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7: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2025,纪念神马

 

汪毅夫


 

神马是“什么啊”的谐音梗。

2025年,我们应该纪念神马、纪念什么啊?

首当隆重纪念的当然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另外,大家也知道,国耻《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台湾乙未之役也发生于1895年。在我看来,纪念国耻《马关条约》130周年和纪念台湾乙未之役130周年,也是2025年应该做的“大条的代志”(闽南语,大事情也)。

我写过《话说国耻〈马关条约〉》,或可供纪念国耻《马关条约》130周年活动参考之用。今天拟就“纪念台湾乙未之役130周年”的话题,提供若干资讯以供参考选用。

10年前,我接受《两岸关系》杂志社记者王亮专访时说了一通话:我曾见大陆出版的某近代史教学参考书里写的“(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结束”。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中日甲午战争从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打到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订,为期9个月;《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起而抗争,抵抗日军入侵,一直到1895年九月三日日军占领台南,台湾全岛沦陷。台湾人民将中日甲午战争延长了5个月又10天。  

于今思之,上记“台湾人民起而抗争,抵抗日军入侵,一直到1895年九月三日日军占领台南,台湾全岛沦陷。台湾人民将中日甲午战争延长了5个月又10天”的情况,应当加一说明:当年参战的主力之一是来自大陆、坚持戍守台湾的军人(据陈孔立《台湾史纲要》,其总数为 3.3万人)。

兹简要介绍台湾乙未之役的战事实录两种。

1、吴德功《让台记》。该书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1辑(总第44号)。吴德功,台湾彰化人。1895年任台湾彰化联甲局正管带,“招集邑内外穷民五百名为练勇”,以扺抗日军入侵。《让台记》以当时之人,记台湾义军战事甚为翔实。该书记事从1895年三月二十八日(其时《马关条约》尚未换约),日军兵船侵占澎湖,双方“接战多时,互有杀伤”始,至1895年九月四日日本水师自台南入安平港,台湾全岛沦陷止。《让台记》又以夹叙夹议笔法,评点时事和战事。文中有按语痛斥清廷以台人为“中华之弃民 ”。另,据《让台记》之编者按,《近代史资料》总第28号收有吴质卿《台湾战争记》。 

2、思痛子《台海思痛录》。书收《近代史资料》1983年第1辑(总第51号)。书前《编者按》记:“《台海思痛录》(抄本),是五十年代初期黎澍同志于琉璃厂书肆偶然购得。此稿作者自署思痛子,黎澍同志为查明其人真实姓名和身份,曾广为搜求,冀得可供参考的资料。但未获结果。观稿中于当事诸官员多有微词,而于张之洞赞助其事屡详及之,或系张氏幕府中人,亦未可知。文中于台湾被割于日本时当地军民的斗争记载颇详,但应指出,却有少数官绅投降日本帝国主义。”    

3、抗战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台湾乙未之役,是中国人民抗战史不可忽略的部分;抗战史属于战争史,收集和研究台湾乙未之役的战事实录(包括敌方日人、日军留存的战事实录),是两岸合写抗战史必做的工作。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