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15: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奋隼

话说永和鱼丸



百年老店——永和鱼丸


鱼丸和肉燕一样,都是福州著名的小食,常出现在福州传统酒宴上。这道风味小食的创造,应归功于连江沿海一带渔民。传说某年,有一家连江渔民出海打鱼,满载而归。途中突遇飓风到来,慌忙将船快速驶向邻近一座荒岛避风。孰料这场台风连续不停地刮了几天,船上断粮,唯有一船鲜鱼。可是,光吃鱼又觉得倒胃口。这时有人记起后舱中还有一小袋番薯粉,便拿些鱼来,将剔尽鱼骨的鱼肉在钵中搅烂,再拌上番薯粉做成丸子下锅。丸子煮熟后,都觉得丸子好吃。回到家乡后,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都仿效做起鱼丸来。后来,有人加入肉馅,制成口味更为鲜美可口的丸子,并取名为“鱼丸”。这就是“福州鱼丸”的由来。

现在福州鼓楼区著名的老鱼丸店,应首推南后街上的“永和鱼丸店”。永和鱼丸店原来开在三坊七巷中的塔巷,是一家老字号,创建于1934年,创始人是三坊七巷人氏叫刘二弟(大名刘必松)。上世纪20年代,刘二弟跨过海峡到台湾,在永和市一家小食店里落脚,以自己娴熟的打鱼丸技艺,为店老板打工。由于他所制的鱼丸有鱼香味而没有鱼的腥味,大受当地人的欢迎。该店营业额因此剧增,让老板发了一笔财。刘二弟省吃俭用,也积攒了一些钱,掘得第一桶金。上世纪30年代初,刘二弟回到福州,他做了一担鱼丸担,每天挑着自制的鱼丸,敲着叮当作响的碗匙,在三坊七巷中叫卖。不多久,街坊里巷住户一听碗匙声音,就知道“鱼丸二”来了。于是,纷纷走出家门品尝他的鱼丸。人们认识了刘二弟,也认识了他做的鱼丸。

1934年,刘二弟用他历年积攒的本钱,在塔巷口开起了鱼丸店,为了让他家后人记住他在台湾



永和鱼丸


 


永和市的艰辛历程,他就将这间鱼丸店冠以“永和”招牌。由于刘二弟技艺精湛,选料精良,制作精细,“塔巷永和鱼丸”扬名榕城了。

1956年,永和鱼丸店公私合营了。1963年,南街大排档式饮食店“味中味”开业,永和鱼丸与其他11家小吃店一同并入该店。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及随后政府颁布了扶持个体经营的政策,永和鱼丸的第二代传人刘永祥接过父辈的技艺,带着年仅14岁的儿子刘景舒在塔巷深处重新亮出了“永和”店号,开始了个体鱼丸的制作与经营。父子两人十分珍惜上一代所创下的金字招牌,在坚持祖传手工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原料配比,使其所制鱼丸不仅保持老永和的特色,且在风味上有新的突破,更适合当代人的口味。1988年,20岁出头的刘景舒从父亲手中接过永和鱼丸店,当上了第三代掌门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年轻的刘景舒以全新的理念继承着祖辈的事业。他一接手永和鱼丸店,即着手向工商部门正式申请营业执照。随后又于1996年申请注册“永和”商标,使“永和”商标成为鱼丸行业第一个注册商标,同时还设计印刷了“永和”鱼丸包装袋和专用购物袋,让更多的市民知道永和鱼丸的品牌。2009年,永和鱼丸以直营专卖的理念,在福州开设了7家直营专卖连锁店,以方便顾客。

在刘景舒的努力下,永和鱼丸在1999年福州市风味小吃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在其后的数年中,又先后获得“福州市著名商标”与福州市“知名”商标称号,并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永和”鱼丸制作技艺还被认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现在,刘景舒殷切地期盼祖国早日统一,能像先辈那样在台湾永和市开一家属于刘家的鱼丸店,让海峡东岸的乡亲同享正宗的“福州鱼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