谓独特。

文章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另一座公祠,它在广东潮州,叫韩公祠,是唐代著名散文大家韩愈——韩文公的官祠。那祠依山临水,结木飞檐,气势雄伟。祠后那山名曰韩山,柯前那水就叫韩江。当地人说这山水全因韩愈而得名,就像列宁格勒因列宁而得名,斯大林格勒因斯大林而得名。可是,列宁、斯大林毕竟是领袖,亲手打下江山,得一座城市之名,似乎在情理之中。而韩愈只是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因很简单,民心才是真正不朽的丰碑!在人治为特征的古代社会里,韩愈这样的好官、清官、有为之官的到任,无疑是潮州这一方水土的福音,是千载难逢的一次治理与发展的机会。所以,历代潮州人都对韩愈感恩和膜拜,让他得潮州山水,享祀千秋,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阮公弥之呢?从元嘉二年(425年)他被任命为晋安郡太守,到元嘉十三年(436年)逝于任上,他治闽共12年,其惠政在其身前身后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在教化蛮夷,启迪民智,推广文明方面有突出贡献,胜过闽越王无诸和闽王王审知,被称为“七闽人师”。如以韩愈的事迹推衍之,其在福建得个“阮江”“阮山”,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也不算太过份;那么得了个公祠,享祀千秋,自是应当的了。

走进福州市鼓山镇的前屿村的村口,就看见了一座红墙灰瓦、雄伟壮观的“忠惠阮公祠”。阮公祠现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大门北向,建筑一通三进,前门牌楼式砖砌高墙,开有三道拱形门洞,中门上额“钦赐葬祭忠惠阮公祠”勒石,两旁边门分别写着“廉洁”“清白”,墙檐上彩绘绚丽整体风格雄伟壮观。祠厅建筑为木结构,硬山屋顶,穿斗式构架,其间梁、枋等施有精美雕刻,两侧筑以砖土夹墙,组成一座具有福州地区传统风格的建筑群。这祠并非原建,最早的公祠建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距今已达1500多年,原址在乌石山南麓,明万历七年(1579年)毁于大火,遂移迁于东水关外归善里钱屿墩(今前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奉旨重建,宪台特赠“闽瓯师表”横匾,以彰其德。光绪中重修,建筑风格一直沿存至今。1993年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予重修。

如今,这阮公祠文化内涵更趋丰富。祠内屏门有对联:“陈留江左阮,忠惠振家声”,写出了阮姓的郡望、堂号,以及忠惠公阮弥之不堕祖上“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家声。厅两侧则镶一对联:“陈留世第扬正气,闽瓯师表誉神州。”两侧回廊墙上各有一块勒石横匾,分别是“忠贞光史册”“惠泽被闽疆”,写出阮公弥之治闽时的特殊贡献,以及阮氏后世子孙及闽越后代时刻不忘祖上兴学教化之功的拳拳之心。厅里还悬挂着朱德总司令题写给阮太夫人的“教子有方”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题词“彤管昭然”,还有仿制的乾隆二十四年宪台所书“闽瓯师表”、咸丰十年的“军功六品”、日本“阮氏我华会”理事长真荣田世行敬赠的“燕翼贻谋”四面牌匾。这一切,则抒写了阮氏后裔功成之士代不乏人,备受世人敬仰。查族谱,入闽的阮姓后裔分迁往漳州府龙溪、泉州府晋江、兴化府莆田、福宁府宁德、延平府建阳,以及福州府辖下长乐、古田、罗源等地。元代,福建的阮丰道进士及策,出任海南文昌县正堂,后落籍于琼,为海南阮氏开基始祖。明末清初,有一部分渡海外出,旅居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和美国等国家,还有部分迁徙至台湾,阮姓在台湾姓氏人口中名列93位。特别值得提起的是爱国侨胞阮家金。阮家金先生是旅居印尼的著名侨领,1900年生于鼓山镇前屿村,13岁时随家人远渡重洋到印尼谋生,经多年艰辛创业后定居万隆经商,并被推举为全商工会主席,1986年在印尼去世。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阮家金先生身居海外,心系桑梓,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之情和民族大义,积极响应中共号召,陆续组织大批药品和其它物资运回国内抗日根据地,全力支援抗日,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赞誉。1947年,阮母魏太夫人去世,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亲笔题写挽词致哀,此举既是阮母的无尚荣誉,也是对阮家金先生的高度赞扬和对阮氏家族的敬重。

近年来,有许多闽台人、海南人和海外侨胞以及阮氏后裔来到阮公祠参观瞻仰,寻根问祖,表达对“七闽人师”阮公弥之那一种高山仰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