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00:0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这里曾留下他们的足迹

——介绍历史上与延平有关的几位名人

 

  

 

 

延平,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建县,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二十年的历史,是福建最早的五个县份之一。

走进延平,面对浩浩荡荡的闽江,不禁想起历史上的一些名人,诸如唐代的欧阳詹、陈陶,宋代的蔡襄、朱熹、辛弃疾、文天祥,元代的萨都剌,明代的海瑞、徐霞客、郑成功,清代的纪昀,近现代的郭沫若,等等。他们或生于斯,长于斯,或工作、游历、征战于此,分别留下深深的足迹,给这座八闽名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名人众多,下面仅介绍其中的几位。

第一位当属陈陶。这个名字对于一般人而言,或许有点陌生,但提起他的著名诗篇《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则天下很多人都知道,乃至于能够立即熟练地背诵下来。

陈陶(约812—885年),字嵩伯,唐建州人(其祖籍地在今延平区),与著名的李商隐处于同一个时代,自号“三教布衣”。《延平府志》说他“沉敏博学,善属文,于声诗历象无不精究”。早年曾游学长安,因多次应试名落孙山,从此无意于仕途。唐宣宗大中年间隐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后不知所终。

无职无权的陈陶“筑室西山,日以诗酒为事”。他一生留下的诗(包括之前游学长安时所写)很多,《全唐诗》说是“计十卷,今编为二卷”,后人则辑为《陈伯嵩诗集》一卷。陈陶的诗题材广泛,落笔不凡,如《塞下曲》《巫山高》《游子吟》《关山月》《避世命》《步虚引》《闽川梦归》《上建溪》《赠温州韩使君》《泉州刺桐花兼呈赵使君》,等等,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上面提到的《陇西行》(共四首,所录为第二首)。这首七绝把残酷的战争现实与少妇的美梦交织在一起,诗中“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虚实相对,荣枯迥异,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堪称是反战题材的经典,受到读者的普遍欣赏。清代著名学者蘅塘退士,将它收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唯一入选此书的福建籍诗人的作品,其影响进一步扩大。

陈陶不仅诗写得好,还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据传,他在洪州隐居时,江西节度使严宇听说先生很有道德,对他特别敬重,曾亲自前往探视,二人交谈甚欢。为了考验陈陶是否真如传闻的那样高尚,严宇随后派了一个既有姿色又有才情的妓女去伺候,看看他能不能坚持操守。那个妓女即莲花妓,深知自己的“任务”,便使出浑身解数,百般挑逗陈陶,但都未能攻破“城池”,最终败下阵来。受挫之后,她对陈陶吟了一首《献陈陶处士》:“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指严宇)送妾来。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神女下阳台。”表示自己的无奈。陈陶心知肚明,当即回了一首《答莲花妓》:“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向她作了解释并予以宽慰。未能完成“任务”的莲花妓回去后,将她所见到的一切详详细细地汇报给了严宇,这位地方军政长官听后,感慨不已,从此对陈陶更加敬重了。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陈陶最初曾被误认为“岭南”人(见《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后来,人们根据他的《闽川归梦》等诗篇以及称“建水”一带为“家山”(见《投赠福建路罗中丞》)的描述分析,确定他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

历史到了宋代。蔡襄、杨时、张元干、朱熹、辛弃疾、真德秀等名家都曾先后来过延平,并留下诗作,但最值得介绍的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据《延平府志》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七月上旬,作为“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的文天祥抵达延平,开府南剑州,即在延平设置都督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天祥有诗《南剑州督》云:“剑外春天远,江阁临石面。幕府盛才贤,意气今谁见?”诗的引言写道:“遂议开督于广(广州),广陷,乃出南剑州府,聚兵财为复江西计。”这说明,当时在延平设立都督府,是为了招募兵员,广聚财富,给收复江西作准备。之后的情况也正如文天祥所希望的,他在这里“募兵得数千”,获得了不少资助,“遂复邵武军”。然而,“予我在剑,朝廷严趣之汀”,即朝廷要他立刻赶往汀州。君命难违,当年十月,文天祥便“帅师次于汀州”。

文天祥在延平,虽然只有两三个月,却留下了许多事迹,特别是“文山城墙”影响深远。这段城墙在延平区莲花山下,长5000多米,宽4.5米,高3米多。当初是为了抵御元军而修筑的。按理说,10华里的城墙至少也得三五个月才能修好,然而文天祥只用了几天工夫就大功告成。为什么能这样快?原因在于文天祥的人格魅力。老百姓听说文丞相要筑城抗击元军,热情高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工程速度自然加快。后来还流传一个故事,说文天祥忠贞爱国,感动了上天,连鬼神都动员出来帮助。这段城墙因此被称为“鬼城墙”。现在,大部分墙体已经不复存在,但地下墙基尚存。

