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23: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梁茂淦



 

梁茂淦

 

 

20世纪80年代初,我有幸成为项南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当时,广东和福建作为全国两个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试点省份,其领导人也备受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1981年1月,项南同志从北京调到福建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不久,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至1986年3月离任,在福建工作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和省委一班子人带领全省人民,发扬“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贯彻中央“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排除种种干扰和阻力,把一个在全国处于落后的省份变为全国上游省份。他离任后,没有出现世俗的“人走茶凉”的现象,反而有许多领导、干部、群众纷纷著书立说,颂扬他全心全意为福建人民和福建的改革开放做出突出贡献、非凡功绩,赞扬他思想解放,理想信念坚定,才华横溢,智慧超群,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型人物,我们敬爱的一位领导在项南同志去世两周年时专门发表纪念文章《长者风范,公仆榜样》,给予他高度评价。1998年,项南同志去世已11年了,但在全国开展的改革开放最有贡献人物活动时,全国人民把他评为全国改革开放五大元勋之一。我作为秘书,与他朝夕相处,通过细心观察,我认为项南同志是一位坚强、完美的共产党人,而且还是一位对普通百姓,对自己的同志包括我们这些下属极其温柔、极具人情味的共产党人。

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有句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项南就是还活着的人,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项公,你没有死,你的英名永存,人民永远记住你!

 

“难以启口,难以启口”

1986年2月间的一天,项南与我一起像往常一样在省委办公室上班,他在里间,我在外间。突然,他走近我坐的办公桌前,似乎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对我讲。我便站起来问他:“有事吗?”他想了想,说:“没事。”不一会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会又进他的房间,一会儿又出来,在我面前来回地走来走去。我对这个过去从未经历的情况很是怀疑,心想,肯定有什么事。我就问他:“看你今天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和欲言又止的情形,肯定是有什么事?”他迟疑了一会,对我说:“难以启口,难以启口啊!”项公说,“有件十分为难之事想对你说,但一想起你家庭的情况,就难以启口了。既然你看出来了,那就请进里间说吧!”

我随即跟他进了里间,他便说:“你请坐,我给你倒杯茶。”这动作过去也全是免了的。他房间没有锁,门也是开着的。只有开会时才会关起来。有时他在里间办公室会大声说,“小梁,请你进来一下!”进去之后,你爱坐便坐,爱站就站,很是随意。见今天这么特别,我急忙问:“项南同志究竟有什么事?”

“小梁,我要调回北京了!”

项南说,我超龄了,也给中央领导写过报告,该退了。中央有中央的考虑,我们听中央的,我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昨天中办给我打电话征求我带秘书的事。带谁去呢?昨晚,我和志馨(项公的夫人)商量了老半天,很是为难。现在的情况是丘秘书已定到基层锻炼,只余下你了。你记者出身,文字功底好,能帮我。但你的家庭又不合适。带你到北京,你是省事了,可你爱人秦梅花的担子就重了。你们的两个小孩又还小。现在大家对孩子都像宝贝一样,非常珍惜爱护。条件好的除了父母亲的呵护之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而你们全都没有。想起这一点,我真是难以启口啊!我今天犹豫了许久终于说出来了,你能否支持我半年时间,若不行,我可以再考虑别的方案。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家这本经太难念了,难为你了!

我听后,立即以坚决的口吻回答说:“不用考虑,我可以现在就回答,我跟你去北京,要多久就多久!至于秦梅花,她是个明事理的人,她一定会支持我,你就不必要为这件事担心和为难了!就这么定了,不用考虑了!”

