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11: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玉山

映证“两岸一家亲”的瑰宝

——再谈《闽台文化大辞典》


《闽台文化大辞典》出版之前,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辑的一批书籍在

三坊七巷“福州古籍书店”专柜展示。

打开《闽台文化大辞典》,耀眼的32码彩图立即扑入眼帘。其中有闽台卫星地图、清代闽居民入台路线图和入台人口分布图等。这些彩图,充分说明闽台在地缘、血缘、文缘上的亲密关系。

“闽台文化导论”说明闽台区域文化具有鲜明特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文化和台湾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无论是本质还是表征,都有着高度的承继性和共通性。只有充分理解闽台文化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加和谐地弘扬和推动闽台文化的向前发展,从而推进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地理卷 1885年前,台湾是福建的一个府,台湾浅滩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闽台的地缘关系。台湾浅滩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南部,面积约1.98万平方千米。在第四纪冰期低海平面时,它露出海面,形成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陆桥,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古人类、古生物交流的通道。地理卷还有闽人开发台湾的条目。1666年,汀州人刘国轩率部屯垦半线。1666年,同安人林杞率部屯垦斗六门,拓地至水沙连。1709年,晋江人施世榜率众拓垦东螺地方。1682年,同安人王世杰领垦竹堑一带。1708年,泉州人陈赖章垦大佳膳(古地名)。1721年,清朝总兵、漳浦人蓝廷珍募佃开垦猫雾栋。这些事例说明,台湾这片土地基本上是福建人开垦出来的。

(二)历史卷 在行政建置上,闽台也有密切关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次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设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驻台北。历史卷“史事”中还记载了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年)春,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官兵1万名,乘船访问夷洲(今台湾),时间长达1年,带回土著居民数千名。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命令羽骑尉朱冕和海师何銮到流求(今台湾)寻访异俗,也带回一些土著居民。次年,朱冕再到流求,取布甲返回。隋大业六年,武贲郎将陈稷和朝请大夫张镇洲奉命率领万余兵士访问流求,带回男女数千人,安置在福建福清一带居住。陈稷后来被台湾人奉为“开山炮”,台南市建有开山宫以纪念。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海船副万户杨祥率兵6000前往琉球(今台湾)。次年,杨祥再度受命拓抚琉球,奠定了元朝经营澎湖及台湾地区的基础。史事中还有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归祖国怀抱的记述,以及清统一台湾,徐乾学、季麟光建议台湾并用前朝旧钱,民国期间,陈仪率团赴台坊间考察,福建矿产参展台湾博览会,台湾同胞抗日复土总联盟抗日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留闽台胞安置,台湾义勇队在福建,中国国民党台湾党部在漳州成立,战后福建人迁台等重要史事。这些记述充分说明闽台在政治上的密切关系。

历史卷的“考古与文物”部分,有“东山化石”、“漳平奇和洞遗址”、“长澳文化”、“壳丘头遗址”、“金门富国墩遗址”、“大金坑遗址”、“牛绸子文化”、“园山文化”、“卑南文化”、“澎湖南港石器制造场遗址”、“七家港遗址”等条目,这些条目下的史实说明闽台在史前就有密切联系。

(三)民族与宗族卷 介绍闽台民族、民系、宗族的各种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两岸一家亲的血缘关系。“族群缘起”,讲述台湾少数民族起源,指出其起源地为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清代,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其中少量进入台湾少数民族区域,与台湾少数民族联姻。如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台湾少数民族勃朗社部落头目以其妹巴顿林喇觅许配闽南德化人王必捷为妻。台湾的姓氏源于大陆,早在新石器时代,福建与台湾的先民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闽越国衰亡,闽越人多避居台湾。南宋时台湾已隶属福建,泉州知府汪大猷派军民屯戍平湖(今澎湖)。郑成功收复台湾,招募闽粤官兵20万人迁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统一台湾,带去大批闽粤人入垦台湾。台湾光复后,仅福建迁台人口就达7.9万人。1926年统计,台湾汉族人口共375.16万,祖籍福建的为311.64万,分别占总人口的89%和汉族人口的83.1%。台湾多数姓氏模仿祖籍地福建建宗祠,祀其同姓始祖,设宗亲会组织,联络同宗,祭祖修谱,同时兴学奖学,从事各种慈善公共福利事业。

