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青山绿树多
黄文山
庆元二年(1196年),宁宗朝权臣韩侂胄发起一场对理学的大围剿,拟出赵汝愚、朱子等一干道学贤臣及学者的多条罪状, 由国子监上奏禁毁理学之书,朱子的《四书集注》与《语录》等著作被指为“伪学”,尽在毁禁之列。韩侂胄还列出一份黑名单,将一批道学清流名士共59人定为“逆党”,清除出朝,永不叙用。朱子是当时公认的道学派的领袖,位列前5名。这就是席卷全国的“庆元党禁”。这年朱子67岁,已从京城回到闽北。面对一场又一场扑面而来的狂风恶浪,年已垂暮的朱子没有屈服, 他潜心投入道家学说和《楚辞》的研究,几年间先后写出《韩文考异》《楚辞集注》等一批重要著作,与蔡元定合作完成《周易参同契考异》的初稿。他还应学生们的邀请,名为避祸,实则外出讲学。当他在门人林用中的陪同下,乘舟赴古田,夜泊水口时,恰遇风雨大作,一时波摇浪撼,小舟在江流中起伏颠簸。至晨雨止,朱子掀帘一看,两岸青山如洗,绿意葱茏,不禁触景生情,脱口吟出一首七绝:“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意如何?今朝试揭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舟过水口》)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子离世。临终前,朱子给远在福州的女婿黄榦写信,留下传道遗嘱。同时他要求长房子孙须有一脉在府城建安(建瓯)落籍。府城建安给少年时的朱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他于11至14岁在建安环溪精舍生活和学习。环溪精舍是朱松为朱子精心挑选和营建的住所,也是一处读书佳境,精舍临溪,满目青山。朱子一直认为,府城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他日后打下学问基础的地方,他的三子朱在遵父命,辅佐其长孙朱鉴与家人来到建安居住。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否极泰来”。朱老夫子或许想不到, 在他去世后仅仅几年,朝廷的风向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场政治文化大迫害因赵汝愚、朱子等人的离世得以快速刹车,嘉泰三年(1203年),朝廷就正式下文解除“党禁”,并为赵汝愚等人平反昭雪,凡“伪学逆党”健在者全部复官。嘉定二年(1209年),朝廷昭赐朱子谥号为“文”。自此之后,朱子被世人尊为“朱文公”。嘉定五年(1212年),在时任国子监司业、朱子门生刘爚的大力推动下,朱子的《四书集注》成了官学的钦定教科书。
宝庆元年(1225年),赵昀即帝位,是为宋理宗。理学家真德秀成为理宗十分器重的经筵侍讲。真德秀是朱子弟子詹体仁的高足,他利用经筵讲读的机会,向皇帝讲解了朱子理学的大义。理宗受真德秀影响至深,他调来《四书集注》仔细阅读后下诏称赞朱子对《四书》的注解是:“发挥圣贤之蕴,羽翼斯文,有补治道。”特地追赠朱子为太师。新朝大兴理学之风很快就刮到建安。备受鼓舞的朱子的三子朱在和长孙朱鉴联名向知府申请在府城紫霞洲北修建朱文公祠,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嘉熙元年( 1237年) , 理宗到太学视察后颁发诏令,要求改祀理学五贤:周敦颐、程颐、程颢、朱子和张载。建宁知府王埜听到这一消息,十分兴奋,立即上书理宗皇帝,报告说朱子后人现居住建宁府,建安城内并建有朱子祠。第二年,理宗诏书下达:“游(酢)、胡(安国)、朱(熹)、真(德秀)流风未泯,表宅里,以善其民。”要求在这些理学先贤的故乡建宁府地宣扬、表彰他们的事迹,以引导百姓向上从善。
王埜接到诏书大喜过望, 说:天子之所以命者,敢不谨遵?于是星夜书写朝牒,请求皇帝恩准营建书院,用以主祭朱文公并祀真文忠(真德秀)。王埜选址在府治北、朱文公祠旁的紫霞洲建造建安书院。为了彰显理学道统,他还在书院里建了一座燕居堂,用以奉祀孔孟等先圣。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是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教育机构,一般为民办,也有的是民办官助,纯由官办的并不多。因此建安书院在南宋以降的600多年间,一直是闽北一所重要的学府。在宋代,中国南方书院发展尤为兴盛,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鹅湖书院、武夷书院等等。各地书院的出现既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种种不足,也为喜欢学术自由的众多学者们提供了著述和讲学之所。一所优质的书院一般有奉祀、讲学、藏书等功能,朱子生前尤热衷书院学术开放的教育模式。
建宁府兴建的建安书院,也成了国内奉祀朱子和传播朱子理学的第一所书院。书院的最高管理者叫“山长”,也称“长席”。建安书院聘请知名学者郑师尹出任山长,又一说首任山长为理学家蔡模。蔡模是建阳人,他的祖父蔡元定、父亲蔡沈,都曾是朱子的学生。实际上,蔡模、郑师尹到书院开始的主要任务是整理、校对朱子、真德秀的著作。随后,建安书院开馆纳学, 由蔡模和郑师尹担任主讲。书院的教学,以天理人心之正、修己正人之方和致知学问思辨的浓厚色彩,成为学子们景仰之所。建溪江畔、紫霞洲上,书声琅琅,远近少年才俊云集,盛极一时。此后书院的山长均由官府聘请各地著名学者担任,如林翼龙、徐几、黄镛、黄君复等等。
古廊桥——值庆桥
明代,建安书院迁址,后废。清初,府学遭兵燹尽毁。时瓯宁知县邓其文深感先儒之学不可无存,于是筹款重建书院,改成“建溪书院”,建中堂祀朱子及门下四先生并建州诸先儒。后院建文昌阁,右侧设讲堂,左侧创义学。他并上书康熙皇帝请求赐匾,康熙皇帝准其奏,亲笔御书“建溪书院”匾额。1906年,朝廷废书院制,改其为建郡中学堂,民国更名为“福建省立第五中学”,依然是闽北最重要的学府。历史上,建安书院长期由官府承办,但它与同是官办的各县学、乡学不同。建安书院可以择优录取建属七县(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的学生。明清两代,采取逐级遴选生员制,考中秀才者必须进入官学或大书院继续学习,建安书院也成为七县秀才继续深造之所。循着琅琅书声,我们来到位于城东北的一条千年古街—— 磨房前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郡守韩元吉修渠导引城北橄榄坑之水入紫霞洲之玉仙池,并在周围植树建亭,供人们游览休憩。当时这里被叫作“紫霞洲街”,商贸繁荣。后来有人利用渠水在附近建造了一座大磨房,久而久之,老百姓都习惯称其为“磨房前”。建安书院和朱子祠的遗址就在磨房前。昔日的建安书院院址毗邻建瓯第一小学。步入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朱子园,花木掩映中,一道古意浓浓的长廊上,镌刻着朱子的生平介绍,还有朱子自画像和诗词、语录等等。71米长的廊道象征着朱子71岁的人生,建瓯第一小学的学子们总喜欢从长廊上走过,似在与少年时的先贤同行。
校园里还有一个“金水杉”教育宣传栏,校长告诉我们,金水杉教育理念源自传统文化的启发。所谓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建瓯第一小学校园里的水杉,是1981年老校长组织栽种的,迄今已41年。如今,校园里的水杉已成为一代代师生们心灵栖息的绿荫,水杉的高直绿正,也是学子们的人生标杆。从建安书院到建瓯第一小学,一脉书香,延续不断。朱子地下有知,宁不欣慰?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瓯》;图片来源于建瓯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