项南同志说,你也不要这么着急,我给你一个星期考虑。如果不行,也在情理之中,还是那句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完全理解。

末了,他还特别交代说,你要给梅花再带上一句话:晋江假药案的事没有完,中纪委肯定还会找我!你跟我去也要做好充分准备,你们的政治前途可能会受到影响。

中午,回家吃完饭,我召开了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会议。

我把项南同志上午“难以启口”的表情和谈话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对我爱人和小孩说了,同时,也把坚决跟项南同志一起去北京的话一并说了。现在我要他们都认真考虑。

我的小女儿梁晓钟11岁,在钱塘小学五年级念书。她说,项爷爷无非是担心我和哥哥的学习因你不在家而退步,甚至于不听母亲的话成为“问题小孩”。我慎重表态:坚决支持爸爸的意见,我们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事。我一定会听妈妈的话,学习会更上一层楼,争取全班第一(原来全班第二),还要多做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我保证每天帮忙拿一块煤上楼,让妈妈不要天天从一楼到六楼爬上爬下。

在福三中念初中二年级的儿子梁晓毅说,我完全同意妹妹的意见,请爸爸在项爷爷那里放心工作。现在项爷爷退下来了需要你,你如果不干,我会感到难过,因为我们家都是有情有义的人,爸爸决不会做这样让我们脸上无光之事。项爷爷的顾虑是怕你不在家,妈妈一个人管不了我们,会变坏。我保证只有变得更好,决不让项爷爷失望。我是当哥哥的,我要带着妹妹帮妈妈多做家务,衣服我自己洗,还要保护好妈妈和妹妹的安全。

我听了孩子们的发言,感到很自豪!他们懂事了,懂得要学好,知道情义为何物了。我便说:梅花,你也表个态吧!

秦梅花这年44岁,福州大学毕业后在福建日报社当记者。此前,我也在福建日报社当记者,当时是全报社唯一一对夫妻都当记者、编辑的。她说,今天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们多年的家教已经起作用了,孩子们懂得如何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是我感到最满意的事。至于学习、家务,你不用担心,他们一定会比你不在家学得更好,做得更好,决不让你失望。还有项南同志要你捎给我的话,请你回答他,朗朗乾坤,天塌不下来,就是塌下来我也不怕!最坏的结果是你回来当个记者,与我做伴。她还说,如果项南同志升职去北京,要跟去的人会很多。而现在要退居二线了,想去的人可能就少了。在这艰难时刻,你一定要去,这才叫有难同担!你去不只是代表我们全家,同时也代表了全省人民。她又说,今天中午你负责洗碗,我自己给项南同志写几句话。说完就走进房间。她写道:

项南同志、汪志馨同志:听小梁说,中央已决定项南同志要离开福建。这消息让我五味杂陈,眼泪直流,我想福建人民都会同我一样的感情!这五年,在你和省委一班人领导下,我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取消各种票证的省份。我在报社工作,大家都说,你来福建工作五年是《福建日报》紧跟中央和省委做出突出贡献的五年,是福建日报社在全国获奖最多的五年,也是报社编辑记者思想最活跃、最有战斗力的五年,心情最舒畅的五年!原因是你不仅领导得好,还亲自撰写社论、评论、新闻,给大家作出了榜样。

今天中午,我们全家四口人为这事开了个家庭会议,讨论要不要支持小梁去北京的事。我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先发言,表示完全支持他们的爸爸到北京去给你继续当秘书。如果因为一点困难就不去那是懦夫行为。他们还表示,会帮助我做好家务,减轻我的负担,还保证一定会比小梁在家更加努力学习。这两个孩子的发言可以说是我们家教成功的体现,我感到非常富有和高兴!我们全家一致态度:坚决支持小梁去北京!要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你和老汪不必担心!

至于晋江假药案的问题,假药是不对的、违法的,但我觉得事情出得很蹊跷,而且你已经作了5次检查,我以为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朗朗乾坤,即使会发生什么事,天不会塌下来,我秦梅花会顶着!请你们放心!匆忙之间,就写这么几句!祝您和老汪同志身体安好,心情愉快!