各姓氏在台湾都有分布,全台湾现有各姓宗亲会360多个。因交往密切,台湾各姓氏的风俗与福建基本一样。福建陈姓早在唐宋时期就常往来台湾,明清迁台达到高潮,现全台湾陈姓人口达260万。东晋时,林姓先民航海到达澎湖、台湾,唐代有林氏入台经营生意。台湾林姓人口近200万,多数是由福建渡海入台的。明末清初,黄姓开始移居台湾。张氏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入台,明清进入高潮。闽台许多姓氏族谱都记载各姓氏从福建迁台开垦定居的事情。

(四)思想与学术卷 说明闽台学者在思想上都持有儒家思想。沈光文(1612-1686年),清台湾儒学早期传播者,基于台湾被荷兰基督教化,他开始授徒,推行儒学文化。朱术桂(1617-1683年),台湾儒学者,推崇忠勇义思想。李光地(1642-1718年),清理学家,精通理学,言理兼说教。陈瑸(1656-1718年),清儒学家,在台湾大力弘扬朱子学,认为儒学自孔孟后失传,由朱熹复兴起来,成为正统的儒家思想。郑用锡(1788-1858年),清台湾儒学家,提倡众生平,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沈葆桢(1820-1879年)推动台湾明郑儒学复兴的关键人物,强调台湾抵御外侮,发展实业,就要发扬儒学精神。李春生(1838-1924年),台湾台北人,著有《主津转皋》《东西哲衡》等,推行儒学思想。钱穆(1895-1990年),著名学者,1967年移居台北,极力宣传朱熹,认为朱熹力主宇宙与人生一体两分,而不是两两对立,著有《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孔子传》《国学概论》等。江文也(1910-1983年),祖籍福建永定,生于台湾台北县(今新北市),台湾学者,著有《孔子的音乐论》等,专门探讨儒家的音乐思想。罗光(1911-2004年)、郭尧龄(1919-2001年)、黄振华(1919-?年)都是台湾学者,都致力于朱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台湾思想与学术派别有正统儒学、当代新儒学、当代易学、当代天主教儒学、当代老庄哲学和当代存在哲学等派系。两岸都有相应的学术团体,并经常开会,共同研究儒学,如“台北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朱子学与闽台文化互动与融合学术会”、“海峡两岸朱子学论坛”等。

(五)文学卷 所介绍的创作反映闽台各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记述闽台景物民风,兼及遗闻琐事与诗话之类。沈佺期(1608-1682年),泉州人,随郑经入台,其诗多明丽、空灵、淡雅,所著论文亦在台湾史上留名。沈光文(1612-1688年)大陆赴台诗人、文学家,在台期间作有大量诗文,世称“海东文献初祖”,创立了台湾第一个诗社——福台闲咏,被后人尊奉为“台湾孔子”。孙元衡(?-1711年),著有《赤嵌集》4卷、诗360篇,对台湾风俗民情反映颇为深刻,文学价值甚高。高拱乾(生卒不详),清诗人,诗作集中描写对台湾之印象和观感。王克捷(1704-1788年),清台湾诗人散文家,有《台湾赋》《澎湖赋》等作品,详记台湾历史、山川、地理、物产、饮食、文化等。连横(1878-1936年),台湾台南人,作品一贯秉承大汉民族精神,提倡忠孝仁义的节操和刻苦耐劳的精神,是台湾日据时期的大诗人。郑坤五(1885-1959年),台湾高雄人,主张用闽南话写作,是“台湾话文派”的支持者。赖和(1894-1943年),深受大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台湾掀起白话文学运动。张我军(1902-1955年),祖籍福建南靖,生于新北市,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急先锋、开拓者。朱立人(1903-1947年),台北万华人,受鲁迅、茅盾等进步作家的影响,作品多揭露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倾向。梁实秋(1903-1987年),祖籍浙江杭州,1949年到台湾,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意蕴隽永深邃,《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等在海峡两岸的读者中影响深远。杨守愚(1905-1959年),台湾彰化人,以中国白话文混杂大量台湾闽南话创作小说、新诗等作品,别具一格。杨逵(1905-1985年),台湾台南人,代表日据时期以文学作为抗争武器的台湾文学的最高水平。谭子豪(1912-1963年),四川广汉人,1947年东渡台湾,筹组蓝星诗社,诗作受徐志摩、戴望舒影响,充满浪漫激情。林海音(1918-2001年),台湾苗栗人,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深得读者喜爱。商禽(1930-2010年),四川珙县人,1950年随军到台,曾获诺贝尔文学提名奖,是台湾最为成功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三毛(1943-1991年),祖籍浙江舟山,散文作品洒脱不羁,富有传奇风情和人情色彩,表现出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怀。

