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09:5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人与海洋的可持续联系

            

 汪毅夫


    近日,“送王船——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来,我也相当高兴。

5a1704f9c59e41208d285b9a793e691c.jpeg

送王船习俗

       为了印证“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一语,我想旧话重提,谈闽台海上3个相关事例。

       1.闽台渔民为海上岛屿命名。在西人绘制的地图里,“The  Empire  of  China  with  its  Principal  Divisions” (London,  1790 )记钓鱼岛为Hao—yu—su,曾用译名“好鱼须”;“New  map  of  China”(London:  G.F.Gruchley,1858) 记钓鱼岛为Tia—yu—su,曾用译名“低牙吾苏”。实际上,Hao—yu—su(“好鱼须”)和Tia—yu—su(“低牙吾苏”)都是闽南语,准确译名分别为“葫鱼屿”(捞鱼屿)和“掠鱼屿”(捕鱼屿),是闽南语复盖区域(包括闽南和台湾地区)的渔民给钓鱼岛的命名。另外,明、清两代出使琉球的官员之“使琉球诸录”里,记有沿途岛屿之名,其中“叶璧山”也称“热璧山”,在福州方言里,“热”读如“叶”。显然,“叶璧山”(“热璧山”)是福州渔民起的名字。

       2.台湾“奎楼送字纸外海”。据刘继庄《广阳杂记》并经我考证,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福建举办庚午科乡试,台湾知县王兆陞受聘为乡试同考官,将到福州入帘阅卷。从台湾登舟渡海,却遇风漂至广东香山,幸得广东人及时将他送至福建。渡海艰难,台湾考官如此,台湾考生亦然。1835年,澎湖考生蔡延兰乡试报罢,归途中遇风,竟随船漂流到了安南(越南)。另有不少考生遭遇海难,不幸而死于科举路上。据徐宗干《斯未信斋杂录》,台湾民间有“设酒食遥祭诸生之漂没者”的仪式。此一仪式,俗称“海普”(海上之普度也)。另从施琼芳《奎楼送字纸外海祝文》可知,台南有“奎楼送字纸外海”的仪式,除了“遥祭诸生之漂沒者”的用意外,还祷祝渡海考生“科名宝筏,破浪乘风”。仪式烧的是字纸而不是纸钱,将“敬惜字纸”即尊重知识的民风融入“海普”的仪式,这是很可注意的情节。

       3.海上流动的庙宇。2005年,我在《世界宗教研究》发表《流动的庙宇与闽台海上的水神信仰》(收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一文,从《昭惠庙记》(1115)、陈侃《使琉球录》(1524)、西班牙奥斯定会驻马尼拉主教德?拉达《出使福建记》(1575)等中西文献,辑录了相关记载22种,以描述和论述闽台海上,船舶供奉通远王、妈祖、拿公、临水夫人、水部尚书等水神的现象。此一现象迄今仍然可见,如陈国强、石奕龙《崇武大岞村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记:“渔船在海上作业时,宗教活动并未中止,船的驾驶室或中舱,都设有妈祖或房头神(按,即祖灵)的神位,离港前通常还从妈祖宫请出一些神物,如塑料花、妈祖小神像等(回航后买新的以还愿),生产中不时烧香祭祀”。

      “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是航海文化、海洋人类学研究的题库,包括了许多可供研究、尚待研究的选题。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