秦梅花即日

她一口气写完交给我,说,有错字错句,你改一改,我下午处里还开会哩!你下午上班时就交给他

下午上班,项南与汪志馨一起到了办公室。我对他们说,中午开了个家庭会议。大家一致支持我随你到北京。他们还说,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考验一个人的品质。梅花还给项南同志写了张条子。我从口袋里把条子交给项南。他老伴汪志馨先拿过来看。我看她边看边哭,泣不成声,并立刻操起办公室的电话,请省委总机找到福建日报社秦梅花。汪志馨边泣边说:“梅花,我看了你中午给项南同志写的条子,我真感谢你啊!俗话说,危难之时见真情,你们两口子还有两个孩子,真是难得啊!小梁跟我们到北京,你工作和家务的担子可重了,你要多受苦了,这是我和老项最为关心的。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下一代。父亲不在家,你如管不了,孩子容易变坏,你一定要注意管好孩子。这样吧,晚上我到你家去好好聊聊这些事。”梅花立即说:“我家在六层楼,又没有电梯。我不能让你老人家爬六楼,还是我到你家去好。”

项南看了字条之后也感动得不得了。

当晚,梅花骑自行车到汤井巷2号找汪志馨。他们一连谈了几个小时,到了当晚12点,老汪来电话说,小梁,我们谈得很好,梅花是个有情有义又有文化的知识女性,很要强又很吃苦,我放心了。现在已经12点多了,你来接一下,晚上一个女性骑车不安全。我立刻骑车到汤井巷2号接回梅花,回到家已下半夜1点多了。

 

“项书记,我们舍不得你走啊!”

我是1986年从福州坐火车去北京的。上京前,项南同志召集了负责为自己搬家的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会议,强调要悄悄地来,也要悄悄地走的原则,请同志们给予支持和严格保密。我们工作人员个个都做了表态。可是,不知是什么环节泄密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干部群众都知道了。临行之前早晨7点多,整个家、整个院子及周围挤满了来送行的人。数以千计各单位的领导,还有很多普通干部和百姓,聚集在一起。

项南生气地对我们工作人员说,要你们保密,为的是不要惊动大家,我悄悄地来现在悄悄地回去,结果你们一点保密工作经验都没有,消息泄漏出去,这么多人来送行,连口茶都喝不上,这是很失礼呀!还有人流着眼泪,让我感到难受。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尽快离开,越快越好。此时离火车开出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立即搬行李,扶老太太(项南90岁母亲),赶快上了中巴旅行车,结果短短的一百多米宿舍通道,都被依依不舍的干部群众挤满了,走了近半个多小时,才走到了马路。到了候车室,候车室里又挤满了来送行的各级干部群众。项南说,我给省委领导、市委领导说好了,我悄悄地来,悄悄地回去,请各位领导都不要来送行,这是我的最后要求,请大家理解支持。结果,你们不理解不执行。刚才家里那么多人,到了这里还这么多人,你们说,该怎么办?好不容易到了上车时间,项南看到我爱人和小孩,便上前握着我爱人的手说:“现在我们两家是相依为命,请多保重!”对我两个小孩说:“要好好学习,多听妈妈的话,多帮妈妈干家务,不要让我们大家为你们操心!”听到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和落泪!

 

不准自己的孩子搭便车

到北京安置好之后,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8时许,我们上车去中南海中顾委办公厅看文件、学习。我和司机小张早已上车,此时项南的大女儿项小青捷足先登,也上了后排等候,不一会项南同志下楼来了,车门一开,看见小青在里面,就严肃地说:“小青,请你下车,这车是公家配给我的工作用车,请你下来,不要坐。”小青说:“我搭个顺风车,就到复兴路我单位(农村读物出版社)门口就下车,不会耽误你任何事。”项南说:“因为你是我女儿,我历来严格要求你们不要坐我的公务车,你过去都执行,怎么今天就不执行了呢?”小青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你退休了,不在岗了,我搭个顺风车不碍你啥事!”项南说:“我退休了,也一样,请你不要占这个便宜!”小青不服气地说:“那,梁秘书为什么可以坐?”项南说:“梁秘书是去工作,你是无理取闹,你就是不能坐!”小青硬是不下车,还嘟嘟喃喃地说:“退休了还那么马列。”项南看小青不下车,就说:“今天不去了,小张,请你把车开回车库。”项南独自回家了,我和张司机还在车上劝小青,可她不服气。司机小张对小青说:“我们老干局领导分配我给你爸爸当司机时,就对我说,项南同志是福建有名的省委书记,他为福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自律、很有水平,你当他的司机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今天,不让你坐顺风车,他是严格要求自己,也算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员教育课。我十分敬佩你有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爸爸。”

