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勋的协大岁月
袁勇麟
一
叶明勋,字夏风,福建浦城人,1913 年9 月 25 日生。早年他的父亲经营钱庄生意, 使得叶家成为当地首富。但是他母亲并未因此娇宠儿子,每天清晨即用鸡毛掸将床上的叶明勋唤起,要他洒扫所有的庭院,且不得由仆人代劳。他晚年回忆:“当时我家院子很大,一趟扫下来,起码要个把钟头。”叶明勋女儿叶文心说:“我们的祖籍是福建浦城,浦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这帮出生在台湾的儿女们,全靠父亲的讲述,来认识那个不曾到过的故乡。据说我们的老家位居仙霞关附近的武夷山山脚下,地形秀美、方言复杂,盛产极大的蘑菇、极甜的白菜,还有极多的土匪。祖父、祖母我们也都从来不曾见过,然而每逢除夕与清明,父亲总是指挥我们,端整仪容向他们行礼,于是我们有了宗法与传承。”
叶明勋工作照
叶明勋在家乡私塾读了几年之后,父亲希望他进入钱庄实习今后继承家业,受了时代思潮的影响,叶明勋极力反对这种人生安排,和家庭发生了很大的争执,父亲甚至撕掉他想报考外地某中学的招生章程。后来经过许多亲友的劝说,说叶明勋既然这样爱读书,将来也有出路。关于继承家业,可以叫他弟弟负责,一个读书,一个做生意,这是很好的办法。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叶明勋来到福州, 考入英华中学,机缘巧合,著名作家、记者萧乾曾担任他的初中国文教师。叶明勋说:“他在大学时要半工半读,念一年书休一年学才过得下去,他燕京大学一年级时到福州英华中学教国文,我正好在那儿念书,所以有这段师生情谊。”
叶明勋回忆,当时英华毕业的学生,各机关无不争相网罗,尤其是人人钦羡的金饭碗——海关和邮政单位,几乎都是英华校友的天下。可是毕业后,他志不在此,还是选择报考大学。1936 年叶明勋考入福建协和大学, 曾担任《协大周刊》社长、抗建剧团团长等。毕业后留校工作,叶明勋担任校长秘书及助教,并且一度代理训导长。
叶明勋、严停云夫妇
叶明勋后来成为一个新闻名家早在协大学习期间就已初露端倪。1937 年“七七事变” 后开始担任协大学生自治会编辑股股长的叶明勋,在福州时就想办刊物,但限于经费预算被学生自治会否决而未能实现。跟随学校来到邵武后,叶明勋得到林希谦教授等人的支持,终于在 1938 年 6 月 20 日出版《协大周刊》创刊号,他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代发刊词中,引用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口号,号召文人要走向农村,走向队伍,走向民间, 走向血肉相搏的战场,写出“带有时代色彩” 和“能反映现实与指导现实”的文章来。叶明勋认为,单靠“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是不够的, 还得做到“文人下乡,文人入伍”。
抗战期间,协大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投笔从戎。叶明勋 1938 年7 月 4 日发表《大学生哪里去》,被誉为“是激励大学生投笔从戎的抗日檄文和战斗宣言”,他号召大学生像班超或木兰那样肩负起抗敌救国的历史使命,否则,“我们对得住几十万为神圣任务而光荣壮烈地牺牲的兵士吗?我们又对得住几百万与无数正在火线上替国家拼命的同胞吗?再问对得住我们自已的良心吗?”文章发表十天后,协大一年级学生林伯珖赴汉口投考航空学校。叶明勋不仅在 7 月 18 日出刊的《协大周刊》第一卷第五期刊登《杀敌有心壮志可嘉,林伯珖赴汉投考航空》的消息:“本校一年级学生林伯珖于本月十四日下午赴汉投考航空学校。行前知者甚少,只由其兄林伯深送至本城车站。林君不辞而行,其友好等皆不能热烈欢送,以壮行色, 惟有遥祝其报国功成也 !”在 7 月 25 日出刊的《协大周刊》第一卷第六期,叶明勋又刊发林伯珖的好友保东撰写的《遥寄林君伯珖》一文, 既是为林伯珖送行,也很好地呼应叶明勋的《大学生哪里去》一文。保东深情回忆:“我记得在中学时三载同窗,天天在球场上见个高下;到协大后仍能同桌饮食餐餐谈笑戏谑,何等开心。那知道今日你不及辞,我不及送。