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传海内 典范在人间
—记台湾著名作家、翻译家、画家钟梅音女士
2009年3至4月,客家族谱在台湾展出,台湾乡亲在参观谱展时,知道我们是来自福建上杭后,不少人对我们说:“我们台湾有位久负盛名的作家钟梅音女士就是你们上杭人。”还说:“我们这一代人是读钟梅音女士的文章长大的。”梅音驾鹤西去快30年了,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她,我们为这位同乡感到欣慰和自豪。
2001年,台湾爱华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书写——台湾客家文艺作家作品目录》(黄恒秋编著)一书中有《钟梅音小传》:
钟梅音,女,笔名有音、爱珈、绿诗,福建省上杭县人,民国11年(1922)12月28日生,1984年元月12日辞世,享年63岁。
钟梅音幼年即患气喘病,未能按部就班上学,抗战时期,她流徙内地,以同等学历考取艺术专科学校,3年后又考取国立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但未毕业。民国37年春,她随夫婿来台,暂居苏澳。就在这个时候,钟梅音发表第一篇散文《鸡的故事》于《中央日报》妇女周刊,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后主编《妇友》月刊,并主持电视节目“艺文夜谈”,57岁患帕金森氏症,61岁发表最后一篇作品《何处是归程》。
她的创作以小品和游记最多,同时也有儿童文学、绘画等创作,也会翻译意大利民歌和维也纳歌剧。
钟梅音,原籍连城县太拔乡坵辉村人。3岁时出麻疹后又患感冒,被庸医误诊,转为支气管炎,留下哮喘痼疾;7岁举家迁往南京与外祖母住在一起;13岁以南京会考第二名保送中央大学实验中学,还未念完一学期又病倒了;14岁被迫休学。亲友们都以为她将会成为一个“废人”。父母为她担忧,她自己也十分伤心,曾想过一种最简便“解救”方法:一死了之。“每当我有了这种意愿,立即猛省——既然我连死都不怕,世上更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我要努力奋斗。”(钟梅音:《搞星文选?与造化抗争》)。
钟梅音说:“我的家庭,无论父系方面、母系方面都受过相当教育,所谓世代书香。”民国初年,父亲钟之琪毕业于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民国6年,顺利地通过全国文官考试。母亲是南山诗人、清末优贡、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首批文史馆馆员、中都丘海山之女。由于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尽管她的正规教育因身体的时坏时好而时断时续,在家养病时,总是缠着外祖母、母亲讲民间故事,家乡掌故。她还喜欢年画,爱好剪纸、吹糖人儿、捏面粉人儿。稍大点时,就往父亲的书房里钻,父亲书橱里的《万有文库》的诗歌部分通通被她“偷尝了”。她的父亲很喜爱绘画,有余钱都买了名家真迹,她闲来时除了读诗,便是临画;身体好时,父亲还带她去参观画展,从国画的欣赏讲到作画的笔法、技巧。尽管她病喘时连喝水都透不过气来,喘止后却又学着唱歌,还要代外祖母、母亲给外祖父、舅舅、父亲写信。这些活动对培养她以后的写作、绘画能力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钟梅音随父母迁往汉口。1937年秋,她以同等学力考取五年制的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最初把学习重点放在绘画上,但不久又发现在音乐上的进步远比绘画快速,转而专攻音乐。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扩大,她又随家再迁广西,艺专没法读下去了。1939年秋,根据父亲的意见,她考取了桂林国立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
1948年春,钟梅音随丈夫余伯祺到台湾基隆,由于受气候、劳累等的影响,她的喘病加剧,整整一年可以走动的日子加起来不到二个月。1949年春天,余先生调任台湾肥料公司苏澳厂厂长,她随夫婿居于宜兰县苏澳镇。他们的居所靠海边,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很安定,梅音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她一向喜爱农村田野风光,病后种花养鸡,怡情悦性,自得其乐,喘病发作次数才渐渐减少。
