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多贤达
祝 熹
人间八月,仲秋初过。丹桂欲谢未谢,南浦溪水川流不息,天高云淡碧空澄澈,黄金似的熟稻如浪般恣意奔涌,远山如眉黛般盈盈地蛊惑人心,浦城的美景简直可以出售。武夷山脉、仙霞山脉屏障其北,闽江、信江、瓯江源流其间,此地四时旖旎,物华天宝。权衡天下之宰相有8、入尚书省之尚书有20、精通武略之武博士有1、文采横溢之文状元有4、折桂之进士有172……可谓地灵人杰群英荟萃。
何去非:武学也风流
唐长安二年(702年)的武则天时代,选拔武将的武举正式创立。武举为兵部主考,以考核战斗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但忽视兵法的研习,未设立正式的武学。
宋庆历三年(1043年)武学正式成立于武成王庙,掌管武学的是太常卿阮逸,但由于大臣反对且生源缺乏,于是,罢武学。熙宁五年(1072年),王安石的建议与枢密院的上书打动了神宗,于是重建武学,并隶属枢密院。这位年轻的想有一番作为的帝王在元丰年间终于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武学体系:武学仿太学而建,隶属国子监;下诏核定《孙子》《李靖兵法》等7部兵书为《武经七书》并作为武学教材;武学教授改为“武学博士”,掌以兵书、弓马、武艺教诲学生。至此,堪与儒家经典并驾的武学必修教科书正式出炉,国家军事教育制度正式建立。
《武经七书》的核定者——何去非;第一位武学博士——何去非:何去非真可谓军事教育的先驱。
有个传说:运河的汴渠段第五个集镇“第五铺”有一位高人叫圣和尚,熙宁年间,何去非和章惇一行三人在第五铺吃饭时,圣和尚路过,三人请圣和尚入座,圣和尚见了何去非说:福人福人,宰相是你手里出。又看了章惇说:承天一柱,判断山河。后来章惇拜相,而圣和尚对何去非的断语却没验证。
何去非,字正通,六次科举不第。他以“特奏”免解试直接在朝廷中答策,“廷对论用兵之要”,神宗很惊讶,问他如何知道兵法,何去非侃侃而言:“臣闻文武一道,古之儒者未尝不知兵。”神宗心下高兴授予他右班殿直、武学教授之职,后又升迁武学博士。
何去非的仕途并不比科举顺利。他为人耿介,从一方龙尾溪石制成的涵星砚可以看出他性格的端倪。那是极品歙砚,此砚有个奇怪的优点,用后即使灰尘垢积,整月不洗也能够磨墨如新。因为何去非率性不拘束,洗砚台很烦躁,所以这块砚台陪他一生。
公卿不喜欢不推荐耿介孤高的何去非,只有同样是性情中人的苏东坡才赏识他。元祐四年(1089年)正月,东坡上书,认为何去非见识高远,又是儒者,希望朝廷能让何去非从武职转为文资。第二年的十月,东坡再次上《进〈何去非备论〉状》,认为朝廷虽然给何去非换了文资,但实职只是徐州州学教授的职务,更像是贬官,他将何去非写的《备论》献上,请求朝廷给一馆职。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坡两次荐举何去非,而且,都“扬言”:若不如所举,甘伏朝典。应该说,他对何去非有知遇之恩。东坡在杭州的时候,何去非因出任徐州学官而在杭州等待补次,东坡派小舟来邀请他并留下款待数日,他们泛舟西湖,东坡对何去非和另一朋友刘景文说“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确实对朋友才会谈此“乐事”。
《备论》是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除此,他还留有《文集》《司马法讲义》《三略讲义》等军事学文献。加上他校订的《武经七书》,我想何去非已经达到那个时代武学的最高峰了吧!
也许,一来以特奏而得官,被人看不起,二来性格耿介,赏识者寡,所以,即使武学风流,也未尽其才啊!
章衡:蟾宫一枝桂
嘉祐二年(1057年),章衡蟾宫折桂中状元。
此前,林希在开封府和礼部试均已夺得第一名,大家都以为他是状元的人选,仁宗帝也有此意,但廷试时林希的文章破题是“天监不远,民心可知”,“天监”既有上天的监视也有皇帝的监察之意,当与“民心可知”连着破题就给人感觉有天道与人道都不可违的警戒之意,破题犯忌,仁宗不悦,交回考官依常规定夺。而章衡的卷子破题为“运启元圣,天临兆民”,仁宗看了很高兴地说:“这是祖宗的事,朕哪敢当?”章衡于是被擢为状元。章衡是浦城章家的小字辈,他是仁宗朝宰相章得象之孙,是哲宗和徽宗朝宰相章惇的侄子,章衡考中进士那年,章惇也考取了,但据说章惇耻于名次在侄子之下,便“不就而去”。
章衡这一榜确实是真正的“龙虎榜”。那一榜的第二名是窦卞,第三名是罗恺,之后,有苏轼、苏辙、曾巩、曾布、吕惠卿、程颢、张载、蒋之奇、朱光庭……在这么夸张的榜上,第一名,真是不易啊。
元祐年间,东坡在苏州,而章衡辗转于秀州等地,两人相距很近,章衡建议他修西湖筑堤坝,东坡真的动起手来,等修筑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写信向章衡求助,他说:我西湖筑堤的事已有条理了,你当时劝我开湖,现在,你要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我啊,那追赃处罚的船,你全部征调来,多多益善,你还得派人给我驾船送来,我这里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这么“露骨”的话可不是一般的朋友会说的!著名的苏堤,章衡既有规划提议之谋,也有出兵出力之功。
宋史还载有这样的细节:出使辽国,在两国宴饮的射礼上,章衡连发中的,辽国人认为章衡文武兼备,很是优待;章衡编纂历代帝系,取名《编年通载》,神宗看了后说“可冠冕诸史”。于是,他对章衡说:你是仁宗朝的魁甲,宝文阁是集帝室书文的地方,一直没有适合的人,如今你去任职吧。
然而,当章衡知德军的时候,因案牵连被免官,等到元祐年间,他才辗转于各州任知州,其一生历事三朝,享年75岁。
从目前仅存的东坡单方面的信中,章衡与东坡的交往一直都在,或者章衡给东坡送鹅肉,或者东坡给章衡送团茶……有一次,苏东坡问章衡:近来,你摄气运息的水平怎么样,用了新的方法有没有效啊?
