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出丹山熠生辉
黄文山
古镇丹阳,位于连江县和罗源县的交界处,自古以来是福州的北大门和北上闽东及江浙的要津。丹阳得名,一说是镇旁一列大山巍然耸立,当山峰浸染阳光时,发出灿灿红光;一说是山上多枫树,晚秋季节,枫红恰似漫天彩霞。
因丹阳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山水景致,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文人,在这里流连驻足,留下动情的吟唱。
根据有关记载,朱熹曾几次到过连江,与丹阳渊源尤深。其中一次在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一年前,58岁的朱熹因接到好友陈俊卿的噩耗,在门人王迈等的陪同下前往莆田吊唁并为之送葬。陈俊卿为一代名相,向来对朱熹十分器重,朱熹对此感念于心。由是,朱熹买舟南下,至福州登岸后即匆匆赶赴莆田。朱熹患有足疾,行走不便。好在身边始终有一班门生跟随,一路搀扶。这情景有类春秋时期的孔子。送别故人,朱熹回经福州,他特地上鼓山看望涌泉寺僧嗣公和尚,并在灵源洞石壁上留下题刻,怀念已到四川成都赴任的好友赵汝愚。接着,他又乘舟到古田探望高足林择之。
这时,朝政发生了一些变化,周必大进职为右丞相,他和杨万里等人一再举荐朱熹,于是,朝廷任命朱熹为江西提刑。但朱熹仍对朝政心存顾忌,不想贸然出山,因此,一面以足疾未愈上状请辞,一面继续在各地讲学。同时,他向孝宗皇帝上了一封长达1.2万字的奏折,史称《戊申封事》。这道奏折,是朱熹生平对南宋腐败社会的一次全方位剖析,也是他试图用正心诚意学术对大病沉疴的南宋社会开出一帖济世药方。有说,正是这道奏折,促使年迈的孝宗皇帝下了禅位的决心。
朱熹到连江,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在门人刘砥、刘砺的陪同下他来到连江。先在丹阳镇祠庙讲学,后因兵乱又退往东平宝林禅寺避居。宝林寺又名宝林庵,坐落于东平村,背靠五凤山,始建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大中六年(852年)重建,迄今已有1180多年的历史。《三山志》称之为福建四大丛林之一。鼎盛时,殿堂十多座,僧众最多时逾千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曾御笔亲题“大中宝林禅寺”匾额。这座寺庙紧邻山林,景色清幽。“山随溪水转,岭向寺门分。”而寺前院场开阔,视野很好。被权力场搅得身心疲惫的朱熹十分喜欢这一份清幽宁静。
连江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张莹的墓就在寺院后山之麓。张莹(857—933年),字昭文,连江丹阳人。他自小志向高远,曾赋诗曰:“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时来鳞羽化,平地上云衢。”此诗后被《全唐诗》收入。公元890年,张莹只身赴长安应试,一举高中,官至礼部尚书。他为官刚正不阿,遭奸佞陷害,被流放江州。唐亡后,张莹返回故乡丹阳,捐资扩建宝林寺,从此深居简出,潜心学问。张莹博学多才,他的史学著作考订严谨,所作诗赋高雅清丽,时人争相传诵。
朱熹素来钦佩张莹的人品学问,他沿着盘山小径漫步低吟,仿佛与200多年前的先贤隔空畅谈,一诉报国衷情。朱熹在这里读书、写作,流连山水,住了一个多月,才动身返回建阳。
宝林寺里现在还留有一句柱联,相传为朱熹所作:“建自唐朝,虎跑雷移肇始皈入法界”,但只有上联,未见下联。寺后崖壁上,朱熹手书的“降虎”、“雷移”摩崖石刻至今尚存。寺中还留有他的一首七律诗:“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岩翠空濛昼不开。一壑祇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连宵计,未许仙灵便却回。”
大概是出于对朱熹的热爱,丹阳的乡亲们甚至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说是某钦差奉命安葬连江籍刘姓皇妃,率堪舆家四处选择墓地,看中宝林寺风水,要在大雄宝殿正中央建坟茔,并插立标记:“穴在寺中”,要当地官府限时将大殿拆除。钦差随后返京。朱熹此时恰住在寺院里,他愤然挥笔改为“穴在寺东”,并将标记移插寺院东面,宝林寺得以保全。
根据《连江县志》记载,朱熹最后一次到连江,则是在庆元年间(1195—1200年)。由于遭受当政的韩侂胄迫害,将朱熹的道学定为“伪学”,要在全国范围内剿灭。各地官员奉命到处搜查理学著作,告发“伪徒”。甚至连肆坊间也受到了严格审查,二程、刘子翚、李元纲、潘浩然和朱熹的著作都被劈版烧毁。一大批“伪徒”如叶适、留正、彭龟年等有的被罢职,有的遭流放。而朱熹本人更是被冠以六大罪:一“不孝其亲”,二“不敬于君”,三“不忠于国”,四“玩侮朝廷”,五“诗含怨望”,六“害于风教”。朝廷以此罢去他秘阁修撰和提举南京鸿庆宫的官职,取消了俸禄。这就是庆元年间的“籍伪学”事件。
为避祸,朱熹回到福建,先后流寓邵武、建宁、泰宁等地。尽管各地官府秉承当局意志对朱熹的学说持抵制立场,但朱熹仍然受到福建学人的普遍爱戴,争相邀约朱熹前往自己家乡著书讲学。
庆元三年(1197年)八月,由于女婿黄干的母亲去世,朱熹在几位门人的陪伴下前往福州吊唁。之后,他再度来到连江,在敖江上游小沧七里村养病,并开始了《楚辞集注》的撰写。此间,他几度到贵安、朱步、仁山等地讲学,仁山七里岭路旁留下他题写的“陟岵”二字的摩崖石刻。
感谢连江的好山水,让晚年多病而又饱受磨难的朱熹,有了一处安身之地,使之心灵得以慰藉,同时,也有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本文原载于《走进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