可是我们都年青, 在我们心房周流的是相同的血质,我们精神上的感受也完全一样。”他称赞林伯珖的伟大和勇敢,是中华年青人精神的“结晶”,并期待林伯珖通过苦行和艰辛, 加强整个中国空军的力量。据统计,协大从军的学生有五十余人,包括林则徐的第五代孙林纪焘。叶明勋不仅在舆论上发声,而且带头下乡,积极参加民训工作,他在写于 1938 年 7月 22 日的《征兵方法的检讨》一文中指出: “两月前,我和几十位同学到闽北各县推行民训工作的时候,乡民一见即逃,爬山涉水, 惊惶万状。问其所以?答:误为拉壮丁者。晚上举办抗战民众夜校,千呼万喊不出来, 即叩首求之亦不应。勉强来者都是六十以上老婆婆与十龄以下的小朋友。再问所以?答: 怕我们利用夜校为陷阱,号召壮丁于一堂, 以便一网打尽。这真的太冤枉 !”因此,他提出改进以往强迫和威胁的征兵方式,采用说服式,使民众自动起来,让他们知道国家就是他们,他们就是国家,两者是不能分开的。这件事也促使他开始关注舆论的作用。
福建协和大学旧址
协大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尤其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 校长林景润多次发表演讲,表达坚定抗日的信念。协大紧紧围绕“抗战建国”和“中国必胜”展开抗日宣传,并且组建抗战建国研究会以及抗建歌咏团、抗建剧团、抗建服务团、抗建宣传团等,其中尤以叶明勋等人担任团长的抗建剧团影响最大。
叶明勋在《救亡戏剧与民众兴趣》一文中指出,救亡,要靠民众,抗战建国,也要靠民众;戏剧就是使民众为救亡或抗战建国而兴奋而牺牲的伟大工具。他说:“当抗战已进到最危迫的阶段,戏剧的任务不只是演给民众看,是应当指导民众,使民众怒吼起来,反过来说,要民众接受我们的指导,首先就得使他们对救亡戏剧发生兴趣。”协大抗建剧团除了为学生演出,还活跃了邵武当地的文化氛围。1938 年 10 月 10 日晚上七时, 协大在学校大礼堂公演国防四幕剧《前夜》, 招待邵武各文化团体,来宾多达七八百人, 演出到十一时半才结束,获得不少好评,据报道“演至高潮的时候,台下一二观众,被剧情吸引,忘形所在,由椅跌下”。为了表彰演出成功,协大教务长郑作新夫妇特意于13 日晚上在私宅欢宴《前夜》包括叶明勋、叶英、张佩琦、许雅丽、林新枝、林桓、金能旺、黄尔瞻、翁绍耳、余泽清、孙钟琛、方超英、陈文沁、萨本栋、李芳、邹幼臣、陈明志在内的全体剧员。
1939 年 5 月 6、7 日,包括叶明勋在内的剧组成员在学校大礼堂为救国储金与义卖, 公演四幕剧《春风秋雨》,共收到救国储金二百六十元零三分,义卖所得一百六十七元七角五分。
1991 年 5 月,叶明勋夫妇与萧乾夫妇、郑作新夫妇等于北京合影
1940 年 5 月 16 日,叶明勋担任团长,带领抗建剧团 23 名成员前往赣皖浙三省南城、上饶、屯溪、金华等地慰问抗日将士,他们带去精心准备的两部四幕剧《凤凰城》和《牛头岭》。关于这次慰问演出,《协大周刊》5 月 27 日第九卷第六期以来信的方式刊发跟踪报道《抗建剧团远征零雁》,虽然隐去来信者的姓名,但团长叶明勋兼任这次出访的宣传主任,这些通讯估计与他有很大关系。在17 日寄自江西南城的信件中写道:“离校时山雨欲来的现象终于变成事实,一路上我们都在雨滴中前进,车顶像漏斗车内湿黏黏的,不少同学经不起汽车之颠簸而昏迷不醒或呕 吐……大家一团和气,十一时过黎川午饭, 继续西行。”“越过武夷余脉,沿途多平畴阔野,农民都在春耕,新苗无际,我们的粮食怎么还会不足呢?”“下午三时,驰过一条很长的石桥,即抵南城车站。南城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人力车之多……我们投住‘天一山招待所’,我们的先头部队冒雨降阶迎迓, 大家都满面春风。”“南城比福州还热闹, 大商店满布着,什么东西都有,但却贵得可以。只有吃的东西比邵武便宜 ! 米一石十四元, 肉一斤六角,鸡蛋每粒五分。”随后的行程充满紧张的战争氛围,19 日寄自上饶的信件中写道:“十七日上午七时半离南城,九时四十分抵金溪。……南城金溪路上,汽车踵接, 军用的尤多。勇敢的军士成批的列队前进, 都是急忙忙地。福建公路和这边的不同就在这儿:紧张,忙碌,满呈战时状态……十二时抵龚店,渡抚水,因桥梁被水冲毁,两岸都麕停着成百架的待渡汽车……我们等了一 点多钟才算渡过。”“一时四十分抵鹰潭车站, 汽车站上的汽车至少有一百辆,触目都是荷枪的大兵……下午四时火车开行,抵上饶时已万家灯火了。”“上饶上午八时以后,商店就要关门,以防空袭。我们住在城郊某地,食宿都困苦万分。”抗建剧团经过千辛万苦抵达上饶后,立即于 21 日下午六时公演《凤凰城》,22 日下午六时公演《牛头岭》,广受欢迎。