也许,这位文武双全的状元自从蟾宫折桂后,就太“木秀于林”了,最终,通过修道练气,以慰藉自己最后的人生。
状元,修道;行文至此,一声叹息。
吴充:冠盖满京华
吴充,浦城盘亭乡人,他的一家,满朝权贵!
吴充的父亲吴待问,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累官至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退休。吴充的哥哥吴育,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与欧阳修是姻亲,《梦溪笔谈》载:欧阳修得幅古画,画上一丛牡丹,花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画的优劣,吴育看了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因为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颜色干燥,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如果带露的花则花瓣聚拢且颜色滋润,猫的瞳孔早晚都是圆的,渐近午时就变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庆历五年(1045年),吴育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他死后,墓志铭是欧阳修撰写的。吴充的另两位哥哥吴京、吴方也同是天圣五年进士。吴充是景祐五年(1038年)的进士,那年他17岁,少年得意,后来,官至宰相。
吴充一家,被称为“父子五进士,兄弟两宰执”。现在,将目光单单聚焦吴充,梳理一下他与帝王与姻亲与僚友的关系。
吴充在国子监任直讲和吴王宫教授时,他年纪最少,却特别严格,写了《六箴》。仁宗让人缮写赐给皇族,当时,英宗在藩邸,他抄下《六箴》并当成座右铭。吴充担任枢密使时,各位王公进呈结束后,神宗常留下吴充“独与之语”。真是深得多位帝王的赏识!
吴充的夫人是右谏议大夫李宥的女儿,李宥的祖父是北宋著名画家李成。米芾《画史》中记载一件事:慈圣光献太后喜欢李成的画,她悉数购买并贴成屏风,皇上来了后就赏玩不已,一次吴充的夫人入朝,太后让她辨别真伪……《画史》还特别加了一句:夫人是李成的孙女(曾孙女)。夫人文才很好,曾雪夜作“夜深人在水晶宫”的诗句而被人传颂。
王安石与吴充的渊源颇深,“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既同僚为官,年龄相同,又同榜考中,且结成了儿女亲家,真可谓缘分最多。王安石写给吴充的诗很多,有《酬冲卿见别》《酬冲卿月晦夜有感》等等,感情不可谓不深。但既然是姻亲,王安石为相时,根据宋仁宗时出台的《服纪亲疏在官回避条制》规定,吴充的次子吴安持娶王安石的长女为妻,当在回避之列。神宗即位不久,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吴充便“引嫌解谏职”。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欲用吴充参知政事”,王安石力言“吴充与臣有亲嫌”,神宗“以为无害”,但王安石坚持,其后神宗屡“欲相之”,却始终碍于回避制度,未能如愿。直到熙宁九年(1076年),“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的拜相整整迟到了6年。
欧阳修是吴充哥哥吴育的儿女亲家,欧阳修年长于吴充,吴充在仕途中也曾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推荐。比如,欧阳修就曾在家的西斋举办过一次吴充上任陕州刺史前的离别宴会,并写下对吴充寄予深情嘱托与殷切希望的《西斋小饮赠别陕州冲卿学士》。欧阳修死后,吴充写了《欧阳公行状》并请求谥号,次年朝廷谥欧阳修“文忠”,这篇“行状”5000多字,不是一般的感情是不会如此洋洋洒洒喷涌而出的吧?
吴充与司马光、梅尧臣、韩维、江邻几等人往来唱和颇多,司马光写有《秋意呈邻几、吴充》等不下10首的诗,梅尧臣与韩维也多有诗作。除了为官、作文,吴充的书法也很好。记得岳珂有首《吴正宪岁端帖赞》的诗,便是盛赞吴充的书法。
吴充一家,可谓冠盖满京华。而他自己,帝王赏识、身居宰辅、姻亲显贵、酬唱同僚、书文俱佳,这个浦城人,在冠盖满京华的皇城,也是一枝独秀。
南浦,历史源远,人文荟萃,或文采风流的江淹,或引人争议的章惇,或严仁公勤的真德秀……难以一一走笔叙及,但其间人物的风流蕴藉与才识学问,仅通过一位武博士、一位宰相、一位状元也足以窥见一斑了。
(本文原载于《走进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