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11:2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荣邃

神船飘海峡 同胞两岸情


神船

海峡两岸渔民同在台湾海峡作业生产,地缘相近,神缘同宗,共同信仰文武太平王。

两岸渔民信仰文武太平王历史悠久。相传,晋时有黄助者,系汉黄香之孙,时与谊弟郑通,奉元帝之命,乘舟自南京往海南“代天巡狩”。归时,船经连江定海时,突起风暴,两人海上遇难。乡人感其德行,立庙建坟,尊为“海神”。当地渔民称他们为“文武太平王”。每当渔船出海前必到庙中焚香祈福,祈求海上平安,渔业兴旺。文武太平王祖庙在连江定海,福建沿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都建有它的分庙。

两岸渔民除了信仰文武太平王之外,还有为文武太平王建神船的习俗。人们首先建造一艘精美的神船,供奉文武太平王及随从神像,还装有从各家各户收集来的大米、小麦等食品,然后将船引至大海。神船无人驾驶,随风飘流。神船上粮食可接济海上渔民应急之需。因此,谁在海上作业时发现神船,是很幸运的。归航时,可用自己的船只将神船拖回,并告知乡老,将船上大米等食品分至全村各家各户,分享文武太平王的恩泽。而后众人集资建一个庙供奉神船、神像。数年后,选择吉日,再将神船放入大海,又被别人发现,再带回供奉,如此反复,代代相传。传说,供奉神船,信仰文武太平王,可以扶佑一方百姓,使本村兴旺发达,事业顺利。文武太平王经历了由人到神的嬗变,对其信仰也成为海峡两岸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弱济贫、救苦救难的传统美德。

1991年8月29日,阳光明媚,天朗气清。连江县苔菉镇北茭村闽连渔0157号渔船在海上生产时,在马祖列岛附近的茫茫大海中,发现一艘幡旗高悬、装饰精美的神船,渔民们兴高采烈地将其带回北茭村。经了解,这艘神船是台湾省台北市芦下渔民集资建造,而后放入台湾海峡。这只神船造型精巧,长约15米,宽约2.3米。船舱内装有大米、小麦、大豆等食品约2000公斤,圈养家畜的笼子6个,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船上立三条桅杆,红色幡旗、白色船帆,神船在海面上分外矫健、耀眼。船两旁悬挂椭圆形灯笼,富有中华民族特色。船体两边浓墨重彩,精心绘制。船头画有中国传统的龙,呼风唤雨,气势磅礴。两旁都是神仙人物画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画像整体线条流畅,设色自然。船上供奉陈池姜三大王,乃文武太平王信仰的延伸。塑像为木雕作品,三大王较大些,高约50厘米,文官装扮,庄严肃穆。32尊随从,高约20厘米,系船上工作人员造像,有水手、舵手、后勤等人物造型。人物比例协调,动作和谐。另有锦旗等刺绣作品数幅,做工精细。这是台湾民间艺人的作品,风格通俗。连江黄源龙先生拍摄了这艘神船彩照还被选为中国卫通IP电话卡的图案,永久记录下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

如今,这艘来自台湾台北的神船供奉在连江县筱埕镇东坪村三王府中。三王府分前后两座,分别供奉陈池姜三大王及神船。面向大海,涛声阵阵,焚香祭拜。香烟袅袅中,弥漫着两岸渔民的淳朴民风。

盈盈一水,浓浓亲情。一艘神船,融入了两岸渔民的乡亲之谊、手足之情,见证着两岸渔民共同的信仰、共同的风俗。

神船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