二
日本投降后,1945 年 10 月 5 日,叶明勋作为中央社驻台特派员搭乘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前进指挥所的专机,由战时陪都重庆经上海飞抵台北。同行的记者还有重庆《中央日报》杨政和、重庆《大公报》李纯青、上海《大公报》费彝民、《扫荡报》谢爽秋。叶明勋1946 至 1950 年间担任“中央通讯社”台北分社主任,1951 至 1955 年担任台湾中华日报社社长,1959 至 1965 年担任自立晚报社社长, 1965 年起担任正声广播公司监察人,1991 年起担任台湾电视公司常驻监察人等。此外, 叶明勋还担任联广广告公司董事长、世新大学董事长等职。他的长女、加州柏克莱大学历史系叶文心教授说,叶明勋在台湾有过各种头衔,但是他所衷心自我期许的,始终是一个新闻从业员,是一个观察者,是一个评论者,相信士大夫应当有守有为,直言不讳。叶明勋对舆论的公信力有相当的期盼,他认为如果有些话应该说而没有人适时地把它说出来,这个公众场域的沉默就是群体的过失。
叶明勋一生与新闻传播界不离不弃,离不开协和大学的这段经历。他自己在晚年回 忆说:“我之热衷于新闻事业,当以大学时代以英文所撰《舆论的形成》(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毕业论文开始。”他到台湾之后,出版了几本散文集,内中有许多回忆 的文章,但却鲜有他自己在协大岁月的笔墨。叶明勋在 1991 年发表的《陈锡恩与东海大学》一文中,提到曾任协和大学校长的陈锡恩博 士,与经济学教授陈兴乐博士和生物学家郑 作新博士,同为福建协和大学的杰出人才,“三人在美学成,先后都回到母校任教。当年他 们在福建都是望重一时,踔厉风发,为人所 瞩目的教坛人物。莘莘学子也都以受教于他 们的门下引为自慰”。叶明勋是 1936 年考入 福建协和大学教育学系,陈锡恩时任教育学 系主任,“我们的情谊超越师生,平时任何问题或疑难,都可以坦然直陈,无所忌讳”。
在海峡两岸恢复正常往来后,叶明勋于1993 年 9 月携家人回到大陆,他在《一样肤色两样情——由北京到黄山旅途述感》一文中,谈到他没有回到“拥有浓郁的乡土之爱的福建”,而是到了北京见了身受其教的两位师长,一位是 1932 年他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的初中国文老师萧乾,另一位是大学时代的教务长、鸟类专家郑作新院士。
萧乾对叶明勋的帮助主要是人生道路的指引,叶明勋在 1941 年 7 月 18 日为《舆论的形成》一书所写的自序伊始就提到:“五年前,为着生活的鞭笞,我由大学里逼走出来,到一个报社当了八天的记者。以后得了朋友的帮助,我向报社辞了职,又跑回大学去。萧乾先生知道了这回事,他写了一封信给我: ‘信收到,知道你扑了一个空,又回到大学。然而,我觉得你辞错了! 如果你想看光明,你就最好永远藏在书本里,世界便是这样,你要生活经验,要社会真相,为什么有了机会亲自观看又放弃了呢?好,放下也好,八天功夫, 你不是已明白了世界是怎么的一个了罢?你想,如果八年,你将比一般人多知道多少!这才是教育!’萧先生这几句话至少使我明白社 会和学校的距离是多远,不久以前,看到名记者华德生 (Watterson) 一句话:‘报馆是最优良的学校。’萧先生的话使我加深一层认识, 想走新闻教育一途的决心也更加固定。”
