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8 08:4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李珊珊

漳台清明民俗文化



4月4日,清明节,台湾民众一早来到台北阳明山第一公墓祭拜祖先


闽南话是台湾的主要方言,闽南话一般又细分为厦门腔、泉州腔和漳州腔,台湾方言的一大部分口腔源于漳州。根据《闽南话漳州腔词典》的主要编纂人员、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长期的调查研究,目前台湾讲的闽南话,其词的根源多是漳州腔。历史上,早期开发台湾的颜思齐、吴沙等都是漳州人,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的将士也多数是从漳州招募入伍的。方志记载,明、清历代以来,漳州人迁到台湾的人数都占大多数,保存下来的也最多,目前方言中还在使用200个漳州腔的基本词。而我们也经常听到福建投资的台商说:漳州腔和他们的口语基本相同,每到漳州,都有回家的感觉。

在台湾的政要中,无论是职务还是人数,漳州籍都最为显赫。连战的祖籍是漳州市龙海市马崎村;陈水扁的祖籍是漳州市 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江丙坤的祖籍是漳州市平和县江寨村;吕秀莲的祖籍是漳州市南靖县书洋村;林丰正的祖籍是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攀龙村;王金平、萧万长、谢长廷、游锡坤、高英茂、林洋港、谢东闵等祖籍也在漳州。张俊雄、简又新、林德福、张富美也自认祖籍漳州。在台湾的民众当中,漳州籍也占到了35%以上。早年移居台湾的漳州先人,把民俗和信仰文化也带到台湾延伸至今。


清明节的扫墓祭拜,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台湾同胞在清明节扫墓的情形与漳州当地百姓是何等的相似:台湾的清明节也叫扫墓节,家家户户都要在祖坟上“挂纸”和“培墓”。一般在清明节之前,人们由一家的长辈率领,带着锄头、镰刀、酒、祭品等到自家祖先的坟上扫墓,一般分成“挂纸”和“培墓”两种扫墓仪式。“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纸”、“压墓纸”,一般用石头或砖块将长方形的黄白纸,或红黄蓝白黑五色纸压在坟上,表示子孙已经祭拜过祖先。挂纸时,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培墓”的时间多在清明节前夕,先要用锄头或镰刀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清除,加上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则必须重新描写,使其焕然一新。台湾的清明节,家家户户插柳摆艾上祭品。清明节,门前要插上柳和艾条。在扫墓时,漳州人的后裔除了准备猪肉、鱼、蛋、松糕和甜糯米饭作祭品外,还要包薄饼。这种薄饼的形状像圆形的茶盘,将鸡丝、蛋丝、豆腐干丝、鲜虾、花生米、紫菜、冬菇等包在薄饼里,卷起来像个巨型的春卷,然后沾着甜酱吃。而从广东去的客家人子孙,则要准备猪肉、鸡、蛋、鲍鱼和豆腐干等五种祭品,并做艾糍、蒸发糕,拜祭自己的先人。等拜过祖先,烧过香纸后,就把艾糍、松糕等分给大家,在墓地上野餐。这时,父母或家长就对儿孙讲述自己祖先的出身之地,和开发台湾宝岛的业绩。台湾民间习俗若是家有长子娶媳妇、添丁生子或置产等,一定要在培墓时点“姓氏灯”,祭拜之前燃烛,祭祀后不熄灭,而是将它小心地放在灯罩内带回家(沿途不可使其熄灭)放在祖先的灵桌前。

近年来,清明节也都有许多漳籍台湾同胞回故乡漳州祭祖。但目前,从台湾返漳寻根的人按漳籍在台湾人数比例还不多,而且零零散散,我们可以出台一些鼓励台胞返乡寻根的政策,使台胞寻根谒祖更加方便和快捷,今后台胞回来寻亲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