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的厦台情缘
——纪念江文也诞辰100周年
2010年6月11日,国家文化部、国家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厦门举办“江文也先生诞生10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并在活动期间举办“江文也先生音乐创作研讨会”。这使我兴奋不已。
台湾著名音乐家江文也(1910-1983)于生前“沉寂年代”曾说:“我不是为人演奏、出版而创作,只要我的音乐能留给祖国、人类,就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我相信我的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不会是重复的。它对中国音乐会有用的。得知己于百年后。”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他诞生100周年,演出他的作品,举行他的音乐创作研讨会,不就应了这句话了吗?江文也在天之灵,一定会得到莫大的安慰!
江文也一生在台湾、日本、大陆生活过,经历了日据时代、国民党时代和解放后的岁月。他的生命如同多彩的三菱镜,映照了多姿的画面,但主轴却是“命舛悲怆”四个字。尽管如此,他对生活过4年的出生地台湾,对生活过10年的厦门,却一往情深。他一生创作了130多部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取材于台湾、闽南,甚至歌词用闽南语,体现了他浓烈的爱国爱乡情怀。
厦门的“港仔墘少爷”
江文也祖籍福建永定,1910年6月11日出生于台北大稻埕,因为父亲江蕴鋆(又名长生)在这里经商,早就迁出三芝乡的老厝而在大稻埕买下新房了。1866年从厦门到台湾经营茶叶的绅士李春生(1838-1924),于1914年建造了大稻埕长老教会礼拜堂,四五岁的江文也,居然跟着爱好音乐的母亲郑闺逛庙会,听圣歌,连那些南北管民间音乐,都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蕴鋆为了经商贸易,经常往来于基隆、横滨和厦门之间。后来,他索性在厦门靠海的水仙宫后三十六崎顶,盖了一座大厝,朝向鹭江,人称“港仔墘厝”。1914年,江文也与家人一道迁居厦门。1917年,江蕴鋆的长子江文锵(又名江文钟)、次子江文彬(后改名江文也)、三子江文光均就读于“厦门旭瀛书院”,这是一所日本的台湾总督府直属、专门给台湾籍孩子读书的日文学校,江文也是第八期学生。他们三兄弟都英俊潇洒,被称为“港仔墘三少爷”。
经商的三伯父江蕴和(又名保生),1907年8月在厦门创办了《全闽日报》。后来,他在鼓浪屿海滨建了一座洋楼,这吸引了幼小的江文也的心。他经常跑到三伯父家,甚至住了下来,目的是跑到附近的教堂,趴在窗口跟着大人唱圣诗。他在三伯父家中,不但学到从西方传来的科学知识,还有机会接触到钢琴、风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和五线谱等音乐知识。
江蕴鋆不仅会经商,还是个诗人,在台湾时就加入北台湾第一大诗社“瀛社”;到厦门时,还担任过三哥江蕴和创办的《全闽日报》的主笔,经常与闽南的文人墨客谈诗论文,其诗文风采自然也陶冶了江文也。所以江文也从小也喜欢写诗作文,有“少年诗人”的雅号。在厦门,江文也不但能用中文、日文写诗,还能用闽南、闽西、闽北的各种腔调,演唱《天黑黑》等民谣;他既关注基督教音乐,又注意搜集厦门的民歌、童谣,开始进入他音乐生涯的“序曲”阶段,为他日后的创作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深切怀念“白鹭之岛”
1922年,江文也的母亲郑闺病故,1923年,父亲江蕴鋆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日本读书。江文也读的是电机科,业余时间学习音乐。台湾、厦门的14年生活,让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儿时的光景始终留在他的心房里。正如他的感慨:“我认为南海那个美丽的白鹭之岛的血液,是无比的美丽、优秀的。我抱着它而生,也将死去,这不仅仅是愿望,而是这样做下去!”