(六)语言卷 说明两岸语言是相通的。除了讲普通话外,台湾的汉语方言,也包括了大陆通行的各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方言等几大方言。台湾闽南话是福建闽南地区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分布在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桃园市等市县,使用人口2300万左右。台湾闽南话与福建闽南话十分接近,语音不超过厦漳泉三地音系的框架,有90%左右的词语跟厦漳泉三地闽南话相同,但也有一些特殊词语和日语英语外来词等。连横编撰有《台湾语典》4卷。该书在自序里指出:“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流又长。”蔡培火(1889-1983年)台湾云林人,祖籍福建泉州,所编《国语闽南话对照常用词典》是台湾最早出版的闽南话词典。何容(1903-1990年),河北深泽人,1945年到台湾,推行“国语”(普通话),致力汉语语法研究。许世瑛(1910-1972年),浙江绍兴人,1946年到台湾,从事汉语语法、音韵学研究。高明(1910-1992年),江苏高邮人,1949年到台湾,主编《中文大辞典》。周法高(1915-1994年),江苏东台人,1949年去台湾,著有《中国古代语法》,与人合编《金文诗林》。王育结(1924-1985年),台湾台南人,著有《福建语研究卷》《闽音系研究》《台湾语常用词汇》等。台湾“国语”吸收了相当数量的闽南话词语,这是因为台湾闽南话在台湾社会的广泛影响,说明台湾和福建语言是相通的。

(七)教育卷 说明台湾教育往往采取大陆的内容和形式。古代地方官学有台湾县儒学、台湾凤山县儒学、台湾诸罗县儒学等,也兴办了许多书院,如万华学海书院、板桥大观书院等。近代还办了许多学堂,现代还办了许多新式学校,有的还与大陆学校有渊源关系,如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交通大学等。著名的教育家也大多来自大陆。王云五(1888-1979年),香山县(今广东中山)人,1949年去台湾,率先提出设置博学位,是台湾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对台湾文化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梅贻琦(1889-1962年),首先提出“通才教育”这一核心观点,强调学术自由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田培林(1893-1975年),河南襄城县人,1949年定居台湾,在教育实战中,主张推广“教育为人”和“爱的教育”教育理念。

(八)艺术卷 说明两岸的艺术都是交融的,不论从内容上形式上都有密切的关系。如台湾布袋戏,主要来自泉州、漳州两地,明末清初传入台湾,清末进入成熟期和发展期。台湾四平戏,从潮州、漳州传入。歌仔戏,更是两岸艺术交流融合的产物。明末清初,福建漳州移民把闽南的“歌仔”带到台湾,并融合了台湾少数民族和客家人的音乐歌谱,创造了台湾“本地歌仔”。20世纪初,台湾宜兰的歌仔等民间艺人在“本地歌仔”基础上,创造了“七字调”,到了20年代,歌仔戏以流传于闽台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而逐渐成熟起来。闽南歌仔戏在20世纪“戏改”后,因歌仔戏主要流行于芗江流域,取名“芗剧”,1953年获福建省文化厅正式命名。台湾提线木偶戏也由闽南艺人传入,以其声腔分为南管、北管两个流派。南管音乐,是台湾重要曲种之一,源于福建厦门、泉州一带,近20年受泉厦影响,现多以“南音”称之。念歌,是台湾最具代表性说唱艺术,和闽南一带的民间曲艺“歌仔”(锦歌)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包含念歌要素的“歌仔”从清道光元年(1826年)起,随几次大量移民入台,结合当地环境、习俗、民情、民谣的特质,融入发展,成了台湾特有的“念歌”。《洪本县过台湾》是歌册传统曲目,曲本有大量讲述闽南和台湾的民俗风情及故事传说,反映两岸自古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锦歌曲目《台湾阿婆看女排》反映两岸人民血溶于水的情感交融。答嘴鼓曲目《唐山过台湾》则反映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音乐方面也可透视两岸的密切关系。“台湾布马阵”是台湾民间音乐,源自闽南的竹马戏,大约于清初随移民传入台湾。“台湾福佬民歌是闽人东渡台湾时带去的闽南民歌”,据统计共27首。“台湾南词”是民间音乐,也是由福建、广东早年传播到台湾的。“台湾大鼓阵”是民间音乐,源自大陆。郑成功收复台湾带去5万闽南子弟,他们也带去闽南语和闽南民歌。1944年以后,近200万大陆人民迁徙台湾,闽南语歌成为闽南与台湾文化间最重要的介质。台湾民间舞蹈主要保留在民间传统节庆、迎神赛会的艺阵演中。移民在历次迁台的过程中,把源自祖家的宗教、民间信仰、保护神带往台湾,同时,也把原属家乡的传统艺术,包括民间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一起携往台湾。《唐山过台湾》,台湾电影文化公司1986年出品,影片反映闽粤1000多人渡海到台湾,团结少数民族平埔人,一起开发蛮荒兰阳平原的故事。