病体稍好后,钟梅音便认真地开始写作生活。1949年6月发表了第一篇散文《鸡的故事》。此后,她开始以有音、爱珈、绿诗等笔名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1951年5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冷泉心声》(收文章30篇,由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出版);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迟开的茉莉》。她的散文涉猎很广,有游记、讲稿、读书随笔、绘画欣赏、生活小品等。在散文创作中,她认为要多体验生活、多读书、多积累资料,要像春蚕吐丝似的呕尽心血;在结构上要学唐宋八大家,在锤字炼句上要取法旧体诗词,这样才能构成动人的完整境界,才能把读者的想象力凝聚起来。她的文章充满爱心,自然不矫饰,文笔隽永清新,文法严谨,深受读者喜爱。当时台湾女作家不多,钟梅音和《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特别为人注意,被称为女性“两音”。钟梅音出版的散文集有(按出版顺序):《冷泉心影》、《十月小阳春》、《母亲的忆念》、《小楼听雨集》、《塞上行》、《摘星文选》、《我只追求一个圆》、《梦与希望》、《风楼随笔》、《兰苑随笔》、《啼笑人间》、《春天是你们的》、《旅人的故事》、《昨日在湄江》、《这就是春天》、《天堂岁月》等,短篇小说集有《迟开的茉莉》等。
1964年6月下旬,钟梅音夫妇有机会作环球旅行。在80天的时间里,足迹遍及欧亚13个国家,二十几个城市。她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旅行,认为对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充实写作素材,积累写作资料都很有利,所以,每到一地,总是不停地看,不停地问,不停地记,不停地搜集资料,然后把笔记、资料陆续打包寄回家中。旅行回来,旅途的劳累又使她旧病复发,稍微好点,不分昼夜,抱病赶稿,中夜走笔,孤灯独对。游记除撰述旅途所见、所闻、所感,除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外,还包括音乐、美术、历史、文学、军事、政治等,而且文字优美,情趣动人,在报刊连载期间,轰动文坛,被赞誉为“最完美的世界游记”,蒋经国先生看后也称赞它“富于知识性”。1966年4月,游记结集交出版社出版,取名《海天游踪》(第一、二辑)。该书以散文首次在台湾获得“嘉新文艺大奖”,不少篇幅被列入台湾中学大专国文课本,发行17版之多。
钟梅音不但擅长散文,也娴于儿童文学。她认为写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要爱儿童,要童心未泯返朴归真,要经常与孩子们“说傻话”,“做傻事”,撷取他们的灵感,用他们的语言写出他们所需的作品,让自己也生活在快乐的气氛中。这个时候,她的童话集有《不知名的鸟儿》、《儿童童话集》、《五洲神话故事》等,儿童游记有:《到巴黎去玩》、《灯》等。1967年冬天,她带着当时还读初中一年级的13岁的小女儿余令恬到泰国度寒假。临行前,她要女儿“别忘了带一本日记簿,每天记下你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归来之后,根据令恬的日记,循着她的观察、思路、语调,将它改写成少儿游记《我从白象王国来》。游记先在《大华晚报》少年版连载,结果不少报刊的“成人版”也纷纷转载,许多读者“函电交加”向编辑部打听单行本何时出版。1968年5月,单行本发行,该书被称为台湾第一部少年游记,被中小学指定为课外补充读物。钟梅音还翻译了儿童文学作品《亚洲民间故事》、《猎鸟人》、《白象》、《魔公主》、《会说话的鹦鹉》等。
钟梅音多才多艺,除文学创作外,还担任过当时由宋美龄女士主持的妇女工作会发行的《妇友》月刊的执行编辑,《大华晚报》文艺副刊主编,台视“艺文夜谈”节目主持人兼制作人,台湾“教育部”优良儿童读物评审委员会委员。她还爱好绘画、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曾师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袁枢真女士学习油画,执弟子礼一年之久。在新加坡期间又拜名画家陈文希教授为师,学习国画,专攻花卉虫鸟,举办过个人画展。她到美国洛杉矶后,仍然坚持写作、绘画、唱歌,1979年,曾在洛杉矶圣盖堡艺术院举办过个人画展,深受好评。晚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约她选编世界童话、神话故事集,终因病魔缠身,未能如愿。梅音的文章被译成多种文字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出版。改革开放后,祖国大陆也出版了她的部分文章。如1982年3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台港和海外华人女作家作品选》内收《乡居闲情》一篇;1992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台港名家散文精品鉴赏》内收《乡居闲情》、《有朋自远方来》二篇;1995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散文精品》中卷收《乡居闲情》、《有朋自远方来》、《闲话台湾》三篇;1999年8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台湾散文选萃》内有《乡居闲情》一篇等。