我认为,这个“美丽的白鹭之岛”,既指台湾,也指厦门。因为,早在清代编纂的《台湾府志》就说了:“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厦门岛自古被称为“鹭岛”、“鹭洲”、“鹭江”、“白鹭之岛”,因为是白鹭栖息的地方;台湾也有大量的白鹭,也有有关白鹭的歌谣。
1934年8月,江文也以男中音歌唱家的身份,参加了东京“台湾同乡会”组织的“乡土访问音乐团”返回故乡,举行台湾第一次巡回音乐会,分别在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等7县市作为期9天的演出,处处轰动。这是台湾以西方音乐会形式访问各地、进行巡回演出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江文也演唱了中外歌曲,包括他编曲的《再会!再会!》(津川主一作词)也列入四重唱之中。
他与其弟弟江文光特地到山区采集民谣,共100多首。他看到台湾乡间白鹭鸶伫立在碧波荡漾的水田上,心灵为之一动,他写道:“青绿的水田,完全寂静,透明的空气中,白鹭鸶展现美丽的羽毛,竖立在那儿,我,在如父亲额头的大地,如母亲深邃眼眸的黑土上站着。”他急切地想把这自然真实、充满故土情怀的景象通过音乐作品表现出来。于是,回到东京后,他一口气写了总题为《来自南方岛屿的交响素描》的《牧歌风前奏曲》、《白鹭的幻想》、《听到一个高山族同胞说的话》、《城内之夜》等4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白鹭的幻想》他最喜欢,用心最多,最后完成,江文也以之参加日本第三届音乐比赛,获得作曲第二名,这是江文也这次回故乡的最大收获。《白鹭的幻想》原名《我们的乡土》,江文也作品第2号,透过台湾俗谣、民歌,江文也表现了对台湾文化特质的无限热爱和故园情怀。他说,他写这首曲子时,好像“恋爱一般,为这曲子痛苦;但也如深恋爱人一样,为此曲沉迷。”
返回日本后,他便渐渐以作曲家的姿态,在日本乐坛崭露锋芒,连续四届获得作曲奖。
《台湾舞曲》跃上国际舞台
他在东京时期,1934年4月,创作了钢琴曲《台湾舞曲》,室内乐《四首高山族之歌——为女高音及室内乐》。1935年,创作了三首钢琴曲之一《厦门民歌钢琴小品》,并完成管弦乐曲《台湾舞曲》及《五首高山族之歌——为男中音及室内乐》。1936年,他创作声乐套曲《台湾山地同胞歌》4首,包括《酒宴之歌》、《恋歌》、《在田野》和《摇篮曲》。1937年,《台湾山地同胞歌》和《祭典奏鸣曲》入选巴黎万国博览会演出曲目,并由巴黎广播电台播放。1948年,他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时,负责“欢迎台湾省参议会考察团同乐音乐会”的全部节目,音乐会指定必须演奏他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他亲自演奏以厦门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厦门渔夫舞曲》,他改编的台湾民歌5首。1950年,他已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在教师联欢会上,他用钢琴即兴演奏了《厦门渔夫舞曲》,可见他对厦门感情之深厚。
钢琴曲《台湾舞曲》是江文也作品第1号,作于1934年4月,1935年9月编写为管弦乐曲,1936年获第十一届柏林奥林匹克作曲比赛管弦乐曲特别奖,使江文也成为台湾第一位扬名国际乐坛的音乐家。在管弦乐曲总谱扉页上,他写了一首诗:
我在此看见极其庄严的楼阁,
我在此看见极华丽的殿堂,
我也看到被深山密林环绕着的祖庙和古代的演技场。
但,这些都已消失净尽,
它已化作精灵,
融于冥冥的太空。
将神与人之子的宠爱集于一身的精华也如海市蜃楼,
隐隐浮现在幽暗之中。
啊!我在这退潮的海边上,
只看见残留下来的两三片水沫泡影……
这首诗是对这首乐曲内容的最佳说明。对祖地的无限怀念,对祖国文化精华的无比热爱,使他写出了《台湾舞曲》这样优秀的乐曲,构思新颖,音乐语汇“前卫”,旋律淳朴,节奏具有鲜明的民间舞曲色彩,配器利落、清澈,不落俗套,生动地描绘了台湾的风土人情。
2010年5月,在江文也生活过10年的厦门,厦门爱乐乐团上演了《台湾舞曲》,由艺术总监郑小瑛亲自指挥,以纪念江文也诞辰100周年,也让人们回首他在厦门的“序曲”岁月。
1950年,江文也开始潜心整理和吸取台湾、闽南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大型交响诗《汨罗沉流》,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则包括《元宵花灯》、《阳春即事》、《踏青》、《初夏夜曲》、《端午赛龙(舟)悼屈原》、《瓜熟满园圃》、《七夕银河》、《秋天的田野沉醉在金黄谷穗里》、《庆丰收》、《晚秋夜曲》、《家家户户做新衣》、《春节跳狮》等12首小曲,描写台湾、闽南各个节令的喜庆气氛,乡土风味浓郁。1955年3月,修改定稿钢琴三重奏《在台湾高山地带》。1960年,他将独唱曲《台湾山地同胞歌》改编为合唱曲(包括《首祭之歌》、《恋慕之歌》、《田野》、《摇篮曲》等4首)。1962年,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他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978年5月,他创作管弦乐曲《阿里山的歌声》,完成了山草、山歌、丰收、月夜(日月潭)、酒宴等部分初稿。江文也的音乐,的确谱出了台湾人民的心声!
