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21:5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文山



追寻光明而行

 

文山

 

 

1196年的冬天来得格外冷,天上彤云密布,北风一阵紧似一阵,一场大雪即将降临。麻阳溪畔学人荟萃的竹林精舍,也早早地失去了往日朗朗的读书声,陷入一片沉寂。

几天来,朱熹的门生正从四面八方赶来。然而他们这次来,不是来赴老师的经学盛筵。他们当然知道,朱熹被当今天子从湖南征召到朝廷任经筵侍讲,也就是给皇帝开讲座。这是朱子理学最辉煌的时光。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老师已经被皇帝炒了鱿鱼,而且一场“籍伪学”的大迫害正紧随而来。朱熹邀集他们来,正是要告诉他们事态的严重,同时为他的门生兼挚友蔡元定送行。

朱熹是当朝宰相赵汝愚推荐给26岁的宁宗皇帝的。一开始,朱熹确是信心满满,想把自己的平生学问全部教授于这位新皇帝,让他成为天下圣君,以造福桑梓黎民。但渐渐地他看到朝廷的风气正一天天坏下去。而宁宗皇帝却偏听偏信,任由韩侂胄一帮佞臣拉帮结派、排除异己。

于是,他以老师的身份多次当面责问宁宗,矛头直指韩侂胄。宁宗表面诺诺,心中却老大不快。而韩侂胄一班宁宗的近侍大臣更是又惊又怒,思谋着如何把朱熹驱逐出庭,清除帝侧的道学清议,最终打掉赵汝愚的势力。这正中宁宗的下怀。他实在不愿再被朱熹用“经”“纪纲”和“天理”来束缚自己的手脚了。他下了一道手诏给朱熹,内云:“朕悯卿耆艾,方此隆冬,恐难立讲,已除卿宫观,可知悉。”借天冷,把朱熹炒鱿鱼了。

宁宗此举,引起朝中许多大臣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要求宁宗召回朱熹。并发起一个声势浩大的援救朱熹行动。这批大臣,被韩侂胄定性为“道学派”,他找出各种借口,将他们一个接一个撵出朝廷。

最后,举荐朱熹入朝的赵汝愚也被宁宗罢去右宰相,改授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朱熹得知这个消息,十分愤怒,写了一份数万字的奏章,想要弹劾韩侂胄。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朋友们纷纷劝阻,但盛怒之下的朱熹根本听不进。如何让朱熹接受,门生蔡元定想了个办法,他占了一个凶卦——遯,“遯”即是“遁”,预示要退避。这让朱熹清醒了下来,不仅烧了奏章,还决定率众弟子撤出京城,退隐山林。为此,他特地改名号为“遯翁”。

作为朱熹的大弟子,蔡元定其实只比朱熹小五岁,朱熹也这样说过:“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但蔡元定却认定自己学生的身份,始终跟随在朱熹左右。朱熹也最信任蔡元定,凡事都要先问过他。虽然蔡元定及时地劝阻朱熹烧毁奏章,保住了老师性命,但自己却逃脱不了厄运,被诬为“佐熹为妖”之罪,编管湖南道州,也就是放逐到偏远地方管制。

这险恶的一招,让朱熹心如刀割。朱熹执着蔡元定的手和众弟子一路向西,走到20里外的马伏村,在此作别。朱熹手捧一杯米酒,为他饯行,想到老友一去,从此相隔天涯,不禁泪眼婆娑。蔡元定却神色淡定,当场吟诵了一首诗:“天道故冥漠,世路尤险巇。平生本自浮,与物多瑕疵。此去知何事,死生不可期。执手笑相别,无为儿女悲。轻醇壮行色,扶摇动征衣。断不负所学,此心天地知。”

此时的蔡元定已年过花甲。陪同蔡元定一同前往湖南道州的有他的三子蔡沉、门生邱崇和刘砥。

走不多远,一匹快马赶来,送来朱熹的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至舂陵,烦为问学中濂溪书院无恙否?”如同一盏灯,一下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道州虽然偏远,然而,这里也是理学创导者周敦颐的故乡。周敦颐自号濂溪,他的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据说就是启发于故乡遍植的莲花。三千里地的流放,其实,是奔着道学的源头而去。这让蔡元定脚下生风,恨不得早日走到道州,去探访濂溪书院的风采,感受理学源头的气息。