叶明勋特别提到郑作新对他颇多偏爱,这里有一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姜庆刚副研究员发现的书信可以为证。姜庆刚在南京大学攻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期间,为撰写博士论文《〈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在整理图书馆所藏原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档案时,曾发现 1941 年 1 月 30 日郑作新推荐叶明勋报考金陵大学研究生的亲笔信:“敝校二十九年夏季毕业生叶明勋君,系福建浦城人,主修教育,辅修西文,对于新文学造诣甚深,写作丰富(附著作一览),曾以学行兼优,荣获敝校校友会奖章,毕业后历任敝校出版组、生活指导组主任,著有成绩。现有志前往贵校文科研究所历史学系深造,未念可否准予免试入学,如须由校保送,请即惠 寄详细章程及各种应用表格,以便照办,并将费用情形及研究津金见复为荷,此致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附叶君履历一份,著作一份,
郑作新推荐信
《舆论的形成》一本。”遗憾的是,当时金陵大学以“史学系课程仅读‘西洋通史’一科,依照规定,必须将大学史学系课程读毕” 为由婉拒,叶明勋最终未进入金陵大学继续深造,否则他的人生道路也许大不一样。
叶文心认为叶明勋抗战期间完成于邵武山区的大学学士论文《舆论的形成》,除了引用许多当时以英文出版、关于言论自由的学理著述之外,并且引述了以参加抗日“救国会”而闻名全国的邹韬奋的相关论点。她说:“邹韬奋在上海出版《生活周刊》,以所谓‘短小精干’的评论以及普通读者都能够理解的 文字阐释爱国与抗日,鼓吹国家内部的民主 改造以及对外的民族抗战。父亲那时候虽然 在邵武偏乡,也不忘关切全国的潮流与氛围。”
叶明勋在毕业论文第五章“舆论形成之障碍”的第三节“新闻检查”,三次引用了邹韬奋在《经历》一书中记载他在香港办报时所经历的英国殖民当局匪夷所思的“新闻检查”:
有一天看见某报社论的内容根据四个原 则,里面列举这四个原则,但是在(一)下面全是接连着的几行 XX,在(二)(三)(四) 各项下面也都同样地全是接连着的几行 XX ! 这篇东西虽是登了出来,任何人看了都是莫名其妙的。
有一次我做了一篇《民众歌咏会前途无 量》,结语是“我们希望民众歌咏会普遍到 全中国,我们愿听到十万百万的同胞集体的 ‘反抗的呼声’”!……他们硬把“反抗的呼声”这几个字删去,成为“XXXXX”。
据说某报有一次用了“布尔乔亚”这个名词,检查员看不懂,立刻打电话给那个报馆的主笔,查问这究竟是个什么家伙?答语说是“有钱的人”!有钱的人应该是大家敬重的,于是便被通过了。
叶明勋认为,與论之形成要靠多数不同意见的发挥,而新闻检查制度的存在往往压制了多数人的意见。他举《西线无战事》的作者雷马克不容于希特勒纳粹党徒,只好亡命他乡,甚至于 1938 年被剥夺德国国籍;意大利无论是思想家、评论家、著作家、新闻记者、杂志编辑等,都要到政府部门登记, 得到墨索里尼的许可才能从事笔墨生涯;以上两国均造成法西斯独裁局面。
叶文心指出:“邹韬奋后来在国共内战中被共产党称颂为‘人民喉舌’。父亲在台湾的半个多世纪,从来没有提到过邹的文字与主张。但是我们细读他的著作,也许不能不猜想邹韬奋的新闻实践对他是否也有一些启发。父亲即使在晚年、在经历了长年的戒严体制之后,似乎也没有忘怀大学时期对舆论自由与改革进步的理想与憧憬。”
其实,叶明勋不止在论文中引用邹韬奋 的观点,还在第二章“舆论形成之机构”的 第六节“参政会”中,引用 1938 年 7 月 5 日, 中国共产党参政员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发表的《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我们深切了解:国民参政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使者, 是人民的代表,我们将确定地为中国人民的 意志、愿望和要求的实现而奋斗。”在第三 章“舆论形成之工具”的第八节“音乐”中, 叶明勋指出,音乐的功用有四:第一是娱乐, 第二是陶冶性情,带有教育的作用,第三是 感化作用之工具,第四是发扬国家民族之精 神。他特别提到音乐之用于宣传战,可以收 到极大的效果,“笔者耳闻中国红军长征时,途中饥寒交迫,每遇高山峻岭不易越过时, 即鼓舞全体士兵唱雄壮的歌曲,冒险奔上, 是音乐力量之具体表现”。
三
