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昙石山文化看海峡两岸同源
昙石山遗址三叠葬墓
昙石山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它们与台湾史前文化在内涵上有许多共性,关系密切,这对研究闽台古文化及彼此之间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昙石山文化是以闽江下游为中心,以东部沿海为主要分布范围,覆盖福建大部分地方。主要遗址有闽侯昙石山遗地中下层、闽侯庄边山下层、闽侯白沙溪头下层、福清东张下层等遗址。此外,在闽西北清流、光泽、将乐,闽东霞浦,闽南诏安等地均有发现。它是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摇篮,也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昙石山文化是因昙石山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的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1月,此后至2004年共进行了九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昙石山遗址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下层和中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上层则属于商周时代,距今约3000多年。现在学术界一致认为,昙石山文化是以“昙石山中、下层文化”为代表考古学文化类型。昙石山遗址共清理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80余座墓葬,2条大濠沟,多座陶窑、陶灶和大量灰坑遗迹,出土可复原的石器、陶器、贝器、骨器共2000余件,此外还有大量的陶片、贝壳及动物遗骸标本。这些文化遗迹、遗物反映了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圆山文化的关系
台湾圆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位于台北市北端的圆山贝丘。该遗址分上、下两层,下层属于大岔坑文化,上层内涵特征明显,被称为圆山文化。圆山文化遗址除圆山贝丘上层以外,还兼容大岔坑遗址的上层、台北盆地南缘土城乡的土地公山,另外还有芝山岩、大直、尖山等数十处。它以台北盆地为中心,广布台湾北部。圆山文化出土遗物,包括有石器、陶器、骨器、角器、玉器和蚌器、贝壳,此外还有少数青铜器。其中贝壳、蚌器数量最多。石器器形主要有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箭头、锄、铲、网坠等。陶器质地粗糙,质料多含细砂,手制。器表面通常素面无纹饰,以棕灰为主要颜色。已发现的纹饰有红色涂彩、锥刺纹、小圈形印纹和网纹等。经测定,年代距今约4510~3410年。
昙石山文化和圆山文化遗址的文化层中多包含大量的贝壳,出土了不少与渔猎有关的器物,如石镞、骨镞、鱼骨叉、石网坠、石矛等,反映两地住民都以采集贝类、渔业为重要的经济手段,构成海洋文化的显著特点。
从类型学上看,昙石山文化和圆山文化的生产工具石器都以斧、锛、凿、镞为主要器形。其中尤以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最具特征。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都是发源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有段石锛浙江发现最早,有肩石斧发源于珠江三角洲)。圆山文化有段石锛和昙石山文化有段石锛很相像,而昙石山文化起始时间要早于圆山文化,因此,圆山文化有段石锛很可能是经昙石山文化传入的。就陶器而言,昙石山文化和圆山文化陶器,以夹砂灰陶和细泥灰陶为主,并出现个别灰褐硬陶,陶器制法通常为手制。陶器表面装饰都有印纹、锥刺纹、戳点纹,有带状红色涂彩,其中卵点纹两者极为一致。而且彩绘位置同在器物的腹部。圆山文化主要器形有罐、碗、壶、钵等,这也是昙石山文化的常见器形。两种文化都盛行圜底器和圈足器。
从葬俗上看,昙石山文化和圆山文化都发现死者的牙齿有早脱落现象,齿槽萎缩后凹入较深,这可能是属于拔牙习俗在墓葬上的反映。这种拔牙习俗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常见,推测圆山文化的拔牙习俗是由昙石山文化传入的。
从以上现象可以说明,昙石山文化与圆山文化,在文化内涵上有许多共性,关系十分密切。当它们处在同一时段的时候,彼此间产生过交流、传播。
二、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凤鼻头文化的关系
凤鼻头文化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发现的主要遗址,中部地区有台中县清水牛骂头遗址,大肚乡营埔遗址,南投县八卦山遗址、乌溪河遗址;南部地区有台南县永宁乡牛稠子遗址,高雄县凤鼻头遗址、大湖遗址,屏东县恒春镇垦丁遗址、鹅銮鼻遗址等。凤鼻头文化因凤鼻头遗址而得名,凤鼻头遗址位于高雄县林园乡,1964~1965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和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对其进行发掘。该遗址内涵丰富,出土遗物包含目前所发现文化遗址中的代表遗物。凤鼻头文化可分早、晚两期,早期为红陶文化类型,以细绳纹、条纹红陶为特征;晚期为灰、黑陶文化类型,以印绳纹、条纹刻划纹的灰陶与红陶为特征。凤鼻头文化是继大岔坑文化以后的一种文化,为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
张光直先生认为:“凤鼻头文化的许多新颖的文化物质,如稻米农业、农具和陶器形制中的鼎和豆,与大岔坑文化扯不上关系,却与海峡西岸的马家浜、崧泽、河姆渡及昙石山文化有着显著的类似,可能是后者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它们出现的时代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与昙石山文化的时代相当。”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石锛
从现有的资料看,昙石山文化与凤鼻头文化居民的活动区域同样是选择在靠海沿江溪两岸的低山丘陵地带。他们的住房形式有半地穴式平地起造和干栏式。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注意防潮,形成了两地先民聚落的典型特征。石器是它们十分重要的生产工具,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穿孔石刀、石镞、石矛和网坠等。在陶器上,两个文化手制的陶器均采用泥条盘筑法,然后用手或陶拍抹平,除素面磨光外,施加的纹饰有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圆圈纹、镂孔和彩绘等,主要器形有罐、壶、碗、盆、豆、鼎等。
从考古资料上看,昙石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有为数不少含有彩陶的遗址。这些遗址基本上都分布于台湾海峡的东西海岸地区。如昙石山文化的闽侯昙石山、白沙溪头、榕岸庄边山遗址都处在闽江下游入海口。凤鼻头文化发现的彩陶分布情况与昙石山文化大致类似,同样分布在台湾西海岸一带。这一地理分布特征包孕着海峡两岸众多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从彩陶看,两地彩陶的共同特征,都以直线、折线、卵点等几种简单的基本线型组成彩陶纹饰,以红彩陶为特征。昙石山文化与凤鼻头文化的彩陶各自有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流、影响。从发展进程看,凤鼻头文化彩陶发展较昙石山文化为晚,体现出受大陆东南海岸几何纹彩陶文化的强烈影响。
昙石山文化与凤鼻头文化之间,有著名的有段石锛、石斧、印纹陶与彩陶共存等文化特征,其发展的主流是基本相同的。推测凤鼻头文化可能是由大岔坑文化原型进一步发展而来,除有本身特点外,又有许多文化因素源于福建和大陆沿海地区,其中昙石山文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
远古时代,台湾和祖国大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近百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台湾发掘的数以百计的古人类遗址,充分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它的原始社会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文化内涵上都与大陆原始文化息息相关,同属于一个文化系统。从上述的闽台史前考古文化的相似和互相影响,也反映了闽台远古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以绳纹陶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在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各地广泛存在。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受到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马家浜———良渚文化的明显影响和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的浸润,同属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早在史前时期台湾就已经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生活空间”,台湾住民和祖国大陆住民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