作为南宋的状元,文天祥工于诗词,其代表作《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动与教育过无数的中国人。至于他在延平那段日子是否留有作品,之前我并不清楚,采风期间看到了延平区挡案馆编的一本《诗咏延平》,发现其中收有文天祥的《沁园春》。这首词所反映的忠心报国意志和精神非常感人,觉得应该介绍,以供读者分享。现将词的全文抄录如下:“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过,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虽然民族矛盾突出,但人员交流依旧不断。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萨都剌就曾到过延平。

萨都剌,回族(一说蒙古族),字天锡,号直斋,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其汉名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真主之福。这位少数民族人士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称“名在儒籍”。元泰定四年(1327年)登进士第。为官清廉,政绩亦可称道。后至元二年(1336年),被任命为福建道肃政廉访司(治福州)知事。赴任途中,自徐州、扬州、杭州、仙霞岭、崇安、建溪,到了延平。

南方的山水令长期生活在北方的萨都剌印象深刻,他作诗抒怀,其《过延平津》写道:“神物在天地,变化须有时。踊跃一入水,风云波浪随。志士昔未遇,常人安得知。一朝忽有迅,儿女惊且疑。”从景观的变幻,谈到了世间人事的转瞬突忽,显得自然流畅。再如《黯淡洪涛》,以过黯淡滩的情景,象征人生过程。其中,“篙者倒挂牵者劳”,述及求生之苦与用力之艰难。“上滩之难,难如上绝壁,虽有孟贲难致力”;“下滩之舟如箭飞,左旋右折若破围”,分别用来比喻逆境与顺境,进而告诉人们,“顺则流行逆则止”,“顺者不必喜,逆者不必愁,人间顺逆俱偶尔,且得山水从遨游。”这些话含哲理,很值得回味。

明代,前往延平的名人更多了,徐阶是其中之一。此君曾扳倒祸国殃民的奸相严嵩,后又积极推荐改革派的张居正,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年轻时还曾在延平做了三年的推官。

为什么徐阶会到延平?原来,徐阶在翰林院时,当朝皇帝嘉靖听从大学士张孚权的建议,准备去掉孔子“至圣文宣王”的封号,并降低祭孔的标准。年轻气盛的他对此表示反对,并极力抗辩,从而得罪了张孚权,被贬到延平当推官。

推官是府衙掌管刑罚的官员,按现代话说,乃地方政法干部。徐阶到任后根据群众的反映,一方面重新审理旧案,释放无辜的受害者;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捕捉为害乡里的盗贼,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徐阶对司法工作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在他写的《理刑馆明德堂铭》得到反映:“克名峻德,以新其民,德明德威,民自无讼,比屋可封,刑措不用”。即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育,人教育好了,自然就不会犯罪。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这个理念,大力创办社学,招收乡下农民子弟入学。多年后,延平推官罗心尧对这件事作了记载:“延平故有社学四布,列郡城内外,先任存斋徐公以朝职为郡理,曾修复建置焉。迄今父老犹能述其教、举之事,津津不释其口。”(见《延平社学碑记》)

徐阶虽然离开延平多年,又官至内阁首辅,位高权重,但他对自己年轻时曾经“下放”的地方仍怀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敬仰“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视他们为精神导师。有一次,延平某人士前往京城拜访他,徐阶和客人大谈“延平四贤”。临别,还以《在京送人还延平怀四贤先生祠》一诗相赠。诗云:“道南祠屋郡城西,三载神游路不迷。江阁抱云春独卧,石坛乘月谁晓跻。新移径竹知犹短,旧植庭松想渐齐。头白拟终供洒扫,结庐常对九峰栖”。

徐阶之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海瑞到延平府南平县任教谕。

南平是延平府最大的县,又是府治所在地,县学规模较大,但学风很差,培养不出好的人才。初来乍到的海瑞经过一番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教》十六条,把德育放在首位,要求生员“勿以小恶而为之”。与此同时,他倡导文章与道德不可分的理念——“文也,所以吾写意矣”,希望生员向历代圣贤学习,“异日为国家建伟业”。

海瑞是个讲原则有骨气的人,从不随波逐流。某日,御史到学宫视察,学宫里的人见到高官,一个个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长揖”(拱手行礼),并且说道:“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意思是,这里不是官场而是学校,不应该行跪接礼。御史看到站立在他面前的海瑞,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山字笔架”呀。

晚于海瑞半个多世纪的徐霞客,是云游祖国许多名山大川的著名旅行家,对于闽江边的这座山城自然不会忘记。据《徐霞客游记》载,他曾三次从江山出发,登仙霞岭,进入浦城,渡过建溪,来到延平。第一次是明泰昌元年(1620年),第二次是明嘉靖七年(1628年),第三次是明嘉靖九年(1630年)。其中第二次的记述最为详细:农历三月十二,徐霞客登上仙霞岭,从丹枫岭南坡进入福建,第二天下午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到了浦城,然后用了三天时间,从浦城到了建瓯。其时大雨不停,溪水猛涨,很多船主都不敢开船,徐霞客只好搭乘一艘三板舟前行。起程后,小舟依次经过太平驿、大横驿。因为水势过猛,船行犹如鸟儿一样飞越,令人惊心动魄。

