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1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毕 耕


 

《炎黄纵横》杂志召开复刊后第一次编委会议暨读者座谈会

 

 

7月5日,《炎黄纵横》杂志合主办单位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闽江学院,在福州召开《炎黄纵横》杂志复刊后第一次编委会暨读者座谈会。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阮诗玮,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出席。

L1050668.JPG

 

微信图片_20240710131621.jpg

会 议 现 场

在阮诗玮副主席的关心指导和闽江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因经费困难而一度休刊的《炎黃纵横》杂志终于2024年正式复刊,并已编辑出版3期(双月刊)。为了初步回顾总结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闽江学院这一段时间来联合办刊的过程和经验,双方联合召开这次编委会暨读者座谈会。会议由《东南学术》杂志原总编辑、厦门大学文科期刊中心总编辑、《炎黄纵横》杂志编委会主任杨健民主持。首先由闽江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炎黄纵横》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薛菁汇报复刊以来的办刊工作和刊物情况,接着各位编委和嘉宾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叶世满书记也介绍了闽江学院党委并有关院领导重视、支持、配合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办刊的情况,阮副主席最后发表讲话。

L1050848.JPG

阮诗玮副主席

薛菁主编在汇报中说,2024年《炎黄纵横》已出刊3期,采用了共63篇文章;第四期也即将付梓。据这一段编辑实践和部分读者反映看,复刊后的《炎黄纵横》有五点可述、可嘉。

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办刊宗旨。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北斗指针,弘扬和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专辟“炎黄北斗”首栏,每期头版头条刊出如《“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蕴》等指向性、重量级的文章,用以秉承和引领《炎黄纵横》既定的弘扬主旋律,立足八闽地域人文的办刊宗旨,充分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40710160432.jpg

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

L1050840.JPG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

二是建立健全坚强的领导班子。本杂志以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为编委会名誉主任,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为社长。他们把握了杂志的用稿、编审方向,认真审定每期的目录。阮副主席还在百忙之中亲自为杂志撰写了《铭记方知珍贵  守正才能创新》《开八闽文教之先  传华夏文明之光》的示范文章。在编辑出版、后勤保障工作方面,得到了闽江学院叶世满书记、任涛副书记、傅高升副校长等校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现杂志编辑部正式设立在闽江学院,已辟有专门的编辑办公场所。

三是联络团结了一批文史名家。一至四期刊载文章的作者大都是福建著名的学者、专家,如杨国桢、郑学檬、汪征鲁、陈支平、汪毅夫、刘海峰、王晓德、陈庆元、郑传芳、钟兆云、杨琮、马重奇、王日根、郭丹、袁勇麟等。他们的美文在兼顾普及性的前提下,或雄浑博大,或清丽隽永,或平淡淳朴,总是在回望历史、鸟瞰山川的同时,给人以教育、激情与美的享受。

三是遵循普及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写学术性的文章并不难,写人人看得懂的学术文章才是真难。”作为普及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文化杂志,坚持把深奥学术的普及表达当作办刊探索方向之一。杂志辟有“八闽史林”“三山书话”“汪汪夜读”等特色栏目,兼发一些考证文章,颇具创新性,如《“闽在海中”二重证据考》《秦设闽中郡二重证据考》等文章,对史料既是深层解读,也使人通俗易懂。

四是力求典雅简约的印帧风格。从刊头到四封,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典雅的中国风为格调,结合采用福建籍书画、书法大家的作品,既体现中华书画、书法艺术的精髓,又凸显福建地域特色。杂志封面采用250克汀克纹特种纸,上光油工艺,内文80克轻型纸,以体现刊物的质感,也使之与内容相呼应。

微信图片_20240710162815.jpg

《炎黄纵横》杂志编委会主任杨健民主持会议

微信图片_20240710162801.jpg

《炎黄纵横》杂志主编薛菁介绍办刊情况

薛菁主编也转达了一些读者、作者提出的如适当增加稿酬标准、多发表年轻新锐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加强杂志文章的网上传播、努力办成CN刊物等建议。

