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23:2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苏惠苹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漳州卷)120.月港“洋市的开设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定下了明王朝海禁政策的基调东南海洋区域却与通番和走私结下了不解之缘至守土官下至黎民百姓不断地参与到海洋贸易活动中时刻挑战着明廷的权威在通番和走私大军中他们与明廷一来一往终酿嘉靖倭乱之祸为了加强管理明廷在东南沿海设置了许多军事设施甚至为了达到更好的管理目的还对原有的行政区划作了一些调整如设立海澄县寓意“海疆澄静”与此同时明廷也开始对原先的海禁政策进行反思并作了适时调整此后以漳州月港为始发地的海商驰骋万里东南沿海社会亦在合法的海洋贸易中平稳地实现蓬勃兴盛的发展并逐渐享有“天子南库”的美称

 

    一隆庆开海

 

经过了十几年的嘉靖倭乱东南沿海地方有了喘息的时间廷内部也开始对以往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早在嘉靖末年的时福建巡抚谭纶就在他离任之前向朝廷上奏善后六事疏》,其中把“宽海禁”列为善后未尽事宜之一。([明]谭纶:《善后六事疏》,载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3432页尽管当时明廷没有立即采取措施但其主张对后来隆庆开海的实现起了一定的作用

学术界关于隆庆开海的描述一般认为是隆庆元年(1567)当时的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提请开海禁得到朝廷的批准意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然而笔者通过对原始资料的阅读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1.关于隆庆开海的时间

首先笔者查阅了明穆宗实录官方文献找到隆庆元年关于福建巡抚涂泽民的记载有几条但是并没有其请求明廷开放海禁贸易东西二洋的相关记录

其次明代龙溪县人张燮应漳州地方官员之请而写成的西洋考一书是专门描述隆庆开海之后漳州地区海外贸易情况的著述是明代末期海外贸易的“通商指南”。(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前言》,中华书局1981年版5—12页)《东西洋考成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次年即由漳州地方官主持刻印出版后来张燮又参与了崇祯年间海澄历史上第一部县志的编修崇祯海澄县志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大多承继西洋考一书

因此可以说张燮的东西洋考是今人了解当时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关于隆庆开海张燮是这样说的“(嘉靖)四十四年设海澄县治其明年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准贩东西二洋[明]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131嘉靖四十四(1565)奏设海澄县治其明年是指嘉靖四十五年这一年明世宗朱厚熜去世子裕王朱载垕继位改元隆庆所以张燮说的“其明年隆庆改并没有明确指出开海禁的时间就是隆庆元年

再来看看同时代其他人的有关记载如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二(15921594)在任的福建巡抚许孚远曾上疏通海禁疏中有云“于是隆庆初年前任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议止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又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道“隆庆初年巡抚福建涂泽民题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

因此从上面几则史料的对比可以了解到开海禁的时间大致为隆庆初年但是具体为哪一年由于材料的限制并不能很确切地知道

2.关于隆庆开海的地点

隆庆初年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其最开始选择的地点并不是海澄县的月港而是诏安县关于这一点,《东西洋考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先是发舶在南诏之梅岭后以盗贼梗阻道海澄”可见起初开放海禁的地点是诏安县的梅岭后来是因为盗贼猖獗才改道海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从清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的记载得到印证“(诏安)悬钟在县东南三十里距悬钟所十里滨海漳舶出洋旧皆发于此原设公馆主簿镇焉后设县镇废以其地屡为倭寇所发船移于海澄

那么诏安的梅岭与悬钟山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紧接着有这样的叙述“悬钟之北又有梅岭为戍守处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败贼吴平于此”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梅岭安边在海滨嘉靖甲子剧寇吴平巢于此都督戚继光追逐遁去收其余党尽歼之筑京观于此[清]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四部丛刊三编25史部上海书店1985年版117页此外还有“安边馆在四都之梅岭濒海有公馆后废漳之洋舶其先实发于此后以其地屡为倭寇所凭发船移于海澄”所以诏安的梅岭作为隆庆开海讨论中最早议定的港口应属无疑同时他文献资料的相关记载也提供了一些背景信息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中有这样的记载“隆庆二年吴平伙党贼首曾一本犯诏安复寇饶平诏安副总兵张元勋领兵由陆路截杀于盐埕大败之于大牙澳三年五月曾一本贼船数百屯于云盖寺柘林等澳闽广军门会兵于六月内进兵剿灭之边境始安”这些隆庆年间关于兵事情况的记载为前文提到的“先是发舶在南诏之梅岭后以盗贼梗阻改道海澄”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佐