整理、改编闽南语歌曲
“反右”和“文革”两次政治风暴,让江文也长期过着在群众监督下清扫公共厕所、“把饭桌当钢琴,十个手指在桌面上干弹的日子”,身心和人格受尽折磨、侮辱和摧残。但他对音乐不弃不离,从乡愁般的台湾情怀出发,以“民族性”、“地域性”的手法进行创作,丰富的闽台民间音乐、戏曲,为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题材和元素。1964年,江文也整理、改编了台湾闽南语民歌100首,配置钢琴或小乐队演奏谱,给古老纯朴的民歌以新的生命,如《思想起》、《中秋团圆歌》、《龙灯出来了》等,均十分脍炙人口。但因为他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所以作品署名“茅乙支”。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吴天球教授,是厦门人,又是江文也的同事和邻居,1983年7月间,他就用闽南语演唱了这些歌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思乡之情深似海——介绍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及其作品”专题节目中播出。其中,《思想起》歌词如下:
思想起,
绿竹开花绿竹青,
绿竹不知离别苦,
不知心在啥人边;
想你你不知,
等你等没来,
暝日相思绿竹青,
哎哟喂……
这首民谣起初流行于台湾最南部的恒春地区。明末清初,大量闽南人渡海赴台,逐步拓展到恒春半岛,垦荒的工作茹苦含辛,离乡背井的生活孤寂郁闷,思乡的心情更是难耐。每当夕阳西下,翘首西望,波涛和海鸟勾起了乡愁,思绪绵绵,发为心声,以幽幽低吟的“思想起”开头,成为当地普遍流行的曲调,并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民谣;它诉说当年“唐山过台湾”的故事,唱出了游子的心情。江文也早就进行过田野调查,他也借此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倾诉心曲,编织情感。《思想起》不管是曲还是词,都有好几个版本,江文也精心挑选和整理,成为一首优秀的民歌。
20世纪90年代,厦门大学鲍元恺教授在多次到台湾访问和讲学之后,重新为《思想起》编曲,作为台湾传统民谣之一,由台湾交响乐团制作发行。接着,鲍元恺创作了交响组曲《台湾音画》,厦门爱乐乐团于2010年5月21日演出,也由郑小瑛教授指挥,成为大陆乐团的完整版首演。《台湾音画》共八个乐章,其中第四乐章《恒春乡愁》,原型就是《思想起》。
《中秋团圆歌》歌词是:
八月十五是中秋,
家家户户饮月酒,
月娘圆又圆,
月饼甜又甜,
先敬公仔一杯酒,
搁敬阿嬷一朵花,
家内大小笑微微,
月娘看着真欢喜。
这显然是一首乡土节令歌谣,描绘闽台风俗习惯,展现一幅全家团圆、欢度中秋的温馨场面,具有“家和万事兴”的教育意义。江文也一生深爱中国音乐的传统,坚持对“中国风格”的追求。李岚清同志称赞他是“探索中国风格新音乐创作的先驱者”。(见李岚清著《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晚年,江文也着手要完成毕生最大的愿望,埋头整理1934年返台时搜集的台湾民歌,陆续改编成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1978年因创作管弦乐曲《阿里山的歌声》身体过度雕熬,导致病症暴发,欲振无力,长期瘫痪而未完成。逝世前夕,他在昏迷中获得台美基金会人文科学奖。1983年10月24日,他撂下自己毕生热爱的音乐离开人世。
1981年5月起,在台湾和香港出版的刊物上,陆续发表有关江文也的几篇重要文章,引起了海内外音乐界的关注,江文也作品也不断出版和演出。著名歌唱家吴天球等应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声乐套曲《台湾山地同胞歌》和台湾民歌。1981年12月25日《北京音乐报》发表俞玉滋的文章《同聆浓郁乡土音,台湾大陆一家人——记江文也教授的作品广播》。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次为江文也作品组织录音,管弦乐曲《台湾舞曲》由韩中杰指挥,中央乐团演奏,吴天球用闽南语演唱《思想起》、《龙灯出来了》、《中秋团圆歌》等闽台民歌。著名作曲家江定仙、苏夏、罗忠镕等赞扬道:40多年前就有此佳作,实属难能可贵。
台湾“华视”于1995年摄制、播出电视剧《白鹭鸶的幻想》,以纪念江文也。2003年起,台湾交响乐团陆续将江文也作品录音出版,形成《江文也作品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