自那以后,小青再也没有坐过他爸爸的公务车。其他子女更是没有沾过一点光。

 

对我和家属及两个小孩关怀备至

项南同志对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既严格又很有人情味。他对我们身边工作人员说,在我身边工作,不能有得到什么好处的想法,更不能有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的想法。如有这种想法的,赶紧离开,如被人举报,一律给予处分。他身体力行,在接待中有外商送来的物品,要逐一登记,交省委办公厅统一处理。省委办公厅至今还留着所有的礼品收条。他没有收过任何礼品,更不允许秘书收受礼品。但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正当要求,他都充满人情味。比如,每年春节,只要他在福州,他都要请身边工作人员如秘书、警卫、司机等一家人,包括小孩,到他家吃顿团圆饭;又比如办公厅分住房,他逐一过问,而且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他的秘书最后分;又比如,陈万全警卫员结婚,他亲自到场祝贺……

1986年,我随项南一家回到了北京。我到北京之后,他为了减轻中办老干局的负担,主动提出我吃住都在他家里。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半年时间快到了。项南是个非常遵守承诺的人。半年时间还未到,他便对我说:这里工作现在离不开你,但你先回榕一趟,一来向省委办公厅报告,再借半年,我这里有张条子你带上;二来可以看看梅花母子三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我说,我打个电话就行了,不必来回跑浪费时间和出差费用。那时还没有手机,挂长途需要首长签字同意,我半年都没有和家里通电话,心里却是十分想念他们母子三人,但项南同志在北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我就坚持留在项南家。忙起来不知不觉又将近半年了。项南说,时间过得真是快啊,我想你干脆全家都到北京来工作吧,我已为你和梅花联系好单位了:你在劳动人事部,梅花在人民日报社,两个小孩念书问题也已联系好了,你觉得这样的安排,意下如何?我说,我非常感谢项南同志的精心安排,我也很愿意留在北京工作,但我担心梅花和两个小孩长期在南方生活,对北京的气候适应不了。我还担心梅花不会坐车,影响工作。项南说,要不然就这样,再过一个月就放暑假了,我请他们先来北京体验体验。至于梅花会晕车的事,我们家不是有张行军床吗?他边说边找到了行军床,然后两头绑上带子当担架,准备到时去火车站接梅花。

不久,火车准时到达。我们在人群中寻找,不一会儿,母子三人就看见我们了。两小孩高兴地叫道“项爷爷,爸爸,我们在这里!”我们循声望去,只见兄妹俩一个手提行李,一个扶着弱不禁风的妈妈。

项南立即把早已准备的担架抬起来,我也立刻把另一头抬起来迎人群逆向而行。项南还一边喊道:“对不起,请让一让,让一让。”这趟列车很长,坐车的人很多,几十米的路走了约莫十分钟,来到梅花母子三人身边。梅花一看项南亲自抬来担架,激动得热泪盈眶,强打精神说:“你老人家亲自抬担架,我做晚辈的怎么受得了呢?”梅花不知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见亲人了,精神抖擞起来,挺直身子怎么也不肯坐。我原来就不同意一位德高望重的省委书记把担架抬上车的,更不敢让他亲自来抬。项南看梅花精神熬过来了,不肯坐担架,便把担架往中巴小车里塞,说,“梅花能坐车了,这下子就好了,走。”项南坐在司机旁,对小张司机说:“车开慢点,特别转弯的地方再慢点。”小张司机没见过这般细心的首长,说“好哩!我开车啦!”

