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5 08: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仲莘

打造海峡陆桥文化品牌



沟通海峡两岸的古船模型


对于“东山陆桥”的开发,我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及,但都说得比较简单,而且有的提法也欠考虑。在这里,我想结合新的情况,具体谈谈我的看法与建议。

关于陆桥的命名

台湾海峡陆桥的发现始于1987年。当年春天,东山县博物馆将当地渔民从海底打捞上来的一些化石标本送到北京,经过有关专家鉴定和考古大师贾兰坡院士审核,认为其中有熊、剑齿象、中国犀、水鹿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与此同时,东山发现史前时期的“东山人”的肱骨残断化石,台南发现了“左镇人”的肢骨化石,而后者是经过东山进入台湾的。所有这些都证明,在史前的冰河时期,即7万年到1万年前,由于海水升降,台湾与大陆曾连在一起,台湾与大陆相连的主要通道,是从东山到澎湖再到台湾南部的一条陆路。因为这条陆路是以东山为起点,又为东山最早发现,所以叫“东山陆桥”。这个名字的好处是陆桥方位明确,一目了然。但是,考虑到史前时期的这条陆路通道,是远古时期海峡两岸人民所共有的通道,今天又是共有的精神财富;考虑到这条陆路通道对台湾人民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在两岸以至国际上开展学术活动的便利,最好选择一个两岸人民共有的名称,比如“台湾海峡陆桥”或“海峡陆桥”等。至于“东山陆桥”这个名称,作为探索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仍可在一定范围继续保留和使用。

关于“陆桥文化”

海峡两岸陆桥作为史前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基本特点是:

地理上的特殊性。台湾海峡陆桥,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一处海峡陆桥。就福建这边来说,为什么古人会把陆路通道选在东山,而不选在别的地方,这是地理条件决定的。因为南面(广东南澳岛)偏远,北面(闽东以及浙江)地势偏低,只有东山这条通道地势略高,是最理想的地方。陆桥两端发现的极为相似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大多数出自海底陆桥和陆桥附近,也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自海峡陆桥被发现后,20年来,经过各方面专家实地考察、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果,大大丰富了陆桥文化的内涵。比如2001年5月,东山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精心研究,不仅发现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还发现一些化石上保留着人工刻痕。继之,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和台湾的考古专家来东山考察,也发现了数件哺乳动物化石上留着人工切割痕迹。后来,东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对动物化石碎片进行整合分析,不仅再次在12件动物化石上发现带有明显的人工刻痕,还首次发现一批用动物骨角制成的生产工具、武器和艺术品,为研究古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原始的艺术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凭证和依据。2005年,中国科学院和省博物馆的专家,对东山县博物馆收藏的3000件动物化石进行甄别鉴定,对从中发现的轴鹿、披毛犀、猎狗、马鹿、海象、羊、狼等8种动物化石进行分析,认为有21种以上的动物在海峡陆桥一带活动,为研究史前时期台湾与大陆的地理变化、生态环境、气候以及两岸动物来往,古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两岸考古工作者的发现都证明,台湾早期的哺乳动物、早期住民及其文化,均来自大陆的华南地区。也就是说,两岸的人员、动物和文化交流,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时期。今后随着两岸考古工作的深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发现。但是,从目前的收藏和研究情况来看,海峡两岸陆桥文化的脉络,可以说已经基本弄清。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文化品牌,是完全可能的。

国内外专家认识上的一致性。自陆桥发现以来,福建的专家与台湾的专家,都参与了考察研究工作,双方对陆桥的看法完全一致。美国、日本的专家几次前往东山考察,也对两岸陆桥史前文化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藏在东山博物馆内的大陆桥史前化石


建设陆桥博物馆

闽台缘博物馆不久前已在泉州落成。如果能在东山建一座海峡两岸陆桥博物馆,使之与泉州的闽台缘博物馆互为犄角,一南一北,互相呼应:前者展现史后时期(主要是汉唐以来)的闽台五缘关系;后者展现史前时期闽台两地的文化渊源关系。这样,就把两岸关系从老根上说清楚了,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至于陆桥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利用东山博物馆现有的馆藏,同时注意吸收台湾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体现两岸人民共有、共创、共享的陆桥文化精神。

兴建陆桥海底游览工程

自从十几年前听到有关两岸陆桥情况的介绍以后,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在东山的塔屿这个地方(陆桥的东端),搞一个海底游览工程,让人们亲眼目睹一下这一远古奇观。同时对发展东山的旅游业也大有好处。虽然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眼下交通部门正在探讨海峡两岸如何建设桥梁的问题,其中方案之一就是修建海底隧道。几百公里的海底隧道都有办法建设,为什么在陆桥的一端搞一个水下探视工程就不可能呢?据闻广东深圳就有此类工程。我们何不也试一试?

打造海峡两岸陆桥学术研究平台

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对两岸陆桥的考察、研究,还停留在少数人的分散研究阶段。今后要把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并取得更大的收获,必须扩大这项研究的规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为此就需要一个平台:第一步,可以先举办两岸陆桥学术研讨会,并形成一种机制。待条件成熟时,再考虑举行国际海峡两岸陆桥学术研讨会,以期引起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参与,要把陆桥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