其实海澄设县是明廷基于倭乱平定后加强地方控制的考虑开海禁则成为明朝廷大致理顺地方海上贸易秩序的又一措施时具备条件的港口也不仅仅是海澄的月港还有泉州的安平港诏安的梅岭港等事实也正是如此“先是发舶在南诏之梅岭后以盗贼梗阻改道海澄梅岭是沿海人民更习用的外贸港口只是当时官方势力还不足以对抗盗贼势力才退而选择了盗贼势力相对较弱的海澄月港

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材料而言张燮完成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东西洋考一书是关于隆庆开海情况记载的第一手资后来海澄县志漳州府志等各种地方志书显然参考了他的观点就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记载也可见其影子而官修明实录中没有隆庆开海的记载更无具体开海地点的信息这或许是当时人认为开海违背了皇朝祖制故意对这段实录作了删改张燮体会到明王朝的这种主流意识便在具有官方色彩的海澄县志中淡化了这一内容

福建通史明清卷(第四卷)中说到当时人们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一政策内涵的实质在许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新设县“土政策”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不要说明代的史著就连当地的海澄县志对此事发生的具体过程亦是记载不详。(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明清(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2006年版164就张燮的东西洋考一书而言前面已经提到其是记载明末海澄舶商海外贸易情况的专著应海澄和漳州的地方官之请而作是其重要的成书背景之一可以说至少在当时的漳州地方官府和普通百姓均已认识到隆庆开海的重要意作者张燮出生于万历二年(1574)当时海澄舶税的征收已经制度化对于之前隆庆开海的情况虽然不是亲身经历但就当时条件而言是可以调查清楚的因此笔者认为张燮东西洋考一书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的时间应为隆庆初年澄设县于隆庆元年其治所选择在月港但隆庆开海并非一开始即确定为月港而是因为当时首选的诏安县梅岭存在“盗贼充斥”的特殊形势才退而选择了月港因此后人以为隆庆元年既设立海澄县治同时又开海禁于月港的认识失之偏颇

 

    二海澄舶税征收的制度化

 

隆庆开海伊始朝廷并没有马上就制定出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措施只是在实践中才逐渐形成了一些规章而任职于当地的官员在海洋管理政策的制度化方面功不可没直到隆庆六年(1572)才开始对出海商民征收商税“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以所部雕耗一切官府所需倚办里三老良苦于是议征商税以及贾贾舶以防海大夫为政”紧接着万历初年福建巡抚刘尧诲奏请将督饷馆所征收的岁额6000的舶税用于漳州地方的兵饷上这一过程也表明了通洋收利并非明朝统治者的初衷此时朝廷考虑的政治利益要大于经济利益因此可以说澄设县隆庆开海以及月港海商私人贸易的合法地位得到确认初衷与结果都是明廷对沿海地方社会的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此同时海澄舶税的收入对于福建军事方面的财政支出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首先明廷对出海商船征收的是引税每艘商船必须向海防官员申请商引以获得出海的许可刚开始时往东西洋的船只需缴纳税银3两往鸡笼(今台湾基隆)淡水及广东的船只需缴纳税银1后来各增加一倍这时候的督饷馆不仅仅是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还包括了对沿海地区商船渔船往来的管理直到万历十八年(1590)朝廷才最终确定其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的独特地位所征收的商税也因此专称为洋税另外起初对于普通商民出海申请文引的数量贸易的目的地和船只都没有明文规定只以百张为率向上级申请用完之后再补上即可而到了万历十七年巡抚周寀才提出把东西二洋的番舶数以政策的形式规定下来明确每年给88后来又因为走私船只的增多增加到110引。([清]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四部丛刊三编25史部上海书店1985年版100页

除了引税之外出海商民还须向朝廷交纳其他的税种如水陆饷以及加增饷等以船只宽度为标准征收的水饷是向船商征收的一种税是万历三年刘尧诲担任福建巡抚的时候在当时漳州的海防同知沈植提出草案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的还包括了其他一些关于征税的细节陆饷是以货物的多少为标准来征收的一种商税由铺商方面来交纳。([明]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132147页从史料的记载可知早在万历三年相关征税措施出台的时候官府就已经制定了陆饷的征税规由于陆饷的征收是依货物的价格而规定的而货物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到万历十七年的时候海防同知叶世德向上级官员作了汇报要求就陆饷征收的标准作相应的调整时任福建巡抚周寀支持叶世德的意见出台了新的陆饷抽税则例货物陆饷的征收标准依市场价格而变动体现了地方官府的灵活性和能动性万历四十三年督饷馆再次调整货物的陆饷抽税则例

自隆庆开海之后吕宋成为众商云集的贸易中心通过西班牙人和中国的海商漳州月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之间形成了长达百年之久的贸易链由此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海商络绎不绝地把本土的货物运送到马尼拉贩卖然后把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的白银输送回月港福建地方官府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专门针对从吕宋运载白银回国的商船出台政策规定他们在除了征收引税水饷和陆饷之外每艘船只还必须追加征收白银150两故称之为“加增饷”后来一些商人认为负担太重朝廷便于万历十八年(1590)将加增饷调整为每船120两。([明]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132