(九)工艺美术与雕刻卷 说明台湾很多工艺美术品来自福建,台湾花岗石雕是师承福建花岗石雕而形成的石雕品种,台湾许多石雕都体现了闽南石雕的独特艺术。台湾木雕也是师承福建木雕艺术所形成的工艺品种,可分为闽东和闽南两派。台湾布袋戏偶雕刻由闽南传入,形成自己的风格。台湾铜锡雕刻也师承闽南金属工艺,台南孔子庙现存的许多铜器为清台湾知府蒋元枢所铸,是台湾古铜器的代表,而家庭所用的铜、锡器香炉,则是仿商代的鼎彝等铜器而制。台湾竹编也受大陆的影响,早期大陆来台的垦民带来了竹器,台湾的竹制品继承了福建、广东的风格样式,也发展一些自身的特色。宋后,漳泉汉人大量移居台湾,台湾刺绣工艺既传承闽、粤传统制绣之良技,也表现台湾地方独特风土人情。台湾皮影戏,也由福建漳州及广东潮州传入,并采用潮调音乐及唱腔。台湾的工艺美术大师也大多来自大陆,如李克鸠,福建永春人,大陆赴台木雕大师。叶王,清台湾陶瓷艺术名家,原籍福建平和。

(十)出版与传媒卷 说明两岸的出版与传媒关系密切。《旺报》是台湾第一份以报道两岸三地消息为主要内容,旨在增进海峡两岸了解的中文报纸。《台港文学选刊》,是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华文作品的文学期刊。专门研究闽台的杂志有《闽台关系研究》《闽台文化研究》等。台海网,福建省第一家对台传播的综合性新闻网站。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首家经国家批准海峡两岸出版界同仁共同投资创办的出版发行经济实体。台闽书城,台湾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大陆简体图书专卖店。

(十一)科学与技术卷 说明两岸的科学与技术的交流合作非常密切。台湾有许多科学家来自大陆或祖籍大陆。如李先闻,细胞遗传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祖籍重庆江津。魏大曜,医学家,台湾台北人,祖籍福建同安。阎振兴,水利学家,河南汝南人。吴瑞,科学家,祖籍福建福州。杨祥发,工烯生物合成途径发现者,台湾台南人,祖籍福建泉州。在闽台科技交流方面,也有许多重要成果。这些交流与成果,促进了两岸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十二)医药卫生与体育卷 说明两岸在医药卫生方面也合作紧密。大陆将中医推介到台湾,台湾也有研究生到大陆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体育方面,闽台也有不少共同的项目。

(十三)宗教与民间信仰卷 说明两岸神缘方面也有紧密联系。台湾许多高僧或来自大陆,或与大陆有密切联系。福建道教与台湾道教的关系极其密切,神缘相通,一脉相承,还举办了许多活动。在民间信仰方面,闽台更是关系密切。自古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特别发达,闽台民间信仰的神灵估计在2000种以上。

十四至二十,分别是民俗卷、饮食卷、旅游卷、建筑卷、文化设施卷、海洋文化卷和华侨华人卷,对各自相应的内容都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

附录部分收列15种,主要有闽台关系纪事(1949-2015年),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编闽台同名村镇选录、闽台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含部分照片)、两岸差异词选释。这些都说明闽台文化的密切联系。

总之,《闽台文化大辞典》的各卷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两岸史缘久、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语缘通、俗缘同、神缘合、商缘广,是两岸一家亲的真实映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