微信图片_20240710164345.png


微信图片_20240710164405.png


微信图片_20240710170521.jpg

福建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汪征鲁(上)福建省文联原副主席、省作协主席陈毅达(中)、中新社福建分社原社长徐德金(下)发言

在讨论发言环节,作为会议主持人的杨健民主任首先提出了要体现和突出政治智慧、理论智慧、思想智慧、学术智慧的办刊思想。马照南常务副会长则对编辑部注重网罗一批文史专家学者的做法表以赞许,提出了才子办刊的理念。他强调要坚持办刊定位,把好文化导向,突出福建特色。他还提出今后要争取办成CN刊号的发展方向。福建省文联原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炎黄纵横》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陈毅达,和中新社福建分社原社长、《炎黄纵横》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德金,都就此杂志的对外传播和二次传播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基于本杂志CN(Q)的特点和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华侨华人和港澳台的资源和力量,多向海外及港澳台发行;同时,借助网站、公众号等网媒等渠道,加大本杂志文章的二次传播的力度。福建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炎黄纵横》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汪征鲁,《炎黄纵横》杂志社原社长、原主编张锦才,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伟泽、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审读专家林长生和胡沧泽、徐心希、方彦寿等嘉宾,以及游炎灿(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萍(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等编委,都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阮诗玮副主席在发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复刊后的《炎黄纵横》杂志在内容选材上透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排版设计上展现出精致的审美品味,具有刊物的专业性、前沿性和独特性,彰显出福建品位、福建风格、福建气派;同时对闽江学院的主动作为、全力付出,表示谢意。就下一步如何办好《炎黄纵横》刊物,他讲了五点意见:

一要坚持政治定向,强化阵地意识。要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领航掌舵的实践伟力,增强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担当。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

二要坚持思想引领,弘扬时代精神。根据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任务和《炎黄纵横》杂志的特点,要更自觉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根脉,坚持专业性和学术性,沿着内容采编、学术交流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路子稳步前行,引导投稿作者们把笔触投向时代,把视野投向人民,创作出更多研究和宣传新时代文化的优秀文章作品,为建树中华文化新导向和新思想贡献智慧力量。

三要坚持质量优先,汇聚文化精英。省委宣传部审读报告第一条就肯定《炎黄纵横》刊物“聚集各家佳作,书写八闽文史”。有名家才有佳作,慧眼识珠,质量优先是办好刊物的第一要义。坚持以质量为本,始终贯穿“质量兴刊、质量优先”的原则,选题立意站位要高,栏目设置要更加优化,刊物特色要更加鲜明,包括突出文化特色、地方特色和学院特色、学科特色。要关注聚焦文章质量,多发表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精品文章。严格三审三校,完善审编、审校流程,促进编务流程科学化。要探索拓展稿源渠道,发挥闽江学院独特资源优势,积极向“名家”“大家”约稿,建立起多渠道来源的文稿资源库。

四要坚持创新办刊,强化精品意识。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我们应当与时偕行,整合系统资源,发挥整体优势,进一步发展数字化平台,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影响力。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建设新媒体推介平台,推动实现媒体的融合发展。

五要坚持加强领导,推动融合发展。闽江学院和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要高度重视刊物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刊物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制度管理。大力加强刊物编辑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和发扬工匠精神,严格落实编辑岗位职责和工作责任制,严把政治关、质量关、审稿关、出版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微信图片_20240710164424.png

微信图片_20240710164643.jpg

参加座谈会专家学者和嘉宾

代表着合作方和责编单位,叶世满书记在会中也一再表示,把《炎黄纵横》杂志交给闽江学院来合办,这是领导的信任,也得到各方的支持,特别是专家学者们的支持。他们将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编务管理,争取编出更多精品优品文章;做好保障工作,确保办刊工作正常化。(毕耕/文;蔡戎、薛瑜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