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31 16:1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唐宝洪

安平古堡的追思



台湾安平古堡1.jpg


走进台湾的安平古堡,但见守护着它的两棵大榕树,似阅尽人间沧桑的老者,无论日出月落,潮涨潮退,都保持淡定的气度和神色,显出一副任由人世间评说的样子。

古堡内那残存的70多米长的古墙,历经近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着,被斑驳的阳光和盘根错节的枯藤爬满,似乎要复活一个记忆,定格出一种壮美。

登上红砖石阶,郑成功铜像高高地挺立在我的眼前,令人顿生一股英雄豪气和崇敬之心。古朴厚重的安平古堡纪念碑屹立在郑成功铜像不远的地方,无声地打量着一批又一批走进安平古堡纪念馆探秘的来客。纪念碑旁,一尊残损的古炮微仰着头,张开了残损的嘴巴,似乎要告诉人们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纪念馆陈列着安平古堡的原始模型、郑成功墨宝和明清史料文物。我留意郑成功与荷兰人签的条约,第一条开宗明义:“双方忘记一切仇恨。”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中国的国门,逼迫清政府签订包含割地赔款等条款在内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族处于被宰割、被凌辱的境地。郑成功对于战败投降的荷兰人,却是那么的宽容:允许荷兰人带走除了巧取豪夺的珍贵文物之外的私人财产,允许荷军在撤离台湾时“击鼓、鸣金、荷枪、扬旗”,而没有对失败者进行人格尊严的凌辱,更没有对他们加以杀戮,这是何等的大度。

安平古堡古城墙.jpg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天:1662年2月1日,郑成功的代表和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的代表互换有双方最高首脑签字的协议。历史,更应该记住这一天,1622年2月9日,在台江边的沙滩上,战旗飘扬,鼓声动地,揆一带着荷兰官员无奈地走出热兰遮城,向郑成功献出城堡的钥匙,并呈上一把象征权力移交的西洋宝剑。这一天,在台湾飘扬了38年的荷兰国旗被降了下来,中国人第一次把占领自己领土的外国侵略者赶了出去。

纪念馆旁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瞭望塔。登上塔顶,眺望万顷海波,不由得思绪起伏,耳边仿佛响起当年的受降仪式上郑成功掷地有声的宣言:“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久为贵国所据,今吾既来索还,该土地自当归我!”

“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闾关不忍离。”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写的一首诗。他在台湾设立一府两县,开设府学、县学,筑城郭,固海防,拓中华民族海疆,倡民族文化与和睦之风,促汉族移民和高山族同胞的融合;屯军田,开荒地,送农具和耕牛给高山族同胞,并派人教授耕种之法,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郑成功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台湾开发和发展的基础。

安平古堡的古炮.jpg


令人扼腕喟叹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就溘然而逝,年仅39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正值壮年的郑成功过早地离开人世呢?我站在瞭望塔上,问天,天不语;问地,地无声。或许天和地都不忍心告诉我真正的答案,或许是为尊者讳也不得而知。

郑成功猝死之谜不忍解读。清代官方史书记载,郑成功“得狂疾,自斫其面而死”。为什么会是这样?民间流传他的死有四个原因:父死、君亡、子不孝、臣抗命。笔者认为,后两个原因是最致命的。“子不孝”,说的是,郑成功长子郑经娶尚书唐显悦孙女为妻,却与胞弟的乳母陈氏私通生子。唐显悦得知后写信给郑成功责问道:“令郎狎而生子……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自尊心极强的郑成功,对儿子的胡作非为感到难堪又震怒。“臣抗命”,指的是,郑成功发出两道命令:一则,下令给在金、厦的堂兄郑泰,将郑经、陈氏及教子失责的董氏(郑成功元配)处死,郑泰拒不执行,并拖延该运到台湾的粮秣军饷,图谋和郑经联手叛变;二则,令将官兵眷属从金、厦迁到台湾,但部从因贪恋金、厦海上贸易之便利及商业之繁荣,抗命不遵。郑成功气极而死,死前几天持着望远镜瞭望海面,盼望有船只从厦门驶来。面对海阔天空,郑成功哀叹自己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先人。可以说,子不孝,臣抗命,是对郑成功致命的打击,故而“索从人佩剑自斫其面而死。”然而,《台湾通志》说郑成功是死于感冒风寒;也有人说,郑成功被重兵在握的郑泰毒死。

安平古堡的命运和台湾历史息息相关。最初的“安平古堡”,是荷兰人建造的,名叫“热兰遮城”。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热兰遮城改为安平镇,把城堡作为郑氏府第。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安平镇为军装局所在地;清同治十年,英国军舰犯台,舰炮命中军装局火库引发爆炸,城墙也被炸毁;日本占据台湾时期,原有的城垣被铲平,改建成留存至今的红砖平台样式海关宿舍;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改名为“安平古堡”,并辟为古迹纪念馆。

世间万物,没有不变的容颜。唯有永远不变及代代传承的是爱国情操和永不磨灭的历史功绩。郑成功然也!这正如张学良将军在90高龄时作的《谒延平祠》诗中所云:“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