这是一个一生为追寻光明而行的人。25岁那年,蔡元定遇见朱熹,他们在学问人品志趣上惺惺相惜,亦师亦友,从此,结下了40年的深厚情谊。

蔡元定出生于建阳麻沙镇的水南村。建阳蔡氏为闽中望族。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897年凤翔节度使蔡炉率所部五十三姓南下建阳,择麻沙而居,蔡氏就此繁衍生息。迄今,麻沙水南的蔡氏大宗祠内还立有九贤堂,供奉着蔡家九儒蔡发、蔡元定、蔡渊、蔡沆、蔡沉、蔡格、蔡模、蔡杭、蔡权的神像。祖孙四代九人,终身安于儒学,潜心探究著述授徒,成就两百多部理学著作,形成博大的学术体系。蔡氏大宗祠门上刻着一副对联:“五经三注第,四世九贤堂”,彰显一个家族的学术辉煌。

九儒中以蔡元定的学术成就最大。蔡元定,人称西山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重要讲论者、著述者和修订者。蔡元定自幼受教于父亲蔡发,沉耽于孔孟之学。父亲病逝时,他18岁,遵循父亲教诲,他一生不求仕途远离官场,只是孜孜于学问,穷究天道地理。“伐木南山巅,结庐北山头。耕田东溪岸,濯足两溪流。”这是蔡元定咏西山耕读的诗句。正是在风景秀美的西山独居苦读,上究天理,下考人事,让蔡元定的人生学问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对这一段苦修经历的总结,也成为蔡元定留给后世子孙的祖训:“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生动诠释了儒家“慎独”的思想。

但在学问上,蔡元定并不是一个保守的独行者。追寻真理之光,从来是他一生的目标和方向。25岁那年,正在西山埋头读书的蔡元定,无意间听同窗好友谈起在崇安五夫乡间读书授徒的夫子朱熹,引起他的好奇。于是他独自来到五夫的紫阳书院拜谒朱熹。两人一见如故,彻夜对榻讲论,互相吸引,竟不忍分别。于是,蔡元定邀请朱熹到建阳西山,到自己营建的书院讲学。建阳号称“图书之府”,著名的麻沙版善本书籍,自来是天下读书人的所求。

朱熹应约来到建阳西山,深为这里的山川形胜所吸引。他决定将他的理学教育重心由崇安五夫移到建阳。他请蔡元定为他在西山附近选址。蔡元定以堪舆家的眼光,锁定与西山遥相呼应的云谷山。西山海拔633米,云谷山海拔999米,两山间相距八里,有山路相通。朱熹相信蔡元定的眼力,对云谷山的环境很满意,于是他在云谷修建了草堂。为了便于与西山的蔡元定联络,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互相在西山和云谷两山山头建台悬灯,夜夜相望。朱蔡约定,双方灯明表示学习正常,若一方灯灭,则表示学习中遇上难题,急需探讨解决。每当这个时候,第二天,天刚刚放亮,山路上笃定出现一个匆匆行走的身影,那是蔡元定,要赶赴老师的约会。而朱熹已经端坐堂中,虚席等待他的到来。

这个时候,也是云谷山头最热闹的光景。众弟子将草堂围了个水泄不通,听两位大儒一问一答,引经据典,解难释疑。

西山和云谷,也成了学人们探寻学问和真理的圣地,萦纡的山道上,经常可以看见,仆仆于途的负笈学子,他们不远千里慕名前来,只为了得到理学真谛。

静谧的山间夜晚,人们仰头,就可以看到两座山头上的两盏明灯,像是一双智慧的眼睛在闪闪发亮,照亮了南宋理学的天空。

那年,受朱熹之托,蔡元定携门生经湖北进入四川,到青城山搜购阴阳合抱的《太极图》以及湮藏于民间的珍版古籍图书。蔡元定深知他肩负的重任,不辞辛劳,登山涉水,遍访民间高人隐士,搜集到大量孤本古籍。他还一路访友、讲学,宣扬朱子理学。到常德时,他刊刻了朱熹手书的《易经系辞》,立于常德学府。到武昌时,他应邀在问津书院讲学,湖湘学子纷沓而至,争相一睹闽学大师的风采。数月之后,当他将一捆捆古籍孤本打开展现在朱熹面前,有从民间搜得的《河图》《洛书》,还有只是耳闻却从未见识过的《太极三图》……朱熹捧书竟大喜而泣。这张珍贵的太极图,不久便用在了朱熹的《易经本义》和《太极图说解》的篇首。“太极八卦”由此规范了下来。完成了老师嘱托的蔡元定也如释重负,一头栽在床上,昏睡了几天几夜才苏醒过来。

这是蔡元定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每当遇到困难时,他的眼前都会亮起一盏灯,那是他悬挂在西山的灯,和云谷山上的灯遥遥相望。西山的灯,就是他的理想之光,也是他毕生为之追寻的真理之光。

而今,西山那盏灯还在他心中亮着。想到这里,蔡元定不觉加快了步伐。道州,已遥遥在望。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