好在有惊无险,终于到了黯淡滩。

黯淡滩离延平虽只有十里水路,却是最难行舟的。徐霞客以实地感受写道:“清滩白昼雷霆作,乱石惊湍犬牙错。”他还对比了前一次去仙游九鲤湖经过黯淡滩的情景:“黯淡滩,水势奔涌。余昔游鲤湖过此,但见穹石崿山崖峙,舟穿其间,初不谓险;今则白波山立,石悉没形,险倍昔时。”觉得这一次过黯淡滩,波涛汹涌,像山一样压过来,原先可以看到的奇石都不见了,其惊险程度,比前一次增加了几倍。

船到延平府,徐霞客从延福码头上岸。一路前行,只见沿街两边的商铺林立,路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他在这里留宿了一夜,然后自西门走了四十里,到了沙溪口,坐船前往永安,然后徒步去寻访玉华洞。

徐霞客之后到延平的名人,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最突出的一位,但他来此的目的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另有重要的事情。

郑成功,祖籍福建南安,出生于日本,在其人生经历中,有两个城市对他来说很重要,一个是厦门,另一个就是延平。

延平是郑成功抗清的最初根据地。那时,明朝虽已灭亡,但各地的抗清活动不断。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气势汹汹的清军从江西攻入福建的光泽,妄图消灭义军。大敌当前,掌握南明小朝廷实权的郑芝龙却萌生降清之意。郑成功无法容忍父亲的背叛行为,他对隆武帝说,“臣受国恩,义无反顾,臣以死捍卫陛下矣。”隆武帝深感欣慰,封他为忠孝伯,赐尚方宝剑,挂“征讨大将军”印。郑成功即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招募人员,组织训练,派兵镇守仙霞关。特别是提出了“延平条陈”的战略:“拒险控扼,拣将(选拔将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这个条陈涵盖了军事、政治、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富有针对性与前瞻性。正是在“条陈”思想的指导下,郑成功所统率的部队,力量不断壮大,最终跨海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了彪炳历史的巨大功绩。尽管郑成功不久因病去世,未能进一步实施“通洋裕国”的政策,但他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就具有这种对外开放的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

清代,《四库全书》总纂修、赫赫有名的才子纪昀(字晓岚),也曾到过延平。那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朝廷委派他以提督学政的身份视学福建。三十九岁的他,接受命令后,携带家眷从北京出发,一路水陆兼程,到了浦城,然后经南浦溪、建溪、闽江直至福州。

纪晓岚写过三首诗描绘乘船经建溪、闽江一带的情况。第一首是《建溪二十四韵效昌黎体》,生动地叙述了建溪的险恶(“危滩扼河心,高浪啮石齿”)与艄公的尽心尽力(“百挫气不回,两斗力相抵”)。尽管最后安全抵达,但回过头看,还是觉得后怕——“鱼腹纵然脱,睨之怖尚尔”。第二首是《自延平登舟偶作》,比起建溪,闽江要宽阔得多,险滩也少些。作者因此感到“一泻抵延平,滩平波渐寂”。不过,渐渐地他发现,闽江上也有险滩恶浪,并发出“徒使不平声,日夜交冲击”的感慨。第三首是《蛟坑夜泊》。蛟坑乃闽江边一小村庄,离延平城几十里,传说晋代许逊曾在这里斩杀蛟龙,故有此名。纪晓岚着力描写两岸美景,尤其是“喜无钲鼔音,乱此环佩响。夜静人语稀,沙岸自往来”,抒发他与妻子、女儿一家人,夜里在闽江边散步的喜悦之情。

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现代著名诗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曾到南平(延平)视察,留下《咏南平》二首。其一:“廛市因山成,南平势不平。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信国(指文天祥)曾开府,黄巢此筑营。昔传双剑合,今见万家荣”。其二:“双江合流处,二塔耸江头。山川异今昔,水火济刚柔。造纸中心地,住家虚脚楼。车船无日夕,仿佛在渝州。”这两首诗,对当年的南平(即今延平)作了相当准确而传神的描绘,堪称佳作。但时间过了半个多世纪,延平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郭诗虽好,却难以反映今天的现实,理应有新的咏词接上。

写到这里,笔者突发奇想,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省炎黄采风团走进延平区,正是为了给这座城市创作新的、反映现实的“咏词”,而历史上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的名人倘若有知,谅必也会点头称是。

善哉,但愿采风团的同仁们,竭尽心智,不虚此行!

本文原载于《走进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