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13:4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福建满族 福建省世居少数民族。满族自称满洲族,在满语中是“吉祥”的意思,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满人”。是古代通古斯民族的一支。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福建满族主要由两大主体构成:一是金国皇族后裔。金亡国后,其后人黏合重山被当作“质子”,之后为元太祖铁木真所用,其子南合亦官至中书平章政事。入闽始祖黏南合儿子博温察儿,于元末至正初年“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泉州)”。他们以入闽始祖“黏博温察儿”的首字“黏”为姓。黏氏满族人于元末居住在晋江永宁,后迁往龙湖衙口村。明清时期,其后裔又分迁至晋江黏厝铺、深泸、山柄和南安梧坑,以及泉州市区。清代,与满族同源的金人后裔黏氏蒙受隆恩,泉州“粘国舅”的传说,是黏氏享有较高政治地位的缩影。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开始,黏氏满人有一部分迁往台湾,清末民初他们又迁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二是福州旗人。清康熙十九年(1680),福建曾设八旗驻防。“三藩”之一的耿仲明殁后,其部属撤回京师,京师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汉军2090名官兵进驻福州。康熙二十一年,又把耿仲明属下兵马1000名也编入。从此,福州与广州成为清代各直省中仅有的两个汉军八旗单独驻扎的驻防点。雍正七年(1729),征南将军赖塔奉旨挑选531名行营旗兵进驻琴江,组成三江口水师旗营。这部分汉军旗人与满八旗语言、习俗等趋于一致,完全融入满族之中。在当地置产立业,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形成福州满族的主体。乾隆二十年(1755),驻京的2000余满八旗(含家眷计4000余人)到福州驻防。至此福州满族人口数达到历史高峰。城内东起东门、西至南门大街、南至水部门、北至汤门、井楼门,分布着镶黄旗堆、镶白旗堆、正白旗堆、正蓝旗堆及蒙古营共五大旗营。辛亥革命后,这种分布格局不复存在。民国时期,其生活区域主要在东门大街、汤门大街、秘书巷等地,市郊也有满族三处小聚居区:新店聂厝、洪山赤升村和长乐琴江村。2000年,福建省满族人口共7094人。满族主要村落是长乐市琴江村与南安市梧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