叶明勋在《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一文中, 介绍了学校的创设,以及迁到邵武时的办学 情况,却没有提及他担任社长的《协大周刊》, 可能是身在台湾,手头没有《协大周刊》相关资料,只好付之阙如。其实,他一人操办《协大周刊》,有太多难忘的经历。在 1940 年 1月 13日撰写的《两年编者生活的自白——谨向本刊读者诸君致别》一文中,叶明勋道尽酸甜苦辣:“白天,我得上课,夜间我得准备。这个刊物的出生日子,刚好是每个星期一, 朋友,两年来我没有过星期日,这个小刊物褫夺了我所有的休息权利,由编稿到校对我 是一手包办的 !”“四年大学教育,两年编辑生涯,主修虽是西文和教育,但我也和理学院同学一样,常跑试验室——印刷房和排字房啊! 我的大学教育如果说是成功,就在这点, 说是失败,也就是这两年光阴的虚花 !”
即使在他毕业留校工作之后,他仍念念不忘这段编辑生涯。1941 年 3 月 31 日出版的《协大周刊》第十二卷第四期,有一则记载他言论逸闻的《有闻必录》:
叶秘书明勋于某日饭厅座次,发抒其高论曰:“一家报馆,当其经费无法维持而将告关门之时,为主笔者索性痛痛快快作一社论以大发其一番牢骚,如是则报馆既被封闭之后,必大出其名,主笔且因而沾誉,立为别家报馆特聘而去,斯岂不乐得乎哉!”记者闻之莞尔而笑,曰:“叶先生有心人也。”
叶明勋曾兼任协大出版课主任,在 1943年 5 月 21 日为《协大周刊》创刊五周年所写的祝词中,他深情写道:“所望学校当局能集中各学系的人力,增加出版经常费,筹设编译部,扩充协大周刊篇幅,选载有斤两的文章,使这个刊物成为东南出版界的一支生力军,青年学生的精神粮食,则十年后的协大周刊,价值可知。”
叶明勋《舆论的形成》书影
叶明勋晚年提到《舆论的形成》时说, “那篇论文后经福建生力出版社汉译以专书出版”,这里出版社的名字有误,不是生力出版社,而是建国出版社。我通过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刘思德先生找到叶明勋《與论的形成》一书,这是一本珍贵的作者签名赠书, 书的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协和大学附属高农图书馆 作者赠(印)”,封面还有“私立福建协和大学附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图书馆” 和“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两枚印章。这本书 1942 年 11 月由位于连城三民路的建国出版社印刷,书的封底印有“福建省图书杂志审查处审查证连字第十九号”,由位于永安 中正路的建国出版社发行。全书共分为十五 部分,目次为:一、什么是舆论,二、舆论之学理根据及其重要性,三、舆论之心理基础, 四、舆论之使命,五、政府与舆论,六、国际宣传与舆论,七、报纸与舆论,八、电影音乐与舆论,九、谣言与舆论,十、教育机关与舆论,十一、舆论形成之工具,十二、舆论形成之方法,十三、舆论形成之障碍, 十四、现阶段中国民间之舆论,十五、中国舆论与明日中国。
书中不乏真知灼见,如在“舆论形成之工具”中,提到“茶馆”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舆论现象。叶明勋认为在中国,走路, 半途有小茶馆休息;坐火车,也有茶送上。这中间风俗习惯之认识,意见之交换,对于舆论改变,自然是很大的。他说,饮茶对于中国人,不是生活艺术而为陌生者谈话之媒介,他举例说明:英国人在车中只说“Tea for one”,而中国人却会叫“Tea for two”。与大都市舆论依赖报纸不同,在中国乡村闲谈与会谈就成为舆论形成之重要条件,“中国人很穷,而又有好饮茶习惯,无钱买报而又感到苦闷的时候,只好到茶馆去谈心,谁知道他们在茶馆之中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赞成 也好,反对也好,当他们谈后分散回家,这种茶馆的谈话,已无形成为某种舆论之势力, 左右人民之思想”。叶明勋还注意到“评话” 的特殊作用,他指出,弹词在福建叫做评话, 在广东叫做“木鱼书”,是流行于南方诸省之讲唱文学。其实,评话之功用,不只是消遣发泄,“抗战以后,政府利用评话师的口才,于评话之中,插入抗战题材,向广大群众做抗战之宣传。日间夜里,街上船上,浴室茶馆, 今日到处都可以听到这种抗战评话了”。