众所周知粮食对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往今来由粮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外官府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明代中叶以后福建地方就有了缺粮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福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值得注意的是“田尽斥卤”的现实情况让沿海四郡几个濒海县地的老百姓饱受耕种之苦

于是自明中叶以后特别是隆庆开海之后福建地方依靠浙江广东两省的米粮海运至闽以缓解民食之忧在海氛较为平静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情形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老百姓的日常生计也能较好地维持下来反之如果碰到旱荒以及海氛混乱的年份福建地方的粮食供给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普通百姓泛海经商的活动也会受到制约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官府和民间各方也致力于各种保障工作的开发如漳州兴修九龙江下游两岸各种农田水利工程明末海澄知县梁兆阳在三都海沧地方设置义仓等。([明]梁兆阳:《三都建义仓记》,(乾隆)海澄县志卷二十一到了万历年间开始有较多的出海商民从海外运载大米回国起先明廷对于这类米粮的进口是采取不征陆饷的政策随着海外大米进口的不断增加福建地方官府才逐渐出台相应的则例以规范其操作因此万历四十五年(1617)漳州府督饷通判王起宗请求对载米回月港的商船进行征税规定出海商船除了50石食米之外的海外粮食都要依照番米规则纳税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从月港出发贩洋的商人在万历年间贸易情况的细微变化以及当时海外大米对福建粮食问题有所缓解的一段历史往事除此之外万历四十四年(1616)推官萧基眼看商困条上恤商厘弊凡十三事得到当时分守参知洪世俊的支持洪世俊还将此事上达中丞

就这样海澄舶税(洋税)的征收一步步走向制度化每年2万多两的税银数额是官府一直以来比较稳定的收入现根据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的记载整理如下

1:海澄舶税(洋税)征收情况 

时间

征收税银

隆庆六年(1572)

3000两

万历三年(1575)

6000两

万历四年(1576)

10000多两

万历十一年(1583)

20000多两

万历二十二年(1594)

29000多两

万历四十三年(1615)

23400两


由上面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到海澄饷税刚开始征收时隆庆六年仅有3000两到万历三年饷税就已经翻了一番为6000两万历四年开始海澄的饷税就突破万两历十一年增加到2万多两万历二十二年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更是一度达到2.9万多此后的数额一直保持在2万多两可以说洋税不断攀升的大好形势出乎明朝廷意料以海澄这一区区弹丸之地而岁有2万多两的饷银收入不得不引起明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方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甚至出现了“当事疑税饷赢缩防海大夫在事久操纵自如所申报不尽实录”的言论怀疑防海大夫是否利用手中的职权欺上瞒下进而采取“岁择全闽府佐官一人主之”的办法以流动性的官员来督海澄的饷税使其“及瓜往示清核毋专利薮。([明]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133

从海澄舶税征收的制度化过程来看刚开海禁的时候朝廷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对海外贸易进行有效的管理尽管经朝廷允许开了海禁但是嘉靖(15221566)年间倭乱的往事还历历在目是故福建各级官员上自巡抚下至督饷官都小心谨慎地揣度着朝廷的圣意这个政策究竟是长期的呢还是朝廷的权宜之计呢?因此刚开始的时候福建地方官员谁也不敢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而有着海外贸易传统的广东浙江两省其地方官员对于开放海禁并不热衷的情况也正好说明了官员的普遍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实不只是福建地方官员当时的朝廷起初也不想实施什么带有指向性的举措而是在庙堂之上时刻关注着地方的一举一动琢磨着开海的程度力度怎样对其统治秩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地方官员发现开海贸易不会出什么乱相反地还给地方带来了稳定的税收来源对漳州的兵饷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以至于崇祯十二年(1639)给事中傅元初上《请开洋禁疏》其中谈道“万历年间开洋市于漳州府海澄县之月港一年得税二万有余两以充闽中兵饷。[]傅元初《崇祯十二年三月给事中傅元初请开洋禁疏》载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四部丛刊三编25史部上海书店1985年版33页万历(15731620)年间关于“泉漳分贩东西洋”的讨论就是海澄洋利日益重要的反映。而明朝廷方面也觉得有限制的开海并不会对其全国的统治构成威胁相反地还减轻了漳南的兵饷负担。因此普通百姓出洋贸易的相应措施得以提出得到朝廷的允并颁布并施行。

综上所述海澄舶税征收制度化的过程是朝廷与地方慢慢磨合的过程,是朝廷与地方双方努力的共同结果。