钟梅音把读好书,结益友作为人生至乐之事。她不搓麻将,不打牌,有空就读书,把读书由习惯变成享受。文友之间聚会,从不说旁人闲话,因而益受朋友们的称许。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在台岛盛行,“爱情至上”、“自由第一”、崇美媚美风气甚嚣尘上,她在文章中告劝年青人“爱情和理想,应是完善人生的两面”,“自由必须和起码的道德相辅而行”,“月亮未必是外国的圆”,“对青年来说,环境的恶劣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掉人生信仰”,大声疾呼要振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她对读初中的儿子提出“我并不希望你做个顶天立地的人,我只希望你做个健康的、正常的、能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公民,就很满意了。”17岁的女儿考取一所美国学校的留学奖学金,即将赴美求学时,她又要求女儿:“到了美国以后,你需求自立、自强、自尊,无论世界怎么变,你应该记住自己是来自中国。”她在泰国居住期间,因生活需要学习了泰语,而且不少泰国政府官员和学生很喜欢她的文章,她对泰国人民也很有感情,有人以为她会加入泰国籍,她坚定地说:“我不可能入任何国籍,我永远是中国人。”她还说,一个人在国外住得越久,越眷念自己的祖国。
钟梅音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她说是“爱”的力量支持自己与疾病抗争,“爱”是写作的动力、幸福的泉源。20世纪50年代初,她曾许下宏愿,当财力许可时,要办一个类似托儿所又不尽似托儿所的机构,专门收容确实不能尽扶养之责的母亲的婴儿。1980年,她不幸患帕金森氏综合症,在美国治疗未见好转,本想回祖国大陆治疗,因故未能成行,1982年回到台湾治疗。她因自己长期患病,遂有意建一家老年慢性病疗养中心,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一个治疗的场所,在丈夫、儿女的支持下,捐资200万元在台湾省桃园县平镇乡桃花源山庄创办了“慈光疗养院”。落成之日,她由医院抬至疗养院巡视,此时已不能言语。虽然没有建托儿所,但建成了疗养院,终于了却一桩心愿,实现了“病吾病以及人之病”的理想。她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不久,她离开了人世,时为1984年1月12日,享年63岁。其家属遵嘱将所收礼金悉数捐赠疗养院作基金。
钟梅音走了,她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眷念走了。虽然没有回过故乡,但故乡在她的心中是多么的厚重,多么的可爱。在她结婚那个年代,按惯例妇女都要冠以夫姓,连籍贯都要“嫁”掉,但她一直坚持不冠夫姓,不改籍贯,她的作品集的封底都会印上自己的照片和“钟梅音,1922年生,福建上杭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肄业”这几个字。她说,这样做“只是对生我育我的父母和那片土地表示感念。”1970年,她在马来西亚槟城旅游时,发现许多华侨的大门上都悬一横匾,写着“西河”、“江夏”等等,“令人一见便知这家来自何处。”更令她高兴的是,还有些人家挂着“颍川”的横匾,她说:“那是我在童年时便已从家谱上看见的字,南方客家人的故乡本来也在黄河流域,那正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啊!”她文章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上杭、汀江、儒溪和坵辉的祖辈。祖国的大好河山,儿时在北京、南京和大后方的生活是她文章中取之不竭的素材。
钟梅音眷恋故乡,故乡人民也没有忘记她。20世纪80年代,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台湾与海外华人作家小传》、福建省图书馆编印的《寓台港福建人名录》、《闽西日报》,以及20世纪90年代龙岩市编的《寻根揽胜闽西缘》、上杭编印的多本史志资料对她的生平都作了简介。《颍川坵辉钟氏族谱》打破了记男不记女的惯例,为她立了小传。杭川才女钟梅音,永远是故乡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