《舆论的形成》作为中国最早系统研究舆论学的专著,曾长时间尘封于历史的烟尘中,从未进入学术界研究视线,直到李筑、王颖吉 2007 年发表《试论中国早期舆论学理论的建构及特征———以我国第一本舆论学专著〈舆论的形成〉为例》一文,高度评价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研究社会舆论问题的学位论文,也是最早公开出版的一部舆论学理论性专著。全书围绕‘舆论的形成’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丝丝入扣,广征博引,既有对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舆论问题的材料的征引,又有对于同时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借鉴,同时还广泛吸收了国外政治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著名舆论学者刘建明教授认为这篇学位论文可以说是对我国 1940 年代以前舆论学研究成果的集成者”。
不过,他们两人未看到叶明勋学位论文原稿,误以为叶明勋“在学术规范性方面做的也不够,论文和专著都没有注释,这给后人理解书中所提到的理论观点和所引述的资料的来源增加了很大困难,许多文章或著作中提及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家由于没有注释而无从考证”。实际上叶明勋学位论文原稿有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详细的注释。我通过“协和文化寻根”课题组黄秋玲老师找到学位论文《舆论的形成》的中文手写稿,是叶明勋写在 300 字的稿纸上,共 217 页,分为七章, 目次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舆论之定义, 第二节舆论之心理基础,第三节舆论之学说, 第四节舆论之重要性,第五节舆论之使命; 第二章舆论形成之机构,第一节政党,第二节教育机关,第三节宗教团体, 第四节国际宣传之机关,第五节通讯社,第六节参政会, 第七节茶馆;第三章舆论形成之工具,第一节报纸,第二节杂志,第三节电影,第四节戏剧,第五节无线电播音机,第六节壁报, 第七节木刻,第八节音乐,第九节评话,第十节,谣言;第四章舆论形成之方法,第一节需要之感觉,第二节权威者勇于发言,第三节宪法之实施,第四节健全心理之培养, 第五节辩论,第六节选举;第五章舆论形成之障碍,第一节那一种舆论受障碍,第二节言论统制,第三节新闻检查,第四节教育落后;第六章近年来中国舆论之透视,第一节陕变前后之舆论,第二节抗战舆论之兴起, 第三节国民精神总动员与舆论;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现阶段中国民间之舆论,第二节中国舆论与明日中国。
不仅每个章节都有注释,而且论文最后还附有中英文重要参考书目。其中,英文原版参考书 14 种,英文杂志 2 种;中文参考书包括译著 28 种,以及报纸《东南日报》《大公报》,中文杂志《新政治月刊》《新民族》《中山月刊》《中央周刊》《民风半月刊》《中学生》《东方杂志》《新时代》《时代精神》《申时电讯社创立十周年特刊》《青年中国季刊》《解放》《全民抗战》《生力旬刊》《抗战戏剧》等 15 种。
因此,对于叶明勋在舆论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可以将《舆论的形成》学位论文英文版、中文版和书对照比较,还可以将他发表在《生力旬刊》《生力半月刊》《前线日报》《协大艺文》等报刊上的《什么是舆论?》《教育机关与舆论》《舆论之心理基础》《电影与音乐:由舆论的立场来看》《舆论形成之方法》《国际宣传与舆论》《與论形成之工具》等论文,以及他翻译的《以宣传战胜敌人的史例》《美国教授怎样在美宣传抗战?》等译文,结合叶明勋横跨两岸数十年的新闻传播实践,加以综合系统深入的研究。
(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4年第1期,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