梅花和两个小孩到北京是7月中旬,结果对北京气候很不适应,三个人每天流鼻血,而且流个不停。住了半个月,流了半个月。我们还到梅花将要去工作的人民日报社走了一趟。从万寿路到团结湖,坐地铁要两个多小时,来回就要四五个小时。而且住房也是个大问题,到新单位不一定能分到房子。考虑到这些,梅花决定不调了。项南同志这次帮我调动工作,用了很多心思,最后只好作罢。但项南同志对部下的关心,在我们这些当秘书的人中间流传开来。大家都说,“你福分好,遇上这么贴心的首长!”

1988年初,我离开项南,回到福建省委办公厅工作。1990年,我儿子高中毕业考上厦门大学财政系,我用电话向项南报告了此事。项南比我还高兴,说,晓毅考上名校厦大,我脸上也有光。过去向省委办公厅借调你,就是担心你不在家,小孩没人管考不上好的学校,现在好了,说明小孩说到做到,我太高兴了。厦大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倾资创办的,是育人的地方。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华夏子孙的榜样,他个人生活极为艰苦朴素。晓毅应当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陈嘉庚先生那样热爱国家的人。

过了几天,他应邀来福建考察扶贫之事。项南离开福建省委时许下诺言:我保证五年不回福建,让新班子放手大胆地工作。这是项南五年后的第一次归来,他以为福建人民早已把他忘记了,可福建人民怎能忘记这位为福建做出特别贡献的老书记呢?

到宾馆去看望他的人一拨又一拨,满屋子都是看望他的人。屋里坐不下,就在门口等着,一群又一群。我和我儿子在温泉宾馆五号楼门口等候了许久还轮不上。最后终于轮到我和我儿子。见到我儿子时项南把他抱起来,说:“过去还是初二的小孩子,如今几年不见长成大帅哥!你考上厦门大学我为你感到骄傲啊!”又接着说:“你们父子在这里等一等,有关学习的事,我还要多说几句。”他又忙着去招呼别的客人。

过了好久,人不多了,他就直截了当地问我:“上学的经费还差多少?”我说:“差不多了。”他转身到房间,拿出一个信封给我,说:“我算了一下,晓毅在厦门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2500元应该够了,这一年由我包了。我只管你一年,你从现在起就要积点钱,第二年我就不管了,还有其他人的孩子上学,我要管。”说完就把那个装有2500元的信封交给我小孩。我小孩说:“我怎能要项爷爷的钱呢?”项南说:“不是白给的,你要认真学好,争取优异成绩,毕业后赚钱了帮助别人。”我真不知说什么好。其他许多在场的人也都被深深感动了。

1994年,我女儿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我高兴极了,连忙用电话向项书记报告。项南说:“我真为你高兴,两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强。你叫晓钟早点来北京,住在我家。”

开学前几天,我刚好要去北京开会,便给晓钟买了一张机票,与我同行。到北京之后,便到了项南家。项南、汪志馨等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汪志馨奶奶把我女儿抱起来,说:“晓钟真是能干,我们离开福建时,你就说我会比爸爸不在家学习得更好。今天诺言实现了,太了不起了!”

中午饭吃完之后,汪志馨说,“晓钟,我要给你一个礼物!”说完便领晓钟到另一间卧房,把锁匙交给她:“你把门开起来。”晓钟打开门后,只见里面全是新置的家具,有书桌、书架、桌灯,床铺上的东西也全都是新添置的。汪志馨说:“这房间,是老项(南)和我亲自到购物商店精心挑选的。从今天开始属于你。以后,你星期天可以到这里来学习,这里很安静,让你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不知你满意不满意?”晓钟热泪盈眶地说:“项爷爷、汪奶奶对我这么好,这么用心,这么细心,我真不知说什么好!我保证要以优异成绩回报爷爷奶奶的关心!”

(作者系项南原秘书、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