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7 15: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志铭

郭锡镏与台北“镏公圳”


郭锡镏像


郭锡镏(1706~1765年),字天锡,生于漳属南靖县龙山乡庙兜村。其父郭仕楷于雍正五年(1727年)携21岁儿子(锡镏)渡台,居淡水厅芝兰堡(今台北士林)。经过几年惨淡经营,积蓄一定财产。随着大批大陆移民的涌入,新垦土地日广,为实现大规模经营农业的雄心壮志,乾隆元年(1736年),郭仕楷迁大加蚋(今台北市),在兴雅庄一带开发大荒埔。此后,郭锡镏继承父业,在大力开垦荒埔的同时,倾资兴修水利,凿洞修渠,引水灌溉,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乾隆五年(1740年),郭锡镏将彰化田产全部变卖,募工在新店溪支流青潭溪口围堰截水,开凿大坪林合兴寮石硿顶圳,历经数年终告完成,解决了部分农田缺水问题,但引水量小,灌溉能力仍不足。之后,为使原垦和新垦的农田解除干旱威胁,从新店溪上开辟渠道,并以七年时间凿通青潭到新店的石硿水道,引水汇合石硿顶圳,筑成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坪林圳。

建设水圳过程中,由于圳道要经过的山区泰雅族原住民居处,引起原住民的不满,开圳的民工经常遭到袭击,在组织乡勇自卫无果的情况下,郭锡镏改变以暴易暴处理矛盾的策略,以安抚举善,以求得和平共处。于是,他娶当地少数民族头领女儿潘氏为妻,并大量雇佣原住民为随身护卫。亲情终于化解了族群的对立与仇恨,汉、“番”之间逐渐和谐相处,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在引水工程中要跨山过河,郭锡镏绞尽脑汁,想出新招。他用木头修架渡槽,既当桥又可渡水。在穿越大溪时,他采用“大水缸去底衔接埋入河床”的“倒虹吸”法,将暗渠引渡过岸并获得成功。

大坪林圳建至中途,因工程巨大,资金短缺,郭锡镏联合在大坪林五庄安溪籍“金合兴”垦号垦首萧妙兴投资,才得以继续修建。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前后经历22年,整条圳道终于全部竣工,称为“金合川圳”(又称大坪林圳),灌溉面积达到1.5万亩,为台北农业实现旱涝保收。

乾隆三十年(1765年),台北遭到特大暴雨,金合川圳被洪水冲坏多处。郭锡镏因一时无法筹集巨资修复水圳,忧愁过度,积劳成疾,于十一月十八日逝世,终年59岁。死后安葬在锡口山北之下塔悠(今台北市松山区)。



台北镏公圳纪念碑

郭锡镏去世后,其子郭元汾按照父亲的遗愿,继续修复金合川圳。

镏公圳,经过郭锡镏父子倾尽全力用22年时间兴建的一条总长达六七十公里水路。主渠从新店溪碧潭引水经过大坪林,过景美溪,出公馆街,抵内埔后再分为三条分渠:第一条分渠约有27.4公里长,灌溉台北盆地东部的农田;第二条分渠,称为“雾里薛圳”,南北贯穿台北盆地,长达40多公里;第三条分渠,约1.4公里长,供给新店溪东侧的农田,现称“水源路”与“汀州路”。

这三条分渠流经大半个台北盆地后,排入基隆河,它构筑起台北盆地庞大的灌溉体系,滋润着当时台北约1500公顷的农田,对台北的农业开发贡献很大。直到现在有些水段还在继续发挥灌溉作用,堪称台湾“都江堰”。后人为纪念郭锡镏兴建圳所作的贡献,把它合称为“镏公圳”,并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的路边竖起“镏公圳纪念碑”,还在台湾大学镏公圳经过的地方创建“镏公圳纪念公园”和“镏公国民中学”。

200多年过去了,历史沧桑,如今,这条在历史上曾为大半个台北的农业开发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水圳因台北市区建设,多遭填平,或改为暗渠。现在福德街的“镏公国中”就是在第一条支渠原圳路填平之后兴建起来的。而在新店的街巷之间,在台湾大学校园里生物科技馆旁,在水工试验所边,在民族东路的居民住宅区,等等,还可以看到专门保留下来的“镏公圳”明渠身影。其他皆为建筑物或道路所掩埋。



流经台湾大学的一段镏公圳



镏公圳入基隆河排水口



新店溪碧水潭取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