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说同根
现在到台湾旅游形成了热潮,我访问台湾也只有十天,浮光掠影,却深切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
我所说的文化,不止是风土民俗、骑楼市貌,还包括深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
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过大年的民俗和台湾大同小异。小时候,过大年的半个月,有一首顺口溜把每一天概括起来,可惜我没记全,有些已十分模糊,在台湾和台湾乡亲一切磋,如出一辙。这首顺口溜大致是闽南话读的,押着韵:“初一早,初二早,初三不大巧,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农事活动开始),初七七元(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完全吃完),初九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丧家停祭二年),初十地公生,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女儿再回娘家),十三关帝生(关圣帝诞辰,商家祭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元宵闹花灯。
过年前家家户户要除尘,贴新对联,这个习俗保持至今。以前家家户户还要忙着蒸年糕(咸糕、甜糕、龟粿),炸韭菜盒等。现在这类年货食品店供货齐全,不必操心了。以前过年女人要用线“挽脸”,即一手拉线的一头,另一手将线结为一个可伸缩的三角形,用之拔掉脸上汗毛。现在美容室鳞次栉比,用不着如此麻烦了。除夕家家团圆,围炉守岁,习俗依然。
以前大年初一,初二,大家起得早,黎明开门,焚香燃鞭炮,祭祀祖先,接着串门拜年。现在起床往往不早了,许多亲戚朋友间的拜年用手机短信和电话代替,非走不可的才走一走,小孩子拜年乐此不疲,只是为了得“红包”。初三是丧家烧新床(纸糊的床)的忌日,所以初一初二没去拜访的家庭,初三也就不去了,除非那家有丧事。这一点与闽西正好相反,在闽西,初一初二一般不拜年,初三是拜年的好日子。关于初三,还有一种说法,说“初三睡个饱”。尽管在正月里,初六开始干点农活,但一般是过完元宵节,吃了上元汤圆,才算过完春节。两岸过春节的习俗相近,一唠叨,心便靠近了。
再说物质历史文化遗产。1645年郑成功在闽南起兵反清,1655年他将厦门改名为思明州,厦门、金门成为他反清复台的基地。思明州后来成为思明县,此名延续至今,厦门所辖的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就叫思明区。现在厦门,与郑成功史迹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达10余处。面对鼓浪屿,抬头可见这位民族英雄巍然矗立的石像。环岛路上凌海飞架的桥,以郑成功演武场演武池的名字命名,叫“演武大桥”。横贯厦门南北的一条大道,取名为“成功大道”。在厦门,很容易感受到这位历史巨人给厦门的深远影响。
在台南,我感到走进了同样的强磁场,心灵为之震颤。我们首先拜谒郑成功祖祠。此祠是郑成功去世后第二年(1663年)郑经所建。现在看护祠堂的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叫郑森渊,他说他50岁时就自愿到这儿看护祠堂了,至今已过去了30多冬。神龛前的小院落由红砖铺地,老人要我们摸摸中央一尺见方的地方。这地方和周围的砖地板有明显的温差,凉多了。老人说,这是当年施琅逼降郑克爽后跪祭郑成功的地方。温差的原因还有一说,这下面有个宝穴,当年台湾百姓为郑成功祠堂选址看中了这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便心力交瘁抱病西去,享年仅38岁。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也是38年,老百姓说,郑成功因台湾而生!
台南的郑成功祠堂,著名的还有延平郡王祠。此祠始建于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几经修葺。林则徐女婿、外甥、清船政大臣沈葆桢在祠中留了一副著名长联:“开万古得未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345年前,郑成功在台南赤崁楼接受殖民者议和降书,赤崁楼成为台湾一级古迹。赤崁楼侧,有一组郑成功受降的巨大雕塑。有意思的是,赤崁楼下立着八通乾隆御制碑,每通碑由贔屭驭着,有汉文也有满文。御制碑包括四篇御文。在厦门南普陀寺前,也有这样的乾隆御制碑,碑文内容一模一样,规格也一样,在台南,还有一处与郑成功联在一起的古迹,那就是安平古堡,它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神经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宅邸,原城分内外城,城垣范围包括台湾最早的延平市街。现在城堡只余下一堵岁月沧桑的古城墙了。
台南的著名古迹,还有孔庙、大天后宫、祀典武庙和亿载金城等,哪一处,不是呼应着海峡西岸的文化?
孔庙系郑经的辅政参军、同安籍陈永华倡建的,被称为“全台首学”,开启了台湾文化史儒学风气的先声。大天后宫奉祀的当然是莆田的林默娘。台南的妈祖庙、保生慈济宫众多,仅妈祖庙,著名的就有16座,且每一座有各自的特点。祀典武庙,奉祀的是“武圣关公”,相传该庙关帝爷神明来自福建漳州东山岛铜陵关帝庙,随宁靖王分灵赴台。亿载金城,系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桢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台筹办海防所建,保存相当完好。
漫步台北县淡水镇老街、三峡镇老街和桃园县大溪镇老街,我恍惚又回到闽南老街,厦门的大同路、开元路及周边未被改造的街道,与它们何其相似呵!在三峡镇,长福岩清水祖师公庙让我盘桓良久。此岩的祖庙是福建安溪清水岩,供奉清水祖师陈昭应。它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历三度重建,第三次重建已费时60年,现在尚未完工。
在台北,我们特意访问了板桥林家花园。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有一篇力作《双园竞秀———记台北林家花园和厦门菽庄花园》,专门论述这两座花园。它们的主人都是从福建漳州龙溪乡迁台的林氏家族。板桥林家花园竣工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与林家的八落大厝相连。鼓浪屿菽庄花园建于马关条约以后,林氏愤而离台,举家迁居鼓浪屿,因思念台北板桥花园而于1913年仿建之,花园与府邸分开。说是仿建,但各有特点。罗先生指出:“菽庄花园、台北林家花园,虽然被分隔在海峡两岸,但大海却隔不断两园的历史文化亲缘。”(原载《文物天地》2003年第二期)
我们从高雄告别台湾,在西子湾邂逅台湾的第一幢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旧址。这是座古典的英国式建筑,建于1864年和1866年间,该馆也是清代外国人在台湾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有趣的是,所用的建筑材料,全部从厦门运来。这是我从领事馆旧址的介绍里得知的。印象中,它与鼓浪屿英国领事馆和官邸旧址有几分相像。
在台湾海峡东岸,感受着海峡西岸的文化,感受着两岸同根。这真是一种特殊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